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探讨论文_李阳

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探讨论文_李阳

国脉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猛,经济效益高,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但传统施工过程中,会因为管理模式的不完善,造成信息交流效率低,内容不全面;对施工工艺流程的监督也不够深入,造成建筑质量下降,或施工事故频发,影响事故进度,形成人员或财产的损失。在这一背景下,将信息化引入到施工管理中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其运用也是促进管理模式优化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

建筑施工具有动态性、分散性、工序繁复等特点。在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需要进行及时的归类、整理。在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交换与检索等方面,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建筑施工单位就需要引入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特点

1.1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涉及面非常广

建筑施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其施工结构相对较为繁琐。周期相对偏长,对管理团队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除了要适应施工的基本需求外,还应当对进度作出更大的改进。因此,我们需促进管理模式走向信息化。借助信息化技术,对人力、财力以及物力作出优化管理,提出恰当的施工方案。上述,说明管理牵扯到诸多不同的特征。建筑管理部门,同样包含多个不同的分支部门。该类部门,利用协作可以达成项目管理之目标。此外,它们均有不错的管理水平。

1.2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工作量非常大

任何的建筑工程,均需足量的物资支持。同时,还需诸多的施工活动对其进行协助。通过对资源实施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升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引入和推行,迫使各个行业应当努力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绿色开发。对建筑类施工而言,这无疑是可靠的良机。在满足均衡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对施工团队总体的开支进行节约。资源使用,同样也是信息化管理中必备的环节。针对建筑项目,信息化管理不仅要对建筑施工作出有序地管理,同时也应当想办法对资源作出高效地利用,帮助施工团队节约成本。上述管理内容,同样也是促进资源、经济之间均衡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诸多的环节中,项目管理者能够找出对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对策。与日俱增的信息量,同样扩增了项目施工的总体难度。因此,项目管理人应当清楚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根据现实的施工状况,开展信息化管理,将施工水平当作是首要目标,找到改进的路线,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

2信息化运用现状

2.1企业信息化总体投入和应用总体水平不高

目前,中国的建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系统建设方面。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些企业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中心机房的建设(数据中心)和企业网络系统;在软件系统建设方面,建设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并对系统的软件工具的开发应用,表现非常突出,如在工程CAD、工程预算、招投标、工程计算、施工安全设计和虚拟施工和突破等方面的计算,这些软件系统中的绝大多数不仅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而且在代替手工的基本应用操作,具有革命性的生产方式,一些企业的运作模式;在与半工具的开发应用,管理软件系统,在开放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发送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企业成功地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简化了传统的办公程序,规范办公管理,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公平性;在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应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真的可以创造企业效益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不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普及率较低

各施工项目分散全国各地,有些项目更是地处不毛之地,使得通讯十分困难,发展极不平衡,极大的制约了信息化建设工作;

2.3建设不系统

各板块如财务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软件应用不科学、不配套,标准不统一、不完善,系统不兼容、不奏效;

2.4缺乏统一标准规范

企业内部产品编码、管理编码等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造成企业内部“信息孤岛’’无处不在、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严重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同时,大多数行业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技术标准、服务规范,也是造成我国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综合效益发挥不出来的重要原因。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3.1确定信息化管理目标

信息化管理有明确的目标:对管理实施监控、做好决策。通过动态管理,企业可以事先做好计划,事先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分析。企业内部的业务,可以慢慢流程化,其管理活动必将走向规范化,而信息也会渐渐地服务化。借助网络,企业可以向客户带来诸多的介绍,压缩宣传费用。通过网络,还可设计信息系统,增加效率,免除其中的某些管理层级。

3.2明确信息化管理过程

企业信息化建设活动中,办公自动化是重要的前提。办公自动化,为

企业搭建了相对开放、均衡的事务处理平台。据此,企业可以对内部信息作出高效地管理,从根本上提升办公水平,改善工作质量。事务处理自动化:促进企业计划、财务以及人事管理等多个项目走向自动化、智能化,对质量、环境、安全保障以及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整合,组建扁平化、多层级的管理结构。如此,不同部门才能在信息上快速地流通,让决策层获取更稳定的信息,改善决策成效。项目管理信息化:信息化说到底还是为了让主营业务能够走向信息化。针对建筑企业,应当将项目管理推向信息化,形成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让项目管理者可以利用管理平台来对所有的项目实施管理和控制,促进“五控四管一协调”。也就是:过程五项控制,分别为进度、成本、质量、安全以及环境控制;四项管理,即合同、现场、信息以及生产要素以及组织协调。企业层管理信息化:即搭建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让管理人员均可以使用。它以互联网为支撑,将企业管理视作重点,属于比较全面的管理系统。

3.3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信息化管理

毋庸置疑,管理信息化,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应当去看待和处理好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信息化管理进行优化,有助于增强施工项目总体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然而,我们应结合施工单位自身的特征进行处理。唯有对项目所处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实施管理,方可从本质上改善施工项目管理现行的信息化水平。施工管理活动中,信息技术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并创造更好的管理性能。在国内,信息化管理日渐地走向完善,有进步、创新也有较好的发展。相应地,也遭遇了诸多挑战和难关。

3.4强化企业领导层的信息化意识

企业决策者以及管理者,均为企业的重要灵魂。所有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均能够体现出决策者个人的管理能力,反应他们的知识水平。所以,增加企业领导层尤其是一把手对现代信息化的了解和认知,突出其价值和功效,很多情况下决定了ERP能够在现代企业中得到良性地运用和发展,以及能否发挥其自身的功能。

3.5分阶段制订企业ERP信息化战略规划

战略信息管理,强调在某个系统中对不同类型的管理要素进行思考。然而,这并非说在信息化管理中应当做到齐头并进。相反,它仅仅体现出了企业信息化只是企业内部的战略规划。网络建设或是软件开发等内容,均需在ERP框架中得到实施和开展。

4结论

建筑行业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进行工程管理信息化。利用信息家属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确保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对企业的管理效率进行提升,降低企业的成本,并对企业的生产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行提升。中国的建筑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工程管理信息化必将成为发展的主旋律,进而与国际建筑行业进行信息化接轨,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为社会主义经济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利兵.浅谈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300.

[2]李梅.浅谈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8):00035.

[3]朱明川.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化建设,2015(5):92-93.

论文作者:李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探讨论文_李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