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田径联合会备战奥运制定培养运动员指南
——以中长期角度培养运动员的重要性
森丘保典1,赵倩颖2,3*
MORIOKAYasunori1,ZHAO Qianying2,3*
摘 要: 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备战奥运会要建立一个以中长期的强化战略为基准的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支援系统。日本田径联合会(Japan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s,JAAF)为了备战奥运制定了培养田径运动员的指南。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收集相关文献研究,阐述JAAF制定“培养运动员指南”的过程以及明确今后培养运动员备战奥运会的方针。研究表明,相对年龄效应和竞技体育项目转换对培养青少年运动员有很大的影响。JAAF强调在今后培养田径运动员时要以“提高运动有能感指导”和“培养多种运动项目经验”为基础,在中小学“扩大人才库(参加人数)”,在中学和高中阶段“加强人才培养(教练/指导方法)”,在高中之后“培养顶级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项目转换(选择最适合的运动项目)”。JAAF明确了要建立一个有意识的连续性运动员培养系统,为备战奥运会和日本田径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日本;2020年东京奥运会;相对年龄效应;运动有能感;人才转移
0 前言
日本在1961年颁布了关于体育的第一部法规《体育振兴法》的50年后,即2011年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发表了《体育基本法》,并在2012年发表了《体育基本计划》,又在2017年发表了第二阶段的《体育基本计划》。该计划强调了《体育振兴法》中忽略的内容,例如,发展社区的体育俱乐部、反兴奋剂活动支援和培养竞技运动员等,同时指出了要通过大力培养可持续人才和运动环境的改善来提高国际竞技体育水平。由此可见,日本充分表明了想要将体育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的决心,借助举办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契机,进一步推动竞技体育发展。众所周知,推动竞技体育发展并非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需要经过长久的摸索和实践。因此,日本文部科学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备战奥运要建立一个以中长期的强化战略为基准的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支援系统和构建一个挖掘培养下一代运动员的战略体系。各体育项目协会/联合会都极力在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培养新一代运动员方面积极实施相应的对策。在众多的体育项目协会/联合会中,日本田径联合会(Japan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s,JAAF)取得了相对显著的成果。
2017年5月,JAAF在发布的“JAAF VISION 2017”中提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实现健康田径”的两项任务,同时设定了具体的数字目标“促进加强培养运动员到2028年进世界排名前8位,2040年冲击世界前3名”“将运动大家族(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扩展到2028年的150万和2040年的300万”。2018年9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也为了普及田径体育运动和培养强化运动员,JAAF从中长期的角度出发制定出了针对具体的如何培养运动员的《日本田联培养运动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在此之前,JAAF把青少年运动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在田径竞技研究纪要的机关杂志中深刻探讨了关于“田径人才转移(2014年)”“田径运动中关于体罚和暴力的问题和其解决的对策(2015年)”“培养年轻运动员模式的全球趋势(2016年)”“培养青少年竞技运动员和其相对应的年龄效果(2017年)”等课题。另外,从2014年度① 日本的年度:4月1日—3月31日为1个年度(如2013年度:2013年4月1日—2014年3月31日)。 到2017年度以初中、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和残疾调查”,从而掌握了关于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实际状况等相关内容,这些成果都为《指南》的制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大坝坝址处河谷断面呈不对称“U”字形,两岸陡壁耸立,谷底宽约50 m,河谷高程为901.0 m。坝顶长112.0 m,坝顶高程937.9 m,坝顶宽6 m,最大坝高54.9 m,最大坝底宽度48.4 m,建基面高程883.0 m。坝体由挡水坝段、溢流坝段和底孔坝段组成。挡水坝段长77.0 m,布置在左右两侧;溢流坝段布置在坝体中部偏右岸,表孔净宽2×8.5 m,堰顶高程931.50 m。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在《指南》中根据围绕着青少年运动员的现状和课题,指出了“国内外竞技比赛的高水平化/低年龄化的影响”“发育缓慢的影响与参加运动的持续率”“早期挖掘辨识人才的难度”“普及、培养、加强过程的问题”等课题。同时作为今后培养竞技运动员的方针,提出了“提供广泛的参与田径比赛运动的机会”“提供适当发展基础运动能力的支援活动”“鼓励实施多样的体育运动和体育项目”“从长远角度提供高质量训练”等内容。另外,为了优化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发展过程中的身心(智能)的成长,充分考虑到年龄(年级)和各发育阶段具体情况,提出了在以下6个阶段中要注意的具体要点。
第1阶段(0周岁~6周岁,幼儿园/托儿所等):快乐、健康的进行身体活动(开始培养体育素养);第2阶段(6周岁~12周岁,小学时期):在快乐的基础上打造田径运动的基础(持续的培养体育素养);第3阶段(12周岁~15周岁,中学时期):开始参加田径运动和相关比赛;第4阶段(15周岁~18周岁,高中时期):挑战参加竞技比赛并享受田径运动带来的乐趣;第5阶段(18周岁~,大学/社会人时期):1)高水平田径:以高水平(终极)竞技能力表现为目标,2)健康田径:享受田径运动;第6阶段(~一生):进入积极的运动生涯。
血药浓度监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意义,“指南”和专家共识都推荐多种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如万古霉素、环孢素、卡马西平、茶碱、地高辛等。本课题组之前开展了许多关于抗结核药血药浓度相关的研究[4]。由于抗结核药的检测没有商品化的试剂盒可供选择,所以不能选择自动化程度高的FPIA技术,使用的是HPLC检测法。该技术相对于FPIA技术操作比较繁琐,耗时多,难以大批量检测;但可以稳定地检测出较低的药物含量,回收率、稳定性和精确度都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可以用于临床药物检测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体育素养是能够自信地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基本技能,它体现的是一种综合能力,其中包括了拥有运动欲望的心理层面和与队友协作等的社会层面。田径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基本的人体运动(基础的动作)所组成的一项体育运动,可以说是培养身体素养的一个最佳运动项目。因此,从中小学阶段,甚至到高中阶段,我们希望不要只专注在一个运动项目中(早期专项化),而是在平衡跑、跳、投能力的同时选择自己最合适的运动项目。
1 日本田径的现状及制定《指南》的过程与分析
1.1 不同年代全国体育大赛的参赛选手和日本田径运动员的出生月份的分布情况
即使是属于同一年级的孩子,如果出生年月日不同,按日期估算出的“实际年龄”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因为日本是4月份入学,所以4月1日出生的孩子在正好6周岁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小学,但是在4月2日出生的孩子就必须在次年的4月1日(即7周岁前)入学,所以实际上在同一年级的学生也会出现相差1周岁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实际年龄”差异对学业表现和运动表现的影响称为“相对年龄效应”。虽然人们通常认为相对年龄效应会根据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并最终消失。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指出了在中小学的学习成绩以及4年制毕业的大学生比例等方面4~6月出生的学生跟1~3月出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川口等,2007)。上述研究强调了早生(1~3月份出生)的学生潜力并不低于其他学生,同时还指出了在学年制度框架的不利条件下可能增强了相互的竞争,并在幼年时期“微不足道”的成绩差异下给人们敲响了关于对其能力的评估和选拔(选择)方式上的警钟。
在小学时期,大多数的日本田径运动员都没有参加过专业的田径项目。在参加多种运动项目的竞技运动员中,田径项目的实施率约为16%,其中仅参加田径一个项目的则不到10%(表1)。另外,在约90%运动员的回答中,都表示经常做游戏(男女都是“抓鬼游戏”排第一),从而可以发现,在小学期间整体上都有很高的运动有能感。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日本田径运动员在小学时期就有较高的运动有能感,但从初中开始正式参加田径项目的人中参加过国家级比赛的不到半数,然而他们却在经历了高中时期运动项目的调整之后展现出有成为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的田径运动员的潜力。
图1 012年日本全国体育大会出场选手和日本代表的出生月份
Figure 1. Birth Month of Contestants and Japanese Contestants in 2012 Japanese Sports Congress
进入高中时期,几乎所有运动员都以田径运动项目为主,约80%的人参加过国家级比赛,其中有约60%的人取得了优异成绩。另外,在问卷调查中,针对环境资源,教练员满意度等问题,所属运动员都做出了“有好的环境资源”等正面积极的回答。由此可见,日本田径运动员在青少年期,对自身的训练环境、资源以及对教练员的满足度方面都有比较高的评价。
Hollings等(2014)研究了关于参加世界青少年锦标赛(WJC)和世界青年锦标赛(WYC)的运动员(前8名)相对年龄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所有类别都会受相对年龄效应的影响(特别是在WYC中非常显著),同时指出有必要对实际年龄较低的运动员进行格外的关心。因此,在培养竞技运动员的过程中,有必要着重考虑晚熟型运动员(包括出生早的运动员)的退出和早熟型运动员的倦怠等方面的问题。
1.2 日本田径运动员的比赛史
JAAF为收集有助于制定《指南》的相关资料,对日本田径运动员的个人竞技史进行了问卷调查(渡邊等,2014)。考虑到现役时期社会环境的差异等情况,选择50周岁以下的104名日本田径运动员(男67名,女37名)作为研究分析对象。
高标清兼容的电视播出系统具有安全、统一、高效的特点,但同时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因此,需要在满足播出安全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成本。随着近年来数字电视建设完成后,高清信号的用户会越来越多,而通过高标清兼容的集群播出系统,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战术训练游戏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掌握进攻战术,同时应该全面了解何时进行传球;防守时,应该针对比赛的情况来进行站位选择;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之下,应该确定自己应该射门还是传球给队友。这些都是在比赛中需要面临的问题,且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技术的提升。在比赛的高压之下,必须要针对比赛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是比相应的技术还重要的能力。战术训练中包含了个人、小组与全队。在战术训练的过程中,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来逐渐提升技术能力。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进行水平和能力的提升,还可以根据教学情况来改变一定的条件,比如训练场地、人员、技术动作、练习密度的调整,根据需要来增强难度。
表1 日本运动员参加田径项目的比例以及全国体育大赛出场和获奖率
Table 1 Rate ofAthletes Taking Part ofAthletics Program,National Sports Competition andAwarding Rate /%
在中学时期,约60%的日本田径运动员并没有参加过国家级比赛。在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中,以田径比赛为重心的约为70%,以其他体育竞技比赛或者是多种竞技体育项目为重心的约20%,还有10%则是没有参加过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学校体育运动活动部或俱乐部举办的)。
运动有能感是“对于运动行动能力的感觉”,它通常被认为会影响参加运动的机会和运动方面的持续发展,但运动有能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成败及社会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因为从小学生的全国体育大赛开始就已经有各种高强度的竞技比赛,所以伴随着挖掘人才选择(选拔)低年龄化等现象的出现以及教练员和家长的过度竞技偏向化,都被证实将增加孩子们身心负担。这些因素可能对目前约40%的男生和约30%的女生在进入高中时继续参加田径运动的现状产生了一定影响。
对于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转入田径项目也就是“竞技体育项目之间转换”这方面,在从小学时期到中学时期有92%的运动员发生了竞技体育项目之间的转换,从中学到高中则有30%,而在田径项目间的“项目种类的转换”中,中学时期到高中时期其转换率55%,从高中到大学或实业团体(事业团体)也有32%(表2),项目种类的转换有,包括在升入高中后,转换到只有高中才开设的体育项目(如400 m栏跟三级跳等),也有在跑步类项目中不同距离的转换,总之日本田径运动员基本上都有体育项目转换的经历。
在体育运动中,同样会受到相对年龄效应的影响。在足球J联赛的青年队运动员和参加高中棒球甲子园的运动员中就呈现出显著的影响效果,并且这种影响将持续到成人(专业选手)阶段(内山等,1996;岡田,2004)。图1是关于参加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日本田径运动员以及小学以后参加全国体育大赛的运动员出生月份的分布情况。相对年龄效应对中小学的全国体育大赛参赛者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力在高中毕业后仍然存在,但对日本田径运动员并没有这种影响(森丘,2014)。从而可以发现,培养发育缓慢“晚熟型”学生的“运动有能感”相对困难,对于发育较快“早熟型”学生也会有早期专业化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可能会成为引发那些有潜能的孩子退出和疲惫(倦怠综合症)的诱因。
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USOC)制定的“重建美国体育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中指出,推荐在发育期中实施能促进身体素养形成的自由且自主的运动游戏和多种体育运动项目(森丘,2016)。美国奥运会运动员大多数在中学时期都参加了3种以上的体育项目,在高中时期也会参加2种以上,从而可以看出,美国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就参加多种体育项目。约90%的运动员认为参加多种体育项目是“有意义的”。另外,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在“关于培养青少年时期的竞技运动员的协议声明”(Bergeron et al.,2015)中指出,参加多样的运动游戏和多种体育运动的经验,可以在面对失败和克服困难以及严格的训练时培养运动有能感,同时还指出它有可能降低运动损伤和运动倦怠(倦怠综合症)概率。
JAAF在制定《指南》的过程中,从2012年开始以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中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了“关于田径顶尖运动员的轨迹(追踪)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发表在了2016年的《人才转移指南》中。本文主要阐述为备战奥运会制定《指南》的过程以及培养运动员的相关方法。
表2 日本运动员的竞技项目间转换和田径项目间的转换情况
Table 2 Conversion of Changing-item in Sports andAthletics of JapaneseAthletes /%
(3)实施与管理阶段。园区的总包方除了对项目总进度、园区建设质量、物流园区建设技术、安全、环保的控制以外,还需要对整个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服务体系进行建立维护和展示运行,并进行相关的人员培训,做好移交前的所有工作。
1.3 日本运动员和世界运动员在竞技能力上的演变
我们对日本前20名的男子100 m运动员(以下简称“日100 m”)和世界前30名的运动员(以下简称“世100 m”)的赛季最佳纪录的推移进行了分析。在成绩保持率的推移中,世100 m在迎来成绩顶峰之后一般可以把成绩持续保持到30多岁,而日100 m则是在达到顶峰后,渐渐呈现出下降趋势(图2)。在最高纪录达成率的推移中,日100 m从高中到成年前半段的成绩急剧提升,之后则逐渐出现下降现象,呈现出“山型”,而世100 m则呈现出“山丘”型,成绩缓缓地提升,最高纪录的达成率能持续相对平稳地保持到30多岁(图3)。以上现象在男子400 m栏项目中也同样出现(森丘,2015)。关于日本和世界的差异以及影响最佳成绩和维持最高水平的要因,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我们探讨分析了日本100 m顶级运动员桐生祥秀、山縣亮太以及高瀬慧的中学时期、高中时期以及成年时期的最高成绩纪录。日本记录的保持者桐生祥秀,在中学时期是10.87 s,高中时期是10.01 s,成人时期(22周岁)达到9.98 s,他从中学时期开始就已经达到了专业运动员的水平。而山縣亮太中学时期11.24 s,高中时期10.30 s,成人时期(24岁)达到了10.00 s的专业运动员水平,可以说他比桐生选手多花了2年左右的时间才达到专业运动员水平。另外,高瀬慧在中学时期是11.8 s,虽然高中时期就参加了全国高校综合体育大赛的200 m项目,但是在那个时候他要比桐生在中学期间的(21.61 s)要慢,个人最好成绩只有(21.76 s),在之后的成人赛事中经过了项目的转型(由200 m/400 m转成100 m/200 m)后,在27岁时候达到了10.09 s(200 m达到20.14 s)的成绩。他比上述两名运动员花了更长的时间才达到了顶级运动员水平。也就是说他就是一个“晚熟型”运动员。Ericsson(1993)列举出了对于培养顶尖运动员的必要因素:1)动机(持续长期训练的动力);2)努力(高质量的进行训练的集中力和身心调理);3)环境(完善人和物的支援体制)。所以今后我们有必要对日本运动员进行更详细的采访,并根据数据分析动机(意欲)因素、努力因素以及人和物(环境)的因素,研究探讨从幼儿时期到成为日本运动员的过程。
国画中常常留有空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教材文本中也往往留有空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教学中,教师要找准课文“空白”处,充分开发并利用“空白”拓展文本,与作者和文本对话,巧妙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图2 男子100 m运动员的赛季最佳记录的推移
Figure 2.Changing of Best Record of the Season in Male 100 m Athletes
注:曲线是各年龄段的平均值。
图3 男子100 m顶级选手记录的完成率的推移
Figure 3.The Progress of the Record Completion Rate of Male 100 m TOPAthletes
注:曲线是各年龄的平均值。
2 讨论
因为从小学到初高中时期是一个容易产生成长因素(身体形态/机能)和训练因素(技术/技能)变化(提高)的时期,所以在竞技成绩上会有显著的提高倾向。从上述相对年龄效应的影响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时期竞技成绩的优劣会受到发育快慢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成人时期,成长因素停止变化,同时在不受到通过训练因素而产生变化的情况下,即便通过各种方法继续努力训练,但如果没能提高竞技能力,也将不能达到日本运动员的水平。通过将图4与本文的分析说明相结合,我们了解到判断青少年是否有田径运动员的潜质至少要在高中毕业以后,因为有晚熟型运动员的存在,我们很难预测运动员未来的潜质。同时想要成为顶级运动员有必要坚持参加竞技比赛到25岁以后(图4)。
图4 竞技成绩发展变化曲线概念图
Figure 4.Development ofAthletic Performance
在《指南》新闻发布后的第2天(2018年12月4日),高濑慧在自己的社交账号(Kei_Takase)上发表了以下的评论“我在中小学时,长得比较小,我身边的运动员都处在成长期,成绩渐渐拉开了差距。当我进入高中和大学时,体格也逐渐强壮起来,大三时第一次在全国体育大赛上获得了最高奖项。……当我还没有出现好成绩时,小学时期的教练员对我说“你一定能成为奥运选手”的这句话一直支撑着我,我也拥有了能参加奥运会的自信。……在教练员和同伴的帮助下,让我能够感受到跑步的乐趣和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因为这些让我坚持继续跑步,所以在这里我想把这些分享给大家,想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跑步的快乐。”上述阐述的运动有能感是由包括身体感知(“对自身的能力和技能”的自信)、控制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做到”的自信)和接受感(“能从教练员和同伴那里接收到支持”的自信)的3种因素构成(岡澤,1996)。高濑的评论中,在成人时期主要是通过“控制感”和“接受感”来保持对运动的能动感,同时通过在竞技史的全过程中从“自身感受到跑步的快乐”这种内在的动机使它回避了退出或者消极倦怠的情况。即它似乎包含了超出竞赛项目和竞赛水平之外对体育的“动机”的本质。
3 总结
JAAF为普及田径体育运动,为备战奥运会和实现设定的国际目标,实施了系列调查研究,并从中长期角度出发制定了《培养田径运动员指南》。强调培养顶级田径运动员要以“提高运动有能感的指导”和“培养多种运动项目的经验”为基础,在中小学“扩大人才库(参加人数)”,在中学和高中阶段“加强人才培养(教练/指导方法)”,在高中时期之后“培养顶级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项目转换(选择最适合的运动项目)”。综上所述,JAAF明确了要建立了一个有意识的连续性运动员培养系统,为备战奥运会和日本田径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川口大司,森啓明,2007.誕生日と学業成績·最終学歴[J].日本労働研究雑誌,569:29-42.
森丘保典,2014.タレントトランスファーマップという発想-最適種目選択のためのロードマップ-[J],陸上競技研究紀要,10:51-55.
森丘保典,2015.陸上競技の普及·育成·強化の連続性について考える-最適種目選択のためのタレントトランスファーに向けて-[J].スプリント研究,25:7-13.
森丘保典,2016.米国スポーツの再建に向けたアスリート育成モデル-REBUILDING ATHLETES IN AMERICA,American Development Model-[J].陸上競技研究紀要,12:58-62.
岡田猛,2004.相対的年齢(Relative Age)としての生まれ月と高度スポーツへの社会化:2002年のプロ野球選手の分析[J].鹿児島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紀要(人文·社会科学編),55:79-91.
岡澤祥訓,北真佐美,諏訪祐一郎,1996.運動有能感の構造とその発達及び性差に関する研究[J].スポーツ教育学研究,16(2):145-155.
内山三郎,丸山圭蔵,1996.Jリーグ·プロサッカー選手における早生まれの影響[J].体育の科学,46:67-71.
渡邊將司,森丘保典,伊藤静夫,等,2014.オリンピック·世界選手権日本代表における青少年期の競技レベル-日本代表選手に対する軌跡調査-[J].陸上競技研究紀要,9:1-6.
BERGERON M,MOUNTJOY M,ARMSTRONG N,et al.,2015.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consensus statement on youth athletic development[J].Br J Sports Med,49:843-851.
ERICSSON K,KRAMPE R,TESCH-ROMER C,1993.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lite performance[J].Psychological Review,100:363-406.
HOLLINGS S,HUME P,HOPKINS W,2014.Relative-age effect on competition outcomes at the World Youth and World Junior Athletics Championships[J].Eur J Sport Sci,14(S1):456-461.
Japan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s'Preparation for the Olympic Games Formulating Guidelines for Developing Athletes——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Athletes from a Medium-to Long-Term Perspective
Abstract: Japan's Ministry of Education,Culture,Spor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posed to establish a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a medium-to long-term reinforcement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mpetitive sports as a preparation for the Olympic Games.The Japan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s(JAAF)has developed guidelines for cultivating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for the Olympic Games.This research is mainly for the purpose of proceeding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by collecting relevant documents,explaining the process by which the JAAF develops its“guidelines for cultivating athletes”,and clarifying guidelines for cultivating athletes for the Olympic Games in future.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elative age effect and the change of sports item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cultivating young athletes.The JAAF emphasizes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in future should be based on“guidance to improve physical competence”and“building up experience in a variety of sports items”,and should“enlarge the talent bank(number of participants)”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strengthen the talent cultivation(coaching/coaching methods)”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and“cultivate top athletes and carry out sports items transition(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sport)”after high schools.The JAAF has made it clear that a conscious and continuous cultivating system for athlet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for the Olympic Games as well as the greater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athletics in the future.
Keywords: Japan;Tokyo 2020 Olympic Games;relative age effect;physical competence;talent transfer
中图分类号: G80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9826(2019)09-0084-05
DOI: 10.16470/j.csst.2019167
第一作者简介: 森丘保典(1969-),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训练学,E-mail:morioka.yasunori@nihon-u.ac.jp。
*通信作者简介: 赵倩颖(1986-),女,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E-mail:zqy861012@gmail.co.jp。
作者单位: 1.日本大学,日本东京154-0002;2.公益财团法人日本体育协会体育科学研究室,日本东京160-0013;3.顺天堂大学,日本千叶270-1695 1.Nihon University,Tokyo 154-0002,Japan;2.Japan Sport Association Sport Sciences Laboratory,Tokyo 160-0013,Japan;3.Juntendo University,Chiba 270-1695,Japan.
(收稿日期: 2019-04-22; 修订日期:2019-08-18;
编辑: 丁合)
标签:日本论文; 2020年东京奥运会论文; 相对年龄效应论文; 运动有能感论文; 人才转移论文; 日本大学论文; 公益财团法人日本体育协会体育科学研究室论文; 顺天堂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