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叛逆者(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叛逆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总有一些精力特别充沛的孩子,常常比其他孩子引起更多的麻烦,有很强的叛逆意识,甚至有一些攻击倾向。那么,如何管教对付这些“小小的叛逆者”呢?利用什么方法可以引导这些“小小叛逆者”不再反抗呢?
贴纸图和行为管理
很多人觉得贴纸图是个无趣且冗长的方法,而且曾经试过,却不奏效。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让贴纸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使用贴纸图的一个好处是,它会提供一个清楚的框架。恰当地利用图表,不仅可以鼓励孩子培养良好行为,而且可以警戒他的不良行为。
限时决定:“1—2—3”
如果你经常从1数到3,那么说明你已经熟知“1—2—3”这种神奇工具了。但任何工具都只是基本配备,具体运用还需要技巧。“1—2—3”神奇工具的秘诀在于传递的方式。它不主张大吼大叫,而是使用温和、平静、肯定的语气,先说出条件,然后数到“3”:
“珍妮,请你把鞋子拿起来好吗?”
“不要。”
“珍妮,如果我数到3,你还没把鞋子拿起来,我会在你的贴纸图上贴上一张哭脸。”
“但是,妈……”
“1。”
“妈,再等一下。”
“2。”
“但是……喔,好啦。”
咚,咚,咚。(脚步声)
如果在你数到“3”之前,他们就服从了,那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服从,那么接下来你就不应该继续数下去,而应该公布后果。换句话说,当数到“3”时,无论孩子有没有服从你的意愿,你都要采取行动。唯其如此,孩子才会领悟“1—2—3”神奇工具的内涵,也才会真的相信它将奏效。也正因如此,当你数到“2”时,他们就会有所行动。
再次重申,诀窍就在于:温和、平静、肯定。“1—2—3”神奇工具的好处是,它能让孩子在明确的时间范围内作出决定(通常要3~5秒)。
用微波炉作为行为管理工具
听起来,这很有趣,而且似乎不是个好办法,但事实与你的想象截然不同。作为“电子版1—2—3”的神奇工具,它允许孩子在更长的时间内完成更为复杂的任务,比如喝牛奶。此外,它还有一个好处在于,它的定时器到时就会自动报响。这样一来,你只需设下时限,告诉孩子他们拥有多少时间就可以了,省却了唠叨和倒数的麻烦。
“中场休息”法:不必体罚,也可管教孩子
在上文中,我们谈论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当面对诸如打架、没礼貌和摔坏东西等事情时,你无法也不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应果断地让他明白这些是不被认可的行为。
这时,也就到了“中场休息”的时候,即让孩子冷静思考。
也许,你会抱怨说:“不要再来这些老套的东西啦,我们全都试过,但一点作用都没有。我们厌倦了中场休息,请给我们点新东西。”
的确,我将给你们一些新东西,但是,让我们先来看看“中场休息”这一方法是如何奏效的。
“中场休息”有无效果或者效果大小,与运用者的行为密切相关。为此,运用者应当依据孩子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才能让它奏效。
当“中场休息”是一种明显的管教处罚时,它的效果最好。因为以响应某种行为的方式,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考虑,并决定值不值得这么做。
要让“中场休息”这种方法发挥作用,那就要求孩子必须讨厌中场休息这个概念。换言之,对他们而言,“中场休息”必须是项处罚。当然,孩子有权思考和保持冷静,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希望他们停下来。这也是为什么你要首先确认,运用这种方法是否对孩子有意义。
“中场休息”之所以会奏效,并不是因为它促使孩子不断思考(孩子不会做太多的推论,因为他们是非理性思考的),而是因为他们讨厌中场休息,因此不得不想出对策来阻止它发生,即使这样做意味着他们必须表现良好。
这并不是说你必须表现出恶意,在“中场休息”将孩子和蜘蛛一起装在盒子里,再放到床底下,而是说你必须确保整个过程毫无趣味可言。
让“中场休息”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运用次数必须频繁。这就意味着,首先,你要决定“中场休息”这种方法适合运用在哪些行为上;其次,每当这些行为出现时,你都要毫不犹豫地运用这一方法,直到孩子最终切实记住一个事实:每当他们表现出不良行为时,就得进行“中场休息”。
引导孩子自娱自乐
孩子很喜欢规范。但是孩子对于规范的需求并非仅此而已。
任何时候,孩子都需要一个规范。如果没有规律和有序的家庭作息时间,那么不仅孩子会变得毫无目标、爱挑剔且爱发脾气,而且父母也会迷失方向。
凡事要有规范,并不是让你每天将时间划分为6等份,写成备忘录贴在冰箱上,而是说你必须拥有规律有序的家庭作息时间,即使在周末也是如此。起床、刷牙、吃早餐,再来点娱乐活动。你甚至不需要出门或者花太多钱,就能让孩子欣喜不已,比如说到附近公园散散步。碰到天气不好的雨天,你也可以带上孩子去博物馆。
其实,正因为感到无聊,孩子才会顽皮。对此,你可能并不认同。但我保证,假如你努力尝试带孩子出去娱乐一下,孩子会很开心,你也会深受感染。
努力让孩子的生活充满趣味,并不是让你成为疯狂古怪的娱乐圈导演,将每天最后1秒钟都计划妥当,而是说你在努力策划和组织娱乐活动的同时,还应引导孩子学会自娱自乐。
案例分享
制定规则并严格遵守
乔治的问题在于,他是个个性叛逆、行为无礼的孩子。因此他需要界线,以便改变不良行为。
为此,我要求阿黛尔首先必须做的事情是清晰界定不能接受的行为,并将它们依据“可以忽略、比较轻微、需要介入、比较严重”等不同程度分门别类。根据提示,阿黛尔将脾气乖戾、某些不重要的顶嘴以及暴怒划分为“可以忽略的行为”,将不愿服从、无礼和肢体上的冲突归结为“不能忽视的行为”。除此之外,她还把乐于帮忙、按时完成任务、与妹妹和平相处归为“良好行为”。
其次,阿黛尔还作了一个辅助计划。其中规定转移注意力,在乔治脾气过于偏激或有肢体上的冲突时,在洗衣房进行中场休息为日常事项。
在阿黛尔实施计划前,我提醒她在一切好转之前,要先做好执行计划之初,事情可能会变得更为严重的心理准备。因为乔治是个固执的孩子,绝对会竭尽全力去挑战这些新设下的界线,所以当新计划安排实施前期,孩子的不良行为将会加剧。
但我也请她不要过于担心,因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孩子学会辨识界线范围进而自我设限的有效方法。孩子尽力往前冲,只是想确定到底能不能破坏它。一旦失败,他就会安心留下来,探索界线范围里的一切。
与此同时,我告诉阿黛尔:“最重要的是,从今天开始你必须下定决心,不再接受任何不良行为,不再忍受任何无礼或者不尊重人的行为。你首先把要求清楚无误地阐述一次,然后坚定地告知孩子必须遵守,最后则开始采取行动。”
阿黛尔点点头,答道:“别担心,我明白了。”
有了界线与规矩后,孩子发生的迅速改变总是让我惊讶不已。乔治亦是如此。计划执行的前2天,他还因为打人或者跟妈妈说话不礼貌而有过几次中场休息。但是当在贴纸图上得了几个叉叉和哭脸后,第三天,他一早起床后,就决定遵守游戏规则,像变了个人似的。
“乔治现在就像个天使一样,”阿黛尔主动告诉我,“他整天都不停地问我,获得下一个硬币是什么时候。等到一天结束,拿到第1条饰带时(阿黛尔用小条的彩色饰带替代硬币),他脸上挂着骄傲的神情。看着他那样,我都感动得想哭。”
“太好了,”我回应她说,“做得好。”
“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也很有效。”她接着说,“为什么在此之前,我都没有发现将注意力集中在顽皮行为上是件愚蠢的事情呢?”
“现在,还经常跟乔治谈判了吗?”
“没有了。不过针对某些事情,我们经常协商,然后双方作出让步,是真正的双方让步,而不再是我单方面的屈服。”
“嗯,”我说,“其实很多事情没必要争吵。”
“我知道。”
“那么现在,你们都变得更开心了吗?”
“是的,非常开心。现在,我们之间更加和谐融洽,90%的压力也都消失了。”
虽然如此,我们并没有就此停止进展。过了一段时间,等一切有了大的好转后,我和阿黛尔开始寻找一些弥补乔治缺失父爱的方法。借助上文中提到的几种行为管理工具,阿黛尔不再大吼大叫,因此更多专注于让乔治感到安心和放心上,乔治也因此更在意彼此间的良好关系。就我目前所知,他们现在相处得非常好,阿黛尔成为一个好妈妈可以同时身兼父母两职的有力佐证。
反之亦然。
标签:阿黛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