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分析夏彩莲论文_夏彩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分析夏彩莲论文_夏彩莲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新田镇那花村小学,537606)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前的应试教育已经渐渐被推翻,现在的教育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的发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巧妙的教学手法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同时,还要积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的转变的少不了的。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就积极引进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本文主要就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前言

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以小组为活动主体,让学生自主的、独立的探究知识,让学生在班集体范围内或者使用小组内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以及方法,通过合作互助、探索研讨去揭示知识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提高团结合作能力,得到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属于一种提高交流能力的学习方式。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1.1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

小学生思维意识形态还在发展阶段,对事物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并且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孩子的主观意识较强,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无法达到合作的目的。在教师开展小组教学时,小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在落实方面没有深究,小组学习的效果就更加无法体现。

1.2教学过分追求形式

经历过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上一直在不断的改革创新,近今年许多教师就采用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但是近几年小组教学的问题也不断出现。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大量地使用小组教学方法,但是在进行前没有科学地规划合作方法,在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合作时机,在教学过程后没有注重学生的合作反馈等,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1.3合作内容选取不当

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教学内容的精华所在,虽然教学课堂时间较短,但是在课堂上能让学生便捷地理解知识,如果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内容选取不当,课堂讲解就会容易陷入赘述。所以教师在开展小组教学前应该注重小组教学内容的选取,但是大多数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小组学习的参与度和活跃性,在讲解内容中加入了与教学无关的思考论述,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还降低了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1.4忽视学生个体发展

小组教学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小组整体上,教师往往忽略小组中学生个体的发展。小组学习与个体学习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但是缺点就是学生单独发展的空间会受到限制。如果教师在开展小组教学中没有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考评方法,教师就不能保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这样也会降低教学效率。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2.1合理划分小组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积极运用是为了很好的促进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老师认识到该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分组的不合理,还是会对课堂教学带来影响,不能很高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面对这一现象,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合理划分小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不仅很好的遵循了生本理念,还注重了学生之间的个人差异。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的小学数学的相关教学的时候,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老师就要做到合理划分小组。比如,老师在划分小组的时候,首先要保证每个组都有4-6人,然后要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有所了解,然后遵循“组内各异,组间同质”的原则,使得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内向的也有外向的,既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比较差的。又或者在分组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想要与什么样的学生在一组,在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基础上,遵循原则。有利于刺激小组之间的竞争力,更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

2.2需明确教学目标

在任何的教学活动中,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很多老师就只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教学目标也没有明确的提出。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时候,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不仅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还拖慢了教学进度,使得教学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时候,老师就要十分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让学生进行探索,去讨论,去学习。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老师就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课本的《分、秒》这一章节的内容的时候,老师就要首先向学生表示这一节主要就是为了学会读钟表的时间。然后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老师就可以利用钟表,让学生准备表达出分针、秒针所代表的数字,又或者让小组内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一个读分针,一个读秒针,一个读时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渗透。

2.3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的教育阶段,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比较重的,对于一切未知的、新鲜的事物都十分的感兴趣。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渗透。老师就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创设问题情境,以提问的形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探索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老师就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学习课本的《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周长》这一章节的时候,老师先向学生普及一下计算公式,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果是一个正方体或者是长方体的周长又该怎么计算呢?”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老师就拿出一个模型,上面明确标出各个边的长度,让学生进行以小组的形式计算出正确结果,促进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2.4教师要扮演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角色,但是教师并不是旁观者,教师也应扮演好自己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应在合作学习中做个指导者,要俯瞰全局,亲自参与到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当中去,通过在各小组之间穿梭,全面的掌握各小组讨论与研究的进展情况与思维的阻滞情况。教师在为小组设计学习任务时,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设计最佳的任务。例如,在学习浙教版《三角形的角与边的性质》这一章节时,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给各小组一把剪刀和一张硬卡,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三角形,更加形象的理解三角形的角与边的性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而且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结语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难以提升,严重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作用的发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究意识,保证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字绍祥.微探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J].速读(上旬),2015(11):101.

[2]刘成春.以小组合作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03):102.

[3]卢维建.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05-10.

论文作者:夏彩莲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分析夏彩莲论文_夏彩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