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的有效策略分析论文_李波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的有效策略分析论文_李波

深圳市城建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28

摘要:长久以来,建筑工程行业工程质量不合格问题一直为社会各界所诟病,由于部分不合格建筑工程的出现,造成了各类资源的浪费以及经济的损失,并严重影响政府相关监督部门以及建筑行业声誉。为此,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管理控制政策,并制定了更为细致的相关行业标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为此,本文首先从工程管理、施工技术、监督力度三个方面,分析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然后针对性的提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控制策略

前言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两个关键环节,为了顺利完成项目建设以及交付使用,对于每一个参建单位来说,都必须严格把关上述两个关键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施工标准,这样一方面为业主提供了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保障,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升建筑企业的业内声誉,并实现企业盈利的稳步增长。

一、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从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来看,首先由于管理链长、程序较为复杂,项目管理人员能力以及施工班组工艺参差不齐等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再加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些参建单位在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的采购以及相关验收方面未按照规范程序执行,很容易为工程质量问题埋下隐患;其次是变相转包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这种建筑行业中的普遍现象。参与转包的施工单位,由于其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大多没有取得相关上岗资职要求,而且流动性大,会给工程管理带来很大的安全质量隐患。在这种模式下,参建各方的责、权、利难以界定,在较为重大问题面前往往会相互推诿。建设单位分包方分工不明确,项目管理程序模糊,施工班组工艺参差不齐等原因会让工程建设管理的难度大大提高,从而影响整个工程建筑的成本、进度、安全和质量目标。

(二)工程施工技术未适应时代发展

由于传统的施工工艺技术成本较低,因而在一些建筑企业在眼前利益的驱使下,很难投入大量资金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增加工程成本。然而,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难度扩大以及相关先进技术的出现,传统的施工技术已难以适应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如超高层建筑、大型拦截大坝、复杂环境隧道等工程,必须要在新设备、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保障建筑工程管理的各项目标。一些建筑企业由于资金等原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购置新设备,引进新技术,就会很难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此外,由于施工工人大多未能受到相关技术培训,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流于形式,在新技术、新工艺使用过程中勉强应付,这都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三)工程监督力度不够

说到工程监督问题,工程监理首当其冲。我国的工程监理模式,从国外引入,直到现在仍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由于监理市场准入及企业管理大多不规范,监理费率低,专业监理人才短缺等内部原因,以及建筑工程行业对于业主的行为没有相应规范,施工单位盲目听从业主指挥以满足其工程进度要求等外部原因,就造成了现在工程监理对于质量监督不力的事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分包管理及自检

如前文所述,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管理链长、管理环节多而复杂的系统,在整个建筑工程中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参与,因而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就显得非常有必要。首先是加强建筑工程专业分包及劳务分包的规范化管理,在建筑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每一阶段都须将其责、权、利进行明确划分,防止互相推诿;其次是加强材料设备采购的管理协作工作,对所有的建筑材料必须经检测、报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再次是加强建筑工人的安全质量意识,安全技术交底不能流于形式,同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员加强自检,将质量问题在事前、事中控制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要留在事后亡羊补牢。

(二)加强成本管理及控制

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工程成本控制既可以扩大盈利空间,还可以保障建筑工程的正常有序进行。首先是要细化成本控制范围,从材料采购、人工成本、机械台班到项目管理的其他间接费用的支出,每一个环节都须纳入成本控制范围;其次是建立成本分析考核制度,分析考核各项成本实际支出与计划值存在的偏差,如有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防止因成本问题而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再次是要加强成本定额管理,做好成本预测和控制。

(三)加强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所耗费的时间周期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所以,为了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都会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书,对于周期较长的工程,还须制定分期进度计划,如周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或季进度计划,以保工程项目的有序推进。在进度计划安排时必须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施工计划需要具有前瞻性,满足业主进度要求的同时保留一定的时间,防止由于天气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工期延误;二是进度计划的编制必须要相关部门、各分包共同协商制定,才能保证进度计划符合施工现场实际生产情况,避免材料采购滞后或累积、工人窝工等不利于项目建设的情况;三是对于业主不切实际的进度目标予以拒绝,避免过度赶工造成质量隐患。

(四)加强采购管理

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建筑工程开工前的材料设备的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若为乙供材料,首先是选择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材料品牌,做好市场调查询价,将备选的材料品牌及厂家资质等相关资料报监理部及业主审核,审核后联系厂家采购,同时加强过程控制和跟踪管理,实现建筑材料的有效配置。无论材料为甲供或是乙供,对于进场材料的验收要把握严要求、高标准的原则,特别是对建筑工程主材的选用:钢筋、水泥等,必须进场复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则需现场做好同条件和标准养护试块,养护到期后送检等,以确保主体结构质量。对于材料设备进场及使用要征得监理单位的许可以及业主的同意;其次是对材料设备采购人员加强培训:一方面要求材料采购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要求确认所采购的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另外,在当前新型材料的面世,采购人员必须时刻关注新材料的信息。

(五)加强管理人员管理

在工程建筑项目的质量问题上,施工人员的素质如何也是关系重大。首先,在对于施工人员的选择上,一是需要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二是需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三是要求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所以,在选人用人时,应注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为让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满足现场工作的需求,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

(六)加强监理企业内部管理

监理单位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机构,应该渗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强化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监理单位首先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注重监理人员培训,提高监理人员专业素质,然后严格依照建筑设计要求、建筑合同条款及各相关专业国家规范和强制性条文,对施工单位不规范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书面通知责令其整改,在建设单位给予一定奖惩措施的支持下,能较大的提高工程质量;其次是监理单位督促和协助建筑企业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度,强化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意识。建筑工程监理监督机制的建立和运行,需要监理单位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施工单位的配合以及建设单位的支持。

三、结束语

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繁多,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建筑材料、监管机制、员工素质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应多管齐下,统筹安排。

参考文献

[1]张武.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 江西建材, 2016(21):295-295.

[2]郑丽娟.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3):221-221.

[3]孙志远, 李波.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研究[J]. 中国厨卫, 2016(10):00035-00036.

[4]马亚红.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 神州, 2017(12):286-286.

论文作者:李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的有效策略分析论文_李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