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多种不同的技术种类,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安全措施的合理应用。本文将重点介绍工程企业的发展情况,同时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此加强重视,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工程技术领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程建设;技术应用;安全措施
引言:
配电网络设施施的运行是整个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联系日常供电与居民生活的关键核心,因此这项工作对整个配电网络运行的意义十分重大。日常工作中,企业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加强对基础性技术的规范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工作中出现的风险情况,同时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供电,稳定预期运行的相关目标,更好的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
1.目前电力系统行业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1运行出现闪络现象
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对相关的运行设备进行详细检查,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高度安全性能才能够进行合理应用。可以说,电力设备的运行性能与绝缘设备的质量息息相关。目前施工人员普遍会应用外漏的绝缘设备进行应用,这样虽然能够保证高效的施工效果,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整个设备的表面出现污渍积聚的现象。很多污渍表面会含有一定的盐分,这些盐分是导致设备运行出现闪络的主要原因。因此技术人员一定要明确污渍的实际含盐量,保证含盐量合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浓度过高就会影响后期设备的稳定运行,导致其出现闪络现象。此外,污渍积聚不但能够造成设备运行出现闪络甚至还能够影响设备应用绝缘性,降低基础的冲击应用性能,大大降低设备的运行效果。此外如果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果由于处理不当就会发生电压过大现象,甚至出现雷电冲击影响,这样会加大闪络问题的出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整个线路运行中的电压就会短时间内迅速升高,甚至引起铁磁谐振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配电网的合理运行。上述都是配电网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几种普遍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地处理就会影响线路运行的稳定性。
1.2线路实际电压过高
线路运行过程中如果电压出现过度会严重影响供电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整个线路的良好供电。实际供电运行时,经常会出现供电设备承载过重的情况,如果设备运行时间过久就会加重内部电压过重现象的出现,甚至影响整个大气压运行的稳定性。可以说,实际进行供电工组中,经常会出现基础设施应用度不够、距离较短等现象,这样会严重影响供电的应用稳定性。如果电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流超过初始预设值时,就会导致线路运行过程中短时间内电压迅速增加,一定程度上损坏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当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时,如果线路本身运行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恶劣的天气更会加重线路出现故障的情况,工作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地维修,不但能够影响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甚至还能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3监管责任制度不清晰
很多建筑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重点关注社会的基本经济效益发展情况,仅仅为了短时间完成工程而快速的进行施工,从而大大忽略了电力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给整个线路运行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我国整个电力行业的线路施工仍然存在很多欠缺之处,例如基本的安全责任监管制度尚不明确,缺乏标准的责任施工制度。实际进行施工时,如果监管制度不科学时就会导致基本的责任制度分配不均匀,一旦出现任何事故,工作人员第一反应是在发现问题后立即给予隐瞒,互相推脱责任感。这样不但会严重影响问题的解决效率,还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使其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监管责任制度落实不明确会严重影响单位的长远发展和个人的生命安全,为此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重视[1]。
2.常见的几种解决措施
2.1提高安全作业应用性、预防雷击安全事故
在整个电力系统应用过程中,一定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立专业的避雷装置、绝缘设备、接地设备等。安装避雷设备能够大大提高线路运行过程中的抗雷效果,防止其受到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而安装绝缘设备能够更好地提高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应用性,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科学安装接地设备能够在恶劣天气时将雷电进行适当的引导,防止过多的雷电损坏运行设备以及电路稳定。以上三种设备是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普遍安装的几项设备,只有充分保证装置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才能够确保电力系统行业的稳定检修工作顺利开展,创建一个更加科学的作业环境应用。创建一个更加高效、安全、科学的运行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了更有利的施工氛围。
2.2合理规划工作开展
对于配电网工程而言,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至关重要,只有保证整个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够确保工程技术应用的稳定性,这也是技术的主要前提。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相关问题锦绣柠合理分体,以此为基础性原则,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电力负荷增长的稳定性,详细的探查具体的水文地质运行情况。施工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上述两种基本的因素,同时对相关设计进行合理优化,选择更加科学、安全、可靠的技术进行应用,保证电力工程技术的相关水平。此外电力网络建设工作运行的质量也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做好规划工作,对整个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考量,完成各种技术后才能够保证工作的稳定进步[2]。
2.3形成周期性检查管理模式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电力需求,工作人员一定要保证供电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可以说实际配电网的工作时间是整个电力运行的重要基础。我国相关公司需要对整个设备进行合理的检修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系统更加稳定的发展。电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定期加强检修力度,一旦出现故障问题时也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实际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电网的相关需求不断加大,社会上的相关电力设备运行数量也日益增高,因此公司内部需要不断加强检修的力度与工作时间。电网公司要增加检修人才的引进,使电力检修速度不落后于电力的发展速度。现阶段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不再采用传统的以时间为周期进行检修的方式,而是在电力设备发生异常时,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摆脱传统盲目检修的情况,从而缩短检修时间,使工作人员的检修效率提高,为了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电力公司还要对检修工作制定相关标准,设定一些紧急情况,来进行优先维修。检修的工作人员要在实际中的工作中,整理出引起电力故障的典型因素,根据相关理论对这些因素进行预防,减少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损耗,使得配网电力平稳地为人们输送电力资源[3]。
结论:
简而言之,配网电力技术的可靠性还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完善提高,为供电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保障。对配网电力进行完善是一个长久过程,需要从电网日常运行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根据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电网规划方案,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为促进电网的平稳地为居民运送电力,不断地升级配网电力工程技术。
参考文献:
[1]陆建国.10kV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与解决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8,32:117-118.
[2]刘阳.探析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研究[J].建筑知识,2018,2:95.
[3]王晓强.电力配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与安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5:104-105.
论文作者:欧光宗,方光鑫, 胡尔曼别克•达嘎尔别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过程中论文; 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线路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稳定性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