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张宏伟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张宏伟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水务局 黑龙江 155800

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下,新农村在不断地建设中,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是促进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设施,相关农村管理人员在进行农村建设党的时候,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建设,将责任切切实实的落实到个人身上,逐步完善、加强有效管理,使得农村的水利工程能够良好的运转下去。最大程度的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稳步建设,使农村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百姓的生活水平能有实质性的提升。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水源是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不仅对农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也直接关系了我国的生产生活。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生产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讨论的重要课题。虽然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很快,但是由于我国气候、地形、历史等条件复杂,在设计、管理、运行等方面依旧存在不足。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现实生活中多简称为小农水。小水农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耕地灌溉、满足农村人畜的饮水需求,其种类多样主要包括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小型水库、水窖、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塘坝、水井等。我国历史发展中有很长的农业耕种时期,农业向来都被统治者放在重要位置,为促进农业的发展我国曾修建了无数的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更容易受到当地自然气候、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总体来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来起到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改良地区水利条件的目的,使之更适应当地的农业生产发展实际情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关乎农民利益、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更是被称为“水利体系的细胞”。怎么样立足当地特点,去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长效机制、维护水利工程设施、高效利用这一水利工程促进农业发展,是我们应该深入探讨的话题。

二、当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当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重视建设、忽视管理,缺乏正确的管理意。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前期规划过程中,管理者更多的是将工作重点、人力物力集中在了怎样去建设高质量的水利过程上,对于建设完成后的运营、管理、维护有所忽视。

尤其是在具体的建设项目完成以后,政府部门在水利工程的监督方面更是有所懈怠,当地的工程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导致水利工程在后期维护管理工作上缺乏实效性的保障。

其次,权责落实不到位,从而抑制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在农业区,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旦建成,只是在形式上进行简单交接,对于工程的产权并没有完成法律上的转移。对于农民而言,水利工程和自己的利益并没有很直接的关系,那么在工程的维护、运用和管理等方面就不大上心;即便有些地区组织了农民用水者协会,但协会成员往往是提前确定好的,缺乏公平性和民主性,也无法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最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收入来源比较有限,资金大多来源于灌溉水费,可是在工程建设完成后期的管理、运营方面需要更多的资金,如电费、人员管理费、设备维修费等,很多地区由于资金困乏出现了“一年建设三年坏”的现象,导致工程难以维持运行。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优化策略

(一)加强监管力度,避免重建轻管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之初,就将项目后期运行管理纳入到方案设计之中,并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开展。在项目审批前,不仅要对工程的科学性、可实施性进行全面的测评,也要对工程建设后的运用和管理能否有效开展做出评测。通过这一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当地政府对于工程运行和管理的重视;另外,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方面,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依据工程项目运行的特点,定期对工程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要落实在具体的人员上,保证权责的真正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切实落实责任,号召全民参与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上,当地政府拥有项目的产权,是管理的主要主体。但是农民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使用者,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质量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了激发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号召当地的民众主动参与工程的运营和管理工作,当地政府可以将工程的产权移交给村委会,本着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提高农民对工程的维护意识,进而保证水利工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日常工作期间,还可以定期组织当地民众参与宣讲会,向农民科普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到水利设施的保护工作中。

(三)拓宽资金筹集方式,保障工程的运行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离不开资金支持,为此当地政府必须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方式,借助社会的力量来促进工程的正常运行。如对于具体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置专款专用制度,保证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当地政府还可以积极寻求社会的帮助,从社会上筹集一定的资金以维护工程的运行和管理。

(四)完善管理分配制度

建设科学的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供水建筑系统的时候,应做好充分的计算与规划,适合地方的发展各项小型水利工程,在确定各水利工程正常供水的基本职能外,对水利建筑定期进行维护与改善,尽量杜绝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例如在高层建筑中将给水与消防给水系统分别单独设置,避免在供水时设备压力过大而出现的各类问题。合理的建筑供水系统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途径,相关部门完善分配好管理方面,在进行建筑设施时应严格把控建筑质量,防止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科学的供水给水系统是实现是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在进行建筑供水系统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适用途径,有专业用途的对各个环节的设备进行专业化的设计,从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污染,使社会整体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五)普及关于节约水资源灌溉的理念

对农民传统的用水观念进行改变在农村水利工程运转的过程中,由于村民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难免在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时少不了不必要的浪费。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节约水资源灌溉理念的宣传,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将其深入人心,逐步增强村民们的节约水资源的意识。节水工作是需要全民共同参与的,为了使全民共同参与节水用水工程,国家已将节约用水工程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实行。各级政府在设立各类的法律法规来为节约用书提供法律保障,并协调水的价格,在维持经济杠杆平衡的调节作用的同时,促进全民共同节水,阻止水资源污染浪费现象的出现。相关部门在平时的宣传工作中应加大对节水知识与工作的宣传力度,改变民众以前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点,使人民群众逐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农民的思想在短期内难以进行改变,要真正的将农民的思维改变,最重要的是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将新观念在无形之中普及,这样潜移默化的去影响村民的意识,最终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能够更好地运行。

(六)大力引用高科技新产品,加强对节能观念的宣传

大力发展新的技术,例如,可以采用高质量的配水设备。配水设备是人们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卫生工具与配水龙头是主要的用水设备。在进行用水设备的配置时,农村的水利部门管理人员对高质量的用水设备做好宣传工作,逐步增强人们节能环保的意识,使人们对于好的用水设备积极购置,从而在用水阶段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这类工作不仅仅是相关部门的职责,也是生产配水设备厂家的重要职责,高质量的配水设备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保障。在进行水利工程完善建设时,采购高质量的用水材料,并注意到相关部门对用水设备的推广信息,使得高质量的节水设备与节水器材能够大规模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民众的节水意识,从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四、结语

总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工作事关农民切身利益,需要管理者秉持最大的责任心,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开展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曲昊.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J].中国高新区,2018(14):171.

论文作者:张宏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张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