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论文_魏娜娜

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论文_魏娜娜

魏娜娜

身份证号码:41012219861116xxxx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着我国市政工程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为了能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好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控制因为自然灾害导致的水污染、避免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就目前来说我国城市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强降雨导致的污染或者浪费问题,需要结合当前的技术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制定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使得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更加合理和专业。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控制措施

1导言

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很先进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理论,将这种理念科学合理地应用到给排水系统设计工作中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积水洪涝等问题。通过借鉴海绵吸水和释放的性能,结合城市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回收利用,对于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以及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概述

2.1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是就传统的城市开发、设计模式相对而言的一种新型城市设计与建设理念。海绵城市是在城市化进程深入推进、城市内建筑面积不断增加、绿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理念,因此海绵城市的本质以及最终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互惠共生、和谐共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是利用海绵的吸水性,大量吸附水资源,同时利用城市内湖泊、河流等蓄水结构,增加城市蓄水量,并结合城市自然环境条件,适当增加绿地、花园等绿色空间实现对水的净化与合理利用,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2.2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海绵城市可以说是当前减轻城市内涝、避免雨水资源浪费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弹性大,像海绵一样可以有效的吸收、储存和释放水分,因此该技术和设计理念得到了市政给排水行业的认可和使用;在水生态方面,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控制因城市出现内涝而导致水污染的现象,保证城市安全用水。

3当前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3.1市政给排水系统老化、陈旧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村城镇化不断的加入到城市的发展中,导致了城市人口增多、市政设施需求量加大。但很多城市现状给排水管道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导致破坏或者陈旧,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由于受到资金限制,很多城市在进行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时,没有增加新管道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管,在使用起来问题比较多,导致了城市的给排水系统的问题不断,且发展缓慢。

3.2资源利用率偏低

目前市政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突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较低,降雨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导致地下水得不到有益的补充,雨水和污水得不到净化。雨水很难直接渗透到地下,因此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大部分雨水流失造成的用水不足,污水又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应用,导致水资源匮乏现象会日趋严重。受到市政排水设计束缚影响,造成了雨污合流水资源有效的利用率不高,某种程度影响了城市化更好推进。

3.3雨水资源利用不充分、不合理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和设计中体现海绵城市理念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水污染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很多城市还忽视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对雨水资源的储存问题。这需要结合各地特定的气候、水文地质、施工材料、工艺来完善对雨水的储存。但是很多地区在该技术的利用上忽视了专业性,照抄照搬,导致已建海绵设施的针对性、适用性不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际上大量的雨水未得到有效截流,城市地下水补给也不合理,不但雨水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水体污染也得不到合理的控制。

4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控制措施分析

4.1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为依据进行完善

对于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需要我们以长远的发展角度去看,先从城市的整体规划出发,全面了解城市的发展蓝图,同时还要结合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来预测海绵城市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立一套完善且平衡的体系,设计制定合理的方案。所谓的合理的方案就是保证城市在供水上的需求,还要满足未来发展的排水需要,最后做好雨水资源收集利用。这一系列的环节都是建立在城市的发展和规划设计基础上,坚持以海绵城市理念来完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以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准确性和系统性来完善整体的发展,为优化设计方案和调整来奠定基础。

4.2附属设备的设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除了需要重视上述一些问题外,还需要加强对相关附属设备的科学设计。首先,加强对城市道路路缘石的设计,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结合实际现状,因地制宜的进行分析设计。例如,我们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对于平缘石的高度和周边的地表进行竖向衔接,这样才能有效保证雨水直接流入到路边的绿化带中或者是设计的雨水收集口,从而有效的避免道路出现积水情况,影响城市交通出行。其次,因为立缘石自身的特性关系,在对其进行设计规划时,很难保证雨水会直接流入到绿化带中,因此这时需要我们的相关设计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改善,通过增加相应的路缘石开口、打孔等一系列工作,保证使雨水汇入。此外,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时,还需要对路肩边沟等进行科学设计,因为路肩边沟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其使用的材料进行考虑,不仅需注重整体美观性,防治垃圾堆积堵塞等问题出现。而这时我们可以应用植草沟,实现对雨水转输和净化的目的,最终达到及时排放的功能。

4.3绿化带设计

绿化带设计是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又一组成部分,根据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其在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作用:过滤雨水。城市中每年都会有大量降水,这些雨水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因此要做好对其过滤和后处理工作来提高其纯净度。在绿化带中可以设置砾石层和渗透管,这样自然降水就能够经过这些程序来实现自主过滤,最终实现水体的补给;收集雨水。在路面铺设选用了透水性较好的材料以后,雨水就能够自动顺利地进入地下,在地下18cm左右的深度为绿化带植土,可以通过人为调节雨水口的分布,使其尽可能地均匀分散,以保证雨水能够很好地灌溉绿化带;排放雨水。当某个季节的降雨量过大时,雨水口对雨水的承载能力有限,就需要地处地势较低的绿化带来帮助储存雨水,这一切应该借助溢流系统来实现,雨水通过溢流系统进入管网内,这样无法被雨水口接纳的雨水就可以排出去。

4.4以生态保护为原则,构建仿生海绵体

借助先进的人工技术,以生态保护为原则,保证城市整体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实现雨水的蓄积、净化和利用,充分利用已有的给排水系统,在现有的系统上修护、完善城市给排水设施,既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提高了海绵城市的承载力。此外,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可大力开展人工林地修复,调整城市水系统建设等。

5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贯彻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就要坚持合理的给排水系统供排方式和专业的技术措施,确保整个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技术的建设和发展不但符合当前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还促进了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为城市的发展和生态平衡带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洪刚.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四川建材,2018,44(02):200-201.

[2]曲希胜.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3):94-95.

[3]李春涛.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13.

[4]程琳.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四川水泥,2018(11):339.

论文作者:魏娜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论文_魏娜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