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特点、成因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成因论文,新一轮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93年3月份开始,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突破一位数水平, 1994年更超过20%,创建国以来最高水平,1995年虽要求控制在15%以内,但仍在高位运行。可以说,我国正经历改革以来继1988年之后的新一轮通货膨胀高峰的冲击。
一、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特点
1、时间长、幅度大,影响也大
1993年至今已两年多,要把物价控制在两位数以下,看来还要经历一段时间,也就是说总计在三年以上,甚至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都将面临10%左右通胀率的威胁,同时,1994年商品零售价格涨幅高达21.7%,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新一轮通货膨胀,时间之久,幅度之大,均为建国以来所未有。严重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非常不利。政府宏观调控出现两难选择,不少准备出台的改革项目只好迟迟按兵不动,投资风险加大,使投资者徘徊观望。
2、城乡价位都高,消费品尤甚
1994年商品零售价格环比指数,城市为20.9%,农村为22.7 %(1988年零售物价指数城市为21.3%,农村为17.1%);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又高于商品零售价格,城市为25%,农村为23.4%,据测算,消费品价格影响商品零售价格涨幅达70%以上。在消费品中,吃的商品,如粮、油、肉、菜等,涨幅最大。恩格尔系数越大的地区,消费品价格涨幅越大。1995年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涨幅虽有回落,同比仍上升18.5%。
3、物价从上游产品高涨开始反射到下游产品
从工业品出厂价格看,生产资料价格涨幅1993年高达33.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更持续大幅度上涨,一季度为28.9%,二季度为40.2%,三季度为40.6%,四季度为29.3%。 在高价位的基础上, 1994年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价格继续升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1993年上升了13.4%,1994年更上升39.9%,很多工业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上游产品价格牵动了下游产品价格上升。
4、收入差距扩大,部份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1993年和1994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增加了27.15%和3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7.55%和3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平均实际收入都有增长。但由于按要素分配份量加大,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部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有所下降。典型调查材料表明,全国2 %的居民占有总收入的30%,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却赶不上物价上涨。
5、物价高涨的同时,储蓄余额大幅度增加
1993年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净增3658.1 亿元, 1994 年又净增6315亿元,两年合计净增近1万亿元(9973.1亿),1994 年末储蓄存款余额达21519亿元,比1992年末余额增长86.38%,绝对额和增长率都创纪录,相当一部份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在持币观望中未变成现实需求。
6、稳定物价的措施缺乏效率
面对新一轮高通货膨胀率的冲击,1993年上半年起,政府为稳定物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抛售粮食平抑粮价,推迟价格改革措施出台,开展物价大检查等。但随着各类商品价格逐步放开,传统调控方式和手段的作用范围和力度日渐缩小,国家对重要物资行使吞吐能力的储备有限,加上市场法规不健全,无序的市场不利于形成合理的价格,故宏观调控不仅未能较快地见效,而且通货膨胀率依然不断攀升。
二、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
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主要在于两方面:经济过热和改革滞后。
从经济过热的影响来看,1993年上半年,已有经济过热的迹象,但各方面认识很不一致。1993年7月,中央决定进行宏观调控, 但出于对1989—1992年治理整顿教训的吸取,各级政府和理论界都只是强调“微调”。1993年8月后,不赞成宏观调控的呼声渐高。1993年10月底, 北京“中国当前形势与深化改革问题研讨会”上,部份学者认为:“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秩序出现一定的混乱是难免的”;经济不是“双过热”,而应该“双加快”。1994年元旦社论提出“加快改革,加快发展”。不能不说这与后来的形势发展有一定联系。1994年1月, 钢材期货价格从3000元上升到4000元1吨,全社会出现高通货膨胀预期,1994年1—2月,零售物价指数上升20%。3月份以后,才强调将改革、 发展和稳定结合起来,并采取了一系列稳价措施。
经济过热与否虽意见不一致,但经济高增长是事实。国内生产总值1992年比上年增长13.6%,1993年又增长13.4%,1994年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仍增长11.8%,三年累计增长44.4%,不能不说是超高速。问题还在于,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是由投资超高增长、货币超量发行和信贷超额投放支持的,这势必引发需求膨胀,导致供求缺口加大从而推动物价上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91年增加23.4%,1992年增加47.67%,1993年增加50.6%,1994年增加27.8%,四年累计增加1.5倍。1994 年总规模达15926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6.36%,约占国民收入的45%(1992年积累率是34.4%,1993年为38.7%)。据国家计委初步调查,1995年初全社会在建规模达4.7万亿元,剩余工程量有2万多亿元,这直接推动了以建材为主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同时倒逼货币发行,引起物价大面积、大幅度上涨。
流通中的货币量,1992年比上年增加1158.2亿元,增长36.4 %; 1993年又增加1528.7亿元,增长35.3%;1994年再增加1424.3亿元,增长24.3%;三年累计增加4111.2亿元, 1994 年末已达7289 亿元, 比1991年增长1.29倍,远高于同期GNP和GDP的增长率。
国家银行各项贷款逐年增长,1992年末余额为18043亿元,1994 年已达31603亿元,两年共增加13560亿元,增长75.15%。
另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滞后的情况下,价格改革迈大步,财税改革对物价上涨也有一定影响。
体制改革滞后形成的投资膨胀与消费基金膨胀,是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直接成因,公款消费膨胀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投资体制上,责权利不明,片面追求规模与产值,恶化了“投资饥渴症”,争投资,跑项目依然是很多地方的“强项事业”,而投资效率则呈下降趋势。1993—1994年上半年完工项目中,60%没有效益或少有效益,有的甚至成为包袱。
消费基金膨胀表现为:工资性收入增长远高于效益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非规范化分配行为,相互攀比,滥发奖金、津贴和擅自提高工资标准,相当普遍。工资性现金支出,1993年比1992年增长30%以上,1994年1—9月,比上年同期又增长42%。在效益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1994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比1993年增加1139元,增长了34%;加上灰色收入,工资性收入增长更多。公款消费,特别是高消费,名目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社会各方面反映强烈,但实际有增无减。国有企业用于请客送礼的不正常开支,估计每年已达1—2千亿元的规模。虽然绝大部份是由企业开支,最终多数要直接或间接加入生产成本,影响财政收入并推动物价上涨。
在体制改革总体滞后的情况下,价格改革出台措施的力度和集中度是空前的,1993年价格改革对价格上涨的影响,约占60%左右,加上连锁反应,可能超过80%。1994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39.9%,其中四种粮食收购价格每50公斤提到52元,比上年实际增加16元,比市场价高5万;棉花收购价,1993年每担提高70元,1994年每担再提高80元, 综合价由420元提到500元。能源、运输价格也有所提高。一般认为,消费品价格上涨,成本推动是主要因素。
三、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首先是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克服“通货膨胀无害论”的影响。国内外历史经验表明,高通货膨胀率既不利于稳定,也不利于推进改革和发展,15%以上的通胀率被认为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高通胀率使劳动者收入大打折扣,货币收入如低于物价上涨幅度,意味着实际收入以至生活水平下降;高通胀率传递错误的市场信息,扭曲投资与消费行为,导致信用恐慌。发展并非与通货膨胀不可分,我们有很多年份增长率不低而物价相对稳定,问题是超过一定的度就难以避免物价大的波动。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说只有发展经济,增加供给,人民生活才能改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物价才能稳定。以高积累、高投放、高发行为支撑的高速度,势必造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关系到每一个人,但反映到不同阶层影响不同。对于恩格尔系数偏高的工薪阶层而言,近年来以食品价格领先的物价上涨超过居民承受能力,其后果绝不能说无损于稳定。正确的选择应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追求国民经济适度增长。
其次,管住货币是管好物价的前提。流通中的货币量应随着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发展相应增加,但货币量的增长如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就会产生通货膨胀。我国在连年货币超量发行,流通中的货币量很大的情况下,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如将经济增长速度定为10%,投资为20%,物价在10%以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不超过20%为宜。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高增长的重要支点,投资过快增长一般又以超量发行和扩大信贷规模为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管住货币能制约投资膨胀和增长过快,有利于价格的稳定。要避免货币超经济发行,必须减少财政赤字。现仍作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的国有企业,存在大面积的亏损,既是财政出现赤字的重要原因,也是某些抑制通货膨胀措施难以出台的重要原因,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无疑是治理通胀的必由之路。当前,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既能调节分配,缓解分配不公,又可增加财政收入,仅个人所得税一项,每年将不下数百亿元。坚决刹住公款消费风,既有利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属于政府开支的可减少财政支出,属于企业开支的可增加税收,每年对财政的影响,也不下于数百亿元。财政的增收节支,直接关系到货币发行,进而也关系到物价的稳定。
再次,强化地方政府的协调治理功能。尽管物价问题涉及面广,大的方面与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息息相关,但地方政府并非完全无能为力,强化对物价的协调治理功能,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菜篮子”的价格,与生产流通各环节都有关系,但当地的“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建设,流通体制改革,对价格水平起决定性作用。要把“菜篮子”、“米袋子”作为各级领导的一项主要工作,大力组织好粮、油、肉、菜的生产和流通,稳定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对生产、经营者的税负,各种费、捐和摊派,都要反映到价格上,最终都由消费者负担。清理、整顿各有关部门的设卡、收费和摊派,坚决制止乱收费,加强物价监控管理,有利于降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流通环节过多,某些领域竞争过度,是物价上涨的因素之一。垄断性的市场,不利于形成合理的价格。但市场竞争过度,流通环节过多,广告、促销费用增加,虽说是“薄利多销”,各环节都还要赚钱,因此,在生产者价格或进货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对消费者不可能有利。商业网点布局,市场建设特别是大商场建设,地方政府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既促进竞争,又避免竞争过度,既方便消费者选购,又力求节约流通费用和降低价格。商业的连锁经营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各大中城市的很多行业,应大力提倡、发展这种商业形式。
实践证明,政府对物价的调控,经济手段应是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1993年抛售粮食平抑粮价效果不能持久,主要是因储备粮数量有限,特别是适合居民消费需求的品种数量不足。有的地方,国家仓库里物资存量大,政府掌握的平价基金多,调控能力强、价格就相对稳定或涨幅相对小。因此,在地方财力许可时,各地都要自己搞一些储备,建立平价基金,增加调控物价的经济实力。
复次,增加有效供给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供求有缺口,名义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办法还是要增加有效供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多次物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都根源于农产品供给不足。不仅总量不足,还有结构不适应问题。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和发展农业,适应和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是平抑物价的关键措施。工业生产要加快企业制度改革,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不必要存在的亏损企业,应尽快关停并转或实行转让、兼并、破产。不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不能再注入资金,继续生产只会增加库存,浪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