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通信平台的建设方案初探论文_程纪春,杨红志

构建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通信平台的建设方案初探论文_程纪春,杨红志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元供电公司)

摘要: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客观要求必须建设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覆盖公司系统全部用户、采集全部用电信息、支持全面电费控制的目标,深入开展用电信息采集数据应用,为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完整准确的基础信息和坚强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通信平台;建设方案

1建设原则

智能配用电一体化通信平台的建设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综合信息的接入与采集,为下一阶段的部署奠定了坚实基础。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主要开展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小区、配电自动化、智能营业厅、清洁能源接入等项目的建设工作,各项目结合不同业务应用场景,综合运用光传输、综合数据网、无源光网络、无线公网等通信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通信解决方案,构建坚强的智能配用电一体化通信平台,实现配电自动化、智能营业厅、清洁能源接入、用电信息采集、智能小区的语音、数据传输需求等业务的承载。智能配用电一体化通信平台要求具有先进、灵活、安全、可靠的特点,满足智能配用电网络的业务需求。在分析各类智能电网业务部署和通信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已有通信资源,开展通信网络的设计,采取自建电力光纤专网为主、无线宽带、电力线等多种通信技术为辅的建设模式,开展智能一体化通信平台,以满足各类智能电网业务的需求,并为将来业务的开展预留充分的光纤资源和带宽。

2用电信息采集方案设计

2.1采集系统部署模式

采集系统主站采用集中式部署,在省级公司部署一套主站系统,一个通信平台,采集省级公司供电区域内供电管辖的全部采集终端和表计,并集中加工处理采集信息,统一存储数据和业务应用。采用集中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优点:

(1)经济性好;(2)便于集中优势人力资源,提升系统应用管理水平;(3)便于维护数据的一致性;(4)便于故障定位。

2.2采集典型方案

2.2.1大型专变用户建设方案

对于大型专变中单回路或双回路高压供电的专变客户,其计量方式为高供高计或高供低计(FKXA4X)通常有多个计量回路,采集终端宜采用专变采集终端III型,电能表宜采用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及1.0级三相智能电能表。

2.2.2中小型专变用户建设方案

对于中小型专变用户,用电计量分路较少,一般为单回路计量,采集终端宜采用专变采集终端III型(FKXAZX),电能表宜采用0.5S级三相费控智能型、1.0级三相费控智能型。

2.2.3公变考核计量点建设方案

对于配置计量TA的公变考核计量点,宜通过RS-485接口直接接入到集中器实现自动抄表或直接在集中器集成交流采样功能实现计量和配变监测。电表采用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

2.2.4低压用户建设方案

①对于配置计量TA且容量≥50kVA的三相一般工商业客户,采集终端宜采用专变采集终端III型(FKXAZX)型,电能表宜采用三相智能电能表(远程费控+RS-485)及三相多功能表(1.0级)。

②对于配置计量TA的客户,容量<50kVA及直接接入计量的三相非居民电力客户,宜采用智能电能表+集中器(DJLZ22-XXXX)的模式,电能表采用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

③对于单相非居民客户,由于是直接接入方式计量,宜采用智能电能表十窄带集中器(DJLZ22-XXXX)的模式,电能表采用2级单相本地费控电能表。

④对于居民客户,宜采用智能电能表十窄带集中器的模式,电能表采用2级单相远程费控电能表。

3一体化综合平台设计

3.1平台接口设计

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运行系统,需要与相关的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外部接口主要有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SCADA/EMS系统、关口电能量计量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GIS系统、SG186生产管理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数据采集要求

3.2.1针对大客户电能信息采集,按照任务的执行周期下发采集指令,执行采集任务,获取采集数据。采集数据包括:负荷数据、电量数据、电能质量数据、工况数据、事件记录数据。

3.2.2针对居民集抄电能信息、采集,按照任务的执行周期下发采集指令,执行采集任务,获取采集数据。采集数据包括:电能表示数。

3.2.3针对关口电能信息的采集,按照任务的执行周期发送数据请求,获取采集数据。采集数据包括:负荷数据、电量数据、电能表异常信息(失压、断相、掉电等)。

3.2.4针对公用配变电能信息采集,按照任务的执行周期发送数据请求,获取采集数据。采集数据包括:负荷数据(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最大/最小值、最大需量等)、电量数据(有功电量、无功电量)、变压器异常信息(过负荷、三相不平衡度、低电压、过电压、温度异常等)。

3.3远程抄表

根据工作需要通过“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制定抄表任务,在抄表任务规定的计划抄表日,经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平台获取电能信息采集业务类指定时点的电能表示数,在“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计算抄见电量。如因故障不能取得全部客户抄表数据或对数据有疑问,可采用其他抄表方式补抄。远程抄表采集客户侧、关口以及公用配变电能表示数信息,并进行数据共享和发布。其中客户侧抄表示数主要用于对客户的电量发行,关口以及公用配变电能表示数主要用于线损考核。

3.4市场分析

通过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平台获取购电侧、供电侧、售电测负荷信息,对电网购、供、售侧负荷整体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平衡整个电力市场供应和需求,保证电网对客户的安全、稳定、可靠供电。

3.5现场异常监测

通过采集终端(集中器)对电能表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可监测电能表状况有:电能表参数变更、电能表时间超差、电表故障信息、电能表示度下降、电能量超差、电能表飞走、电能表停走等,电能质量数据的统计主要有:电压监测、功率因数越限统计、谐波数据统计;控制功能主要分为功率定值闭环控制、电量定值闭环控制、保电/剔除、远方控制这四大类。通过异常检测可达到对现场用电检查异常和计量点异常情况的及时掌握,便于及时处理现场故障。同时,也便于及时掌握用户电量异常信息,达到防窃电的目的。

3.6采集终端管理

在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实现对采集终端、智能电表的资产管理、装拆及更换管理,并通过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平台将终端资产信息及变更信息及时传递到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以保证终端资产及配置的统一性,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可靠性。

3.7控制管理

根据有序用电管理、电网安全生产、预购电管理以及欠费管理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控制方式通过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平台对用户实施负荷控制。控制执行包括限电控制、预购电控制、催费控制、营业报停控制等内容。

根据有序用电方案或电网安全运行要求,确定参与限电的采集点并编制群组,确定各采集点的负荷控制方式,确定采集点的负荷定值、采集点的开关轮次、控制开始时间、控制结束时间等。预购电控制包括预购电控制投入和预购电控制解除。停复电控制包括停复电控制投入和停复电控制解除。营业报停控包括营业报停控投入和营业报停控解除。

3.8电能运行信息分析决策

通过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平台从购电侧、供电侧、售电侧采集现场用电信息,实现对客户用电信息的综合分析,包括客户用电量变化情况、用电负荷情况等;实现对供电电压、供电质量、谐波情况等的分析。从而从整体上对供用电信息进行分析,为供用电安全、市场开拓等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结语

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智能电网配用电一体化通信平台,使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成为一个动态、实时的信息和电力交换互动的大型工程。智能电网配用电一体化通信平台建成后,可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资产利用率,繁荣电力市场,抵御电网受到的攻击,从而提高电网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江溢,祝恩国,杜新纲,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2):131—135.

[2]黄莉,卫志农,韦延方,等。智能用电互动体系和运营模式研究[J].电网技术,2013,37(8):2230—2237.

论文作者:程纪春,杨红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构建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通信平台的建设方案初探论文_程纪春,杨红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