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51
摘要:高层建筑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地基的处理,特别是超大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工作。超大深基坑施工环节较为繁杂,施工中容易发生突发状况,因此必须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基坑土方开挖方法及支护技术,保障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地开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坑开挖;基坑支护
引言:基坑开挖和基坑支护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对基坑进行合理开挖,或者是支护工作做的不到位,那么很可能会出现基坑裂缝以及基坑变形等现象,降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要想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保障,就必须对基坑开挖技术以及支护技术等进行合理分析与应用。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开挖方式以及开挖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基坑开挖技术进行了分析,其次从护坡桩支护、灌注桩支护、钢板桩墙支护、土层锚杆支护以及土钉墙支护等方面探讨了基坑支护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基坑开挖技术分析
1.1开挖方式
基坑开挖方式主要体现在盆式土方开挖、中心岛式挖土以及逆作法开挖等三个方面。其中,盆式土方开挖方式应用的比较广泛,在进行施工时,首先从中心区域开挖,等到中间土体开挖结束之后,挖除周边土体。在对这种方式进行应用时,需要对土体变形以及基坑变形等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为了对开挖的安全性进行保障,工作人员需要结合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对预留土体的坡度、宽度和高度等进行合理计算,进而对边坡失稳现象进行有效避免。在对中心岛式挖土方式进行应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围护结构对周围土体变形进行控制。在开挖过程中,挖土机可以通过中间土墩到基坑当中进行作业,同时中间土墩也为运土车辆的运输作业创造了便利条件,可以有效确保基坑开挖速度。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围护结构容易出现变形,并且出土路线也比较繁琐。在对逆作法开挖方式进行应用时,需要遵循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该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地基基础结构和楼上结构的同步施工,能够对施工速度进行有效保障。
1.2基坑开挖的注意事项
(1)在对基坑进行开挖时,需要对支护结构进行合理选取,比如板墙、水泥挡墙以及排桩等等。在进行施工时,应该结合实际所需以及施工现场情况对支护形式进行科学选择。另外,在支护施工方案进行制定之前,需要对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勘查,并将水文地质情况、造价成本以及施工周期等作为支护施工方案制定的参考依据。
(2)在进行基坑开挖时,需要对基坑进行降水与排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在中心区域对降水井进行增设,同时也可以将排水盲沟设置到基坑当中。另外,基坑降水会对地下水的平衡性产生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基坑变形。所以,在进行降水与排水时,可以通过回灌进行处理,进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基坑变形进行有效避免。
(3)需要对基坑变形进行监测,施工人员需要对基准点进行合理设置,重点对降沉量、位移速率、地下水位变化等进行监测,如果发现了大变形、裂缝等现象,那么需要马上采取措施对土体剪应力进行适当降低,比如可以对坡脚进行临时加重、对坡顶进行主动减载等等,同时也可以进行临时加固支护,进而对变形、裂缝等问题进行缓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超大深基坑的开挖方法
2.1盆式土方开挖法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基坑土方开挖工作时,盆式土方开挖法是现阶段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施工过程中,先从基坑的中心区域进行土体的开挖。待中间土体开挖完成之后,再将周边的土体挖除掉。需要注意的是,开挖过程中要做好基坑以及周围土体的变形控制。为了提升开挖过程的安全性,技术人员要对基坑周围所预留土体的宽度、高度以及坡度等参数进行严格的计算,以免造成边坡失稳等问题。
2.2中心岛式挖土法
对于中心岛式基坑开挖方法而言,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基坑开挖工作,并且深基坑的支护形式主要以角撑以及环梁式支撑形式为主。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采用围护结构的形式来控制周围土体出现的变形。采用中心岛式开挖方法,可以使基坑开挖工作具有较强的主次性,并且该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围护结构的作用。开挖时挖土机械可以利用中间的土墩下到基坑进行挖土工作,并且运土的汽车也可以借助土墩进行运输。这样一来,极大的提升了基坑开挖的速度。但是,这一方法的围护结构形成时间较早,因而结构会出现较大的变形。此外,该方法的出土路线较为复杂,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也有较高的要求。
2.3逆作法土方开挖
应用逆作法进行土方开挖工作时,要严格按照地下结构自上而下的进行土方开挖。该方法的主要优势是可以确保楼上结构与地基基础结构施工的同步开展,立体作业的模式极大的提升了施工的速度。同时,逆作法的受力结构较好,并且围护结构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形,该方法也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但是,该方法会受到地下结构层高的限制,并且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小型的挖土设备进行土方开挖。
2.4 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支护技术属于一种近年来流行的新型档土技术,其主要用在稳定边坡工作中。该技术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原因在于其操作简单,支护效果极佳。土钉墙支护技术的关键在于土钉,其属于一种细长的杆件,作用在于加固现场的原位上体。完成钻孔作业后,需要在孔中放置变形钢筋,且需要按照孔全长方向注浆。土钉墙支护结构主要包括土钉群、喷射形成的混凝土面墙和土体三部分。在运用该支护技术时,对于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要求也极高,因此在运用时需要高度关注施工区域的土质环境。第一,需要施工区域的土体具备一定的临时自我稳定的能力;第二,由于中国沿海区域的地质条件以软土地基为主,针对这些区域需要选用加筋泥土墙支护技术来实现对超大深基坑的支护。这种加筋水泥墙主要由H型钢和水泥土桩共同构成,主要是借助水泥的超强抗渗能力和H型钢的较强侧向负荷能力。
结束语:在进行高层建筑超大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深基坑的开挖、降水以及后续的支护工作,对于开挖、支护技术要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要尽量减少挖孔桩的占地面积,并且施工中的相关方案要经过专家组的审核。这样一来,才能确保建筑工程使用过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瑞萍.某高层建筑超大深基坑土方开挖与支护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206.
[2]张文杰.超大超深基坑土方开挖特殊性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中华建设,2013(05):91-93.
[3]成军,刘加华,徐琳.某高层建筑超大深基坑土方开挖与支护技术[J].施工技术,2012,41(19):62-64.
[4]张利伟.软土地区复杂条件下超大深基坑变形预测及控制技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1.
[5]李华,杜长勤,陈克明.上海银行数据处理中心超大深基坑土方开挖技术[J].施工技术,2010,39(01):71-73+77.
论文作者:范小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基坑论文; 土方论文; 结构论文; 技术论文; 深基坑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方法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