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事变促进产业“转变”中小企业举行“牛耳”后来居上_三聚氰胺论文

三鹿事变促进产业“转变”中小企业举行“牛耳”后来居上_三聚氰胺论文

三鹿事件促行业“变局”中小企业执“牛耳”后来者居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牛耳论文,后来者居上论文,变局论文,中小企业论文,事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鹿事件震荡中国上下

根据国家处理的奶粉事件领导小组事故调查组调查,河北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是一起重大安全事件。依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事片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鉴于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同志对三鹿牌奶粉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对事件未及时上报,处置不力负有直接责任,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免去吴显国同志河北省省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鉴于在多家奶制品企业部分产品含有三聚氰胺的事件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监管缺失,对此,局长李长江同志负有领导责任,同意接受李长江同志引咎辞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的请求。任命王勇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免去其国务院副秘书长职务。冀纯堂被免去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常委及委员职务;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被刑拘。

2008年9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务院决定废止1999年12月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9]24号)中有关食品质量经检制度的内容。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重大部署,开展了全国奶制品专项检查。

2008年9月2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市医院、社区和商场,看望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患病的儿童,了解救治情况和奶制品市场。他说:“出了这样一起特大食品卫生事件,做父母的痛心,我们也很痛心。虽然老百姓很理解,但是作为政府,我们感到很内疚。”“我们要对人民负责,就必须如实地把情况都向老百姓公开。”“在这起事件中,暴露出政府监管不力,也反映出一些企业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良心’。我们不仅要追究领导责任,对这样的企业,也要坚决整顿、处理,一个也不放过!我们还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对奶粉和其他奶制品,每个批次都要进行检验,然后加贴新的标识,这样才能让群众看得明白,吃得放心。”

乳业环境借机“清洗”

中国内地10多年里一直骄傲于“超常规”发展的中国奶业在急功近利中,整个产业链利益的畸形分配——跑马圈地式的粗放扩张,不计成本的奶源争夺,企业对奶农利益的强烈挤占等等,在此次“三鹿事件”中被暴露无遗。业内人士称,三鹿事件将改变中国乳制品企业格局,那些中小企业将在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和遵纪守法中稳占一席之地。

何谓“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即相对于过去10多年里,中国的一些奶业一直骄傲于“超常规发展”中的急功近利的经营管理模式而提出来的合乎市场发展规律的理念。据乳业专家汤志庆说,中国乳品行业的产业模式存在巨大风险,大部分企业只建市场,不建牧场。福建长富乳业负责人于2008年9月21日下午聚首国家质检总局的座谈会上说:“某些企业,抢了全国的奶,害了全国人民。你不想想,牛奶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牛肚子里挤出来的!一头牛要两年半才产奶,而现在一些企业那么的多的奶是从哪里来的呢?”该负责人痛斥国内一些乳制品企业,没有行业道德,扩张规模却不培育自己的奶源基地,不惜跨越1000多公里,在别人的牧场旁边修建收奶站,抬高奶价,抢奶。

确实如此,中国内地乳品行业大部分企业只建市场,不建牧场,目前只有10%的奶牛在规模牧场,散户养殖仍占六七成,奶牛小区占到二三成。这样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又怎能不出问题呢?奶源正是生产健康奶的关键所在。但自建牧场成本确实很高,即便是伊利、蒙牛这些资本相对雄厚的乳品企业,自建牧场也不能完全满足产能扩张对奶业的实际需求。一个拥有1000头奶牛的现代化牧场,则需要三四千万元的高成本。那些追求急速扩张的企业,能有几家甘心情愿地把资金投入到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的牧场建设上呢?大多数企业将大部分力量投入到品牌建设上,以及市场促销上。结果怎样?结果是手辛万苦的品牌建设就砸在了自己错误的经营管理理念上,“三鹿”应该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和痛心疾首的教训。这一点,不仅仅震撼了所有的奶制品企业,也震撼了在我们国家响当当的几个著名乳品品牌,因为他们也在这个错误理念头上栽了大跟斗,公信力迅速下滑。尽管三鹿事件后他们的产品管理迎头赶上,但绝对经不起自己有些批次的产品也被检出“三聚氰胺”的自我检残上。国家发改委管理农村经济的副司长方言表示,2000年中国牛奶产量是800多万吨,随后乳业在7年间快速发展,奶产量的增速是25%。根据2008年9月初中国奶业协会年会上的数字,2008年上半年中国奶类产量达到1915万吨,但中国乳品行业已发展到每年20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整个奶业生产的链条,其实无法支撑如此飞速的扩展。

且不说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管缺位不缺位,单就乳品生产企业来说,不改变原来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不在自己奶源基地上下功夫,一个“三鹿”毁在自己手里,以后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三鹿”还会步其后尘砸在手里。所幸的是那些坚守正确的经营和管理理念的中小乳制品企业,则是在“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中没有一个“中箭”上了黑榜。这难道是万幸和偶然吗?不,是必然!

登红榜等于打广告,中小乳品企业有望脱颖而出,后来居上

在此轮乳品三聚氰胺事件中,有700多家中小乳制品生产企业在国家乳制品质量监测中全部合格,这不仅仅是700多家生产企业的幸事,也是他们坚守正确经营和管理方式的必然结果。这700多家企业向社会作也了四项承诺: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诚信经营,垂范自律,保证奶制品质量安全,担负企业社会责任;杜绝和唾弃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从养殖牲畜、挤收原奶、奶品加工、出厂检验、销售运输全过程实施严格管理,原奶和奶制品批批严格检验,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奶制品标识真实,不欺诈,不销售过期变质产品,价格合理,公平交易,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倾听消费者意见,欢迎社会监督,认真做好售后服务,发现缺陷产品及时召回,并依法赔偿相应的损失及承担相应的责任。试想,国人有哪一位听到或看到这样的企业不由衷的高兴?有哪一位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承诺不击节叫好?中国有句俗说叫做“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办企业和做人一个道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8年9月23日在纽约出席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盛大欢迎午宴上,发表了题为《继往开来,共创中美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的演讲,演讲结束后,温家宝总理回答了听众有关中国食品安全的提问,最后他指出:“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从这一句话上,我们足以品出,失过德的企业家,损害过人的产品,有过恶点的企业与消费者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是谁也不敢拿自己和家人的生命作赌注,再次品尝你曾经害过人的产品。

确实如此,一些批次曾经被检验出来含有“三聚氰胺”的著名品牌产品,消费者都像避瘟疫一样躲着它走,有个小青年干脆戏言:“来来来,不怕死的就买这个品牌的!”尽管有些著名的品牌产品在检验合格后在新闻媒体上大做广告宣传,但补救后的广告宣传已经没法弥补自己的失误,甚至是,犯罪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记者曾采访过一个大超市,超市里的奶产品售货员告诉记者,某著名品牌卖一箱奶粉再搭10袋也没人买,和以前有天地之别。”相反,那些一直合格的中小企业的奶制品经质检总局广告后,出奇的好。比如,三元牛奶,在全国范围液态奶三聚氰胺的专项检查抽检,三元产品53批次,均未检出三聚氰胺。这一消息公布后,北京的一些宾馆、饭店、学校和居民纷纷抢购。针对部分地区三元牛奶出现脱销的现象,北京三元集团纪委书记、副新闻发言人彭玲表示:由于未检出三聚氰胺,再加上长期良好的品牌形象,三元牛奶近日确实在全国许多地方出现抢购,部分地区出现脱销。三元食品正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扩大生产和增加物流两种方式,全力保证市场供应。据了解,三元食品的奶源除20%来自于北京市郊区的规模牧场外,其余80%全部来自三元食品的自建奶源基地。再比如,22家问题奶粉厂家于2008年9月16日被央视曝光后,位于哈尔滨市开发区的完达山乳业销售公司内的完达山呼叫中心800咨询热线几乎被打爆。咨询电话中大部分都是求购奶粉的。公司销售人员电话告诉记者:“问题奶粉厂家被曝光的第二天,完达山奶粉的订货量和发货量便开始翻番,还有的经销商当天就把1000多万元订货款打到我公司账户上。哈尔滨的完达山是如此,哈尔滨森永乳品有限公司连日来的订货电话也是“老鼻子”了,订货量比以前增加两倍。黑龙江的龙丹乳业,加班加点生产,产品都供不应求。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见中国的乳业环境会在大清洗中更加纯洁,乳业企业架构正在重新洗牌,中小企业胜出完全有望!

放心奶需要机制保障,中小企业千万找准自己的位置

不可否认,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暴露的问题很多很多,有机制问题,有企业自身问题。机制问题会随着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重大战略部署,会一步一步走向健全、合理、科学,但关键的问题是企业千万要批准自己的位置,端正经营和管理的方向,流出自己的汗,吃好自己的饭,便再吃着自己锅里的,眼瞅着别人碗里的。因为,同样在一个天底下,有的企业就出了问题,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就没有,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国家眼下正动手解决乳业机制的诸多问题,完全是处于国家宏观的角度,考虑如何促使中国的乳品业健康发展,这也是中小企业在这次大清洗中找准自己位置关键内容之一。

目前的奶品机制框架是什么以及解决对策又是什么呢?

第一,奶源模式。目前的奶源模式分为4种:其一种是“公司+农户”即分散饲养奶牛散收牛奶模式;其二种是:“公司+奶站+农户”模式,即分散饲养奶牛集中挤奶模式;其三种是“公司+奶牛合作社”模式,即奶农(奶牛)合作社模式;其四种是:“公司+小区+奶户”、“公司+规模牧场”模式。这4种模式对奶源控制力依次增强,但在中国最为盛行的奶源模式,恰恰是前一、二种,换句话说这两种奶源模式是企业对奶源质量安全控制最差的模式。

第二,检测尺度。目前,厂家对奶源的检测尺度只检验几项常规项目:如冰点、看有没有加水,还有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干物质含量、总细菌数含量、抗生素残留检测等。其中蛋白含量检测这一项中,只需测出蛋白含量有多高,但是并不能查出具体成分属类,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钻的空子。据了解,乳品企业对奶源蛋白含量是通过测试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其含氮量一般不超过30%,而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66%。因此加入三聚氰胺会使蛋白质测试含量增高,从而增加牛奶被收购的价格。对于“为什么以前没有检测出三聚氰胺的质疑,原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表示:目前我国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国家检测标准有31项,包括热量、蛋白质含水量量、维生素含水量等指标,但没有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测进行规定。在今后国家标准的修订中,会认真考虑原来没有考虑到的物质检测。据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总工程师曹红介绍,我国检验奶粉所含蛋白质使用的方法是“凯氏定氮法”。这套检测办法虽然国际上通行,但有个弱点,即只要在食品、饲料中添加一些含水量氮量高的化学物质,就可在检测中造成蛋白质含量达标的假象。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所副研究员许建军博士向记者透露,国家标准委正在组织制订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即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测定方法。

第三,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价格传导、风险共担、市场监督。据业内专家分析,在整个奶业产业链中,奶牛养殖环节的投入约占75%,加工占75%,流通约占10%。但从利润分配看,奶农、乳品加工企业、流通商三者的利润分配是1:3.5:5.5。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每斤奶成本算下来是1元—1.2元左右,而原料奶也是这个价格。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由于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价格传导、风险共担、市场监督机制,我国奶业发展出现了“企业提高原料奶收购价,奶业扩张;企业降低原料奶收购价,奶业萎缩”的怪圈。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奶业经历了三次大的波动,最近的一次是在2006年。奶业出现较大波动的直接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原料奶价格偏低,深层次原因则是奶业各个环节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主要表现为养殖方式落后;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乳品加工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要解决乳业的根源——奶源的问题,应建立原料奶质量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强对原料奶质量监控,实现原奶优质优价,保护奶农应有的权益。在如何构建长效机制的问题,他说:可由政府、企业出资建立奶业发展基金,奶农收益下降时,可以通过风险基金对奶农进行补贴,也可以尝试由乳品加工企业以投资和入股的方式参加奶源基地建设,企业与奶农签订购销合同并严格执行。这样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规范乳品企业健康的经营行为。不得在市场上进行残酷的竞争。据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奶业市场的全部利润为55亿元人民币,而因为促销和捆绑式销售造成的奶业损失就达50亿元,几乎将企业的全部利润“挥霍”殆尽。即便是这种局面,乳品加工企业还是乐此不疲,结果是,全国乳品加工企业1/3亏损,1/3持平,1/3盈利。同时,由于不计成本的残酷竞争,近几年奶业利润基本呈滑梯式局面:2002年行业利润率为6.8%,2003年为6.1%,2004年为5.4%,2006年为5.28%。大型企业的利润率更惨,甚至达不到5%,2007年由于原料成本的大幅上涨以及竞争成本的上升,许多奶业巨头的液态奶业务基本上“赔本赚吆喝。”

目前,国家为了扭转中国内地乳品加工企业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国家已经下大力加以整顿和扶持,一些政策和措施陆续出台,比如财政部于2008年9月26日发出通知,制订《原料奶收购贷款中央财政贴息管理办法》,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对奶制品企业收购原料奶贷款实施贴息政策,鼓励奶制品企业收购生鲜奶。通知明确,从2008年10月1日起至12月31日,中央财政对企业的原料奶收购贷款给予利息补贴,贴息率为半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50%,即3.105%。贴息期限为3个月,实际贷款期限不足3个月的,按实际贷款期限贴息。再比如,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各级质检部门进一步加强乳制品生产企业的驻厂监管工作的人员已经到位,确保所有监管检验工作按照统一检验方法、统一检验仪器、统一检验结果判定规则的要求开展工作,严把企业原材料进厂关和产品出厂关。完全可以说,“利好”政策和规则一个接着一个。大企业只要尽职尽责,不仅仅能确保原有品牌的光彩,中小企业也能趁势而上,并且让13亿中国消费者记住自己的产品,也是响当当的。

新闻链接:

卫生部等5部门限定乳品中三聚氰胺含量

10月8日,卫生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卫生监督局副局长王雪凝发布了五部门关于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的公告。

公告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8年第25号。

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聚氰胺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资料表明,三聚氰胺可从环境、食品包装等途径进入到食品中,其含量很低。为确保人体健康,确保乳与乳制品质量安全,特制定三聚氰胺在乳与乳制品中的临时管理限量值,(以下简称限量值)。现公告如下:

一、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高于1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二、液态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2.5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三、含乳15%以上的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2.5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资料链接:

三鹿毒奶粉事件的全过程

一、2008年9月8日

甘肃《兰州晨报》等媒体首先以“某奶粉品牌”为名,爆料毒奶粉事件,三鹿稳坐泰山,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由于报道中有关该奶粉的品牌名称等信息都被隐去,网友还发动对该奶粉展开人肉搜索,号召找出该涉嫌致病奶粉的品牌名称,以免更多无辜婴儿受害。

二、2008年9月11日

凌晨3时:三鹿作为毒奶粉的始作俑者,被新华网曝光,社会哗然。同时7名患儿的父母联名写下了申请书,上书甘肃省卫生厅,要求彻查病因。

10时:三鹿集团通过人民网公开回应:三鹿是奶粉行业品牌产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产品质量合格,目前尚无证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如果真的有这样的问题,相信质检部门会查个水落石出。三鹿集团委托甘肃权威质检部门对三鹿奶粉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质量是合格的。同时,三鹿表示,造成婴儿肾结石,原因是多方面的,哺养小孩子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培养。

13时:中国西部天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三鹿集团合作公司)周浩义董事长对记者信誓旦旦地说:“1个月前,我们听到了一些情况反映,也是消费者反映,他们的孩子食用了我们的奶粉后,身体不舒服,因此,我们主动找到省卫生厅,通过省卫生厅上报卫生部,把我们所有流放市场的系列产品送样进行了检测,结果是我们的产品没有一样不合格的。因为我们的产品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和检测的,我们的态度也是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

19时:三鹿集团传媒部部长崔彦锋回应:“作为具有60多年历史的国家知名企业,三鹿几乎成了我国奶粉的代名词,因此我们具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婴儿奶粉是专门为婴儿生产的,在生产中对理化、生物、卫生等标准也是完全按照国家配方奶粉的标准执行全面检测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成为三鹿各方对事件的统一回应口径。

20时50分:中国卫生部发布消息:经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21时30分: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标签:;  ;  ;  ;  ;  

三鹿事变促进产业“转变”中小企业举行“牛耳”后来居上_三聚氰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