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变企业审计工作模式的思考_审计计划论文

关于转变企业审计工作模式的思考_审计计划论文

如何转换企业审计工作模式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审计工作论文,模式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审计关口前移,加强事中、事前审计

当前,市、县级审计部门对企业的审计主要实施事后审计模式,包括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应该肯定,事后审计在摸清家底、查错纠弊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摸家底、揭问题不是审计的最终目的。企业审计的总体思路应该以审计为手段,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要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企业盲目决策、违法乱纪以及管理水平低下等现象的产生,企业审计就要把审计关口向前移,加强事中、事前的审计监督,建立长效审计模式。

改进工作方式,注重审计时效

现阶段对企业的审计,基本上由政府或有关部门委托为主,审计部门负责实施,而企业与审计部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方式。如果没有立项计划或立项滞后,那么审计部门就无法对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特别是重大经营决策实施审计监督。要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些尝试:

一是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增强主动性。要加强事中、事前的监督,就必须在企业与审计部门之间建立一种日常联系机制,做到会计信息共享,并指定审计人员对口联系若干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力求持续性、务实性,杜绝形式主义。变过去的“要我审”为“我要审”。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审计机关也要监督和指导企业内部财务人员依法履行国家的财经法规,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二是突出重点,搞好服务。由于各方面的局限,审计部门对企业日常监督不可能面面俱到,审计工作重点应该是促使企业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科技创新制度和重大决策程序,重点是对制度与程序的执行情况的监督。使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制度化、规范化,重大经营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通过日常审计,把一些苗头性的、倾向性的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切实加强审计结果的落实,以防止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反复发生。另一方面,审计部门可利用其政策、专业方面的优势,根据企业存在的问题,适时提出建议。

三是积极参与市场经济环境建设。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外部经营环境息息相关,只有把审计监督与外部环境协调起来,才能形成合力,使企业审计工作得到实效。首先,作好信息反映工作,把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管理经验及时报告给政府决策部门,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真实、翔实的依据。其次,保护企业的正当、合法经营,抵制各种不合理摊派,在治理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发挥审计的作用。

全面落实审计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是衡量审计工作成绩的标准。对考核标准的落实与评价直接影响到审计成绩的价值取向。目前企业审计结果落实的比较好的指标有:纠正违规金额、查出损失浪费金额、发现大案要案线索数量、移送案件数量。这些指标主要考核“查错纠弊”这一审计职能完成的好坏,而对于促进增收节支金额、提出被采纳的建议条数等预防性指标则往往被忽视,这不利于审计部门加强“促发展”的力度。建议审计部门在全面落实考核指标的同时,可以在促进企业发展考核指标上作一些探索,如增加“定期提供企业经济运行审计报告”、“防止决策失误挽回的损失金额”等指标。

标签:;  ;  ;  ;  

关于转变企业审计工作模式的思考_审计计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