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本·纪实·摄影——记广东美术馆“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摄影展(论文文献综述)
何国胜[1](2020)在《新世纪纪实摄影对农村的视觉再现研究 ——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在视觉文化和再现(表征)理论的框架下探究纪实摄影和再现农村间的渊源关系以及新世纪以来纪实摄影对农村视觉再现的诸多问题,包括再现手法、再现行为背后的视觉建制和权力关系等。通过简要梳理纪实摄影在世界范围和中国的发展,研究者发现纪实摄影再现“底层群体”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这在中国纪实摄影兴起后表现得很突出——90年代纪实摄影对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再现。在对1126张再现农村的样本照片经过量化统计后发现,新世纪以来的纪实摄影再现农村时使用了选择性生产的方式,在选择拍摄的空间中“家屋”“田野”“道路”成为主要空间;场景中以生产、生活和教育为主;选择人物上老人、儿童、青壮年均有涉及,以青壮年为主;色彩上黑白占据绝大比例;视角和景别的选择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倾向性。通过这种选择性生产,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仍然在与土地和环境作斗争、灰色的和被俯视的世界,他们常年被原始的劳作绑缚手脚,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生活,并面临着较差的居住和教育环境。在这种的选择的背后,是视觉建制、纪实摄影传统和凝视权力的运作和影响。视觉建制主要包括:纪实摄影展览(“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纪实摄影奖项(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和纪实摄影网络传播平台,他们对农村题材的审美依然维持在上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偏好上,因而导致新世纪以来的纪实摄影以同样的视角和方式来再现农村。
茅天宸[2](2018)在《观看的实践:中国纪实摄影与中国的美术馆》文中认为我们观看艺术的方式,受知识与信仰的影响。在美术馆的空间中,每一件作品的解读都至少存在一种观看方法。本文只讨论了中国的美术馆语境中的一类作品,即“中国纪实摄影”的观看问题。文中先后探讨了“中国纪实摄影”的定义、基本特性与历史影响,同时分析了中国的美术馆与中国纪实摄影的历史关系,而发现这种新摄影观的产生、发展与变革,不仅与中国特殊的历史情境有关,还与中国的美术馆的展览实践密不可分;其结果是人们愈发以一个关注人的人本主义的观看方式,去记录与阐释社会生活。在结论中,作者建议中国的美术馆继续基于一种史学的立场介入中国纪实摄影。
张一天[3](2017)在《陕西当代摄影艺术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6年“四·五”运动爆发,国人压抑了多年的苦闷情绪推动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在我国文化、艺术界产生。在这场巨变中摄影首当其冲地打破了统治我国多年以“高大全,红光亮”为特点的视觉经验,并由此展开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当代摄影艺术的变革运动。如今,无论是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纪实摄影还是饱含现实主义批判的观念摄影都已经深刻的影响了国人传统的观看习惯与视觉经验,而摄影艺术也早已深入到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成为了艺术家们最有力的创作媒介之一。在这场变革运动的前三十多年中陕西摄影家功不可没,以胡武功、侯登科、潘科、石宝琇、等人为核心的“陕西群体”凭着自觉的使命感以他们质朴的底层视角记录着西部沃土上生活的人民,他们基于现实主义立场的摄影作品及摄影批判在中国摄影界刮起了一阵“西北风”。但在刚刚进入21世纪的一段时间内,“陕西群体”渐渐的成为了闪耀的历史称谓,年轻一代的摄影新秀也鲜有显示出陕西摄影人曾经的锋芒,对比我国如火如荼的当代摄影大潮后知后觉的陕西摄影竟显示出远离现实、逐渐边缘的态势,不再处于先锋地位。对此,意识到问题的陕西摄影人在今天历经反思重新出发,将陕西当代摄影艺术带领到全新发展阶段的过程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将以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发展为背景参照,主要对21世纪以来的陕西当代摄影艺术发展进行研究,其中以“陕西群体”曾经的辉煌对比辉煌过后青黄不接的陕西摄影人处境,对进入新世纪头十年沉寂的陕西摄影界展开观察。继而进一步从名声的包袱与曾经的理念、文化的自足与表面的观看、现实的漠视与甜俗的沙龙、学术的薄弱与交流的缺失四个方面指出新世纪陕西摄影人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如今的陕西摄影新生代是如何历经反思重新出发以摄影这一媒介对现实进行积极回应的。最后陕西摄影人以摄影媒介重构现实与自我的关系,完成了自我救赎与重生,重新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本文的结论。论文正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重点关注进入新世纪后的头十年(2000-2010),对陕西当代摄影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与概括;第二部分将对2010年至今的陕西摄影人经历反思之后,如何通过摄影媒介构建现实与自我的关系进行描述与评析;第三部分将对陕西当代摄影艺术的发展进行阶段性总结与未来展望。
谭伟志[4](2017)在《论中国纪实摄影的视角转变 ——从“2016·徐肖冰杯”看“2003·中国人本”》文中提出本研究以2016年“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与2003年《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纪实摄影展中的照片作为主要研究文本,采用文本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视角延续与变化、转变动因和未来走向及局限等方面探寻近十余年来中国纪实摄影的视角转变。通过研究得出,当下的视角与过去相比,发生较大转变。在拍摄对象上更广泛,从普通大众一直到草根群体、行业精英或“私人”;在拍摄地域上更边远,向山区农村的深处和国家边界拓展;拍摄手法上更讲究形式美,注重瞬间记录的效果;在拍摄角度上呈现多元化,具备创造性。产生视角转变的动因,与农村、城镇不同时期的社会转型有关。同时还受到人文精神、文化寻根、“个性化”思潮和草根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纪实摄影的视角朝着对象多元化、区域多元化和角度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拍摄观念将更个性化,具备思想性与创新性;照片将更具视觉表现力、专题将更系统、拍摄问题将更具有代表性。但其视角局限性在于偏重社会“边缘”。
杨雪[5](2017)在《“物化”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物化现象展现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选用现成品、实物材料、物质媒介等进行创作的丰硕成果,在纷纷扰扰的中国当代艺术氛围中,“物化”的现实迅速扩张,挤压着随着传统绵延而来的艺术形态,在交换无所不在的条件下,艺术必须采取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策略,在总体性消亡的背景下,对价值的迷恋,使审美判断难以为继,作为“物”的艺术品,其所展现的非现实性,颠覆了理性的认知。批判理论得以确立的基础在此受到了质疑,物质存在的震撼力超越了形式感的纷扰,引领着我们探寻自身的本源。作为“物”的艺术品通过在艺术创作中运用物质呈现方式,使得物化现象介入生活、超越时空、形成理念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观念,环顾世界,物象的发展紧凑迅速,解构、寓象、挪用、仿真等等艺术特征和创作方法相继出现,我们在琳琅满目的物化现象中体会到形式的萌芽和陈列的技巧。本文围绕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物化现象进行描述,从不同的物质呈现方式中体会艺术家迥异的创作特点,在对近三十年中国当代艺术的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分析和实例研究,并通过对比研究,清晰地展现了物化现象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产生、发展与变迁。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并介绍了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分析描述了物化现象的具体形式和其产生的线索及其背景。第三部分,重点描述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与物化的直接呈现。第四部分,探讨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物化现象呈现出的中国化倾向。第五部分,分析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物化现象对更广义的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影响。
刘禹杉[6](2017)在《论中国纪实摄影中平民化风格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纪实摄影从诞生之日起,便伴以“改良社会”的理想主义色彩,以反映社会人为本质,摒弃那种唯美及人工的倾向,创造出了新的美学领域,纪实摄影的一切都是统摄在人的这面旗帜下,这一点是不变的。但纪实摄影的内涵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扩展完善。1979年,四月影会的兴起拉开了“平民化”风格的序幕,从创作方式上要求摄影师没有居高临下的俯视市民生活的优越感,并能从高层次的角度对市民生活进行哲学上的整体观照;创作内容上突破了摄影以往的宣传化、教条化的桎梏后,开始关注起了社会转型期普通人的现实处境和具体命运,平民生活得到了冷静客观的叙述和描写。从此,平民化风格作为一种全新的样态成为了纪实摄影新的追求,中国的图片库开始出现反映平民的个体命运与日常生活的摄影题材与表现内容。而八十年代的纪实摄影正是由于这种具有人文精神价值观的融入而区别于以往的摄影,从此引导摄影师以人民的态度、情感和思想去评说历史、描摹现实、展望未来。本文以纪实摄影的平民化风格为核心,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回望和梳理平民化风格在纪实摄影中的形成,以此吸收纪实摄影中平民意识表现的先进经验,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参考价值。
禹夏[7](2015)在《中国纪实摄影与平民意识的表征实践(1976-2014)》文中研究表明文革结束后,一种有别于政治意识形态宣传,以个人与民间视角关照平民日常生活世界的摄影样式——纪实摄影复苏兴起。在社会转型至今的30多年间,纪实摄影通过对于平民,特别是底层人群的持续关注,以及与社会现实展开互动关联,发展成为一场重要的文化运动。在文艺学与传媒文化领域,分析文学、戏剧、影视剧、电视新闻等媒介文本对于转型社会,以及平民形象与平民意识的再现、表征,已有诸多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但很少有研究从视觉影像文本,特别是表征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纪实摄影,梳理中国社会转型的历程,并研究其与摄影表征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文化研究的视域内,遵循表征的诗学(符号学理论)与政治学(话语理论)两种研究路径,借用了彼得·汉密尔顿所使用的“支配性摄影范式”的概念,旨在梳理平民影像与平民意识在1978-2014年间国内纪实摄影中的流变历程,并尝试回答平民影像的流变与转型时期社会进程的互动关系,探讨不同历史时期的视觉建制如何影响规约摄影家的表征实践。文章的论述框架由绪论、主体、结论3个部分5个章节构成。绪论着重介绍了研究所使用到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围绕纪实摄影所展开的研究;主体部分的三个章节分别阐述了1978-1990年代初、1992-2007、2008-2014三个时间段内纪实摄影表征平民与平民意识的视觉实践,在此基础上归纳每个历史阶段纪实摄影表征平民的支配性范式,提炼平民意识的具体内涵,并尝试分析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视觉建制与视觉表征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进一步探寻平民群体在三个历史阶段被注入不同文化意义的成因。结论部分在全文论述的基础上,呈现国内纪实摄影中的平民形象在30多年社会转型期间的变迁史,并展望网络语境下纪实摄影表征平民的意指实践的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随着转型历程的推进与视觉建制内容的改变,国内纪实摄影在视觉观看的权力关系上,大致经历了由社会精英与专业从业者表征平民到平民群体自我表征的转向;在拍摄与工作方式上,经历了街头抓拍到参与式观察与近距离拍摄的转向;主要传播媒介经历由摄影展览到纪实图文书籍与报刊摄影专版再到网络纪实图片专栏的转向。表征主体、拍摄方式与传播渠道的变迁,决定了平民形象在此间纪实摄影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呈现出具有范式性意义的特征风貌,纪实摄影在三个阶段也以不同的方式与社会现实产生互动关联。
温慧敏[8](2014)在《纪实摄影家侯登科作品特色研究》文中提出侯登科是我国当代纪实摄影的标志性人物,他敢于冲破当时中国纪实摄影的种种限制,积极地去学习并接受新鲜的摄影理论,敢于去批判那些“高、大、全”、“假、大、空”的虚假影像,积极倡导要用心对待影像,倡导影像要“关注人性,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二十多年的摄影生涯中,他都身体力行着对纪实摄影的倔强坚持,对基层人民的不懈关注,他为后人保留下了最难得的即将消逝的中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珍贵影像,也把最难得的影像精神带给了我们。本文结合侯登科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系统地分析了侯登科的纪实摄影作品的特色,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注重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的结合,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去了解侯登科及其作品特色。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除去绪论和结语,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内涵阐释:为平民的故事定格”。主要是从取材角度分析侯登科的作品。通过对其作品的量化分类分析,从“平民情感”和“生存状态”这两个侧面具体分析了侯登科摄影作品的取材内容特色。第二章是“形式阐释:给平民以尊严”。主要是从侯登科的影像拍摄角度和影像构图这两个方面分析了侯登科的摄影作品,对侯登科的作品进行宏观上的分析,以及对他个人和摄影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做了诠释。第三章是“思想阐释:回归到现世真实”。主要是从侯登科的纪实摄影观和纪实追求这两个侧面解读其留给后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像精神,为中国后来的纪实摄影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麦思瑶[9](2013)在《胡武功和中国纪实摄影的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摄影界笼罩在极左“宣传”摄影,极左“视觉政治”的控制当中,一切摄影标准,摄影语言都以“高大全”,“红光亮”为主。在如此摄影环境之中,人们的主体意识,摄影的本体语言逐渐弱化。胡武功等陕西群体的摄影人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借以新闻摄影的手段试图打开中国摄影僵化的宣传模式的,其次他们借以“艰巨历程”大型影展为契机,掀起了一场中国纪实摄影的革命运动。本文试以胡武功及陕西群体的摄影理论、摄影行为为主要研究内容,从中探索胡武功及陕西群体的摄影理念并加以学习。并通过研究与学习理清他们摄影实践作为中国视觉史、纪实摄影史中的历史事件的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启示性意义;同时借以地域性特征引出胡武功个人摄影语言的特色,以及陕西群体地域性摄影语言对中国纪实摄影的丰富和充实。论文对胡武功及中国纪实摄影的研究制定了以下视角:一,对胡武功等陕西群体出现背景的分析研究;二,对胡武功、陕西群体、中国纪实摄影本体语言的分析研究;三,对胡武功、陕西群体、中国纪实摄影批判理论的分析;四,对胡武功、陕西群体所参与、举办的大型影赛的分析,如《艰巨历程》、《中国人本》等;五,在结论部分本文首先得出研究结论,如对胡武功及陕西群体摄影语言展开研究与学习,有助于对地域性摄影语言的研究;通过对胡武功个人摄影语言的研究有助于梳理中国纪实摄影从照片比摄影家重要的时代,转向摄影家比照片重要的时代的摄影发展过程及摄影本体语言特色。其次本文提出了后续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最后提出本文创新点,如本文通过分析胡武功的摄影作品,总结出其摄影语言的典型要素,如地域性、内向性、批判性(作品背后的意义)、研究性等典型要素;本文提出胡武功的摄影批判、摄影实践已经成为中国视觉史当中历史事件的观点。
蔡萌[10](2011)在《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1976年以来的中国的社会、文化、艺术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革。在这场历史巨变中,摄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介始终扮演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角色。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演进,摄影在深度参与中不断塑造与建构出一种有别于西方的中国特色。回顾过去的一个多世纪,摄影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传统视觉经验的改造。但是,由于我们一直对摄影所起到的作用视而不见,从而构成了美术史研究的盲点。1976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不仅已经融入到中国当代文化叙事的总体语境当中,更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新品种”。从中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摄影家和摄影作品,已经引起海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收藏家、批评家、策展人的高度关注。今天,随着摄影在当代艺术中的进一步普及,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一个大型的艺术博览会或者是双(三)年展中没有摄影作品的存在。当然,我们也可以断言,未来,缺少摄影研究视角的当代艺术史将会是一部有问题的艺术史。本文主要是对1976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进行再解读,其中,以“纪实摄影”、“观念摄影”和发生在近几年的“摄影复古运动”表现得最为活跃,也最具学术价值。从摄影与社会现实、摄影与艺术两个角度上展开观察,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特殊时空背景下,通过叙述和概括出摄影如何作广泛介入当代社会、文化、艺术的有效载体,如何参与到中国当代文化叙事和社会建构的整体语境当中;中国人如何通过摄影重建与现实和自我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来反思“纪实摄影”和“观念摄影”这两场运动的成就得失,进一步指出“摄影复古运动”在当下的现实意义。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人对摄影作为艺术媒介的所发展出的独特认识过程,建构出一种作为美术学研究对象的摄影的理论框架与写作模式,进而能够为中国当代艺术和当代摄影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正文一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关注的重点放在1976—1989年,着重分析摄影如何从一种宏大的国家意识形态叙事转变为到底层的民间叙事;第二部分将目光转移到上世纪90年代,力求对纪实摄影与观念摄影这两场文化运动的始末做深入的描述与评析;第三部分主要对新世纪以来的头十年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对中国当代摄影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整理与思考。最后为结语。
二、人本·纪实·摄影——记广东美术馆“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摄影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本·纪实·摄影——记广东美术馆“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摄影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纪实摄影对农村的视觉再现研究 ——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1.7 本文创新点 |
2.纪实摄影与农村 |
2.1 纪实摄影及其发展 |
2.2 再现农村的纪实摄影与文本选择标准 |
2.3 两项影奖中再现“农村”的作品情况统计 |
3.选择性生产:再现农村的手法 |
3.1 与农村有关的视觉符号与形象要素 |
3.2 家屋与田野:被摄空间和场景的选择 |
3.3 俯视下的黑白世界:色彩和视角的选择 |
3.4 镜头下的现状与关系:被摄主体和景别的选择 |
4.观看与被看:再现农村的建制与权力 |
4.1 谁在观看?新世纪纪实摄影的视觉建制 |
4.2 摄影传统、视觉建制与凝视:再现农村背后的权力 |
5.结语与展望:建构农村与再现农村的转向 |
1.被建构的农村形象 |
2.视觉建制和权力的规制 |
3.摄影风格的固化 |
4.再现农村的向内转向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入选作品一览表 |
附录2 :“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历届作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2)观看的实践:中国纪实摄影与中国的美术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第一章、中国纪实摄影:一种新兴的摄影观 |
第一节 纪实摄影的定义 |
第二节 中国纪实摄影的定义 |
第三节 中国纪实摄影的基本特性(1980-2004) |
小结 |
第二章、观看的变革:中国纪实摄影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危险的纪实:游走于灰色地带的中国纪实摄影 |
第二节 去蔽与可见:突破政治禁区的中国纪实摄影 |
第三节 反思与改良:中国纪实摄影聚焦社会问题 |
第四节 观念的冲突:中国纪实摄影与当代艺术摄影的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美术馆的看法:中国纪实摄影与中国的美术馆的历史关系 |
第一节 纪录、见证与回顾:中国美术馆介入中国纪实摄影 |
第二节 历史的眼光:民间力量推动中国纪实摄影进入中国美术馆 |
第三节 宏观与微观:广东美术馆介入中国纪实摄影的两重视角 |
小结 |
第四章、怀疑论:在美术馆中审视中国纪实摄影 |
第一节 面对中国纪实摄影的博物馆怀疑论者 |
第二节 纪实何为:中国纪实摄影的怀疑论者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3)陕西当代摄影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2.现状与问题:进入新世纪的陕西当代摄影(2000-2010) |
2.1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摄影 |
2.1.1 到达自身巅峰的纪实摄影 |
2.1.2 呈现多元发展的观念摄影 |
2.1.3 逐渐完善提升的摄影生态 |
2.2 “陕西群体”之后进入沉寂的陕西摄影界 |
2.2.1 辉煌一时的中国影像革命倡导者——“陕西群体” |
2.2.2 辉煌过后青黄不接的陕西摄影人处境尴尬 |
2.3 新世纪陕西摄影人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
2.3.1 名声的包袱与曾经的理念 |
2.3.2 文化的自足与表面的观看 |
2.3.3 现实的漠视与甜俗的沙龙 |
2.3.4 学术的薄弱与交流的缺失 |
2.4 本章小结 |
3.反思与行动:陕西摄影新生代的当代影像探索(2010-2017) |
3.1 新世纪头十年陕西摄影人的集体反思 |
3.1.1 与“陕西群体”一脉相承的纪实摄影 |
3.1.2 进入当代艺术现场的观念影像 |
3.1.3 充满思想交融与碰撞的学术研讨 |
3.2 重新出发:陕西摄影新生代渐露锋芒 |
3.2.1 以摄影为媒介展开与当代现实的对话 |
3.2.2 以媒材实验为手段探索摄影本体语言 |
3.2.3 以影像展览为平台促进摄影学术交流 |
3.3 继承精神回应现实的陕西当代摄影教育 |
3.3.1 关注当下现实的理性创作:西安理工大学的摄影教育 |
3.3.2 反应现实生活的艺术表达:西安美术学院的摄影教育 |
3.4 毕业作品展示及分析 |
3.4.1 题材来源 |
3.4.2 拍摄过程与方法 |
3.4.3 毕业作品展示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展望与未来:任重道远的陕西摄影新生代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论中国纪实摄影的视角转变 ——从“2016·徐肖冰杯”看“2003·中国人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纪实摄影在国内外的发展 |
1.2.1 纪实摄影在世界的发展 |
1.2.2 纪实摄影在中国的发展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文本 |
1.4.1 “2003·中国人本” |
1.4.2 “2016·徐肖冰杯” |
1.5 研究问题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纪实摄影的视角延续与变化 |
2.1 拍摄对象 |
2.1.1 城镇居民 |
2.1.2 务农者 |
2.1.3 非“常人” |
2.1.4 务工者 |
2.2 拍摄区域 |
2.2.1 城镇 |
2.2.2 农村 |
2.2.3 边缘区域 |
2.3 拍摄元素 |
2.3.1 景别 |
2.3.2 角度 |
第三章 纪实摄影的视角转变动因 |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转型发展 |
3.1.1 农村的社会转型 |
3.1.2 城镇的社会转型 |
3.2 文化思潮 |
3.2.1 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发展 |
3.2.2 文化寻根 |
3.2.3 “个性”化思潮 |
3.2.4 草根文化 |
第四章 纪实摄影的视角走向与局限 |
4.1 纪实摄影的视角走向 |
4.1.1 多元化 |
4.1.2 个性化 |
4.1.3 深度化 |
4.2 视角局限:偏重社会“边缘” |
结论: 由单一向多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物化”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物化现象 |
第一节、物化现象 |
第二节、物化现象产生的线索与背景 |
第二章、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物化的直接呈现 |
第一节、装置 |
第二节、行为 |
第三节、纪实摄影 |
第四节、综合方式 |
第三章、中国当代艺术中物化现象所呈现出的中国化倾向 |
第四章、物化现象对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影响 |
第一节、创作议题的多元化 |
第二节、创作手段的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论中国纪实摄影中平民化风格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平民与平民化 |
二、文艺创作中的平民化风格 |
三、纪实摄影中的平民化风格 |
第三节 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中国纪实摄影的研究 |
二、关于平民化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纪实摄影中平民化风格形成的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八十年代社会文化生活的转型 |
一、政治权威主义的淡化 |
二、解放思潮拓展取景视野 |
三、新中国文艺复兴催生创作激情 |
四、城乡改革提供取景素材 |
第二节 摄影人自我情绪的宣泄 |
一、边缘对中心主流的抗争情绪 |
二、摄影寻根催生乡土摄影群体 |
三、“伤痕”思潮启发用民生眼光反思历史 |
第三节 西方思潮冲击:新观念与新视角 |
一、开启国门后西方写实主义带来的震撼 |
二、西方人道主义思潮的冲击 |
第二章 中国纪实摄影中平民化风格崛起的标志 |
第一节 “四月影会”与摄影风格转变 |
一、四五摄影运动:纪实风格的初现 |
二、四月影会:民间摄影新浪潮的滥觞 |
三、“自然.社会.人”影展:本体语言的回归 |
第二节 “四月影会”的平民化风格 |
一、对正常审美情趣的恢复 |
二、以个人观察角度进行摄影创作 |
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坚守 |
第三章 中国纪实摄影中平民化风格形成的具体表现 |
第一节 身份定位:民间立场的确立 |
一、李晓斌与民间立场选择 |
二、安哥纪实在邓小平时代 |
第二节 表现对象:贴近生活的人物塑造 |
一、本乡本土的“代言人” |
二、改革开放的“拥护者” |
三、传奇色彩的“打工族” |
第三节 拍摄风格:民间百态的细节描绘 |
一、选取生活化的场景 |
二、采用平视的拍摄角度 |
三、抓拍表达真情实感 |
第四节 创作理念:从宏大叙事到人文情怀 |
一、关注中国社会群体精神面貌 |
二、强烈的社会边缘意识和底层意识 |
第四章 中国纪实摄影中平民化风格形成的价值 |
第一节 记录和佐证中国特定时期的历史意义 |
一、凝固历史记录时代众生相 |
二、重建摄影与社会的联系 |
三、把握当下脉搏推动社会变革 |
第二节 巩固和加强人文精神的时代意义 |
一、尊重人性诉求与欲望表达 |
二、巩固和加强平民化风格的感召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纪实摄影与平民意识的表征实践(1976-2014)(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核心概念 |
1.2.1 纪实摄影 |
1.2.1.1 世界纪实摄影的发展历程与概念延异 |
1.2.1.2 国内纪实摄影的发展历程 |
1.2.2 平民与平民意识 |
1.2.2.1 “平民”释义 |
1.2.2.2 “平民意识” |
1.2.3 范式理论与摄影范式 |
1.2.3.1 范式理论 |
1.2.3.1.1 库恩的范式理论 |
1.2.3.1.2 其他学科借用范式理论的件原则与条件 |
1.2.3.2 平民主义摄影范式:范式理论在摄影表征研究领域中的运用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纪实摄影研究 |
1.3.1.1 国内纪实摄影发展历程 |
1.3.1.2 纪实摄影概念在国内的译介与传播 |
1.3.2 国外纪实摄影研究与影响 |
1.3.2.1 世界纪实摄影发展历程 |
1.3.2.2 纪实摄影的社会功用研究 |
1.4 本研究的主要理论 |
1.4.1 表征理论 |
1.4.1.1 表征的运作 |
1.4.1.2 表征理论的适用性:构成主义的两种研究途径 |
1.4.2 表征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
1.5 研究方法、文本、意义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文本 |
1.5.3 研究意义 |
1.5.4 论文框架 |
2. 平民意识的兴起:改革初期的民间生活(1978-1990年代初) |
2.1 1980年代纪实摄影兴起的社会背景 |
2.1.1 1980年代的社会转型 |
2.1.1.1 80年代的中国农村社会转型 |
2.1.1.2 80年代的中国城市社会转型 |
2.1.2 1980年代的社会与文化思潮 |
2.1.2.1 人道主义思潮 |
2.1.2.2 文化寻根 |
2.2 1980年代的视觉建制 |
2.2.1 “四月影会”与“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展” |
2.2.2 “西北风群体”与“中国摄影四十年——艰巨历程”摄影展 |
2.2.3 图书出版 |
2.3 代表摄影家与摄影作品 |
2.3.1 李晓斌:平民视角的开启 |
2.3.1.1 表征“上访者”与反思文革 |
2.3.1.2 记录改革开放之初的市民生活 |
2.3.2 朱宪民:寻根视角中的黄河百姓 |
2.4 1980年代纪实摄影表征平民的支配性范式 |
2.4.1 拍摄主题与场所 |
2.4.2 拍摄手法 |
2.4.3 构成范式的要素 |
3. 平民意识的发展:转型时期的底层图景(1992-2007) |
3.1 纪实摄影发展的社会背景:1992年以来的社会转型 |
3.1.1 1990-2007 年间中国农村的社会转型 |
3.1.2 1992-2007 年间中国城市的社会转型 |
3.2 1992-2007 年间的视觉建制 |
3.2.1 图片传播与图书出版市场 |
3.2.2 摄影研讨会议 |
3.2.3 纪实摄影展览 |
3.3 代表摄影家与摄影作品 |
3.3.1 迁徙的农民 |
3.3.1.1 为“庶民”立传:侯登科与《麦客》 |
3.3.1.2 从农村到城市:张新民镜头下的农民工迁徙 |
3.3.2 “灰镜头”中的底层与边缘人群 |
3.3.2.1 另类人生:赵铁林镜头下的底层性工作者 |
3.3.2.2 底层苦难:卢广镜头下的艾滋病村 |
3.3.3 少数民族的视觉影像志:王征镜头下的西海固回民 |
3.4 新世纪前后十年(1990-2007)纪实摄影表征平民的支配性范式 |
3.4.1 拍摄主题与反复出现的视觉要素 |
3.4.2 拍摄方法 |
3.4.3 构成范式的要素 |
4. 平民意识在网络语境中的演进:平民的自我表征(2008-2014) |
4.1 当下纪实摄影发展的社会背景 |
4.2 2008-2014 年间的视觉建制 |
4.2.1 纪实摄影奖项 |
4.2.2 网络纪实摄影传播平台 |
4.3 代表摄影家与摄影作品 |
4.3.1 平民的自我表征 |
4.3.1.1 底层自传:占有兵镜头下的农民工 |
4.3.1.2 边缘群体的影像发声:韩超镜头下的男同性恋群体 |
4.3.2 网络平台中的平民影像 |
4.3.2.1 平民日常生活经验的再现:《中国人的一天》 |
4.3.2.2 底层图景与公益性的凸显:《活着》与《存在》 |
4.4 2008-2014 年间纪实摄影表征平民的支配性范式 |
4.4.1 拍摄主体 |
4.4.2 拍摄题材 |
4.4.3 拍摄方法 |
4.4.4 构成范式的要素 |
5. 结论 纪实摄影30年:从表征平民到平民的自我表征 |
参考文献 |
附录1.1978-2014年间国内表征平民的纪实摄影作品一览表 |
附录2.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参评作品一览表 |
作者简历与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8)纪实摄影家侯登科作品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内涵阐释:为平民的故事定格 |
第一节 平民的情感 |
一、平民的亲情 |
二、黄土地上的女人 |
三、他的亲情 |
第二节 平民的生存状态 |
一、农村生活 |
二、城中往事 |
三、黄土高原上的候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形式阐释:给平民以尊严 |
第一节 平民化的拍摄方式 |
一、融入群众,贴近百姓情感 |
二、尊重拍摄对象 |
三、拍摄角度 |
第二节 人文化的构图 |
一、黑白色调 |
二、通过光圈确立主次虚实关系 |
三、通过速度建立画面主次形象 |
四、在营造画面形式的同时注入画面语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思想阐释:回归到现世真实 |
第一节 侯登科的纪实摄影观念 |
一、以社会学视角介入现实 |
二、以人本至上融入摄影 |
第二节 侯登科的纪实追求 |
一、以人为本 |
二、批判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胡武功和中国纪实摄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3.1 国内 |
1.3.2 国外 |
1.4 研究方法、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名词释义 |
1.5.1 “纪实摄影”的相关名词解释 |
1.5.2 本论文中相关名词解释 |
2 历史的选择——陕西群体和中国纪实摄影 |
2.1 80 年代以前的摄影界现状——陕西群体出发的时代背景 |
2.1.1 极左“宣传”摄影的极端统治 |
2.1.2 “浪漫主义”摄影的泛滥 |
2.1.3 抵制极端发展的“宣传”摄影、“浪漫主义”摄影是发展个人摄影语言要迈出的第一步 |
2.2 20 世纪 80 年代初陕西群体应运而生 |
2.2.1 为什么不是“个人”是“群体” |
2.2.2 为什么“摄影救国军”是“陕西群体”而不是其它地区的摄影人 |
2.3 扫清障碍看本体 |
2.3.1 宣传人员突破新闻禁区——中国纪实摄影的突破口 |
2.3.2 陕西群体的摄影批判 |
2.4 《艰巨历程》——中国纪实摄影运动的启蒙 |
2.4.1 何为《艰巨历程》 |
2.4.2 《艰巨历程》从自身体验性出发对建国以来的摄影行为加以梳理 |
2.4.3 陕西群体的摄影灵魂——“尊重历史,发扬民主,鼓励创新,张扬个性” |
2.4.4 《艰巨历程》首次将“假照”公之于众 |
2.4.5 《艰巨历程》从反对“图解模式”出发,追求摄影本体语言 |
2.5 本章小结 |
3 在批判中实现“人本主义”理念——中国纪实摄影运动思潮 |
3.1 从新闻摄影到纪实摄影 |
3.1.1 由新闻摄影开始的中国纪实摄影 |
3.1.2 由新闻摄影开始,由新闻摄影结束 |
3.2 从胡武功对纪实摄影的定义中看中国纪实摄影的发展 |
3.2.1 什么是纪实摄影的“所指” |
3.2.2 反映人文关怀的摄影 |
3.3 从“审真审美”到“甘涩和谐” |
3.3.1 传统审美意识造成的“审真”与“审美”的冲突 |
3.3.2 走出“审真”与“审美”的辨别,走进“甘涩和谐”的审美趣味 |
3.4 外延不断扩大的纪实摄影 |
3.4.1 时代转变造成纪实摄影外延扩大的原因 |
3.4.2 纪实摄影本身就是一个包容与发展的概念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纪实摄影大潮中胡武功的摄影实践 |
4.1 照片的问与答——“真理出自一问一答之间” |
4.1.1 以极左文艺路线为指导的“宣传”照片与胡武功摄影作品的区别 |
4.1.2 “甘涩和谐”的美学趣味、“润物细无声”的摄影语言体现在胡武功的照片中 |
4.1.3 对比的冲突,矛盾的空间——互相的观照,空间的探索 |
4.1.4 胡武功摄影语言的典型要素 |
4.2 组织、策展 |
4.2.1 由“摄影美学研讨会”开始 |
4.2.2 《艰巨历程》的带头人 |
4.2.3 《中国人本》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语 |
5.1 结论 |
5.2 后续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
5.3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一 作者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二 访谈 |
1 潘科访谈 |
2 石宝琇访谈 |
3 焦景泉访谈 |
(10)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第一章 从意识形态反拨到视觉主体建构:"新时期"摄影(1976—1989) |
第一节 "新时期"摄影的开端 |
一 青年摄影新浪潮的滥觞 |
二 革命现实主义摄影的终结与画意摄影的兴起 |
第二节 新潮摄影:自我重建与自由表达 |
一 青年摄影新浪潮的兴起 |
二 思想解放思潮激荡 |
第三节 新纪实摄影:底层叙事与社会观察 |
一 社会现实与纪实摄影 |
二 问题意识与群体观看 |
第二章 纪实与观念:摄影的双重演进(1990—2000) |
第一节 作为社会实践的纪实摄影:社会变革的摄影见证 |
一 西方冲击:新观念与新视角 |
二 本土策略:态度与立场选择 |
三 模式拓展:主题与典型要素 |
第二节 作为当代艺术的观念摄影:新摄影美学风格的建构 |
一 "观念"之争:"观念摄影"的命名 |
二 摄影的缺失:"观念摄影"的表现主题 |
第三章 生态建构与主体建构: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2001—2010) |
第一节 传统重建与认同的危机 |
一 视觉经验的改造与再造:以庄学本到蓝志贵的西藏摄影话语转换为例 |
二 记忆的追溯:在重拾红色记忆中建构本土摄影传统 |
三 认同的危机:反思作为生态基础的摄影教育 |
第二节 行进中的节点: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摄影 |
摄影的复古:重建与照片的关系 |
二 溢出的边界:摄影的摄影 |
三 深度的日常:摄影"新势力" |
四 纪实与观念的融合:"景观摄影" |
结语 建构与重构 |
附录1 中国当代摄影年表(1976—2010) |
附录2 1986年芜湖会议部分发言录音整理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人本·纪实·摄影——记广东美术馆“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摄影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纪实摄影对农村的视觉再现研究 ——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例[D]. 何国胜. 暨南大学, 2020(04)
- [2]观看的实践:中国纪实摄影与中国的美术馆[D]. 茅天宸. 中央美术学院, 2018(10)
- [3]陕西当代摄影艺术发展研究[D]. 张一天.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4]论中国纪实摄影的视角转变 ——从“2016·徐肖冰杯”看“2003·中国人本”[D]. 谭伟志. 广西大学, 2017(02)
- [5]“物化”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D]. 杨雪.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6]论中国纪实摄影中平民化风格的形成[D]. 刘禹杉.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3)
- [7]中国纪实摄影与平民意识的表征实践(1976-2014)[D]. 禹夏. 浙江大学, 2015(12)
- [8]纪实摄影家侯登科作品特色研究[D]. 温慧敏. 黑龙江大学, 2014(08)
- [9]胡武功和中国纪实摄影的研究[D]. 麦思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6)
- [10]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D]. 蔡萌.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