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结合与应用论文_李家祥

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结合与应用论文_李家祥

新疆巴州国源测绘规划中心 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可供直接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郊外甚至山区等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进行工程开发,工程测量作为工程开发前期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工作,复杂的地形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其技术实施的难度,因此需要加强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必然趋势,也是目前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即从地理信息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主要应用及表现两个角度出发,阐述其与工程测量的具体结合,希望能进一步推动二者互相结合的理论发展。

关键词: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结合应用

引言

现代工程项目一般具有规模大、精度高、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这些实际需求,就要对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进行革新和完善。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众多延伸产品如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等实现了与工程测量的结合,并在不断的改进中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和质量,构成了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新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其系统功能和数据处理管理功能的的强大,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概述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主要应用

1.1 辅助工程人员绘制工程所需地图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 GIS 技术为支撑的一种全方位的地理信息勘察系统,可以充分的了解到某一区域的地理信息,而工程测量主要便是为了对某一区域的地势、相对距离等地理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从而绘制出工程图,为接下来的工程项目施工奠定基础和方向。因此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在工程测量中,可以辅助工程测量人员更加有效、迅捷的绘制出项目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图,并将工程测量人员从大量地实地勘查工作中解放出来。

1.2 提供更加准确客观的信息帮助工程人员决策

GIS 技术还可以辅助工程测量人员更好的分析和梳理数据从而作出更加准确的决策,如 GIS 技术中的电网分析功能可以对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一旦发现计算机系统计算不达标、数据发生偏移的情况,可以自动报警并警示工程测量人员拉闸停电,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是计算机系统重新恢复正常运转。另外,GIS 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通过电网分析功能将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状况巨细无遗的反映出来,便于工程测量人员可以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相关的运行方案与决策,为增加系统的安全中断口可靠性做准备。

1.3 便于工程人员更好的管理地理信息工具

工程测量人员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会利用各种设备来将一些重要的数据信息点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数据所采用的设备也不尽相同,这无疑增加了工程测量人员测量的复杂性和劳动量,而 GIS 技术可以在工程测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记录、实地标识等电子手段来模拟测量人员在线路上的挂牌工作,为检索打下基础,以便能更加快速有效的寻找既定的目标。此外,GIS 系统还可以在工程测量的过程中发挥协助管理功能,处理系统中的故障数振缺陷数抵检修数据和基本台账数据,甚至可以实现模糊地名搜索。

2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的具体结合与应用

2.1 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从而多层次数据显示从而

更为准确、直观、全面地获取数据在正常的工程测量工作中,工程测量人员需要将所要利用的对象的各个信息进行充分的勘察与计算,得出可供工程实用的准确数据,而这些数据并不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有其各自的作用,因此数据的筛选和整理工作往往是工程测量人员的一个难题。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工程测量中,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优点便是可以实现测量信息的数据隔离,从而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与获取能力,提高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此外,将数据进行分层管理后,更有助于数据的管理和转化,更加高效、准确的为工程项目作基础。

2.2 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从而利用庞大数据库进行数据测量

地理信息系统在数据上还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其可以二次开发函数数据库,这也是工程测量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结合的技术支撑和关键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理信息系统所生成的的二次开发函数数据库实在已知测绘出的大量工程数据的基础上再通过数据分层管理来生成多种多样的工程数据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工程测量人员可以在实地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挖掘该区域内的地理信息,从而准确、科学、快速的得出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信息,并大大降低了实际的测绘成本和人员投入,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发展。

2.3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从而实现信息的快速检索与查询

在工程项目施工时确保工程所需各种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到位是一项重要工作,这也是工程测量的目的之所在,但由于传统的工程测量所记录的数据更多地体现在绘制的图表中和相应的数据表格之中,工程施工人员无法准确的在数据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而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工程测量之中,可以更好的充实工程测量数据库,构建出三维地图模型从而实现可视化的具体操作,便于工程人员更好的描述测量量的分析结果。同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层技术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数据,从而在工程施工的同时注重工程和地理环境的兼容性,规避掉因为环境变化而引起的不良影响。

3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测绘中的表现特征

3.1分层处理

分层处理主要表现在系统的数据隔离能力上,在地里数据定位功能中,不同的数据以及不同的内容在施工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也是有所不同的,而内容需要与工程测量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的准确度。而分层处理对于数据的整合以及数据的规划都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这样地理信息在进行空间转换时也更加清晰。而数据在分层管理时,对于数据的使用也更加方便,因此地理信息系统的分层处理也是GIS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征。

3.2二次开发函数资料库

二次开发函数资料库是GIS系统最有价值的应用特征,各功能模块在对测绘数据进行分层处理之后,会根据不同管理内容创建多种分析模型,分析模型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挖掘更深层次的测绘数据,如地质变量信息、工程结构变形信息等。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专有的输出功能也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测绘、制图、信息处理资源,降低测绘工作的运营成本。

3.3资源配置测量

稳定的施工环境可以帮助建筑施工顺利进行,这也是工程测量的目标和责任。测量信息可以充实工程参数库,优化地理资源配置。环境配置在施工阶段虽然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十扰,但是以GIS系统为核心的保障机制会增加建筑工程与外部环境的兼容性,规避掉因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影响效果。

3.4硬件与软件环境

测量仪器和信息处理设备组成的GIS系统,从服务性能上看,具有很好的资源优化能力,但是从客观角度上看,测量信息在搜集、输人、查询、使用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操作误差,这种误差不仅体现在数据管理上,也受硬件设备运行状态的影响。同时,以网络为主要平台的软件环境,其系统运行状态也受网络流畅性约束,宽带、调节器、路由器等硬件设备如果在运行当中出了差错,则系统所在的网络必然会受到环境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测量工作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工程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该技术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能够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完善我国工程测量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制定出符合我国发展的技术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熊礼阳,汤国安,袁宝印,等. 基于 DEM 的黄土高原(重点流失区)地貌演化的继承性研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02):313 -321.

[2]齐晓飞,王光霞,马俊,等. 利用散点图矩阵与回归分析建立地形描述精度模型[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11):1344 -1348.

[3]刘凯,汤国安,江岭,等. 数字地形分析中邻域统计型算法并行化方法及效率分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04):91 -94,2.

论文作者:李家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结合与应用论文_李家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