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及效果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开发论文,进展论文,评价论文,效果论文,我国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03)10-0005-08
实施西部大开发三年多来,在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我国西部大开发工作正积极有序地稳步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全面启动,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然而,在民间资本进入、地区工业化、软环境建设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目前尚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采用系统的数据分析了三年来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和存在问题,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一、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水利、公路、铁路、机场、能源、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安至合肥和重庆至怀化铁路、西部公路国道主干线建设、四川紫坪铺和黄河沙坡头等水利枢纽工程,均在按计划全面展开。据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提供的数据,2000-2002年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3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6000多亿元,到2002年底已完成投资2000多亿元,共建设和改造大型水库30多座,新增公路通车里程5.5万公里,新建铁路新线、复钱和电气化线路4000多公里,新建和改扩建机场31个,“西电东送”工程在建装机容量2000多万千瓦(注:本文所引用的进度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国务院西部开发办(http://www.chinawest,gov.cn)。)。
2003年,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4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1300多亿元。到2003年底,西部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将达到50项,投资总规模7000多亿元。这14个重点工程涉及水利、铁路、公路、管道、水电、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重要项目,还包括“一通(县际通沥青公路)、二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到户(农村饮水解决到户、农村能源建设到户、生态移民安置到户)”等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项目。其中,“送电到乡”工程由国家计委于2002年正式启动,到2002年底共投入26亿多元,其中国债资金17.6亿元,在近700个无电乡建设了585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和风光互补发电站,以及100多座小水电站。2003年,国家计委将再投资20多亿元人民币,在所剩的362个偏远无电乡续建“送电到乡”工程。预计到年底,中国将告别无电乡的历史。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等生态建设工程进展顺利。作为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涵盖了中西部25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区旗),涉及1330万农产,5300万农民。据统计,1999-2001年底,该工程累计完成造林面积350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867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635万亩。2002年,国家全面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共安排退耕还林年度计划和新增任务397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4613万亩,其中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4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400万亩。(注:参见《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和国家林业局在甘肃省定西地区召开2002年退耕还林现场经验交流会》,2002年9月2日,http://www.chinawest.gov.cn。)三年多来,国家在中西部地区投入粮食、种苗和现金补助达200多亿元。到2002年底,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154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5582万亩,荒山荒地造林5966万亩。2003年,国家又启动了退牧还草工程,并计划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集中治理10亿亩,约占西部地区严重退化草原的40%。2003年,共安排退牧还草任务1亿亩。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快,将有利于改变西部地区的投资硬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然而,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严重滞后,投资软环境令人担忧。目前,西部地区改革开放至少比沿海地区落后10-15年。西部地区尽管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效率工资水平即每实现单位产出的工资水平却要高于沿海地区。(注:王洛林主编、魏后凯副主编,《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1页。)西部地区工业的平均税负也比沿海地区高一些。特别是,在西部一些落后地区,由于改革开放严重滞后,计划经济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方政府对企业随意干预,企业自主权难以落实,“三乱”现象比较严重。同时,由于政府机构臃肿庞大,行政办事效率较低,手续复杂繁琐,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和寻租的机会,也为政府腐败的滋生提供了空间。
二、投资增长与投融资机制
实施西部大开发三年来,中央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开发约2700亿元。其中,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约2000亿元,生态环境投资500多亿元,社会事业投资100多亿元。长期建设国债资金1/3以上用于西部开发,达1600亿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约3000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6000多亿元。(注:参见《在十六大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及重庆、西藏、陕西、新疆等省区市负责人介绍部开发情况》,2002年11月12日,http://www.chinawest.gov.cn。)在国家财政投资和国债资金的引导下,西部12省市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从下页表1中可以看出,自1999年以来,西部12省市区已连续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东部11省市。除2000年外,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三大地带中均是最高的。若按当年价格计算,2000-2002年,西部12省市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80%,既高于全国13.11%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东部11省市(12.47%)和中部8省(15.93%)。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将有效地拉动西部地区需求的增长,为西部地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较好的物质基础。
从投资来源看,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财政逐年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西部地区财政投资占全国比重明显提高,人均占有财政投资额迅速增加。从2000年起,西部地区人均占有国家预算内财政投资已开始超过中部地区,也超过了东部地区,这说明,若以人口分布作为参照的话,目前国家财政投资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西部地区。2001年,西部地区人均占有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48.6元,比东部地区高21.4%,比中部地区高31.6%(见表2)。近年来,国家安排的国债资金也有很大一部分投放在西部地区。2001年,仅国家安排国债贴息技术改造项目就达90个,总投资近70亿元。相反,国内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至今仍持观望的态度,所占投资比重较低。
表1
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注:由于存在不分地区投资,各地区投资之和小于全国总计。2002年西部地区未包括西藏。增长率按当年价格计算。东部11省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8省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12省市区包括广西、内蒙古、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和2002年各地区统计公报计算。
表2
1993-2001年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地区分布
注:由于存在不分地区投资,因此各地区比重之和不等于100%。本表三大地带采用原国家计委的划分方法。其中,东部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4-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3
2001年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资金来源
资料来源:http://www.forestry.gov.cn/lytj/2001-q/tj-05.htm。
总之,目前西部地区投融资机制还较为单一,投资增长主要依靠基建投资和国有经济投资来拉动。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主要是依赖政府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譬如,在2001年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占85.6%,其中,国债资金为28.4%,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为48.8%,而其他资金只有14.4%。特别是,与西部地区密切相关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预算内资金占96%,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94.7%,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为70.8%,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为94.3%。
三、经济增长及收入差距
尽管西部地区投资增长较快,但由于这些投资大多集中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加上西部地区投入产出效果较差,因此,大规模投资的拉动并没有有效遏止区域增长不平衡的趋势。2000-2002年,西部12省市区GDP年均增长率为8.73%,既低于各地区9.69%的平均增长速度,也低于东部10.29%和中部9.02%的平均水平(见表4)。然而,从动态的角度看,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已经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一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从1999-2002年,西部地区GDP增长速度连续4年逐年加快,2002年已达到8.97%,略低于各地区平均水平。二是西部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增长速度差距在逐步缩小。1999年,西部与东部地区间GDP增长速度差距为2.49个百分点,与各地区平均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为1.54个百分点,到2002年这一差距分别缩小到1.65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这说明,尽管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仍然不平衡,但目前正在向好的方面逐步转变。
西部地区投资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目前各级政府都把西部开发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而对特色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从长远发展来看,西部开发将缺乏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产业支撑。其次,国家在西部地区投资的一些大型项目,有的跟当地经济联系不够紧密,有的通过外地(主要是沿海地区)采购和承包,其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和乘数作用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大。第三,由于投资环境尤其是软环境较差,工业平均税负和效率工资高于沿海地区,而投资回报率和劳动生产率要低于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工业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因此,近年来西部一些加工制造业增长缓慢,有的甚至出现萎缩的趋势。
表4 中国各地区GDP增长及分布
注:GDP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各地区GDP份额按当年价格计算。2002年数据未包括西藏。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和《中国统计摘要》(2003)计算。
表5 西部地区人均GDP及相对差距的变化
注:相对差距=(大值-小值)/大值(100%。西部人均GDP相对水平以全国各地区平均水平为100。2002年数据不包括西藏。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和各地区2002年统计公报计算。
很明显,这种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格局,已导致全国经济总量进一步向沿海发达地区集中,而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则在持续下降。1999年,西部12省市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各地区总额的比重为17.5%,2000年和2001年降为17.1%,比1999年降低了0.4个百分点,比1995年降低了1.1个百分点。如果不包括西藏在内,西部11省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各地区总额的比重,由1995年的18.1%下降到1999年的17.4%,2002年进一步下降到16.9%。值得可喜的是,从动态的角度看,在“九五”期间,西部地区GDP比重平均每年下降0.22个百分点,而“十五”前两年平均每年仅下降0.05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我国经济总量急剧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止。
此外,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态势,还导致东西间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2002年,西部与东部地区间人均GDP相对差距为61.5%,与中部地区之间的相对差距为21.5%,与各地区平均水平之间的相对差距为41.0%,分别比1999年扩大1.6、1.1和1.8个百分点(见表5)。从相对差距扩大的趋势看,在“九五”前4年(1996-1999),西部与东部间人均GDP相对差距年均扩大0.65个百分点,与中部间差距年均扩大0.65个百分点,与各地区平均水平间差距年均扩大0.68个百分点;而在2000-2002年,这三个差距分别年均扩大0.53、0.37和0.60个百分点。这说明,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尽管西部与其他地区间人均GDP差距仍在趋于扩大,但其年均扩大的幅度已出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02年西部与中部地区间人均GDP相对差距已略有缩小。
四、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逐步加快。1999年,西部12省市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为23.8:41.0:35.2,到2002年已调整为20.0:41.5:38.5。其中,第一产业下降3.8个百分点,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提高0.5和3.3个百分点(见表6)。相比较而言,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下,西部第三产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运输、旅游等产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目前,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中部地区,并接近于东部地区的水平。西部地区农业特别是特色农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2002年,西部11省市区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未包括西藏),略高于东部沿海地区(3.1%),但低于中部地区(4.9%)。
表6 各地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
(%)
注:2002年数据未包括西藏。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和《中国统计摘要》(2003)计算。
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
表7 (%)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各地区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东部11省市
59.1
60.1
61.1
61.4
61.8
中部8省
26.2
25.5
25.0
25.0
24.8
西部12省市区 14.7
14.4
13.9
13.6
13.4
注:2002年数据未包括西藏。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和《中国统计摘要》(2003)计算。
西部地区工业总量规模小,发展水平低,工业化进程推进缓慢。2002年,西部11省市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2.1%(未包括西藏),远低于东部11省市(43.1%)和中部8省(39.6%)。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西部工业获得了较大发展,但相比较而言,其增长速度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000-2002年,西部12省市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而东部11省市为11.5%,中部8省为9.5%,各地区平均为10.5%。由于工业增长缓慢,导致西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8-2002年,西部12省市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由14.7%下降到13.4%,而同期东部11省市则由59.1%提高到61.8%(见表7)。再从工业产值份额看,2001年西部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11.2%,比东部地区的70.5%低59.3个百分点。2002年,西部12省市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进一步下降到9.99%,而同期东部11省市为74.16%,中部8省为15.85%(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这说明,即使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后,我国工业生产力仍在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
表8 各地区制造业产值及占全国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和《中国工业年报》(相关年份)计算。
在工业内部,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工业生产能力在不断向西部地区转移,而制造业则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由于竞争力较弱,增长速度较慢,其在全国所占份额不断下降。1985年,西部地区制造业产值占全国比重为15.23%,1997年下降到12.26%,1999年下降到10.81%,2001年进一步下降到10.08%(见表8)。从年均下降幅度看,1986-1999年,西部地区制造业产值占全国比重年均下降0.32个百分点,其中1986-1997年年均下降0.25个百分点,1998-1999年年均下降0.73个百分点,而2000-2001年年均下降0.37个百分点。这说明,与1998-1999年相比,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制造业份额急剧下降的趋势已有所遏止,但并没有根本扭转。
再从产业组织结构看,改革开放以来,小企业特别是民营小企业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的繁荣。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小企业发展严重滞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在2000年工业增加值构成中,东部地区大型企业所占比重为45.8%,而西部地区高达59.9%,比东部地区高14.1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小型企业所占比重为41.9%,而西部地区只有26.8%,比东部地区低15.1个百分点(见表9)。再从工业增长来源看,虽然东部和中西部工业增长的一半以上都来自大型企业,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大中型企业的贡献率要相对高一些,而小型企业的贡献率则要相对低一些。2000年,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来源中小型企业占37.5%,而中西部地区只有30.6%。这说明,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增长还主要依靠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突出,其作用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一点,恰好与沿海地区形成鲜明的对照。
当前,西部地区小企业发展严重滞后,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场发育程度较低,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在西部一些地区,由于各类市场发育不完善,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技术、信息服务、咨询、培训等中间机构不发达,企业进入门槛较高,投资软环境较差,制约了私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二是缺乏较完善的产业配套条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小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向“小、精、专、新”的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样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和产业配套条件。目前,西部地区社会化服务网络不发达,产业配套条件较差,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政府支持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由于中小企业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发育滞后,各种中间机构不发育,政府办事效率较低,导致企业融资困难,生产经营成本较高,技术信息不灵,由此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表9
三大地带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规模结构
(%)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编《1999年工业统计年报》和《2000年工业统计年报》计算。
各地区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
表10
(%)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东部11省市
90.53
91.26 91.04
91.67
91.75
中部8省
5.04
4.78
4.98
4.93
4.45
西部12省市区 4.44
3.96
3.98
3.40
3.80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及国家海关总署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
五、外贸出口与利用外资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尽管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至今仍有较大的差距。2002年,西部12省市区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分别只有8.51%和0.8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东部地区水平。(注:详细讨论请参见于立新研究员所做的专题研究报告《西部沿边开放与边境地区发展政策》。)更重要的是,近年来,西部地区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98-2002年,西部12省市区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由4.44%下降到3.80%,而东部11省市则由90.53%提高到91.75%。西部出口占全国比重的下降,说明西部地区外贸出口能力较差,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由此导致外贸出口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相反,外贸出口近年来一直是推动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利用外资方面,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刺激下,虽然近年来西部地区外商投资增长较快,但其总量规模却很小,而且其比重比过去平均水平还略有下降。比如,1983-1999年,西部12省市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162.7亿美元,占各地区总额的5.32%;2000年为18.6亿美元,占各地区总额的4.42%;2001年为19.2亿美元,占各地区总额的3.98%。从近三年的情况看,从2000-2002年,西部10省市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从3.0%下降到2.68%,而西部12省市区所占比重则由4.55%下降到3.80%。更重要的是,2002年,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甚至比上年下降1.4%。事实上,加入WTO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在进一步向沿海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集中。
显然,这种外商投资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特点,对各地区资本形成、工业化进程和外向型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资本形成方面,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相当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东部地区已达到16.3%,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只有4.3%和2.0%。在对工业化的推进方面,2001年“三资”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东部地区已达到33.9%,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只有9.0%和6.7%;“三资”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东部地区已达到36.2%,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只有10.0%和7.6%。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地区出口总额的比重,东部地区为53.6%,而中部地区只有16.1%,西部地区仅为10%(见表12)。可见,近年来东部地区工业化的推进,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外商投资来推动的,而中西部地区这种作用则不甚明显。
表11 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西部地区(10) 西部12省市区(10+2)
全国 金额
占全国
金额占全国
(亿美元) 比重(%) (亿美元) 比重(%)
2000 407.1512.22
3.0018.52
4.55
2001 468.7814.31
3.0519.22
4.10
2002 527.43
14.11
2.6820.05
3.8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和《中国统计摘要》(2003)计算。
很明显,实施西部大开发尤其是加入WTO以来,尽管国家投资在逐步向西部地区推进,但是,外商投资并没有相应跟进。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一般倾向于在海外寻找一个最有利的生产活动地点,并把其纳入企业的全球产业链体系之中。在这种全球产业链体系中,跨国公司选择在沿海地区投资建厂,不仅有利于加强与公司总部和海外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各种原料、设备和产品等的进出口。二是在交通基础设施、政府效率、投资软环境、商业文化氛围以及产业配套条件等方面,目前中西部地区仍与沿海地区具有很大的差距。三是外资的进入需要进行前期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目前一些外商投资还处于前期研究阶段,有的还处于观望的态度。
表12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地区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总之,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我国西部大开发正积极有序地稳步推进,西部地区投资明显增加,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然而,应该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也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后,虽然国家财政在西部地区投资明显增加,但国内民间资金和外商投资并没有大规模地相应跟进,目前大多仍持观望态度,由此出现了“政府热、民间冷”的现象;二是目前各地均把开发投资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而对特色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投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西部工业化推进缓慢,工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下降,使西部经济的长期发展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三是虽然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在逐步加快,但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进一步拉大,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仍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四是在改革开放方面,西部地区软环境建设尚存在较大差距,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外商投资和出口占全国的份额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外向型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其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小;五是国家在西部地区投资的一些大型项目,有的跟当地经济联系不够紧密,有的通过外地(主要是沿海地区)采购和承包,其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和乘数作用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大。显然,这些问题都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需要今后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
为此,在“十五”后期和“十一五”时期,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1)进一步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各项政策,并对政策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国家政策要突出“富民强区”,把提高西部居民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国家在西部的财政和国债投资,除了搞一些标志性的大工程外,要重视涉及到广大民众的富民项目,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不断提高居民公共支出水平。(2)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民间资本进入的投资软环境。在云南、广西和内蒙古满洲里等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开展边境自由贸易区试点工作。在某些地区,还可以考虑依托现有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建立一批边境出口加工区,以进一步推进沿边地区开放,实现“兴边富民”的目标。(3)建立完善的国家投资引导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积极引导作用,并采取减免税收、贴息贷款、投资补贴等途径,广泛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开发。(4)加快西部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加工制造业,依靠工业化来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西部工业的发展应主要依靠国内外民间资本,政府主要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产业的集群化,提高地方产业配套能力,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5)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如发行生态建设彩票等,促进西部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6)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建立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其要建立规范的中央对地方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以支持西部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拖欠教师工资和中小学生失学问题。
标签:西部大开发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西藏建设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经济论文; 退耕还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