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峰[1]2007年在《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HBCIM)的构建及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主要着眼于如何将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应用于现行化学新课程,尝试构建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同时对该模式与传统化学模式、化学学习、化学表象、化学思维、化学探究能力的关系作相关探索。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建模的思路,大致分为四部分:(1)选模——首先在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确定建模的教学目的,并选取广州市两所高中(广州市47中与花都区新华中学)实施教学与科学探究辅导工作,以进行相关的案例研究(即预做实验);(2)建模——对教学案例做深层次的分析,结合其特征确定关键词,简要地表述新教学模式(“6S”与“10C”两个子模式)的含义;(3)用模——再次深入高中化学课堂,承担高二年级两个化学选修班(实验条件平行的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工作,教学内容为选修模块4中第叁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并根据教学实际对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检验与修改,其中在实验班、对照班分别以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施教;(4)评模——结合相应的量表与问卷等研究工具调查师生对新模式的态度,并通过前、后测的方法研究新模式对学生的化学学业成绩、学习兴趣与态度、概念理解、元认知水平及图像技能的影响情况。主要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开放性问卷与量表相结合)、访谈调查法(半结构性访谈与个别访谈相结合)、观察调查法(参与型观察与非结构型观察法相结合)、口语报告法;相关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等。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与国外研究接轨,并弥补有关领域的空缺——手持化教学模式研究是目前国外关于教学模式方面研究的主流,但在具体化学学科的应用并不多;(2)基于理论建构与案例应用两个层面,一定程度上拓展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模式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国内虽不乏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模式、网络化化学教学模式及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而对于将手持技术整合于化学课程(尤其是新课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科学”的化学教学模式研究非常罕见;(3)首次实现手持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国内化学教学绝大多数建立在定性教学的基础上,如教学手段常为定性演示或探究实验等,而相对缺乏以手持技术作为定量教学手段的教学实践;(4)进一步将手持技术作为化学学习的认知工具研究——国内有关研究大多倾向于将手持技术作为探究工具使用于课题探究,而较少探讨手持技术对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等认知领域的问题;(5)通过定量数据与定性材料综合分析学生与化学教师对手持技术的态度与感受以及手持技术对学生化学学习的帮助——国内非常缺少数据表明师生对手持技术的态度,以及手持技术对学生学习兴趣、化学概念理解与元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影响;(6)综合运用多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有关量表的编制及其信度与效度的分析,以及一些较高级的统计方法(如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的使用。
余劲松[2]2007年在《基于问题解决的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探究学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因此,如何构建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已成为目前普通高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它必将对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起积极作用,同时对探究性学习理论的构建及实践探索也大有助益.我们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在文中探讨了教学模式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定义,构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且重点介绍了该模式的教学程序和教学评价,提出了该模式常用的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和方法.针对于该模式的可行性和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初步的检验.实践表明,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该模式的实践和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评价方面,还需要一些外部援助,特别是专家学者们的援助.
林云[3]2007年在《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和中学化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结合新课改的"叁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其探究技能与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水平、强调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为最终目标的科学探究教学已成为基础化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探究式教学,以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突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优势越来越引起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重点探讨的是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和有效地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践问题,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适宜于探究教学的内容及探索有效地开展探究式教学途径。论文在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有关探究教学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简述了探究教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究式教学的涵义、特点、类型、探究教学的条件以及探究内容的选择原则。第二部分,论文从高中化学课程特点、高中学生的特点、化学教学大纲、探究式教学的优势等多个方面分析了高中化学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可行性。设计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了高中生的探究技能现状。重点分析了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2教材中适宜于探究教学的内容;结合课堂活动实际,探讨了探究式教学对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归纳出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学实践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探究式教学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和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学生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文章为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模式,为促进课堂探究教学的开展、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李爱荣[4]2004年在《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在课堂上,当前落实新课程标准成为全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的注意力过分集中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学形式的变更上,却很少从受教育者的“学”的角度来研究教学过程,而“探究教学”就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取知识、理解科学思想以及理解科学家们如何研究自然界的方法的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探究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和合作式学习,它主张学生是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和培养能力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广泛。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在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中,把化学知识当成了死的教条,把学习简单的看成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输入过程,低估了学生已有知识和认知能力。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可以拥有丰富的知识,但缺乏自主性和独力性,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上是理解记忆,缺少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基本上停留在对关键要点的记忆上,难以产生广泛的迁移。而探究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成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与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并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研究而完成本文。文章在阐述了课题研究背景、国内外发展的现状、课题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发展及有关探究教学基本概念之后,针对中学化学教学中,概念教学、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活动课教学的特点,提出叁种对应的探究教学模式。归纳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收集事实和材料---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来进行概念教学;发现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归纳抽象概括---获得结论---迁移应用等环节来进行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通过选取问题---提出假设---实验设计,验证假设---推理判断,获得结论---交流应用等环节来进行活动课教学。 教学实践表明,上述叁种探究教学模式既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及中学生认知心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又能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产生对知识广泛而灵活的迁移,这叁种教学模式,对于当前化学学科的教学模式起到了丰富和发展作用,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倡导探究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途径。
李理[5]2008年在《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类型及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劳动者的素质要靠教育来培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状态,提倡乐于探究,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而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实施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指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目的的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一种教学。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本文对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类型和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旨在对化学教育工作者实施化学探究式教学和进行探究教学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指出了中学化学教学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意义以及本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探究式教学的理论探讨,对探究式教学的概念与本质、探究式教学的特征、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化学探究式教学的特征做了详细的阐述。第叁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篇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叁部分依据探究式教学开放程度的5种水平将化学探究式教学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分别为全封闭式探究教学、半封闭式探究教学、半开放式探究教学和全开放式探究教学,这四种探究式教学类型的运用并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应是针对不同的探究教学内容和不同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类型,其运用方式应是灵活多样的。第四部分是对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的探讨,包括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原则、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环节和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实例研究,其中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环节这一节对探究目标的设计、探究内容的设计、探究情境的设计、探究活动的设计以及探究活动的组织与评价的设计都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有利于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探究教学设计时创设出一份丰富多彩、能够调动起学生探究积极性、促进学生探究学习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究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对化学探究教学设计的评价的探讨,提出了探究教学设计的评价原则,评价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探究教学设计的评价方案。希望能对化学教师进行化学探究教学设计评价提供帮助。本文最后一个部分是将探究教学设计与实践结合,结合本人在半年多的教育实习中所做的教学实验和调查问卷来进一步证明本文提出的探究教学类型和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谢晓青[6]2014年在《数字化传感实验与中学化学探究学习的整合》文中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当前国际上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与潮流。为了有效地将数字化传感技术应用于化学探究学习中,本文从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叁个视野,分别对科学的本质、化学学科的发展和科学探究学习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数字化传感技术的特点,设计了3种数字化传感实验与探究学习整合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践,使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图像分析探究模式借助数字化传感技术作为化学课堂的定量型的实验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结合实验图像理解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数据分析探究模式让学生能通过数学计算理解所学化学概念或原理,学生在分析与加工信息的基础上,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显着提高;理论发展探究模式让学生通过运用数字化传感实验得到的定量数据和实验曲线,通过质疑、批判与重新建模,发展对化学概念或原理的新理解与认识,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上,思维的批判性和创新性得到改善。教学实践还表明,叁种模式不仅使得探究学习更加深入,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李克兰[7]2006年在《论对话原则下的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作者认为建构一种在对话原则下的探究教学形态,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传统教学的弊端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对在化学教学中引入对话理论的可行性进行了思考,探讨了化学探究式教学(包括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分析了影响对话在化学探究式教学中进行的相关因素,比较了对话原则下化学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异同,提出了开展对话教学原则下的化学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方法和评价内容,并在荆州市部分中学进行了实验,达到了预期效果。因此作者认为对话原则下的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作为新的教育精神和现代教学改革的方向则是无可争议的。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对话教学原则下的化学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方法及内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重构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创造、生成、以人为目的教学要素,营造一个能够给予学生心理安全感的良好教学环境,开展科学知识和人文关怀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能够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技能和科学精神,等等。
王春阳[8]2007年在《中学化学探究—建构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现代中学化学教学逐渐突出两大基本特征:建构性和探究性。体现“两主”的“探究—建构”式化学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而形成的。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建构主义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的现状及发展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以及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作为“探究—建构”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利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较系统地对探究—建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探究—建构的理论依据,探究—建构的实施效果过程。通过了四个多月的教学实践证明,探究—建构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变革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查询、分析、处理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同时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深化了新课程改革。
张翼[9]2011年在《新课程标准条件下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探析》文中认为运用文献研究与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在阐述了研究背景、国内外发展的现状、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发展及有关探究教学基本概念之后,针对中学化学教学中,概念教学、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活动课教学的特点,提出叁种对应的探究教学模式。这叁种教学模式,对于当前中学化学教学模式起到了丰富和发展作用,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倡导探究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途径。
刘婷[10]2017年在《高中化学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研究》文中认为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探究性学习便在学校各个学科中得到大力提倡。高中化学教学作为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理论基础及现状,针对目前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学化学教学论中的相关理论、新课程标准及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构建高中化学新课程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结构,设计了高一化学课程引导探究教学案例,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对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践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班高了6.95分,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13%,对该教学模式也更加认同。说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单一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合作交流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HBCIM)的构建及其研究[D]. 邓峰. 华南师范大学. 2007
[2]. 基于问题解决的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D]. 余劲松. 江西师范大学. 2007
[3].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D]. 林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4]. 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D]. 李爱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4
[5]. 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类型及教学设计研究[D]. 李理.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6]. 数字化传感实验与中学化学探究学习的整合[D]. 谢晓青. 苏州大学. 2014
[7]. 论对话原则下的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D]. 李克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8]. 中学化学探究—建构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春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9]. 新课程标准条件下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探析[J]. 张翼.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0]. 高中化学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研究[D]. 刘婷. 宁夏师范学院.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