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斯求和公式;学生理解能力;初中数学;
一、高斯求和的概念
高斯求和公式为:1+2+3+4+……+ n = (n+1)n /2,这则公式是由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所研究得出的结论。高斯求和公式主要应用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一公理帮助人们解决了在多个连续阿拉伯数字求和中的困扰,并且在人教版的教科书中一直被广泛采用,成为学生们学习的重点,高斯求和公式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和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因此为了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趣味性,需要将此类趣味性知识带入到学生的学习中,这种方法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1]。
二、高斯求和公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高斯求和公式解决疑难问题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这个阶段学生们开始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点,但由于小学到初中的跨度相对较大,学生还是需要一定的过渡期,为了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是自信心,需要不断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斯求和公式本身就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刚刚接触高斯求和公式时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主要是因为高斯求和公式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解开学生的疑惑,这样学生会有足够的成就感,带着成就感和趣味性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可以利用高斯求和公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算术能力,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处理生活事宜的效率,促进学生未来的成长[2]。
(二)利用高斯求和公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高斯求和公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将高斯求和公式带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一方面可以调动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好奇心,这样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高斯求和公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所学知识点,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可以牢牢的掌握基础知识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就可以使整个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在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书的第四章“高斯求和公式的应用”中,例题:2+4+6+8+......+48+50=?可以将高斯求和公式直接带入到例题中进行解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将高斯求和公式带入情境教学中
教师应该将高斯求和公式带入到情境教学中,高斯求和公式不仅可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高斯求求和公式还适用于生活中。无论是出门购买商品,还是在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都会用到高斯求和公式。所以教师将高斯求和公式巧妙的带入情境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人教版的数学教科书第四章的单元测试中,有一道初中数学题:8+8+11+14+......+29+35(如何求项数)这道数学题就需要巧妙地利用高斯求和公式的逆向思维,不仅锻炼了学生对高斯求和公式运用的熟练程度,也可以不断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3]。
三、高斯求和公式应用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利用教师求和公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就间接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知识做出了良好的铺垫。高斯求和公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口算和笔算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抽象性知识的理解能力,为学生以后学习更深奥的知识埋下伏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间接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可以快步前进,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1+3+5+7+……+97+99=?如果要是用普通的解题思路,会耽误很多时间,并且有很大可能会出现错误;若是利用高斯求和公式的话,只需要将数值带入公式中就可以很简便的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两种方法的对比可以看出,高斯求和公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阶段,教师需要不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才可以不断的取得进步,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为将来以后的学习之路做出了良好的铺垫。高斯求和公式可以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才使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好习惯,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结语:综上所述,高斯求和公式对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高斯求和公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这样才可以不断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通过高斯求和公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光宇,郑永果.一种基于局部和全局拟合的混合多相水平集分割模型及算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8(06):81-90.
[2]董杰,张伟.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以高斯求和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04):127-129.
[3]胡瑞华,林君,孙彩堂,刘长胜,周逢道.联用高斯求积与连分式求和计算Hankel变换及在地球物理上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5,37(01):1-9.
论文作者:杜沫, 杜娟, 杜小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公式论文; 高斯论文; 学生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