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指导方式论文_王鸿宾 张世平

浅议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指导方式论文_王鸿宾 张世平

重庆渝西中学 王鸿宾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 张世平

高中新课程改革总体上需要课程实施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对于高中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对于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问题解决相结合,提高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自然科学之一。如何在学生的实验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产指导,理会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综合学习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应对高中新课程生物实验教学有明确的目标认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与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物实验是学生生物科学知识学习的必要手段。它可引导学生形象地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了解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的学习理解生物知识提供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动手动脑、分析总结的能力,激发他们不断探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为此,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育目标决定了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关注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于教师必须关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课堂预设与生成等等。作为一旬生物教师,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用有效教学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设计适合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的生物实验活动,明确好教学目标。事实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只有通过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科学家的故事、思考与讨论、相关信息、技能训练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以帮助学生有选择的、有效的学习生物知识。比如:必修2《遗传与变异》模块(人教版)“伴性遗传”的教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学习要求是:能概述伴性遗传的含义与特点;会举例说明伴性遗传的特点和在实践中的应用。由于学生在第一章已经掌握了遗传图谱的分析方法,也知道了性染色体,所以教师在学生介绍完色盲的发现过程后,就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一个资料分析:“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让学生判断出色盲的遗传方式—-伴X隐性遗传,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此色盲家系的遗传,写出遗传图解,得出色盲遗传的特点:交叉遗传,男多女少,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思维更加连贯。

二、教师应了解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新的变化1.生物实验教学由验证性实验到探究性实验的变化。传统的生物实验一般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验证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减少了学生探索与发现的机会。

新课程生物实验教学,高度重视把适合研究探索的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究性实验,恢复生物探究性的本来面貌,使学生由旁观者变为承担者,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例如,在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待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为什么一半要遮光,一半不遮光?为什么要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如何来检验淀粉的产生?等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2.课堂演示实验转变为边讲、边探究的实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课程生物实验教学主要是边讲、边探究的实验,努力使学生有自己动手实验和思维同步发展的机会。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一课,教师需要挖掘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素材,选其中的一个科学家的实验来进行挖掘,让学生来体验在当时社会背景下,面对相应的课题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样的一种改革,不再是科学实验发现的简单再现,而是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历程与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能力。所以,学生对互动式教学的兴趣比较高,同时也反馈出了学生的模型制作和实验教学这样开放式教学的热切呼唤。

三、教师应根据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不同类型进行有效指导高考生物实验教学考点有四个方面:一是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的16个生物实验内容,二是课标中以探究生物学原理为主线的隐性实验;三是课标教材的生物科学史中的科学实验方法的五方面内容;四是遗传学中的相关遗传实验内容。因此,教师组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有四点教学要求:一是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 容表”所列的实验能力;二是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三是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四是能对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的能力。对此,教师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进行学生有效指导的方式就必然会有:1.模块实验教学的有效设计指导。模拟实验是根据相似的理论,先设计与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对模型的实验和研究,间接地去实验和研究原型的性质和规律性,这种间接的实验方法称模拟实验,又称为模拟方法。高中生物学中的模拟实验大致可分为:计算机模拟实验;模型模拟实验。

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噬茵体侵染细菌实验、米勒实验、人体内稳态的维持等。比如:DNA双螺旋结构就是通过模型的方法建立起来的。所以,高中必修2《遗传与变异》模块(人教版)“减数分裂”的教学如果直接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特点呈现给学生,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染色体变化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尝试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来完成这部分教学,就能很好地完成好教学的指导任务。具体设计为教师先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构建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模型,让学生明确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概念关系,再让学生小组成员合作,用橡皮泥构建“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变化模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构建不同的模型,然后各小组在全班展示模型,师生共同展开交流和讨论,对各组构建的模型进行分析,再让学生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修改,最后用计算机宏观地展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并配以文字描述,进一步建立起思维模型。

2.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设计指导。探究性实验是模拟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过程,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探究性实验的考查方向很多如:实验纠错型,实验分析型,实验设计型,实验设计题等。一份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应该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对象,实验条件,实验材料、用具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假设和预期,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例如:在讲述《伴性遗传》时,教师并不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色盲再讲外耳廓多毛症,而是先讲外耳廓多毛症,因为此病的发病特点是传男不传女,真正能体现伴形遗传的特点,所以能对伴性遗传的概念进行复习,而且其至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学生容易理解,然后再由道尔顿的例子顺势去讲解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色盲,这样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再如:在《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对实验条件下酶活性探究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就能引导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学习。

3.开放性实验教学有效设计指导。开放性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后,让学生设计《种子泵》的实验方案,学生可以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角度去考虑:可从生物学科出发,利用种子萌发要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原理(还可联系种子萌发的条件);也可从化学知识的角度了解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的知识;还可以学习物理学中气体压强的有关知识。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思路拓宽了,知识间的联系加深了,也就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再例如在七年级《生物学》的《探究气孔的分布和数目》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方案,再让他们相互交流,之后,教师再给予恰当的评价,再让他们进一步修改方案,结果,同学们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基础上,分别设计出了自己方案,比如:用凡士林堵塞气孔的方法、用石蕊试纸放在叶片上,再用透明胶粘住的办法等等。

4.自主实验教学的有效设计指导。自主活动是学生学习生物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思考与参与的实验观察活动获得的实验事实,通过自主查阅、调查等获得的证据,并不等于学习的结论或解释,学生要想得出结论,还应在对所收集的事实和证据进行

论文作者:王鸿宾 张世平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0

标签:;  ;  ;  ;  ;  ;  ;  ;  

浅议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指导方式论文_王鸿宾 张世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