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小城镇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城镇建设论文,重点论文,战略论文,县域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3)06-0019-04
工业化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前提,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化的重要基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又取决于农村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取决于小城镇工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因此只有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向优位小城镇聚集,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县域经济发展。
一、工业化是“催化”县域经济正常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
我们通常讲发展县域经济,指的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全面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使得县域范围内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有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达到全面发展。而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工业化都将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在我国,农业和农村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诸如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财政状况拮据等都可以归因于农业劳动力太多,农村人口太多。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减少农业和农村人口,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强县级财政的积累和平衡能力。县域财政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工业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变过程,而且也是工业部门内部结构不断演变的过程。大凡经济发达的县,其经济的发展一般都是依赖于工业的崛起和兴旺,因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把县域内的各类资源通过市场运作配置到最佳位置,发挥最大效益。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县仍然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因此,工业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县域经济的主题。
中国的农村工业化是生成于农村特定的环境之中,特定的环境与特定的体制结构,特定的经济增长模式相结合,使中国农村工业化一开始生成时就存在着先天性缺陷(注: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分散经济结构与以外延扩展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方面,中国农村工业化是依赖于分散化经济结构高速增长的:分散化的投资体系、分散化的空间布局和分散产业发展构成了我国农村初期工业化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为农村工业化主体的乡镇工业的兴起,是农村经济改革后长期被压制的剩余劳动力强烈释放的必然结果。在城市基础设施薄弱、自身就业压力巨大、难以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状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不得不就地转移、就地消化。“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非农产业”就成为实现农村工业化的现实选择。同时从农民自身来说,中国传统的求安求稳保守思想根深蒂固。从经济上讲,他们不愿完全放弃农业生产而去从事收入不稳定的非农产业。从感情上讲,也有些农民不愿放弃祖祖辈辈居住过的家园。而分散办厂正符合农民的兼业生产要求及留恋故土的愿望。因而大部分的乡镇工业没有按工业生产的特殊要求向一个地点聚集,而是十分自然地设立在本乡、本镇这样的社区之内。由于没有聚集机制的引导和强有力的行政规划,农村工业的投资是一种完全的市场导向投资行为,表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规模小型化的趋势。分散化投资行为的直接后果是总资源的分散配置,造成农村工业分散化的空间布局。在农村社区利益机制的作用下,乡镇工业的存量资产难以向有利区位转移,使得乡镇工业之间彼此隔绝,缺乏经济联系,难以展开分工协作,不仅不能产生集聚效应,而且也未能分享城市经济的外部经济效益,造成农村工业更大的外部不经济。另一方面,在我国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规模的扩大一般是依赖于劳动力、土地、资本要素投入的同时扩大,企业的高速增长多数是在维持原来技术水平基础上的数量扩张,因此实质上是一种以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以上两个特征相互交织在一起,推动着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分散的投资体系衍生出分散空间布局、分散资源配置方式、分散化的产业发展路径及分散化的企业组织。这种结果使得农村工业难以发挥集聚效应,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交易成本无法降低,从而限制了农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县域经济实力的提升。
二、县域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小城镇工业化程度
(一)小城镇是县域网络的结点
小城镇是指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村庄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由从事非农业产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聚居的社区。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包括国家已批准的建制镇和尚未设镇建制的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其特点是:乡镇企业比较集中,商业、服务行业有一定的规模;非农业人口相对集中,文化、科技、教育、卫生、通讯事业有一定基础;一般是附近农村贸易的集散地,区位条件比较好,在水陆交通沿线;处于城乡结合部,是乡头城尾,在管理上既具有城市的特性,又有农村的特点。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但是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上述两个转移发生的时间与方式也不一样,就世界范围而言,许多国家或地区的两个转移是同步实现的。在我国则不然,两个转移发生错位,并以农业劳动力转移先于农村人口转移为特点。这两个错位发展的结果使得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社会区域——小城镇有了突出的发展。
小城镇不是行政区划概念,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区形态,它既包括作为县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关镇和非城关镇的建制镇,也包括乡政府所在地的非建制镇,以及作为农村商品流通场所的农村集镇。县域网络就是以各类建制镇、中心镇和集镇为纽带编织而成的。
(二)小城镇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变与农村社区形态分化的产物,是农村工业依托的基地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起点,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的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都要从事农业生产,只是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农产品有了剩余以后,才出现零星的手工业。由于铁制工具的出现,才使手工业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在我国古代社会,农业和手工业始终是并行不悖的。而“男耕女织”就是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天然结合的形象概括。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家庭手工业走过了一段比较曲折的发展历程,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的家庭手工业开始迅速发展,这一新变化的发生条件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的重大决策以及相应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注:《三中全会以来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1页。),加上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的推行,使农民释放了长期受到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迅速上升。农业生产率的较大幅度提高导致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公开化的剩余劳动力。在比较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农民自然开始面向收益较高的非农产业转移。但是,由于城乡居民隔绝的户籍管理制度依然存在,农民仍然不能进城镇就业和定居。在这样情况下,兴办乡镇工业就成为农民进入非农产业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个基地。因为工业生产不同于农业,它不是生物的再生产,而是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产过程。因此,工业生产不像农业那样对土地有着直接依附性。当然,工业布点仍需要落实于特定的土地上。不过,工业生产所依托的土地不再是直接的生产对象。这样,工业生产也就有了较大移动性的可能。
工业生产在本质上是商品生产,生产过程中又必然进行分工和协作,这就对工业布点地区的基础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道路、交通、上下水道、房屋、商业网点、信息网络等各种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设备都是不可缺少的,工厂坐落于便捷的交通要道上和布点于闭塞的小山村,其生产能力、经营效益肯定不同。
同时工业生产还必须与市场相联结。原料、生产设备、产品一是要尽可能就近提供和出售;二是要“来去”方便。为了便于采用新技术,使生产进一步专业化,更好地开展厂际分工协作,更合理地组织劳动力;节省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和充分利用各种物质设施,工业生产都程度不同地有着聚集的要求。乡镇工业也不例外,但在当时的体制约束下,乡镇工业不可能往城市集中,而坐落于农村社区的小城镇,正是基本满足了工业生产的以上这些本质特征,才吸引了乡镇工业向自己靠拢。小城镇成为乡镇工业选址的现实选择。
(三)必须选择优位小城镇作为重点聚集地
尽管小城镇是农村社区形态分化的产物,是乡镇工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但目前我国许多小城镇规模小,集聚能力弱,极大地限制了乡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升。这就决定了乡镇工业向小城镇聚集有一个区位选择问题。对于城镇经济效益与规模的关系及其规律性,国内外学者们已进行过大量研究和反复论证,得出的结论是:城镇经济效益与规模之间存在着很高的正相关(注:Zhao,X.B.and,L.:Urban Performance and the Control of Urban Size in China.Urban Studies,Vol.32:4-5,pp.813-845,1995.),无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和环境的效益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城镇规模越大,城镇的效益越好。尽管小城镇的规模小于城市,经济效益也不如城市,但在小城镇中,同样存在着不同的规模效益问题。因此,在小城镇中,镇区人口规模不同,所拥有的各项经济指标也不同,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各项经济数据指标将呈递增趋势。
由于不同的小城镇所能带来的效益是不同的,我们选择小城镇作为乡镇工业的聚集地,并不是说在我国近45000个乡镇中,每个乡、镇都在本行政区域内平衡发展所有的建制镇和集镇,因为,这时的农村区域总体上资金还不充裕,不可能在区域空间上把有限的资金平均分摊使用。而是应该依据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原则,选择区域内一个或几个紧邻中心城市或次中心城市、地处交通要道,市场前景较好、有产业发展前途的小城镇作为“增长极”,有组织地向这些小城镇聚集,使它们最终发展成为小城市或进一步发展成为中等城市。而对那些在地理、市场和产业发展方面没有竞争优势的小城镇,不应当对其大量投资,也不应鼓励人口和资金过多地向这些小城镇转移。
因此,就我国目前农村工业发展的状况来看,农村工业聚集地应选择的区位是:
(1)县城及县级市市区。县城和县级市市区,在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且本身具有工业布局的多重指向,特别是在市场、交通、通讯、科技、教育、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满足农村工业聚集对区位条件的要求。但是,绝大多数县城和县级市城区,目前的人口规模还是偏小,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备,经济不够繁荣,文化不够活跃,还不能真正起到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因此,在现行的体制下,在大中城市户籍制度、劳动力就业制度等还没有彻底改革的情况下,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可以,而且也有条件在这些方面首先进行改革,县城和县级市也就成为农村工业聚集首选区位。
(2)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在一些人口密度大、经济实力强的县城之外,还有一些处在交通要道、市场条件好、有产业发展前途的中心镇,也应当成为农村工业聚集的区位。中心镇虽然在行政建制上也只是建制镇,但因其具有优势区位,具有多重企业指向。它的发展能够辐射周围的几个建制镇,且它大多数位于县与县的交界处,它的发展,能够促进县域经济交流,打破块块分割的地方保护主义,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
总之,要有重点地选择农村工业聚集的小城镇,使这些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一起纳入我国统一的规模层次体系,并按照各自的结构功能吸纳和配置资源,使一部分小城镇成为城镇体系中的新生成员快速发展。而众多的乡镇和村镇,则应继续保持其“乡土”特征,承担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并且在用地规模等方面受到严格控制。(注:方军:《三元经济背景下产业空间结构的系统转变》,《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期。)
三、必须培植优位小城镇的产业群
(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农村工业向优位小城镇聚集,必须形成产业群。以研究竞争优势竞争战略著称于世的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群,能够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居的。
(二)产业群形成机制
增长极理论认为,产业群的形成是由于具有很高连锁度的那些推动型产业发挥作用的结果。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在这里,增长极理论强调的是推动性产业的作用,一个地区之所以能够形成产业集群,关键是在本地区内建立一系列推动性产业。因此,按照增长极理论形成的产业群是由推动型产业起支配作用的产业的群集,这类产业群的形成是依靠政府制定政策来实现的。
而以波特为首的管理学派则认为所有的集群都能改善生产率。一个区位的繁荣和生产率不是在于企业在什么产业里竞争,而是它们如何竞争。企业在任何产业中,只要它用先进的技术和服务,无论产业是鞋业、农业或半导体业,都可以有生产率。波特认为,高技术和低技术之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分,都意义不大。他们认为“所有的集群都是好的……任何产业,任何集群,如果使用先进技术,有受到良好培训的人员,都能提高生产率,你可以通过制鞋致富,也可以种庄稼致富,只要是用先进的方法从事这些行业,所有的集群都是好的,不应挑选集群,而应该扶植所有的集群。”(注: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集群有多种形式,取决于它们的尝试和精尖程度,多数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第一,一组公司,包括专业化的投入、零部件、机械和服务,以及相关产业的企业。
2、下游企业、生产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专业的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和其他提供专业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机构,例如大学、智囊团、提供职业培训者,以及提供标准的机构。
3、商会和其他涵盖集群成员的团体。
根据以上理论,笔者认为,小城镇产业群的形成必须是县域范围内的优势产业集群的结果。
优势产业是指在本地区乃至在全国分工中具有要素禀赋优势或相对价格优势的产业,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一般就是这个地区的特色产业。它与主导产业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不管是优势产业还是主导产业,经过选定以后,都将通过制订产业政策,运用诱导手段,使之在产业结构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并通过各种波及方式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产业,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因此它强调的是技术进步快、生产率迅速提高的产业;而优势产业强调的是利用要素禀赋优势或相对价格优势。此外,主导产业是相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而言,其选择是根据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阶段;优势产业是相对国民经济某一局部的产业结构而言,其选择依据的是该局部的阶段发展水平。
聚集经济是小城镇不同于农村地区的特征,不断增强小城镇的聚集程度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条件。农村工业向小城镇聚集是农村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农村工业都必须向小城镇聚集,而是有选择地向小城镇聚集。选择的依据是,这个产业对聚集程度要求较高,且这个产业是具有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
因此,农村工业中应当聚集的是能够形成聚集体的优势产业和与优势产业具有紧密联系的辅助产业。农村工业聚集行业选择与确定的问题,就是区域优势产业的合理选择与确定问题。近年来,一些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和农村工业区能够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具有特色的地区优势的发展作为支撑。
因此,这里的关键是优势产业的选择,或有特色的工业企业的选择。选择和确定小城镇的优势产业,应该依据以下三条基准:产业关联基准、相对价格基准、选择性竞争基准。这三个基准常常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
总之,通过培植优位小城镇产业群,才能提升优位小城镇的竞争优势,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小城镇经济又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经济发展了,县域经济也才能高速发展。
标签:小城镇论文; 农业论文; 县域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民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