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雪婧
(国网滨州供电公司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在我国电力系统进行了一次关键变革就是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也是我国电网的未来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步的开始了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在电网的建设过程中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将给继电保护专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相关智能电网的理论研究已经逐渐的深入,继电保护专业要逐步的适应电网向智能化电网的逐步转向,也要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本文就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
引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主要是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手段。而智能电网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电力系统的形态,电子式互感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广域测量技术、交直流灵活输电及控制技术的大量应用,必然会对继电保护带来影响。
一、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构成
继电保护是实现电力网络及相关设备监测保护的重要技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是该领域的长期发展趋势。智能电网的分布式发电、交互式供电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通信和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数字化技术及应用在各行各业的日益普及也为探索新的保护原理提供了条件。智能电网中可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然后把获得的数据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收集、整合,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这些信息可对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实现对保护功能和保护定值的远程动态监控和修正。另外,对保护装置而言,保护功能除了需要本保护对象的运行信息外,还需要相关联的其他设备的运行信息。保证故障的准确实时识别,还保证在没有或少量人工干预下,能够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所以智能电网继电保护装置保护动作时不一定只跳本保护对象,有可能在跳本保护对象时还需发连跳命令跳开其他关联节点,也有可能只发连跳命令跳开其他关联节点,不跳开本保护对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智能电网中,通过监控系统对本保护对象和其关联节点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实时调整相应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和保护定值,使保护装置适应灵活变化的运行工况。同时由保护功能决定参与故障判断的电气量信息和保护动作策略。
二、智能电网的重要技术分析
(一)智能电网的通讯技术
在进行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过程中,通讯技术保证了电网的各项数据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而且能够实现互动性的通信,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如果通讯系统不完善,或者通信系统在传递信息时只是单向的,那么电力系统的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就不完善,因此建立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系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高速双向通信系统的建成,智能电网通过连续不断地自我监测和校正,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其最重要的特征—自愈特征。它还可以监测各种扰动,进行补偿,重新分配潮流,避免事故的扩大。高速双向通信系统使得各种不同的智能电子设备(IEDs)、智能表计、控制中心、电力电子控制器、保护系统以及用户进行网络化的通信,提高对电网的驾驭能力和优质服务的水平。
(二)智能电网的评定测量技术
评定测量技术是智能电网的主要功能,将电网测量出的数据整合成数字化的信息,将信息及时地传达到智能电网的各个方面。评定测量技术可以给电力系统的操作人员提供充足的数据资源,将电力系统的功率、电力资源的质量、电力相位的联系、设备的故障情况、变压器的负荷等数据准确而及时地传达给电力系统监控人员,确保电力系统可以正常、高效地运转。电力系统的智能电网实现了数字保护的功能,在一个自行操作的软件或模块中,可以将数据直接存入计算机程序中,确保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智能电网中的广域管理系统、控制系统进行了数据的保护,在一个相对集中的保护系统里面,电力系统可以实现通信,提高了继电保护的安全性。
(三)智能电网的设备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在使用的时候运用的是专门的智能化设备,因此,智能化设备是智能电网的有效支撑,目前,智能化设备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中,基本上能够满足现阶段智能电网的技术要求。智能电网将主要应用三个方面的先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超导技术以及大容量储能技术。电力系统的电子技术指的是运用现代电子产品对电能的输送进行控制和变换的一种新兴的技术,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节能环保,电力系统中常用的SVC的柔性电力输送技术是这项技术的典型代表。将电子技术与电能输送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电力系统参数的准确性,对电力系统进行调节,可以改善电力输送损耗严重的状况,提高电力输送的效率,确保电力系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电力能源的分布式接收技术指的是将电力系统中不同的能源进行区域性管理,保障对电力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
(四)智能电网的管理技术和控制支持技术
智能电网在运行管理中运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准确地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而且能够及时地诊断出电力系统的故障,发出预警信号,让维修人员及时地对电力系统进行维修,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电力系统中运用智能化技术能够直接对其故障进行诊断,能够在可靠性的范围内,实现自动化的控制,而且能够完善控制方法,实现全智能化,使电力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运转,提高用户用电的可靠性。同时能够将复杂的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转化成直观的信息,并运用系统的模拟技术和绘图技术,直接分析故障的原因。
三、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研究
(一)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核心技术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核心技术,主要运用了广域保护技术,保护系统重构技术、广域测量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这些先进的技术为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提供了高性能的技术基础,并且影响甚至改变了部分继电保护的原理,未来的智能电网不再是简单的环状或辐射状,而是复杂的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分析智能电网的结构模型,探索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关键技术。
(二)智能电网继电保护配合理念的发展
智能电网在进行后备保护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相邻的变电站的状态,对相邻变电站的状况进行检测,运用相对选择性原理,确保后备保护的质量,防止过于复杂的定值的配合。尽量控制操作对系统的影响,计算出优化后配合时间,防止故障后系统又一次发生相同的故障。
四、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发展
未来智能电网中,电网的自愈特征将会对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可靠性、速动性、灵敏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常规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法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先进的技术为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提供了高性能的技术基础,并且影响甚至改变了部分继电保护的原理,这些都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智能电网的设计与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智能电网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电力系统的形态,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对继电保护技术提出的新的要求,继电保护技术面临革命性的变化,运行方式的灵活和设备特性的变化都是对继电保护带来新的挑战。智能化电网是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积极关注、研究和推广继电保护技术,以更好地发挥“坚强智能电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薛迎才.论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的构建[J].科技与企业,2014(14):373.
[2]肖虎,缪玉生.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132.
论文作者:曲雪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