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体育学科的时代特征与目标取向_体育功能论文

论当代体育学科的时代特征与目标取向_体育功能论文

论当代体育教育学科的时代特征及目标指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当代论文,时代特征论文,目标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9154(2001)01—0028—04

CLC number:G807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01)01—0028—04

1 新时期学校体育的时代特征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将不断深化,面向21世纪的学校体育改革必须反映如下的时代特征。

1.1 健身性

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标志。党和政府重新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百年来民族体质薄弱所受的屈辱和当今强国强种、振兴中华的呼吁,是建国五十年来我们学校教育正反方面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和人学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有力回答,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1.2 人文性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特别是在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学校体育必将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的突出其人文性。

1.3 全体性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求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体育课的地位,上好体育课,纠正“重竞技,轻普及,抓少放多”的倾向,把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面向全体学生中来,把立足点放在增强全体学生体质上来。

1.4 基础性

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对体育教育来说就是要教会学生健体,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技能和习惯。

1.5 娱乐性

娱乐性也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音乐魅力在于它的旋律,舞蹈的魅力在于它的节奏,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我们现在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太受学生欢迎,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学校体育,是不能成为现代学生生活内容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1.6 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育尊重人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体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

1.7 选择性

选择性是从主体性中衍生出来的。学校和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以利于他们把握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这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重要区别。竞技体育是项目选人,人要适应项目的需要,如不适应就会被淘汰;而学校体育应是入选内容(项目),内容适应与服务于人的需要。

1.8 多样性

从宏观上看,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地区差别很大,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过去那种全国学校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方法、统一形式、统一标准,全国学生共用一本书,同做一套操的大统一模式必将打破,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从微观上来看,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其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同一所学校,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因此,学校体育的多样性是其选择性的必然要求,没有多样性就没有选择性。当然,多样性并不排斥国家在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上要求的统一指导。

1.9开放性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必将冲破学校的樊篱,与野外体育和社会体育沟通,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并提高生存与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将自主地积极参与社区体育,与同学及亲朋好友一起愉悦身心。其次,学生家长和热心学校教育的人士,将被请进学校,参与学校的运动会,体育节。

2 新时期体育学科的课程目标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讲,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程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1 )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手段和健康思想的教育,在促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同时,形成发展学生体育习惯、兴趣和能力;(2 )在提高学生体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3 )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4 )在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个性需求的同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5)在使学生理解运动知识和健康知识的同时, 还要使学生了解营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6 )在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健康生活和愉快生活的态度。

3 新时期体育课程的特点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由于总体目标的一致性,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但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因此,也有区别于其它学科的鲜明特点:

3.1 实践性

体育课程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动,并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以促进身体器官、机能的发展,提高身体质量,并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及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等,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3.2 整体性

根据体育锻炼的规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课程目标的。课内向课外的合理延伸、有机结合,才能得到予期效果。

3.3 社会性

体育教学是在室外通过“活动”进行的,教学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小集体、小社会,随时会出现如何适应“社会”的问题,因此,对于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有着鲜明的突出的作用。

3.4 差异性

体育教学受学生身体条件和性别制约较之其它课程更为显著,更要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且地理、气候、办学条件、体育传统等因素对课程的影响,也比室内教学为主的课程更为明显。

3.5 非阶梯性

体育课程的多内容和手段在教学安排上没有明显的阶梯性,本身很难分出先后顺序。这一点与其它课程有很大不同,因此体育课程更强调整体的通盘研究,以免顾此失彼。

3.6 综合性

体育课程融知识、技能、身体、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一体,既要提高身体质量,又要提高“智商”,还要提高“情商”与非智因素的培养,这是体育课程重要的独特之处。

由于上述特性,体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可作如下概括:(1)提高身体健康素质。既包括形态机能等生理素质,也包括意志、情感、调节能力等心理素质;(2)提高身体运动素质。包括力量、 速度、柔韧、灵敏、耐久力等基本运动素质;(3)提高社会人文素质。既包括体育文化方面的基本素质,也包括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社会适应方面的素质。

4 新时期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

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就是追求教学实践的实效性,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4.1 体育课优化设计的要求 第一、在教学指导思想上, 贯彻健康第一的方针,以人为本,面向终身体育,强调从情感教学入手,育体与育心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实行体力、智力,品德全面发展;第二、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师生平等、合作互动、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第三、在教学的观念结构上,强调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等三种心理活动的有机统一,体育教学必须情知交融与身体发展并举;体育课的观念结构,应是融认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第四、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启发式的教学与发现式的学法相统一。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创造条件,倡导教学民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第五、在教学组织上,主张有序的课堂纪律与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机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变化。

4.2 体育课优化设计的要素与结构

1 )环境优化:教学环境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物质因素与人文因素的总和。通常把前者称为“硬”环境,把后者称为“软”环境。教学环境包括了教学场地与器材设置,教师的仪表,姿态、情绪,教学群体的规模、组合及其间的人际关系,课堂教学氛围等。教学环境有对学生影响的自发性和潜在性的特点。常使学生不知不觉或在无意识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情感驱动: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人的社会活动, 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者都是以其个性的全部内容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的。学习主体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由知识到智力的转变、由练习到发展的成就并不是简单的直接联系,而是借助于一种内在的、称之为动力因素的情感媒介来实现的。情感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动力,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是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就是促使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意识与价值体系,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自为地从事体育学习,取得体育的、具有动态意义的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的能力。为此,第一,体育教学的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第二,教师应该从情感教学入手;第三,要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3)协同教学:协同教学是指运用协同论的基本原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教与学诸要素之间的参量配置协调、同步与互补,以形成体育教学活动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使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得以放大、增值。协同教学要求启发式的教法与创造性的学法有机统一,其突出特点是,在内容上强调“发展学习”,在形式上强调“学习过程”自组”。“发现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而提出来的。在接受学习中,全部学习内容都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其教学任务的实现,不涉及学生方面的任何独立发现,只需要学生将学习材料内化,以便日后的某种时刻可以再现运用。发现学习则不然,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提供给学生,而必须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发现,然后加以内化。显然,这种新的体育教学观念改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使学生成为了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4)增力评价:增力评价由口头的形成性评价或激励性评价组成,是一种即时的教学反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知道学习效果的学习,往往是效率低下的学习。所以教师应通过形成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获得教学信息反馈,达到强化正确、修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的目标。激励性评价则是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促进情感交流、保持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的一种肯定性评价,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巨大的、不容忽视的“催化”作用。

5)快乐体验:体育学习中的“快乐”, 主要是指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失败后战胜主客观困难的超越感、人际关系和谐的温馨感、自主学习与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以及运动时的愉悦感和运动后的轻松、舒适感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快乐”蕴含在体育教学之中,既是内在的,又是客观具体的。在体育教学中强调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多种多样的成功体验,以“乐教”为中介,达成在发展中获快乐,在快乐中求发展的目标。为此,体育教学实践还应强调如下要点:第一,改革教材,精选教学内容;第二,要授之有趣,做到“情知交融”;第三,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我要学”的基础上积极地延伸出“会学”,并进一步转化成“学会”;第四,强调非同步化教学。

综上论析,由“环境优化”、“情感驱动”、“增力评价”、“协同教学”、“快乐体验”五个要素组成了体育教学优化的主体框架,其每一个要素都是若干具体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复合体而有别于一般的体育教学法,一方面它们是相对独立的,另方面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整体。就其在系统中的主要地位和功能而言,“环境优化”是基础;“协同教学”是系统的主体,“快乐体验”是系统的核,“情感驱动”是系统的驱动轴、要素之间的结合链,“增力评价”是系统的功能放大器和要素的活性酶。

标签:;  ;  

论当代体育学科的时代特征与目标取向_体育功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