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论文_耿鹏, 郑云慧

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论文_耿鹏, 郑云慧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子宫内膜癌(EC)是源自上皮细胞,涉及子宫内膜的一种癌。EC的风险因素,包括月经初潮过早,绝经过晚,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等。EC是最常见的妇科恶心肿瘤之一,李华等研究发现,EC患者的发病年龄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即患者年龄越大,病理分期就越高,而此时的预后情况也越差[1]。因此早期明确诊断EC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

正常子宫内膜的超声图像与患者的年龄和月经周期阶段密切相关。子宫内膜病变时,其超声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内部回声呈均匀或不均匀的增高。超声检查怀疑EC时需与宫腔内的其他病变鉴别,例如子宫内膜息肉时表现为宫腔内突起,轮廓清楚,子宫黏膜下肌瘤轮廓清楚,彩色血流呈半环样。EC在病理上分为两型,I型EC为子宫内膜样腺癌,II型EC为非子宫内膜样肿瘤。二维超声可多切面观察子宫内膜病变的范围及血流情况。二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准确率81.48%-86.00%[2]。有研究表明,二维超声下测得的子宫内膜的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病变的良恶性,当子宫内膜厚度> 9.5 mm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大,当内膜厚度> 7.5 mm增生的可能性大[3]。

三维超声可以对病变区多角度切割,得到二维超声无法观测的冠状切面及两侧宫角,并可直观显示宫腔内病变的范围,以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病灶做出准确的定位,并且及时发现二维易忽略的病灶。三维超声的探头可在15s内获得200张以上的二维图像,然后由计算机把所获得的图像按一定顺序重建,所以多个模式的图像一次扫描就可以得到。毛书霞等认为三维超声多方位、多角度成像,可显示宫腔内病变与肌壁的关系,这些可用来判断病变是否浸润肌层及浸润的深度,为EC的精准分期提供依据[4]。三维超声显示EC浸润程度较轻时,子宫内膜轮廓欠光滑,边界欠清晰,与肌层分界出现中断,当浸润程度加深时,内膜形态欠规则,边界模糊。肌层的厚度以病灶旁l cm处的正常肌层为参考。Alca'zar评估了三维虚拟导航在深层子宫肌层浸润检测中的表现,通过三维超声测量子宫肌瘤无浆膜到浆膜的距离发现其远远超过二维超声的性能。检查者的主观印象的检测性能稍差,但仍然非常好,为96.6%[5]。

能量多普勒与三维超声技术克服了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局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以红细胞运动能量为基础,基于多普勒信号幅度而不是多普勒频率,可重复评价病变区血流灌注,能量多普勒图像独立于声速角,能够探测到细小的低速血流,可清晰显示血管的立体空间结构,且所有这些特性都允许不规则血管更好的可视化,并利用其测得的血流直方图,以进一步对病变血流定量分析[6]。

通过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可以全面观察宫腔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及其血流信息,在能量多普勒条件下可以测得以下血流参数,其中血管指数(VI),表示体积中的颜色体素的数量,其表示组织中的血管并且表示为百分比。血流指数(FI),表示平均颜色体素,其指示血流的平均强度并且表示为从0至100的值。血管-血流指数(VFI),表示体积中所有体素中的平均颜色值,其代表血管形成和血流量,并且也表示为从0至100的值。EC有较高的脉管系统,使得其血管参数异于良性病变,这些可以于预测恶性肿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EC的血流分支比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更为常见,肿瘤诱发的新生血管形态多不规则,可有动静脉短路,缺乏正常的组织结构,将能量多普勒下测得的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的VI、FI、VFI进行分析后,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Makled等认为,VI是可区分良性和恶性子宫内膜病变,且敏感性94.4%,特异性为82.5%[6]。李华等认为,VI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且肿瘤的病理分期越高,则新生成的血管越多,测得的VI值就越高[7]。

在三维超声的基础上用VOCAL软件计算的体积可以代表真实的组织体积。有研究表明VOCAL测量的不规则组织的体积值与实际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但是目前用病变容积来预测子宫内膜良恶性的临界值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以达成共识[9]。三维超声重复性好,无创,便捷,对EC的诊断、术前临床分期有重要价值。由于没有用于三维能量多普勒的标准化设置,因此不能设置用于深入侵的阳性或阴性测试结果的预测值。三维能量多普勒在评估子宫肌层的浸润程度时,超声波的设置对血管指数有一定影响,问题可能来源于是超声信号的衰减。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可用于补偿探头与目标组织之间距离影响的方法。

EC是妇科肿瘤的常见病,与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等病变临床表现较相似,二维超声或因缺乏特异性造成误诊,三维技术完善了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肿瘤中的应用,提高了超声对于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华,刘兴元,王玲,等.发病年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癌症进展,2016,14(7):696-698.

[2]何卫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0):1937-1939.

[3]Kim A, Ji Y L, Chun S, et al. Diagnostic utility of 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ultrasound for postmenopausal bleeding[J]. Taiwa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16, 54(3):221-6.

[4]毛书霞,张玫玫,强也,等.三维超声在妇科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9(1):41-43.

[5]Alcázar J L, Galván R, Albela S, et al. Assessing myometrial infiltration by endometrial cancer: uterine virtual navigation with three-dimensional US.[J]. Radiology, 2009, 250(250):776-783.

[6]Makled A K, Elmekkawi S F, El‐Refaie T A, et al. 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and endometrial volume as predictors of malignancy in patients with postmenopausal bleeding[J].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Research, 2013, 39(5):1045-51.

[7]李华,王丽,王忠鑫.三维能量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2014,34(19):5409-5410.

[8]顾胜利,陈亚青,蒋珺,等.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计算兔肝脏体积准确性的实验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5):289-291.

[9]谢友珍,何愿民,郭瑞强.腔内三维超声对绝经期内膜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13(7):492-493.

论文作者:耿鹏, 郑云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论文_耿鹏, 郑云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