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与成功分析_国际市场论文

泰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与成功分析_国际市场论文

泰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及成功原因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泰国论文,探析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泰国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中部,面积为51.31万平方公里;1992年有耕地1700万公顷,森林面积1350万公顷;1994年有人口5940万人。历史上,泰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二次大战期间,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到了崩溃的边缘;国内劳动力素质低下,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科技文化落后。从60年代末期开始,泰国政府为了发展经济,选择了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对外贸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70年代至今,经济持续增长,成为继“四小龙”之外亚太经济发展的新秀。

泰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表①

主要年份

70-80 80-90 86 87

8889

9091

92

9394

95

增长率% 6.97.9 5.6 9.6 13.3 12.2 11.7 8.4 7.9

8.3 8.6 8.6

60年代以后,泰国政府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充分利用国际经济发展所创造的条件和机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以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的“比较成本学说”为理论基础,积极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以发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的比较优势。泰国之所以选择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有其深刻的国内国际原因:

1、国内原因

(1)、完成了替代进口工业发展过程。50年代初期以前,泰国工业构成主要是矿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日用工业品主要依靠进口;50年代中后期,泰国开始以发展替代进口工业为目标,从促进国内外私人工业投资入手,大力引进适用的外国设备、技术和原材料,逐步解决本国对生活消费工业业品的需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泰国的消费工业产品开始逐步替代国内市场上的进口产品,并逐渐有部分出口。

(2)传统单一的农矿产品出口价格下跌,国际收支逆差猛增,急需大量的外汇。60年代以后,为了维持经济发展速度,泰国政府实行赤字预算。到70年代,泰国的80%的能源依靠进口,而在国际市场上泰国的主要出口商品锡和大米价格下跌,使泰国外汇收入大量减少,用汇大量增加,国际收支逆差猛增,外债增加。

(3)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需要寻找出路,而国内市场十分有限。泰国拥用富饶的资源,其主要矿产资源有锡、钨、萤石、重晶石、宝石、铅等;大宗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木薯、豆类;经济作物有橡胶、甘庶、棉麻、水果;林业资源有柚木、红椿、央木等,此外,还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这些资源储量或产量大,经济价值高。泰国有大量的劳动力,且价格低廉;如此丰富的资源,是国内市场所无法利用和容纳的。

2、国际原因

(1)战后全球性经济增长,为泰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二战结束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集中精力,发展本国经济,整个世界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世界资本积累大量增加,利率下降,引起资本输出增加,为泰国引进外资和利用外国贷款带来了机遇。

(2)、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泰国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发达国家经过战后二十多年发展之后,从70年代开始,把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且,在国际市场上向发展中国家让出一部分工业品市场,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和半成品普遍给予优惠关税待遇,有力地推动了泰国工业的发展。

泰国政府在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出现的机遇面前,及时调整政策,实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以出口为龙头,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1、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状况,积极发挥农业优势,使农产品出口多样化。

泰国农村以小农经济为主;水稻是泰国最重要的农作物,大米在泰国的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70%。在70年代,大米的出口量占世界大米贸易总量的20%左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由于水稻种植粗放,基本上是“靠天吃饭”,产量不稳定,且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于是泰国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结构的多样化,打破了以往农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橡胶、玉米、木薯、甘蔗、麻类、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相继成为驰名国外的大宗出口商品;1995年,天然像胶产量,172.1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黄麻产量16.5万吨,居世界第四位。此外,泰国利用其辽阔的海域和国内众多的河流湖泊,大力发展海水和淡水养殖业,1995年,水产品总量达334.8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在泰国的东北部,普遍钟植槿麻和黄麻;棉花除了满足国内消费外,还有部分剩余;泰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均很丰富,国内劳动力价格低廉,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能力;而且,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由于泰国政府放宽了对联建和扩建纺织厂的限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使纺织品出口大幅度增加:现在,泰国已成为东南亚最具竞争能力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大国。

3、大力引进适用技术和设备,促进出口产品的加工升值。

泰国在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时,尤其注重引进适用技术和设备,用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是在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作出最大贡献,使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和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技术。这里的技术,不单指生产方法、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同时也包括生产、组织、管理、人员素质等内容。在发展水产品方面,泰国从发达国家引进适合国情的水产养殖、加工技术和设备,在国内推广良种虾苗,在许多地方建立研究机构,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并对出口的水产品进行冷冻及技术处理,加工升值,扩大了出口量,提高了创汇能力。

4、果断采取货币贬值,刺激出口增长。

铢是泰国的基本货币单位,长期与美元挂钩,币值一直较稳定,汇率坚挺。随着国内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出口商品种类增多,出口规模扩大,出口成本也在增加,影响了泰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了巩固外向型经济发展成果,继续扩大出口创汇,1984年,泰国政府作出决定,将铢对美元贬值14.9%,使泰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降低,增强了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竟争能力,并获得了成功

5、制定了吸引外资和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

60年代以后,泰国政府为了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仅靠传统农矿业的积累,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泰国政府适时修订了奖励投资的条例,扩大对外宣传,积极引进日、美、台湾的资金;鼓励外商投资出口项目,简化审批手续,减免出口税,减免出口企业的所得税和原材料、机械设备的进口税、鼓励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扩大进出口企业的规模。

6、用非贸易外汇支撑进口,使进出口同步增长。

泰国在大力发展出口商品的同时,为了改进国内技术水平和更新设备,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档次,积极扩大进口。

泰国进出口额表(单位:亿美元)②

主要年份 70808590 91 92 93 94

进口额

13.0 92.1 92.4 330.3 375.8 406.8 460.8 544.4

进口额

7.1

65.1 71.2 230.7 284.4 324.7 369.6 452.4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泰国外贸长期出现逆差,为了支撑本国的进口,泰国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非贸易外汇收入大量增加,不仅填补了贸易上的逆差,同时外汇储备也大量增加,1995年,其外汇储备达到336亿美元。正是由于非贸易外汇的支撑,使泰国能够保持大量的进口,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信誉,使其出口不受发达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保持稳步增长。

泰国采取的一系列外贸发展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出口的迅速增长,使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③。

泰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外向型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对外贸易的发展,促使国内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泰国经济起飞前,和中南半岛的其他国家一样,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素质低下,缺乏产业工人队伍。泰国选择出口导向战略后,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突破口,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珠宝等行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泰国培养了大批产业工人队伍,他们技术娴熟,劳动生产率高,极大地改善了泰国吸引外资的软环境,成为泰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最基本的保证。

2、外贸的发展,使丰富的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泰国拥有丰富的农、林、水、矿资源,他们紧盯国际市场,只要是能出口的项目,都支持发展,迅速改变了过去出口商品单一的局面;他们注重出口产品的深度加工,注重出口商品的质量,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赢得信誉,出口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比重逐步增加,1992年,已达到66.2%;1995年、出口总额上升到542亿美元,使自己的资源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外贸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泰国国内机械工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冶金工业的全面发展,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农业所占的比重则逐步下降,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使泰国由农业国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泰国三次产业构成表(%)④

主要年份

7080858788899091929394

一次产业 25.9 23.2 15.8 15.7 16.2 15.1 12.7 12.7 12.0 10.2 10.4

二次产业 25.3 28.7 31.8 33.3 34.6 36.3 37.0 38.8 38.5 39.2 39.4

三次产业 48.8 48.1 52.3 50.9 49.2 48.7 50.2 48.5 49.5 50.5 50.2

泰国从60年代开始至今的三十多年间,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

泰国国内生产总值表(单位:百万美元)⑤

主要年份

70 8085 90 91 92

93 94

国内生产总值 7087 32354 38900 85640 98742 111546 125222 143209

泰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机遇。

60至70年代,是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猛发展,世界市场急剧扩大,资本输出不断增加,利率和石油价格下降;在第三次产业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制高点,纷纷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部分产业和市场让渡给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国家。泰国政府从本国实际出发,抓住了机遇,积极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循环。

2、措施得当。

许多发展中国家,几乎是同时采取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但措施相差甚远。泰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出口贸易,积累资金,培养产业工人,提高劳动力素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机械、化学等工业,使国家逐步走上工业化道路。在其经济发展中,无论是确定发展战略,还是选准突破口,以及培养支柱产业、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适时调整发展重点,所采取的措施都较为得当,并为其发展的实践所证实。

3、政策稳定。

泰国和中南半岛的其他国家不同,国内各社会阶层关系相对协调,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相互配套,且长期稳定,只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作了适当的调整,因此,国内外的投资者和生产者有较强的信任感。政策的稳定,是泰国能够保持长期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4、环境优越。

泰国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一是农林水矿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能够为加工业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材料;二是具有投资潜力的产业众多,机械、化学、橡胶、纺织、矿产、冶金、食品、水产、水果等等产业,都是政府鼓励发展和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的行业;三是政策优惠,如对出口型产品,出口比上年增加5%的可以免税;在鼓励投资的区域内投资的企业,免征营业税和法人税等;四是政策长期稳定,不受干扰。

5、注重实效。

为了保证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泰国不断扩大进口适用技术和设备,在此基础上加以消化、吸收、推广,以此来提高国内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发展经济学家舒马赫(E.F.Schunachcr)指出,技术选择是一切选择中最重要的选择,要选择一种能够适合当地人力、物力条件的新技术。泰国正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大量引进适用技术和设备,注重实效,不忙于发展高新技术,使整个国家的加工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的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6、结构合理。

泰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培养支柱产业,在出口商品构成中,化工、谷物、金属和金属制品、机械设备、服装等成为其支柱产业,工农业结构合理,支柱产业地位稳固,1993年,以上几项支柱产业产品的出口额占到了出口总额的75%左右,增强了泰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注释:

①资料来源:根据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1996年《国际统计年鉴》整理。

②资料来源:1996年《国际统计年鉴》。

③本世纪3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罗伯特逊(D.H.Robertson)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④⑤资料来源:1996年《国际统计年鉴》。

标签:;  ;  ;  ;  ;  ;  

泰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与成功分析_国际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