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人民医院 青海 格尔木 816000)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原性心脏病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方式。方法:对我院高原性心脏病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简要的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出现高原性心脏病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33例患者,在进行有效的护理之后,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有2例患者并发严重的呼吸衰竭死亡,31例患者存活,有效率为93.9%。有3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在进行抗炎治疗之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讨论:对高原性心脏病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针对性的护理手段,不仅对于患者疾病的控制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 高原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271-02
高原性心脏病(高心病)(High Altitude Heart Disease)以慢性低压低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为基本特征,并有右心室肥厚或右心功能不全,易发生在2500m以上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1],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COPD虽然是气道的疾病,但对全身的系统影响也不容忽视。两种疾病的病史率都较高,因此患者的康复,不仅与好的治疗条件有关,与患者得到的护理措施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就我院高原性心脏病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如下的简要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1年~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高原性心脏病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33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55~78岁,其中>60岁的老年患者27例,平均年龄65.5±3.2岁;普通农牧民18例、工人10例、职工5例;患者的患病时间均大于5年,为6~20年,平均为12.8±3.1年;由平原移居高原的患者11例,由中海拔地区移居高海拔地区患者7例;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7例,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7例。
1.2 护理方式
对以上所有的患者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一般护理
(1)防寒保暖:在高海拔地区一般气温偏低,而且昼夜温差较大,过低的气温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因此对于存在有心脏病的老年患者来说,对患者的保暖护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保暖的衣物、棉鞋、手套等必须要嘱咐患者准备齐全,特别是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时期。日常多对患者的四肢等部位进行搓揉、按摩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还可以嘱咐患者在冬天多用热水泡脚。日常饮食多以热饮、熟食,尽量减少寒冷冰冻和生冷的食物。(2)适量运动:患者最好控制运动量的大小,特别是伴随有临床症状表现的时期。多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或者卧位,把下肢抬高30度左右,在症状得到改善之后,可以进行下床的走动,不可进行剧烈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在患者不感到疲劳的情况下进行,每天的运动时间30min~1h左右为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的锻炼,提高膈肌的锻炼加强通气,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比1:3,每次10min,一天两次每次锻炼10min左右。(3)日常生活: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换气,保证患者病房空气的干净。为患者创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在保证安静的前提下,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为50%~70%的条件下比较好。控制钠盐的摄入,以低盐清淡饮食为主。
1.2.2 针对性的护理
(1)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对于喉咙有痰的患者[2],协助患者及时把痰液咳出。指导患者在深呼吸之后有意识的进行咳嗽,将痰液排出。痰液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以对患者使用生理盐水+氨溴索等进行雾化,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存在左心衰的患者,使用30%的乙醇加入湿化器,合并肺部感染者,只有控制好炎症反应,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痰液的产生。如果对部分清理呼吸道无效同时还出现了呼吸困难严重的患者,酌情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2)面罩给氧:吸氧是纠正缺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功能的重要手段。高海拔地区的氧气较为稀薄,环境当中氧分压比较低因此氧气比较缺乏,在这种环境,患者体内容易出现代偿性红细胞增多,加重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而且持续性的长期缺氧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均对患者进行面罩给氧。持续性低流量吸氧,每分钟1~2L避免高浓度的氧造成氧中毒出现[3]。(3)并发症的预防:预防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的进行观察,同时对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进行动态监测,保证患者的氧分压维持在70%以上,同时对患者的神志、紫绀等的情况进行评估,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患者进行药物常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预防感染的发生,同时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还需要控制输液速度。在进行利尿剂、地高辛等药物治疗的患者当中,还要监测患者的电解质防止电解质出现紊乱
2.结果
在高原性心脏病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33例患者,在进行有效的护理之后,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有2例患者并发严重的呼吸衰竭死亡,31例患者存活,生存率为93.9%。有3例患者并发肺部的感染,在进行抗炎治疗之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1%。
3.讨论
高原性心脏病起病缓慢,出现症状较晚,多为慢性病程。早期仅有慢性高原反应及轻度肺动脉高压的表现,如头痛、疲乏无力、睡眠紊乱、食欲不振等。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颈静脉充盈、肝脏肿大、下肢水肿等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劳累、寒冷及呼吸道感染常为 高心病的诱发因素,因此需要注意患者的劳逸结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心功能不全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限盐、家庭氧疗。
而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来说,感染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控制好患者的感染降低诱发因素。控制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减轻气道和肺的异常炎症反应,防治呼吸系统感染,可能有助于减少COPD的发生。对高原性心脏病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候,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好的护理手段均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方法,在上文当中就指出了,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之后,有效率为93.9%。有3例患者并发肺部的感染,在进行抗炎治疗之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因此,对高原性心脏病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手段,不仅对于患者疾病的控制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莫风.琴高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年第3期.
[2]赵英.高原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年04期.
[3]杜智敏高.原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与治疗[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04期.
论文作者:马菊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患者论文; 心脏病论文; 肺病论文; 原性论文; 发生论文; 阻塞性论文; 并发症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