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名江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的更加突出,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就是直接体现。地质灾害是地质作用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的损失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水工环地质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日趋成熟,地质灾害的预防也相应的得到更科学的提升,而地质监测技术的发展也为各类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信息基础和准确的地情地貌。本文主要分析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灾害勘查;地质灾害治理;地质监测;危险评估
引言
在各领域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必须做好地质勘查工作,总结分析工程建设区域的历史地质灾害记录,并对地质灾害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和预测,及时制定针对性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当前地质灾害活动的治理当中,越来越重视水工环地质的应用,能够及时发现地质中存在的异常状况,并借助于相关技术与设备做出合理分析。因此,应该根据地质灾害活动的不同类型,比如地震灾害、地面崩塌、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等。明确水工环地质的不同应用方法,切实降低地质灾害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1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结合现阶段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落实,为了更好提升其治理效果,必然需要重点把握好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分析其表现特点及其形成机制,为后续治理工作打好基础。当前常见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类。(1)地震灾害。地震灾害是最为典型的一类地质灾害,地壳运动是地震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其在形成中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突发性和破坏性特点,容易对于相应灾害区域形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地震灾害在当前同样也存在着较大的预测难度,虽然现阶段地质勘查水平越来越高,相应勘查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但是依然很难及时预测地震灾害的发生。(2)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该类地质灾害的形成首先表现为相应地质结构的变动对于该区域产生明显的作用力威胁,另外,如果相应区域的土壤结构表现为疏松、不紧密,必然也就很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崩塌、滑坡或者是泥石流问题。结合以往相关研究,工程建设不合理以及社会资源的滥垦滥伐是造成该类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应该予以高度重视。(3)地面塌陷。地面塌陷带来的危害性同样也比较突出,其主要就是因为人类的工程建设不合理,造成相应区域的地质结构受到了严重损坏,如此也就很可能造成较为明显的地面塌陷问题形成。比如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开采后得不到及时有效地修复和治理,相应工程项目建设不合理,规划不当等,都很可能影响到最终地面塌陷,尤其是在岩溶地区,该类问题更为常见。(4)地裂缝。地质灾害问题的发生往往还表现为地裂缝,地裂缝主要呈现为区域性断裂问题,严重的同样有可能造成较大破坏性影响。地裂缝的出现主要和地下水的应用存在密切联系,因为地下水的开采没有合理规划,大量抽取地下水,必然也就容易造成该区域的结构稳定性不足,容易形成区域性的地裂缝。
2我国水工环自治灾害预防治理的发展现状
水工环地质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较广,主要应用于环境保护、工程建设、自然灾害防治、自然灾害监测等方面,水工环地质勘查与监测技术主要以GIS、GPS、RS等技术为主,并建立起了较为全面的水工环地理信息系统。水工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地理信息存储、管理、分析等功能,为我国水工环地质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有助于研究水工环地质的演变情况。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也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和水工环地质数据库平台,其数据库较为详细的记载了我国不同地区已发生的历史性地质灾害和潜藏性地质灾害。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做了水工环地质条件分析,并指出了类似的治理方法,对水工环地质在我国未来地质灾害中的治理提供了科学资料与方法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策略
3.1地震灾害中水工环地质的应用
地震的等级不同产生的破坏力也有所差异,其预测工作具有一定困难性,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工程建设的主要灾害之一。地上建筑物和地形地貌等都会由于地震灾害而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失衡往往是由于次生灾害引发的,火灾和水灾的发生也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地震灾害发生时的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能够为水工环地质的应用奠定基础。应该对地震灾害预兆进行把控,获取相关宏观信号与微观信号,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增强水工环地质的应用效果。动物会在地震发生前出现异常反应,这可以作为地震灾害预兆的宏观信号被人们获取,以此对地震灾害进行预测并采取应急措施。
3.2水工环地质在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治理中的应用
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同样也是当前我国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其危害性同样也比较大,尤其是在地震发生后的区域,更加容易形成该类问题。针对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进行治理必然需要重点做好前期预防工作,降低该类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比如在自然资源的开采中,需要切实做好规划控制,避免随意开采对于地质形成较为恶劣的影响和破坏,比如对于林木的砍伐就需要有计划,杜绝滥砍滥伐问题,砍伐后的修复工作同样也需要及时落实,防患于未然。水工环地质在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灾害治理中的应用还需要重点体现在预警监测上,能够针对相应区域形成较为全面深入的预警监测系统,能够针对容易发生相应灾害的区域,合理布置监测仪器设备,了解相应地质结构的变化状况,如此也就能够尽快分析明确灾害发生几率,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做好评估工作,提供较为合理的应急预案。
3.3加强水工环勘查结果的应用
水工环地质勘查结果是地质灾害治理的重要依据,为了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性,现阶段应该加强水工环勘查结果的应用,扩大水工环地质勘查数据及其资料的应用范围。对于水工环勘查和监测数据的应用,要提高数据分析和转化的技术,最大程度的将水工环地质勘查和监测的数据转化为有助于地质灾害治理的有效数据。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水工环数据与地质灾害数据处理平台,加强水工环地质地理信息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和数据转化技术。
3.4地裂缝灾害中水工环地质的应用
区域性地质构造的断裂,是地裂缝灾害的主要表现,应用水工环地质也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处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此过程中,应该重点监控地裂缝灾害的诱发机制,并综合考量其影响因素。利用水工环地质对地下水的合理应用进行控制,能够避免水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同时制定完善的水资源开采方案,能够防止工程区域稳定性受到过度开采的影响,降低地裂缝灾害发生的几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在当前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地震、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需要针对其具体机制进行有效治理,借助于水工环地质相关知识,提升地质灾害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俊明,何芳蕊.城市建设中地质调查与地质灾害治理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04):174-176.
[2]郭栋,王珂.遥感测量在地质灾害治理方面应用与创新[J].世界有色金属,2018(06):175+177.
[3]宋宝业.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实践[J].世界有色金属,2018(04):194-195.
[4]余正满.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OL].世界有色金属,2018(22):216-217.
论文作者:钟光宇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水工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 地质论文; 灾害论文; 裂缝论文; 地面论文; 发生论文; 《房地产世界》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