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肝胆外科压疮程序化护理的实施及效果论文_边利萍

(榆林市第四人民院(星元医院)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 要】目的:探究肝胆外科压疮程序化护理的实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1500例(干预组),给予压疮程序化护理,并与未实施护理的1500例患者(常规组)相对比,比较压疮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院内压疮的发生率与压疮漏报率均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压疮治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患者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后,有效提高了压疮治愈率,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与压疮漏报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关键字】肝胆外科;程序化护理;压疮;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043-02

压疮又称为褥疮,是临床上比较普遍的一类疾病,主要发病原因为患者局部组织受到长期压迫,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使得局部皮肤与皮下组织的氧气与血液缺少,进而组织发生溃烂坏死等[1-2]。主要发病对象为长时间卧床或住院患者,特别是肝胆外科疾病患者,所以说,在对压疮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外,还应积极寻找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从而利于病情的康复[3]。本次研究对肝胆外科疾病患者采取压疮程序化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1500例,并抽取同期未实施护理的1500例疾病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于较为严重的疾病患者应注意避免其长时间受到局部压迫,增加翻身次数,医护人员可以给予溃疡贴或者是减压贴,使得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通畅;若患者压疮症状较为严重,可以对其进行外科清洁创面,彻底将坏死的组织进行有效清理,使得肉芽组织的生长速度更快[4]。

1.3 护理措施

1.3.1 压疮评估

对患者以下因素进行评估:(1)压疮数量与压疮部位;(2)压疮的形态与体积;(3)伤口周围皮肤是否疼痛;(4)伤口是否发生感染。

1.3.2 预防措施

(1)体位变换,翻身间隔时间在2h左右,且翻身动作宜轻缓,不可太过用力,侧卧角度保持30°左右[5];(2)使用气垫床,使得组织受到压迫的症状减轻;(3)对大小便失禁、易出汗患者,应立即对其进行彻底清理,保持患者皮肤的干净、卫生、清洁;(4)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每日摄入营养的充分,并侧重于食用一些蛋白质与维生素充足的食物[6]。

1.3.3 心理护理

对疾病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预防,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与生命体征进行有效评估,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除此之外,压疮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也十分关键。所以说,护理人员应及时同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方法、疾病产生的不良影响等,使得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较为清晰明确的认识。同时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家属一些疾病护理措施,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帮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3.4 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度

对护理人员进行一级评估,在患者病房床头放好警示牌,并写上警示标语,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疾病宣传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各项临床护理措施,并详细记录。对其中的主管护师进行二级评估,主要任务为:对患者的皮肤状态仔细观察检测,并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适当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护士长进行三级评估,对日常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检查指导等。

1.3.5 护理质量考核

每个月定时对压疮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数据采用SPSS17.0的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护理前后院内压疮发生率、压疮治愈率、压疮漏报率等数据比较,详见下表1。由此得知,护理前各类指标的比率分别为0.002%、31.2%、3.4%,分别与护理实施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压疮也可称为压力性溃疡,对患者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巨大,其诱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皮肤出现老化、感官迟钝、慢性疾病发生功能障碍、卧床时间过长导致身体组织受到局部压迫等,同时,身体下滑时床单被移动,会形成摩擦力,伤口液体被渗出,导致出现大小便失禁等症状[7]。该类疾病患者的发病部位多集中在骨骼凸起、尾骨、肘部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肿瘤患者,因其手术治疗时间均较长,大致在3-5h之间,这时患者身体受到长时间的局部压迫,而当时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使得该类疾病患者发生压疮的可能性更大[8]。

据有关文献表明,给予压疮程序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并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率与漏报率,显著提高压疮治愈率,使得患者承受的经济负担与疾病痛苦明显下降。本次研究中对肝胆外科疾病患者给予压疮程序化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压疮评估、预防措施、心理护理、落实岗位制度、护理质量考核等,并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前相比,压疮发生率、压疮漏报率、压疮治愈率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可以证明该项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肝胆外科患者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后,有效提高了压疮治愈率,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与压疮漏报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蔡国英.肝胆外科压疮程序化护理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1):43-44.

[2]张丽华,肖月华.肝胆外科压疮程序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4, 23(10):779-782.

[3]胡彦宇.肝胆外科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8):69-70.

[4]张德葵,霍建珊,邱旋英等.肝胆外科术后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6):77-79.

[5]焦盼盼,李新辉,左彭湘等.Servqual评价法在肝胆外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0):59-61.

[6]王新波,李宁.肝胆外科患者营养支持的现状、争议与前沿[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2,18(9):656-659.

[7]郭雪芳,胡金芝,程敏玲等.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77-78.

[8]孟晓明,贾宝洋.肝胆外科介入治疗带教过程中的问题剖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71-72.

论文作者:边利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  ;  ;  ;  ;  ;  ;  ;  

探究肝胆外科压疮程序化护理的实施及效果论文_边利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