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道路工程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部分,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出行与运输安全,因此,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水泥稳定土路床处理作为道路基础,该阶段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路面的安全与稳定。路拌法作为常见施工技术,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能够为道路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保障道路工程质量,推动道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路拌法;水泥稳定土;路床处理;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前言:路床作为道路的基础,主要是指路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道路运行中,路床将承受由路面传递的荷载力,对此,路床施工过程中,应保障其均匀、密实且强度达标[1]。通常,水泥稳定土是常见的路床应用混合料,路拌法是常用施工方式,为保障路床处理的质量,文章基于路拌法对水泥稳定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展开探析,以期保障路床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以此提高道路质量与寿命。
1、水泥稳定土施工的简单概述
主要是通过向粉碎或本身松散的土内掺入充足水泥、水,通过拌合得到符合要求的混合料,通过压实与养护,使其抗压强度达到规定需求,此为水泥稳定土。可以说,水泥稳定土就是强度达到要求的混合料,对土类无要求,水泥土、水泥石屑、水泥砂都可代表水泥稳定土。通常来讲,水泥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与基层,在施工过程中,土块应尽可能粉碎,土粒尺寸不得大于15mm,稳定土配料应科学、准确。路拌法施工时,应保障摊铺的均匀性,同时,对填料厚度、高程等严格控制,路拱横坡应和路面保持一致[2]。当混合料达到或略高出最佳含水量时,对混合料进行碾压,直至压实度符合要求。
2、路拌法施工技术的简单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道路工程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带动了不同地区的贸易往来,提高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现阶段,虽然道路建设技术在不断增多,但是,在路床材料选择上,并未有较大改变,水泥稳定土仍是我国公路路床施工的常用方法。在道路施工中,路拌法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其的施工原理为:施工人员通过机械设备与人工配合,在道路施工中,严格依照规定线路对混合材料进行拌合,并铺设、碾压与养护,直至道路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以此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效果。总体来讲,在道路施工中,路拌法施工具有明显的优势,施工简便,投入成本低廉,因此,在道路建设中,路拌法应用较为广泛。
3、路拌法水泥稳定土路床处理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3.1、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路床处理过程中,为保障路拌法水泥稳定土的达到标准要求,有效避免潜在质量问题的发生,原材料控制非常关键。水泥稳定土施工中,土粒为常被分为三种,细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9.5mm,粒径小于2.36mm的土粒占据约90%;中粒土,粒径不超过26.5mm,小于19.0mm的粒径占据约90%;粗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小于31.5mm的颗粒占据90%左右。在土粒选择时,应根据工程需求,选择适当的颗粒,并做好质量检查,保障其质量达到标准。在水泥选择时,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还应满足各项标准与规范。并且,在选择土料时,无论是粘土、砂性土,都应满足12-20属性指数。同时,应保障水泥稳定土混合料中含有优良钙物质,且镁的含量应在60%以上。通常,在工程施工中,水泥使用应选择分层拌合、摊铺、碾压方式。不影响工程进度的同时,减少水泥存放时间,保障材料质量。另外,在水泥稳定土施工中,水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在路拌法施工中,应保障水的清洁,可直接使用地下水,对于可能受到污染的地下水,应提前处理,避免水污染影响水泥稳定土的质量[3]。另外,若水源出现紧张问题,应保障水pH值大于7,避免路拌法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3.2、对路床工程建设的养生质量进行控制
在对路床进行处理中,对水泥稳定土碾压后,产生的水泥稳定土速度主要取决于路床的湿度与养护温度等的影响。对此,在路床进行路拌法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养生质量。可以这样说,养生过程直接影响着道路裂缝、板体形成、水泥稳定土强度高低等。然而,在路床建设工程中,常忽视了路床的养护工作,大多在路床碾压完毕且强度达标后展开路面施工,最终导致道路运行中产生路基下陷、路面裂缝等问题,影响了整个道路的质量。对此,在水泥稳定土施工中,加强养生的质量控制,对养生的湿度与温度加强控制,并保障养生时间不低于7天,应在碾压完毕后且检查符合规定后,立刻展开养生工作,避免时间拖长影响养生整体效果。
3.3、全面控制拌合质量
在路拌法施工中,原材料拌合直接影响着整个水泥稳定土的安全性、稳定性,关系着整个道路的施工质量。对此,在路拌法施工阶段,应首先对混合料的配比进行试验,通过试验段拌合、铺设、碾压,得出最佳混合料配比,为路拌法施工质量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在拌合过程中,专业人员应随时检查拌合情况,及时根据混合料情况调整拌合,保障拌合深度的规范性与标准化,避免路床表面被破坏,影响整个道路的质量。
3.4、加强碾压阶段的质量控制
图1 水泥稳定土碾压施工
在水泥稳定土路床施工中,碾压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路床的强度与稳定性。在碾压过程中,若出现路床表面松散、轮胎痕迹明显、翻浆、砂粒径超标等问题,应及时处理,避免影响路床质量。若存在标高不符问题,应利用平地机将高出部分刮除,遵循“宁高勿低”原则,严禁薄层贴补,并保障标高合格率在85%以上,同时,利用左中右三条线,全面严格控制标高。另外,在碾压过程中,应提前通过试验段进行试碾压,以此得出碾压次数与碾压速度等工艺参数,避免压实度不足或过高等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同时,在路床碾压施工阶段,应保障操作人员的专业性,以此保障碾压过程稳定可控,避免压路机的忽快忽慢,全面保障路床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如图1所示,为水泥稳定土路床正在进行碾压施工。由图可以看出,路面平整、外观良好,此时,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碾压过的路床,杜绝不合格现象,有效保障了碾压施工的整体质量。
3.5、对水泥稳定土路床施工中存在问题进行控制
在水泥稳定土施工中,存在如下问题,严重影响了路床质量。其一,水泥延迟问题。水泥是一种剂量与延迟时间成正比的材料,在水泥稳定土施工中,水泥添加剂量越高,则水泥延迟时间越长[4]。而在现行规范内,综合稳定土的强度、最大干密度等常以重型击实、标准养护过程得到的数值作为标准,影响了实测压实度准确性。对此,在施工中,保障拌合机械的高效率,且拌合、整平与碾压紧密相接,尽可能控制加水至压实的时间间隔,制作试件测定达到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确保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要求。如此,有效保障水泥稳定土强度。其二,在摊铺和碾压过程中,应重视施工长度的合理性,并保障水泥段落的拌合、整平、碾压工作在3h内完成,避免作业长度过长影响水泥稳定土压实效果,作业长度过短影响施工进度。依照以往经验,在路床水泥稳定土施工中,施工长度控制在100-150m为佳。
4、总结
总而言之,在路拌法的水泥稳定土路床施工现场,为保障工程整体质量,应严格控制原材料,加强路床养生工作,有效控制全面拌合的质量,重视碾压阶段的质量控制。同时,对于施工中存在的相应问题,也应及时控制,避免潜在问题逐渐扩大,带来严重质量事故与社会影响。如此,全面提高路床施工质量,避免潜在隐患发生,为整个道路的质量与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燕永平.路拌法水泥稳定土路床处理现场施工控制探讨[J].公路与汽运,2015(3):136-137.
[2]刘博.路基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250.
[3]郭建铎.路拌法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z1):104-105.
论文作者:赵力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水泥论文; 稳定论文; 道路论文; 质量论文; 土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粒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