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失衡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兼论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量论文,现实意义论文,制度创新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在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中,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是并存的。因此,在控制总需求规模和提高总供给水平的同时,还必须对总需求结构和总供给结构进行调节,通过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的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因为在总需求膨胀的背景下,增加总供给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提高积累效果而不是积累率,从而一方面有利于对总需求规模的控制,另一方面有利于有效地促进总供给水平的提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经济体制转轨为前提条件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找到一条合辙的轨迹,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制度要有创新。对我国当前极具现实意义的制度创新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机制和转变政府经济职能。
关键词总供给 总需求 总量失衡 结构失衡 经济增长方式制度创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控制总需求规模和有效地提高总供给水平,从而实现总量平衡,无疑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只有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才能真正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所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研究应该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的规范分析是以充分的实证研究为基础的,只是鉴于篇幅的限制而未给予阐述,其中所得出的规范性结论同时可以得到实证分析的佐证。此外,本文舍象掉了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是在封闭条件下讨论总量失衡问题,但这并不否定被舍象掉的因素的极大重要性,而且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在开放条件下也是成立的。
一
我国宏观经济失衡在总量上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这是我们展开分析的前提,这一判断可以得到实证研究的证明。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经济后果必然表现为:投资膨胀;消费膨胀;信贷膨胀;通货膨胀,居民实际生活水平降低;价格扭曲,资源配置非合理化。总之,经济增长过快,超过资源的供给能力和国民经济所能承受的程度,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损害了经济持续增长的机制,并引起结构失衡、短线制约突出和效益下降。当经济过热状态难以为继时,宏观经济运行就会由热变冷,形成经济超常波动。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最终确立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原因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从需求方面来看,在公有制经济中,由于政府和企业都存在着追求高经济增长率的倾向,而整个社会又通行着财政软约束,所以就会出现持续的投资饥渴。在货币发行不能得到严格控制时,由投资饥渴和财政软约束导致的投资膨胀就表现为名义国民收入大于实际国民收入,并由此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这种状况有时甚至与总供给的绝对水平无关。总供给增长,总需求也增长,而且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供给的增长速度。从供给方面来说,之所以会出现持续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直接原因就在于供给效率低下,这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组织管理效率和由技术创新不足引起的动态技术效率低下,深层原因则在于整个经济体制(包括财产关系系统、决策系统、动力系统、约束系统和信息系统等)和企业经营机制(包括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发展机制等)不能保证向社会有效地提供供给。总之,一方面是需求过旺,另一方面是供给不足,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导致了持续的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对总量失衡的分析不能脱离结构失衡。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已经被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反复证明。我国的宏观经济失衡总是表现为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并存,而且往往是结构失衡引起总量失衡,反过来总量失衡又加剧了结构扭曲。因此,在对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加以调控,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调控,促进经济结构向合理化方向演进,通过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的实现。
二
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需要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进行调控。从总需求方面来讲,应当运用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的经济政策以及税收杠杆和信贷杠杆为主的经济杠杆,控制总需求规模和调节总需求结构。从财政政策来看:(1 )对新税制在运行中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要加以解决,从而进一步完善新税制;通过税收体制的改革,使国家税收收入流失得到有效的遏制;同时强化税种和税率对供求结构的调节功能。(2)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控制财政支出总量; 财政支出的方向应趋于合理,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财政支出中的积累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应适当提高,从而在财政支出总量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使积累性支出保持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从货币政策来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货币金融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将会日益突出,并将取代财政政策的地位而成为最主要的调控手段。运用货币金融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核心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以现金流量作为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唯一指标,而将非现金结算部分排斥在外,这显然不符合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如果把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作为主要指标,又会因为货币流通速度难以计算,而使操作的难度加大。所以,以信贷规模(或者说是总量)代替货币供应量作为主要指标,是比较实际可行的。
利率是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有效的经济杠杆。要使利率发挥杠杆的作用,就必须努力维持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从而使名义利率不低于通货膨胀率。同时,要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从而使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的变动能作出灵敏的反应。
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再贴现率也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随着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办和发展,公开市场业务将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和利率发生变动,从而使投资增加或减少,达到刺激或抑制总需求的目的。根据存款的流动性差异确定不同的存款准备率是防止信贷膨胀的重要措施。传统体制下对不同的存款种类实行统一准备率,并对准备金支付利息,这不利于发挥存款准备率的杠杆作用。针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存款准备率和再贴现率不应轻易地调低,因为这有可能与现行已调低的利率和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的拓展,共同导致信贷规模的膨胀。
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从总供给方面来讲,应当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契机,提高要素投入的生产效率,从而增加社会有效供给的总量和调节社会总供给的结构。经济增长与社会总供给增加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是相辅相成的;而且经济增长又是社会总供给结构协调和优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把社会总供给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考察有着重要意义。
经济增长与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积累率和积累效果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我们以国民收入增长率代表经济增长率,运用下面一组关系式可以对积累率和积累效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加以说明。
AR=A/Y
其中,AR:积累率;A:积累额;Y:国民收入。
AE=△Y/A
其中,AE:积累效果;△Y:国民收入增长额。
△ Y/Y=AR×AE
其中,△Y/Y:国民收入增长率。
由上述关系式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依赖于积累率和积累效果的提高。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需要实现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的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而且到下世纪中叶,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这一切都说明经济增长不能没有一定的速度。但是要保持一定的和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把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统一起来,缺乏效益的高速度最终必然导致“泡沫经济”,造成虚假的繁荣。总之,为了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必然要在逐步调整积累结构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积累率。这种调整就是主要运用产业政策使更多的资金投向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打破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协调供求结构平衡,并由结构平衡推动总量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然而积累率的提高是有界限的,特别是在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总量失衡和结构矛盾突出,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很大的条件下,积累率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积累率的界限包括:
1.技术界限。因为每年的社会总产品中可用于积累从而进行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是一定的,这也就决定了积累的界限。超过技术界限的积累归根到底是无效的。
2.经济界限。因为积累与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国民收入与消费基金之差就是积累的界限。损害了消费的积累最终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3.社会界限。因为社会对积累的吸收能力要受到诸如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劳动者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政府效率等条件的制约,这也就成为制约积累的界限。超过社会吸收能力的积累必然导致低效率。
在不能依靠大幅度提高积累率促进经济增长,进而增加社会总供给的条件下,以提高积累效果促进经济增长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这种由主要依靠积累率变为主要依靠积累效果来实现或促进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可以有四种不同的表述形式,而四种形式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1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从经营方式的角度来讲;(2 )由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向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转变,这是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来讲;(3 )由依靠增加投入的数量向提高投入的效率转变,这是从要素投入的角度来讲;(4 )由依靠积累率向依靠积累效果转变,这是从积累的角度来讲。实现经济增长和增加社会总供给,必须要增加要素投入,进行积累,从而进行扩大再生产和经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和积累率的提高,进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实行粗放式经营,转变为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效率和积累效果的提高,进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实行集约式经营,进而实现或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这里我们从积累的角度来讨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一般来说,影响积累效果的主要因素是:(1)科技水平的提高。 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扩大、质量提高,使劳动手段更新,并使劳动者的素质提高。(2)组织管理的改善。 组织管理的改善可以使社会和企业的分工与协作得到发展,使资源在产业、行业(部门)和地区之间合理配置,在企业中克服“搭便车”、“偷懒”等机会主义动机和行为,并促进生产资料的节约。(3)积累界限的制约。 前面我们分析了超过合理界限的积累最终会导致积累效果的降低。总之,提高积累效果就是要让一定的积累与先进的生产手段、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丰度好的自然资源相结合,从而提高积累的投入—产出比率。具体地说,提高积累效果的途径包括:
1.提高积累的结构效益。在积累中,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应保持适当的比例,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并通过结构的优化实现总量的平衡。同时,积累还要促进地区结构的优化,从而提高积累效果。
2.提高积累的规模效益。针对我国目前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重复投资和建设导致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的状况,调整投资政策,引导积累投向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和企业(如汽车行业中的骨干企业),使有限的积累实现尽可能高的规模效益。
3.提高积累的技术效益。依靠投资政策的引导,促进企业由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向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将投资重点转向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向技术要效益。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的同时,还要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集约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资本集约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向技术集约型产业的演进,后者对于我国更具现实意义。
4.提高积累的流通效益。加快市场的培育和市场体系的完善,确立合理的市场规则、市场组织、市场管理和市场秩序,使市场机制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从而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积累效果。
三
针对我国当前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我们一方面要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另一方面要提高总供给水平。而在总需求过旺的背景下提高总供给水平必须主要依靠提高积累效果,而不是积累率,即依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涉及并有赖于金融体制和财税体制的改革、市场的培育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诸多领域和环节。因此,可以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根本性和全局性的转变,是以经济体制转轨为前提条件的,它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检验我国经济体制实现转轨的标志。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要找到一条合辙的轨迹或路径,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制度创新。这里讲的制度,是一系列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它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功能以及诱导经济主体行为的作用。我们以下面的经济增长模型来说明制度和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Q=Tf(K,L)
其中,Q:总产出;f: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与产出的函数关系; K:资本投入量;L:劳动投入量;T:技术进步的贡献。该模型表明总产出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量及技术进步,然而这是把制度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并假定为既定的前提下的模型。如果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考察,则模型变为:
Q=γtf(αk,βl)
其中,α:资本的利用程度;β:劳动的努力程度;γ: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k: 资本量;l:劳动量;t:技术进步。αk=K,βl=L,γt=T。显然,α、β和γ都是由制度决定的,它们取决于制度所提供的激励和约束,取决于由制度决定的各经济主体的行为目标和相互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对经济增长率的模型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制度的重要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在要素的数量一定而且技术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关键就在于由制度创新所引致的资本利用程度、劳动努力程度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程度的提高。
我们认为,当前对我国极具现实意义的制度创新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机制和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所有制和产权关系的变革,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只有企业有了自身的物质利益要求,而人们又能够从自身利益出发关心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则技术创新、提高资本效率和劳动效率才可能成为现实,从而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了可靠的基础。市场的培育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一方面为企业创造市场竞争环境,缺乏竞争性的市场就难以保证企业的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缺乏流动性的市场就难以保证积累的效果。转变政府经济职能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市场机制的前提、基础和保证。没有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企业就仍然是政企不分的,难以成为市场竞争主体;没有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市场就只能是封闭和割据的,市场机制难以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不转变经济职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机制的完善都是难以实现的。
制度创新不是没有成本的,制度创新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1 )存在一个推动制度创新的利益集团;(2 )该利益集团的力量在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3)新制度为该利益集团带来的净收益大于旧制度。因此,制度创新的动力是人们的报酬递增预期。新制度经济学者认为,一个社会的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决定了报酬的实现方式。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都有报酬递增的愿望,但两者在现存制度下获得报酬递增的方式不同,只有当两者的报酬递增要求一致(即实现相互报酬递增)时,才会出现制度变迁的合辙轨迹,即制度向好的方向演变的通道。然而,政治组织与经济组织之间的报酬递增要求一致时,并非就意味着制度向好的方向演变。比如有的地方假冒伪劣产品生产、侵权行为与地方保护主义(默认和疏于治理也是一种保护)和“诸侯经济”相配套,也使经济组织与政治组织实现了相互报酬递增,但这绝不意味着制度向好的方向演变。合辙的轨迹就是要使经济组织由于受到规范化制度的约束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政治组织由于致力于规范化制度的建设也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制度的培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因为它们为人们提供了具有约束力和激励特征的规则,可以使要素和产品在流动中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能,这也正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