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人“糊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意人论文,糊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糊涂之一:不研究政策
王老板经营着一家小型化工厂,在自己多年的苦心经营下,工厂业务开展得很好,一直订单不断。为此,他一直也很得意。但最近却因为QS商标的事情,让王老板的事业陷入了困境。由于没有按照国家最新颁布的QS商标法要求——按正常申报手续在产品包装上印刷QS标志,不但自己前期生产出的一批货全部被商场如数退回,工商部门还把自己的工厂也给封了。眼看到了厂里生产的旺季,几家大公司的订单已如雪片般地飞来。而王老板的工厂却开不了工,你说这能让人不头疼吗?两天前,已经陆续有两家大客户先后下了“最后通牒”:如不按期交货,就得按合同要求,让王老板赔偿经济损失。眼看着“这煮熟的鸭子都要飞了”,王老板一气之下病倒了。
正如上面的王老板一样,许多私营企业的老板都因为不懂政策,不了解最新的企业经营法和劳动法,而吃了不少的“闷亏”。问题的关键自然出在王老板身上,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国家的新政策不断出台,作为一个生产型企业的老板,却对新的企业生产标准不闻不问,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分析、不研究,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又能怪谁呢?人们除了对王老板的“遭遇”抱以同情之外,更会因其疏忽和糊涂而感到痛心。
糊涂之二:凭“老经验”应对“新问题”
对于许多私营企业的老板来说,自己在商场多年摸、爬、滚、打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是自己赖以生存的资本。凭借着自己早期创业的成功经验,他们不再把市场中出现的“新问题”放在眼里,而是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来做出判断。殊不知,这种落后的经营思想已经开始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如不加扭转,很有可能在未来让自己的企业面临极大的经营风险。尤其对于那些凭借着早期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和自己“破釜沉舟”的胆识,掘到“第一桶金”的企业家更是如此。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市场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竞争加剧的今天,身为企业老板,如果不能够按照科学经营的思路来运作企业,不从努力提高自己的经营意识和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理念入手,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将成倍增长。
所以,对于大多数企业老板来说,当下的首要问题,并不是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大的问题,而是如何更新观念,主动学习的问题。只有先解决了自己主观意识上的问题,企业的发展才会有“动力”和“方向”。
糊涂之三:以老板的角度来看待员工
在管理上如果不能做到“换位思考”,很多的管理行为都将会是无效行为。例如,如果企业领导始终把员工执行力差的原因归于员工的态度和意识问题,而不去从问题的“根源”上寻找原因,使“提高员工的执行力”终变成企业的一句空话。其实,只有站在员工的角度,去认真分析员工的所想和所为,才会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前,企业针对员工的执行力差,往往是从思想上入手,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意在从提高员工思想意识水平来增强员工的执行力。这其实不过是管理层“一厢情愿”的一种主观想法。由于没有了解到员工执行力差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不想做”和“不会做”,而导致员工“不想做”和“不会做”的根本原因又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利益驱动和相关培训。所以,也就不可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因此,换位思考在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的成败。由于员工在企业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高度自然与老板有较大的差异,要想让员工处处为企业着想,为老板着想,并不现实。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水平与他的物质基础有着决定性的关系。所以,要想对员工实施有效激励,就应该学会从员工的角度来对其实施科学“诱导”,在满足员工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利益。只有达到“双赢”的管理才是真正有效的管理。
老板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和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老板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和员工。而老板的经营理念将又决定企业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因此,老板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意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让自己保持在行业中的高度和领先地位,企业才可能真正做大做强,永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执行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