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要素——基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历史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素论文,经济发展论文,质量论文,经济学理论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发展质量是一个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应的概念,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与可持续性。自从世界银行2001年发布《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报告以来,经济发展质量日益受到各国理论研究与政策制定者的重视。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就是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转型。发展经济学自产生以来,就强调发展与增长的区别,实际上就是强调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质量提升。因而从发展经济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历程中,梳理其经济发展质量思想,对于构建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的角度考察不同的要素对于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 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人口、资源与环境是一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基础性要素,发展经济学从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这些要素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关于人口发展与人口转型的理论,对于当代经济发展质量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 一直以来,发展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发展经济学由经济增长理论向经济发展理论的转变而日益受到重视。 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自从1978年马尔萨斯(Malthus,T.R.)在其著名的《人口原理》中提出“低水平均衡的人口陷阱”理论以来,人口数量的多寡和增减变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成为人口问题研究中至今尚无定论的经典问题。这一经典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人口变动的社会经济影响视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人口状况、发达程度甚至研究和考察的时间长短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另一方面,人口数量变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往往同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等相关联,很难定量地判断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后果。 不同的经济学家根据自己所处的历史年代以及观察和分析对象不同,对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两种观点:(1)人口增长阻碍经济发展的理论,包括马尔萨斯的“低水平均衡人口的陷阱”理论、李嘉图的“李嘉图陷阱”理论和罗马俱乐部的增长极限理论;(2)人口增长有助于经济增长的理论,包括库兹涅茨的人口增长波动理论、西蒙的人口理论、兰姆和舒尔茨的人口理论。尽管上述不同学者在有关人口数量及其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存在不同的观点,但这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正说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现状不同,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所处的水平环境不同,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不同。 2.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 衡量人口质量的指标主要包括人口身体健康素质和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指标两个方面,前者如婴儿死亡率、人口发病率、青少年发育状况、营养状况等,后者包括识字率、文盲率、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人均受教育年限、教育经费等。 在有关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方面,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质量与人口数量的关系和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这两个方面:(1)人口质量与人口数量。讨论人口质量与人口数量关系的代表性理论是生育率的微观经济决策理论。这一理论最早由莱宾斯坦(Leibenstein,H.)提出,后经贝克尔(Becker,G.S.)加以完善。该理论认为,家庭的规模取决于家庭收入和对孩子质量的要求。在孩子质量和数量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较高质量的孩子可以比较充分地满足家庭的效用,父母不必通过增加孩子的数量达到相同的目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国民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对较大规模人口的基本教育、卫生、健康、营养方面的需求难以达到较高水准,从而难以保证人口质量的提高。总之,人口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形成合理的人口再生模式,缓解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人口增长压力;(2)教育、知识外溢、人力资本外在性与经济发展。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Schultz,T.W.)通过对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用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概念,表达了人口质量的内涵及其积累,强调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提出了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最重要源泉的观点。罗默(Romer,M.P.)的知识外溢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长期高效的增长取决于生产性投入的专业化知识的积累。卢卡斯(Lucas,R.)认为,人力资本投入经济后会产生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效应。人力资本外部性产生的收益递增是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的原因所在。 3.人口构成与经济发展 人口结构包含人口的自然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质量结构和地域结构等几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涉及众多细分的反映人口结构某一方面特征的指标。随着人口经济学的发展,有关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但研究较为集中的是人口的年龄结构(如老龄化问题)、性别结构、城乡结构(如城市化问题)、区域问题(如移民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是一切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和享受的自然物质和自然条件,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等。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人类从事经济活动实际上就是自然资源不断被消耗的过程。然而资源是有限的,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表现为:(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2)资源的利用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盲目地坚持限制或停止资源的利用;(3)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环境与经济发展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自然的或人类作用下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及相互作用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生态系统以及人们对其作用产生的各种依存关系。环境一方面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基础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又是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的结果。 1.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该假说认为,经济增长与一些环境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而是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即环境质量随经济增长先恶化后改善:当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时,环境恶化的程度处于较低水平;当经济增长加速时,伴随着农业和其他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和大机器工业的发展,资源消耗速率开始超过再生产率,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和有毒植物迅速增长,环境出现不断恶化的趋势;当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时,经济结构向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和服务业转变,加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法规的执行、更好的技术和更多的环境投资的出现,使环境恶化现象逐渐减缓和逐步消失,并开始出现改善现象。 2.环境恶化的原因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众多学者认为,市场失灵和公共政策失误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环境问题方面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1)环境资源产权不安全、不存在或难以界定,从而导致环境资源投资不足和国度利用,出现“共有地的悲剧”;(2)无市场或市场竞争不足,导致资源的国度使用;(3)环境保护外部效应;(4)环境信息的稀缺和不对称。 3.环境恶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环境恶化对经济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损害生产要素的素质,导致环境与贫困的恶性循环;(2)为促进经济发展而开展的环境治理,需要支付较高的环境治理成本。 二、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早期经济发展过程都经历了持续的资本积累的过程。资本积累是一个国家从农业社团转变为工业社会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因而经济发展质量也离不开资本积累的过程,而资本积累的规模、结构、机制以及来源等多方面的要素对于经济发展质量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有利于经济发展质量的资本积累也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良性的资本积累机制可使得一个国家具备“经济起飞”的条件,成功实现经济转型,使得数量增长的累积转变为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 (一)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的发展经济学解释 将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是自亚当·斯密(Smith,A.)以来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一直强调的观点。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哈罗德—多马模型既奠定了现代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框架,也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推向极致,使得“唯资本论”或“资本第一主义”(capital fundamentalism)成为20世纪40—6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的主流思想。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虽然对“唯资本论”的观点有所修正,但无论是新古典主义的发展经济学,还是结构主义的积极发展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资本积累的重要性。而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增长理论将知识、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在要素收益递增的假定下,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广泛的跨国差异形成的原因,为人类的长期经济增长提供了全新的图景,也再一次证明了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资本积累在经济持续增长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因此,资本积累及其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和作用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和主题之一。 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积累 (1)斯密的资本积累理论 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对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认识源于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斯密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增加对分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强调了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取决于从事劳动的人数和劳动者生产效率,劳动者人数的增加和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都能促进国民财富的增加。而劳动者人数的增加,必然影响资本投入的增加,增加维持生产型劳动者的基金(工资基金);要提高同等数量的受雇佣劳动的生产力,唯有增加便利劳动或缩减劳动的机械和工具,或者把它们改良,否则就要改善工作的分配方式,这些都需要增加资本。在斯密看来,企业家支付给劳动者的基金和为提高劳动者劳动生产率而增加的资本就是资本存量。随着企业家可利用的资本存量的增加,雇用更多的劳动力并用于更多的不同工序上,劳动分工会得到扩大,而分工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按照斯密的观点,社会中的资本存量是靠制造业中的工业企业家的“过度节俭”积累起来的,因此,取消政府对工业资本家生产和销售活动的控制,不仅有利于增加企业家阶级的收入进而促进社会的储蓄,而且有利于扩大市场。市场的规模和资本存量,是劳动分工进步的决定因素。 (2)李嘉图的资本积累理论 李嘉图(Ricardo,D.)的经济增长理论将在工业革命中显现出来的现代工业的资本积累,看做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认为,“资本”就是“工资基金”,是在出售用劳动力生产的商品之前为劳动力支付的款项,以及为购置与劳动力的使用相互补充的工具和建筑物所支付的款项的总和。因此,劳动力的需求是和工资基金的增长成比例地提高的。短期内,劳动力的供给是不变的,但长期看,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弹性。在这种状态下,工资率总会回到生存水平上,工资的成本也不会发生变化,而利润率则随着资本的增加成比例地增加。此时,将利润用于再投资的激励将会持续下去,以至现代工业部门生产和就业能够持续增长。然而,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在所有可耕种土地都已被利用的情况下,人口增加必将导致食品需求总量的增加和总体食品价格的上升,而食品价格的上升则会推动工资成本上升,导致资本利润率下降。随着食品需求对应于资本积累和就业率增加而上升,食品价格最终会提高到某一水平,此时,利用率极为低下,以致无法为进一步投资提供激励,迫使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在人口对生活资料产生压力时,摆脱经济停滞的补救办法不是减少人口,就是迅速地积累资本。在一切肥沃的土地都已投入耕种的富庶国家中,资本积累的补救办法将使所有的阶级陷入贫困状态之中。在有肥沃的土地尚未投入耕种的生产资料丰富的国家,迅速扩大资本积累是唯一安全而有效的补救办法,这种办法将提高社会各阶级的生活水平。 2.现代发展经济学理论中的资本积累 (1)哈罗德—多马模型 在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哈罗德—多马模型是资本积累理论和思想的代表。20世纪40年代末,经济学家哈罗德(Harrod,R.)和多马(Domar,E.)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以经济长期动态增长作为视角,分别提出了各自的长期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论作为出发点,假定资本—产出比不变,要想维持某一时期的充分就业就必须扩大需求,以提高有效需求。然而,如果一个时期内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得到维持,下一时期的充分就业就不足以得到保证。前一时期由于投资扩大而形成的生产能力,将在下一时期提供更多的产出,所以为了维持下一时期的充分就业,资本投入必须进一步被扩大以增加有效需求。这样,年复一年扩大的投资率推动了产出的逐渐地增加。因此,不断积累的资本,是发展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由此可见,在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中,资本积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唯一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 (2)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中的资本积累 罗斯托(Rostow,W.W.)在其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运用德国历史学派的划分法,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对一国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过程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必然经历阶段理论,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和大规模消费阶段。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是一个社会历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时期,是近代社会生活中的分水岭。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方式的剧烈变革。从经济的角度看,起飞意味着工业化的开始或经济发展的开端,是一国经济从落后向增长发达过渡的重要转折点。但是,经济的起飞,必须具备较高的资本积累率、建立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体系和伴随着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改革这三个相互关联的条件。罗斯托将资本积累率的提高看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前提,并认为这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的普遍规律。 (3)“二元结构”与资本积累 刘易斯(Lewis,W.A.)提出的二元结构理论强调了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是农业中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不断转移,直至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失的过程。但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须以城市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为前提,而工业生产的不断扩张则需要依靠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因此,资本的不断积累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关键因素。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Nurkse,R.)在其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著作中,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贫困的根源、贫困的现状以及摆脱贫困的途径,提出了著名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为早期发展经济学资本积累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国民人均收入低,生活贫困,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其本质原因是这些国家的内部经济存在着一个在互相作用和反作用共同影响下的多种力量的循环集,使得这些贫困国家始终维持着贫困状态。这个多种力量循环集中最重要的阻碍是落后的资本循环集。在发展中国家,储蓄愿望和储蓄能力左右了资本的有效供给,而投资刺激支配了资本的需求,两者相互影响,使资本积累最终陷入两个难解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表明,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而资本形成不足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必须利用大规模地增加储蓄的方式、扩大投资的手段用以促进资本的形成。因此,在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中,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就是资本积累。 (5)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1956年,纳尔逊(Nelson,R.R.)以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关系为基础,从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人均资本、投入产出增长和人均收入增长关系的角度,结合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在不同速率增长情况下的人均资本增长与资本积累间的关系,提出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过快增长的人口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过快的人口增长导致资源分配不足,人均收入过低,进而导致储蓄能力过低、投资过小,最终致使资本形成不足。因此,人均收入低的另一方面原因在于资本积累不足。所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关键在于资本积累不足,经济的增长必须依赖大规模的投资。只有当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的时候,发展中国家才能冲破低水平均衡陷阱,实现人均收入的迅速提高。由此可见,在强调资本稀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重要性方面,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与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在主要观点上是一致的。 (6)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和大推进理论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由美国学者哈维·莱宾斯坦(Leibensten,H.)于1957年提出。这一理论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发展。该理论认为,人均收入过低和资本积累不足是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主要原因。这类国家内部形成了一个贫困恶性循环和低水平均衡陷阱。要走出这种困境就必须打破恶性循环,冲破低水平均衡陷阱,找到一个临界最小努力。再通过大规模投资,注入资本,使由投资水平增长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人口增长的速率,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而且不会导致“降低收入力量”的作用超过“提高收入力量”的作用现象的出现,进而产生一个临界最小努力,以巨大的投资力量推动经济走出“低水平陷阱”的泥潭,维持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P.N.)的大推进理论认为,增长理论就是投资理论,一个最小规模的投资是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要促成一国得到自我维持的增长,有点像促使飞机起飞,必须有一个临界的地面速度。同样,发展中国家分散的、小规模投资不能给国民经济带来足够的冲击力,低下的投资速度或规模不能形成发展的氛围,必须要有一个大推进,即大规模、全面的投资。只有大推进才能冲破经济贫穷落后和停滞的困境与束缚,“推进”整个工业部门全面、迅猛地发展,从而迅速实现工业化,达到经济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收入提高且实现均等化的目标。 (7)两缺口模型 20世纪60年代中期,钱纳里(Chenery,H.B.)和斯特劳特(Strout,A.M.)依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理论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利用外资提高国内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必要性,提出了两缺口模型(the two-gap model)。两缺口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必须积累足够的资本,使资本形成率达到经济发展计划目标所要求的水平。但是,发展中国家在储备、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进口商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国内有效供给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所必需的资源计划需求之间存在着储蓄和外汇短缺两个约束条件。国内储蓄的短缺的表现是投资大于储蓄,进而限制了资本形成;外汇短缺则表现为出口小于进口,从而限制了进口能力。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若需要的储蓄小于可获得的储蓄,需要的外汇小于可获得的外汇,则可以利用国外借款或赠与来填补这些缺口。 (二)资本积累的来源 几乎所有的发展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增长理论都认为,储蓄是资本积累的来源,储蓄可以转化为投资,从而转化为机器设备、厂房、交通工具、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本,产生资本积累。因此,分析储备的构成、寻求资本积累来源的扩大,是构成资本积累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1.储蓄构成 储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扣除消费后的剩余。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定时期内,一国储蓄的总供给由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两部分构成。国内储蓄包括政府或公共部门的储蓄和私人国内储蓄。政府储蓄来自于政府税收用于公共消费后的余额。公共消费包括所有的政府经常性开支和军事费用。私人国内储蓄包括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国外储蓄包括官方的国外政府储蓄或外国援助和私人国外储蓄。私人国外储蓄包括国外商业银行借款或债券融资以及国外私人直接投资。 2.影响储蓄的因素 一般而言,在一国的储蓄构成中,国内私人储蓄构成一国储蓄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内私人储蓄中,家庭个人储蓄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较多的经济学家对家庭个人储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理论,如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Duesenberry,J.S.)的相对收入假说、莫迪格里安尼(Modigliani,F.)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Friedman,M.)的永久性收入假说等。概括起来看,家庭的储蓄行为决定于国民收入水平、消费倾向、收入分配状况、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保障制度和利率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企业储蓄的因素是现代公司财务理论长期研讨的问题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尚未明确的问题。涉及公司储蓄的因素非常多,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扩大企业生产、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加企业利润是企业储蓄的主要因素。 政府储蓄主要来自于税收。政府的税收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税率及税收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除税收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赤字财政政策、发行政府债券、多印发钞票和通货膨胀等手段来增加政府的收入和储蓄,提高政府储蓄创造的资本积累等。 影响国外储蓄的因素包括国内的外资政策、政治经济环境、货币汇率和外汇管理制度、援助国的政策和目的、国际经济环境等。 三、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性要素,是促进经济转型的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要素。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的转型升级就是从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为主,转变为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上来。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对于技术进步的概念以及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和类型 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手段,是指制造一种产品的系统知识,所采用的一种工艺,或提供一项服务。狭义上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生产工艺、中间投入品以及制造技能等方面的革新和改进。具体表现为对旧设备的改造和采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采用新工艺使用新的原材料和能源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等。从广义上讲,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在经济学中,技术进步意味着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说,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 在经济学中,技术进步意味着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说,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技术进步可节约要素使用量,但是,不同国家、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在技术进步所节约的资本和劳动在比例上有所不同。有些技术进步节约的资本在比例上大于节约的劳动;有些则相反,节约的劳动在比例上大于节约的资本;还有些技术进步则使劳动和资本同比例地减少。经济学家把这三种类型分别称为资本节约型、劳动节约型和中性型的技术进步。要素比例法可以用来表示技术进步的具体类型。假设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而且其价格比率不变,如果技术进步引起资本—劳动比率下降,此类技术进步就是资本节约型的;如果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率上升,则此类技术进步就是劳动节约型的;如果技术进步使资本—劳动比率不变,即资本与劳动成比例地下降,则该种技术进步就是中性型的。 (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把资本积累看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认为要素投入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资本积累被看做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远比要素投入的增长要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逐渐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进作用。 20世纪50年代后,丹尼森(Denison,E.F.)、肯德里克(Kendrick,J.W.)等人运用增长核算方程,对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因素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详尽地比较研究。后来,麦迪逊(Maddison,A.)、纳迪里(Nadiri,M.I.)等经济发展学家用类似方法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各自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比分析指出,技术进步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要远大于发展中国家。 世界银行在《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对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进行了更大范围的实证分析。该报告考察了1960—1987年68个发展中国家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的增长情况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这68个国家和地区中,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27个、东亚9个,拉丁美洲15个、中东和北非8个、南亚4个,此外,还包括5个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报告指出:第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属于高投入、高效率、高产出增长型,如东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另一种属于高投入、低效率、低产出增长型,如非洲、南亚和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第二,1960—1987年,大多数国家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率没有什么变化,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度却下降了,这表明经济效率在下降。就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中,资本投入的贡献最大,约占2/3,在非洲国家差不多占3/4。资本积累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进步只做了较小的贡献。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甚至完全没有技术进步。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而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是次要的。 发展中国家主要依赖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普遍趋势,即技术进步的作用是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大的。根据丹尼森的研究,1909—1929年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长对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占65%,教育与技术进步的贡献为25%,其他因素占10%;而1929—1957年,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增长对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份额降至42%,而教育和技术进步上的贡献份额增至47%,其他因素占11%。另一项研究表明,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也是倾向于增加的。例如,1888—1900年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产出增长中的贡献只有10%,1920—1937年上升到48%,1958—1970年又进一步上升到54%,1970—1990年虽略有下降,但仍达到45%。这些都表明,目前发达国家以技术进步为主导的增长方式是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后逐渐形成的。因而,一个经济起步较晚的国家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进经济增长,就不足为怪了。 四、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而不同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发展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如何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国际贸易也体现了经济发展质量的基本思想。发展经济学理论主要是从贸易条件问题、贸易保护问题、“剩余的出路问题”等几个方面来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进行了研究。 国际贸易理论可追溯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重商主义理论。18世纪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和李嘉图的“相对优势”学说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资源禀赋”贸易学说,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都十分推崇自由贸易,认为自由贸易能更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国际资源,能扩大消费者需求、产生新偏好,能传递技术、技能和企业家精神。总之,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但是,按照这种贸易理论,如果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从事自由贸易,那么,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就应该先天地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就必然承受着初级出口产品需求弹性小、贸易条件恶化、国际收支长期逆差、产业结构低级而呆滞、国际经济依附、国际不平等中的贫困落后等自由贸易的消极效应。因此,许多发展经济学家不仅从理论上批评了传统贸易理论的静态性和简单化倾向,还指出这种理论不但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反而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与此同时,基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现状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他们提出了发展经济学的对外贸易理论。 (一)贸易条件理论 所谓贸易条件,一般是指出口商品价格P[,x]与进口商品价格P[,m]之比,TOT=P[,x]/P[,m],亦称商品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普雷维什(Prebisch,R.)和辛格(Singer,H.W.)于1950年几乎同时提出的,又称普雷维什—辛格假说(Prebisch-Singer Hypothesis)或“贸易条件恶化论”。该理论认为,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其贸易条件在长期呈下降趋势,即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于制成品,同时,发达国家由于在人工合成替代品的生产上的进步以及节约原材料技术上的优势,使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的需求处于被动的位置;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初级产品出口时要受到发达国家的买方垄断,在进口制成品时则受到发达国家的卖方垄断。他们强调,为了扭转贸易条件下降的趋势,改变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发展中国家应该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托达罗(Todaro,M.P.)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贸易条件恶化论”。他发现,自1977年以后,非石油输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确实持续下降。 (二)贸易保护理论 重商主义是最早的贸易保护学说。德国历史学派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贸易保护理论的先驱。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要想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实现工业化,必须依靠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大体而言,贸易保护理论的基本主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了发展民族工业,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必须对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来的新生工业实行贸易保护,帮助这类生存资本和环境较为薄弱的工业在生产成本最小化的背景下保证一定的利润,形成适度的生产规模和可持续生产的能力并逐步走向成熟。第二,为了平衡国际收支,改善贸易条件,促进工业化,应该实行进口代替工业所需要的资本品和原材料等的进口。第三,如果改善贸易条件和平衡国际收支这两个贸易保护的目标存在冲突,就应该选择正确的贸易保护手段寻求次优。第四,发展中国家注意调整进出口结构和关税结构,提高有效保护率。第五,若社会生产成本低于个别生产成本,通过贸易保护措施形成外部经济,进而调整国内劳动市场的价格,使劳动的社会成本低于私人成本。第六,消除国内商品价格与国际产品价格的扭曲。 (三)剩余出口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及专业化生产和贸易,什么资源丰裕或什么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就应该生产什么产品;国际贸易能够使各国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是,在现实中,一方面国际分工及其专业化的生产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失业和剩余资源。发展经济学家明特(Myint,H.)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应该突破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的限制,利用自己的剩余资源,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而不是国内资源的比较优势来安排生产,从而扩大本国的产出和总福利,实现经济的迅速增长。这一理论被称为国际贸易的剩余出口理论。 根据剩余出口理论,偏僻落后的农业社会打开国际市场,并不像传统贸易理论主张的那样对已充分利用的资源进行再配置,而是对以前未被充分利用的土地和劳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可以为国际市场生产本地需求甚少或没有需求的产品。剩余出口理论更适合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始,而比较优势理论更能解释贸易的类型。 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发展经济学实际上一直基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综合现有的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注重人口数量增长、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同步,通过资本积累来实现经济起飞,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对外贸易模式等,都是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重要要素。经济发展质量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应加强从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吸取合理的理论营养,进行理论创新,根据一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创建有利于各类要素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机制,最终转化成驱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动力,建立更为合理和完善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标签:发展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积累率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经济学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人均收入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