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灵台县新集九年制学校 744409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或合作、交流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课堂中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自主探索 探究意识 探究的方法
初中数学新课程大纲中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呢?
一、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把课堂还给学生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所以,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所以,只有教师“大胆放手”,学生才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逐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这一节内容时,由于学生已经用实验的方法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方法,让学生合作交流,在动手试一试、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相互评一评的过程中掌握了证明的各种方法,个别学生还得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方法。如图:
二、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探究性的学习不应只是一种学习形式,它更应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探究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平时教学中也要时时注意探究教材精髓,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千方百计激发进行探究的愿望。兴趣是学生培养学习热情,产生探究内在动力的关键,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才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培养兴趣,才能保证学生有不竭的探究动力。要获得经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多下工夫,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如在讲“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演示,把生活中圆和圆位置关系的图片展现出来,再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把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注重问题的拓张与延伸,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数学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后,还要求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讨论问题解决过程中所用的数学方法。这时,教师可以例题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加以演示,通过图形的变换、条件的变化等处理方法的比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真正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四边形性质的探索学习中,学习完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后,复习中我出了一道例题: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吗?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很容易解决了这个问题,接着将题目变形,如果原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那么它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四边形?进一步提出问题:通过上述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学生不但熟练掌握了中点四边形的性质,并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结,掌握探究的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课堂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只有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亲身体验中建立对数学的情感,才能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掌握问题探究的方法;这样,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再给与恰当的引导和总结,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掌握了探究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有效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教师可以鼓励自己探究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和k、b的关系,通过自己画图、观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验证,从而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从猜想到验证的成功,同时也教给了学生数学探究的方法。
论文作者:史建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方法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内角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