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学院护理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98
【摘要】“留守老人”这个群体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这个现象给我国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留守老人们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3]、经济生活等各方面都是社会关注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年轻人利用时间通过实践给予更多的时间和爱心去帮助他们,关爱他们,这也应该引起社会上各方面人士的关注。本文以寨色村为例,一个比较深山的一个村庄的老人情况进行研究调查,并分析现状原因以及对其原因根据民风民情和老人需求提出相关的积极解决对策[1]。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生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R82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443-01
一、当前寨色村留守老人现状
农村留守老人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这和我们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也是息息相关的。以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朱口镇寨色村为例,当地以充沛的雨水,阶梯状分布的地形造就了农耕文明的发展[1]。从村头到村尾整齐的分布着100多户人家,由于老人的子女大量外出务工,村里的孩子也因为当地没有学校,学龄孩童们上学也随父母入城,因此大多数房子里住的都是在村子里生活了一辈子的留守老人。老人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田埂忙碌,农忙时几乎没有娱乐时间,娱乐活动更只限定于电视节目和邻里聊天,活动范围也是极其有限,少部分老年人能得到子女一直的照顾。在娱乐方面,这个小村庄的资源相对来说也是极其贫乏的,照顾孩子(还没上小学的年纪)的老人一天中花更多的时间都是在陪孩子,没有照顾孩子的老人则以手工、下地为主。调查中发现,当地留守老人普遍吃斋,因此少有人家养家禽,营养方面极不平衡。我以这个不大的村子为例,随机走访调查了60岁以上100位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7]:
二、寨色村留守老人存在问题分析
1.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走访结果得知,当地老年人普遍存在诸如寂寞、忧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由于村里老年人长期独居,交通不便,村里的老年人很少出村活动,在我调查的寨色村的留守老人中,仅有4%的留守老人会使用手机上网,其他留守老人大多数不使用手机或者使用手机仅是为等待子女电话,对如何使用网络知之甚少,因此老人们更显得情感无寄托。除平时农种,精神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担心和思念子女更使他们心情低沉、烦躁不安,长期如此下去,不仅对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还会更容易加快衰老。
2.农村留守老人的生理健康问题:目前,农村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普遍不高。广大农村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医疗条件都很差,特别是偏远山区,留守老人还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除少数年龄特别大,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外,普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与其他老年人相比,劳动强度更大。由于孤苦无依,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诸如补足药物、上街买菜等都成为难题。老年人们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隐患颇多,加上子女都不在身边和缺乏就近的医疗场所,许多老年人患有疾病不能及时治疗,或者是当地地方医疗环境欠缺,没有足够的药物或设备来治疗相应的疾病,以致留守老人健康水平普遍不高。老人生病时,衣食住行便是最大的问题。此外,老年人发病往往具有突发性,家中无人留意或抢救不及时,可能会错过治疗的时机,导致严重后果。随着年事渐高,一些农村老人记忆力下降,有的行动不便或身体残疾,一些日常生活行动都可能有安全隐患,甚至导致悲剧。而外出务工子女们的关心也仅仅来自来自电话问候,农村基层组织和邻居给留守老人提供的照料帮助也十分有限。
3.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问题:为了解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2],我调查了寨色村的老人们的收入状况和经济来源。调查显示97%留守老人没有个人收入,只有3%的留守老人会种一些瓜果拿到集市上卖以获得微薄收入。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大部分老人们很少外出,生活来源基本上靠耕地获得。对于一些长期疾病缠身、身体残疾、年龄过高而缺乏自理能力的留守老人来说,这些简单的日常生活所需更是一个难题。一般农村留守老人没有个人经济来源,因此,在经济上,老人们非常依赖于子女外出务工的汇款。大多数子女都是能尽自己的本分去赡养老人的,却也常见弃父母于不顾的孝道淡薄的儿女;还有的子女虽外出务工,由于各种原因,未必会有足够的钱留给在家的父母,这就导致了留守老人们经济来源的不稳定性。调查中得知99%留守老人们有定期获得子女外出务工寄来的生活费,1%的老人因单身,无儿无女因此没有这项经济来源。
4.寨色村老人的认知问题
在刚刚介入寨色村的调查时,老人们的不信任和怀疑使我们行动有些棘手,但在相处过程中我们发现,留守老人们普遍存在缺乏安全感的问题[5]。几天相处后,老人们开始接纳我们,开始跟我们吐露倾诉,对我们的调查和帮助也开始有所认知,对于他们的情感给予了很大支持,但是还是有少部分老人对我们还是抱有不完全信任的态度。期间我们还发现,尽管老人们对志愿者们信任度不高,但是对于一些不法分子的坑蒙骗手段却没有“免疫力”,很容易的就会上当受骗。
三、寨色村老人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基于目前留守老人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以及留守老人自我应对的现状和所出现的问题,结合留守老人自身的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留守老人困境。
1.对于农村老年人寂寞缺少关爱的这个问题,我们在当地自发组织了一个志愿者团队,定期去看望他们,以减少他们精神方面过度空虚[4]。通过运用我们学过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鼓励平时不喜与人交流的老人融入到大家庭中,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他们的寂寞感,还可以让他们都能以乐观的态度生活。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村委提供场所、政府安排适当经费来组建一支留守老年人俱乐部,让更多的老年人重新找回归属感,以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能让老人们互帮互助,共同克服生活中个人难以解决的困难。
2.农村留守老人身体状况一直不容乐观,加之平时缺少护理,又没有专业的知识给自己调养,因此往往小疾小病也会慢慢沉淀成大病。对此,志愿者们常常会对他们进行一些健康宣教,告知简单易懂的日常小病痛的治理方法,使其就少数病痛能自行处理。但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就目前来说,农村医疗设施还是缺乏的。志愿者们每次看望留守老年人,都会及时靠着志愿者们给老年人补齐所需药物[6],可终究还是小修小补,因此,我们希望这能引起更多的社会人士给予关注,也希望政府加快农村医疗卫生组织建设,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看病难、无钱治病的问题。我们也要支持农村留守老人自强不息;调节好心态;自强、自立;多锻炼身体、多参加社交活动、对生活抱有希望;才能克服孤独的心理,才能缓解一些慢性疾病给老人们带来的伤害和不良影响。
3.留守老人平时经济生活没有保障,遇到没有子女的老人,经济生活方面更是贫瘠。这就需要健全和完善边缘山区养老保险制度,也希望政府给予一定生活补助;再者就是弘扬尊老敬老这个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儿女们因长期在外务工形成的淡薄孝道意识增强[5],提倡常“回家看看”,尽己所能赡养老人,使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临终得到关怀,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
4.从志愿者对老人干预过程中了解到,对于老人的护理应以老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解决老人的实际需要,从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进行跟踪宣教。给予运动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指导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同时与村委会加强沟通,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将我们的看护计划顺利进行,与村民的需求相结合,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满足其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一切需要。
四、结果
经过一年的志愿团体干预后,进行了效果分析,经过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中国留守老人问题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本文对其产生的几个问题和相应解决对策做出探讨。根据我们小组从大一到现在大二下半学期的调查走访,以上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存在问题的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们中不少老年人已经开始健康饮食;不善言语的老人们融入大家庭中[5];一部分老人开始学会这利用网络和子女视频交流等等。今后我们也将会继续关注此村,也继续关注留守老人们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尽量想出解决办法,尽量抚慰这些留守老人们的心灵,也尽可能使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一定帮助。当然,只有我们这些大学生在努力还是不够的,如解决农村里的医疗卫生状况[3],增设一些娱乐设施,这些还是需要社会上的热心人士以及政府提供帮助才有办法,因此我们也希望政府和更多的社会人士能够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并积极帮助这些留守老人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吴卓君,陈嘉仪,颜志远,等.乡村空巢老人现状的研究[J].社会观察,2015(6):104
[2]孙玉梅.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调查与分析[J].社会观察,2015(2):178-179
[3]曹梅娟,刘晓霞.老龄化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J].综述,2015(2):835-837
[4]王鹭.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J].三农问题,2015:25-26
[5]任健.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及对策探索[J].焦点透视,2015:10-11
[6]杨世英.安徽省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0(5)
[7]陈迎春.养老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卫生论坛,2010(29)
基金项目:1、江西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三位一体’模式的基础护理实践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编号:JXJG-14-24-12)
2、江西科技学院创新班基金
论文作者:李淑贞,郭亚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老人论文; 农村论文; 老年人论文; 子女论文; 健康论文; 他们的论文; 社会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