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结构性通货膨胀与市场需求不足的形成与抑制_货币政策论文

我国结构通货膨胀与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的形成与平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总量论文,需求论文,结构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克服市场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束缚,1997年后,我国除了实施出口导向的外贸 多元化政策之外,还实行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逐步缩小 了我国市场需求不足缺口,但历史累计的市场需求不足缺口仍然在不断的扩大。与此同 时,现期又出现了粮食短缺,投资过度扩张,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导致结构性通货 膨胀现象。因此,我们要在市场与价格机制之上,推动我国财政、货币与外贸政策新的 运作关系的建立,利用财政、货币与外贸政策新组合,抑制结构通货膨胀现象。进一步 克服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紧缩缺口对经济增长的束缚,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就业增加 。

一、我国长期市场需求不足紧缩缺口与现期结构通货膨胀的形成

1.“三缺口模型”及其应用[1](P859—862)

当宏观经济处于平衡时,C + I + G + X = C + S + T + M

改写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公式为“三缺口模型”,于是有

(S—I) + (T—G)—(X—M) = O

以(S—I)表示储蓄投资差额余额,即国内储蓄总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差额 ,而国内储蓄总额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减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差;以(T—G)表示财政 收支差额余额;以(X—M)表示外贸收支差额余额。进一步,以(S—D)表示社会供求差额 余额,即可以应用“三缺口模型”的三个差额推导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差额余额。当 储蓄投资差额余额为正数时,表示国内需求不足;当储蓄投资差额余额为负数时,表示 国内供给不足。当财政收支差额余额为正数时,表示财政盈余,财政需求小于供给;当 财政收支差额余额为负数时,表示财政赤字,财政需求大于供给。当外贸收支差额余额 为正数时,表示外贸顺差,出口大于进口,外贸需求大于供给;当外贸收支差额余额为 负数时,表示外贸逆差,出口小于进口,外贸需求小于供给。当社会供求差额余额为正 数时,表示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即市场需求不足,意味着市场存在着需求不足紧缩缺口 与通货紧缩;当社会供求差额余额为负数时,表示市场供给小于需求,即市场需求过度 ,意味着市场存在着膨胀缺口与通货膨胀。“三缺口模型”告诉我们:(1)社会总供给 与总需求差额是由储蓄投资差额、财政收支差额、外贸收支差额决定的。这样,我们得 到了以储蓄投资差额,财政收支差额,外贸收支差额表示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公 式。(2)我们可以以货币政策来调节储蓄投资差额;以财政政策来调控财政收支差额; 以外贸政策、汇率机制来运作外贸收支差额。进一步可以利用“三缺口模型”,分析三 个差额所形成的社会供求关系,探讨我国市场需求不足紧缩缺口与结构通货膨胀形成的 原因及其变动趋势;协调财政、货币与外贸政策新运作,同步调节三个差额的余额,调 控以“三缺口模型”表示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公式,克服结构通货膨胀扩大之势 ;进一步缩小我国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紧缩缺口,抑制历史累计的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紧缩 缺口逐步扩大的趋势,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与就业增加。

2.我国长期市场需求不足紧缩缺口与现期结构通货膨胀的形成

我国是低收入高储蓄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缺少储蓄自动转化为投资的机制,市场供求 关系呈现为长期供大于求状态。对宏观统计数据分析表明,1989年消除经济过热,遏制 通货膨胀,矫正需求过旺的治理整顿的代价是市场需求明显疲软,市场需求不足余额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到27%左右,经济增长速度减缓,表明国内供给大于需求的格局 恶化。

为了克服市场需求疲软,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重新选择经济高速增长与计划价格市场 化改革双重举措。但是高增长与计划价格市场化引致的高通胀为表象的需求旺盛并没有 缩小市场需求不足缺口,而是掩盖了实际上市场需求不足缺口正在蔓廷的趋势。虽然市 场存在内在的需求小于供给,需求不足缺口正在逐步蔓廷的趋势,但是为了抑制20世纪 90年代初经济过热表象,政府在1993~1996年采取了财政货币“软着陆”政策,以财政 货币适度紧缩措施,治理高增长与高通胀双高“表症”。在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的 调控下,高增长逐步回归为适度增长,高通胀逐步紧缩为低通胀;但市场需求不足缺口 却呈进一步蔓延之势。可是,理论界却片面认为我国经济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理想 运行。这种经济高增长,需求旺盛的表象,实际上掩盖着我国隐性的市场需求不足紧缩 缺口正在慢慢转化为显性的市场需求不足紧缩缺口。

为了克服1997年夏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经济“软着陆”引发的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政府 先后实行了强有力的积极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于是,以“三缺口模型”计量的1996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年我国市场需求不足余额分别占当年国 内生产总值的27.47%、24.55%、20.75%、20.61%、20.00%、17.5%、12.32%、9.21%,表 明我国市场需求不足缺口在逐年相对缩小。分析表明:(1)由于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 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出口导向的外贸多元化政策,导致市场需求不足缺口正在逐步 相对缩小,抑制了通货紧缩的趋势,保持了8%左右的经济持续增长。(2)虽然现期市场 需求不足缺口逐步相对缩小,但历史累计的市场需求不足缺口在不断扩大,表明市场需 求不足紧缩缺口过大是约束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期主要因素。(3)一旦正在逐渐 缩小的市场需求不足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达到现阶段最小值,则该比率就是现阶段 市场供求相对均衡的标志,或者说是现阶段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对均衡状态。(4)上 期或历史累计的供给以货币形式储蓄于银行,而上期或历史累计的供给的存货结构却滞 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难以形成现实的有效供给结构。一旦银行货币化储蓄以较快速度 转化为投资与消费,则上期或历史累计的供给结构就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结构的转移,于 是隐性结构性市场供需缺口就会悄然转化为显性结构性通货膨胀。(5)一旦隐性结构性 市场供需缺口转化为显性结构性通货膨胀,则1997年以来的显性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缺口 就悄然转化为隐性市场需求不足缺口。于是隐性的历史累计的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紧缩缺 口扩大与显性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凸显是我国现阶段市场需要化解的两大难点问题与热点 问题。

二、平抑长期市场需求不足紧缩缺口与现期结构通货膨胀的对策

抑制显性即期通货膨胀,需要选择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要突破隐性长期市场总量需 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束缚,需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这种短期 与长期相逆的宏观调控政策需求,需要我们选择兼顾紧缩与扩张效应、协调短期需要与 长期考虑的财政货币政策。因此,(1)应实行松紧适度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5] ,以适度紧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以适度松的财政政策鼓励调整投资结构,促进增 长,增加就业。以避免因抑制现期通货膨胀,导致长期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紧缩缺口重新 扩大和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2)调控总量需求不足与结构通货膨胀两大市场矛盾 ,需要使适度放松的财政政策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微观化”[6](P60)。财政与货币 政策“微观化”是指针对个别市场和个别行业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区别对待政策,比如 :农业冷投资热,则需要保农业压投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微观化”,可以避免宏观 经济政策在总量控制过程中“一刀切”给经济带来较大的震动,增加宏观经济政策对经 济结构与经济生活调节的灵活有效性。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我们还要运用出口 导向的外贸政策协调财政与货币政策新运作。

1.实行适度紧缩的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使利率市场化,要让利率机制刺激消费与投 资,遏制储蓄过度与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紧箍”效应;又要让利率机制抑制投资过 度与结构通货膨胀的扩散效应,实现货币市场均衡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我国是一个刚刚进入中低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投资率高,储蓄率更高,因此储蓄投 资差额明显过大,是束缚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制约因素。储蓄投资差额的变化决定了市 场供需缺口的演变趋势,我国外贸收支顺差,财政收支赤字都有抑制或缩小市场需求不 足缺口的效应;但储蓄投资差额明显过大,却是直接导致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缺口扩大的 原因。因此,进一步抑制或削减储蓄投资差额,是缩小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紧缩缺口,促 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

我国又是一个赶超型高增长发展中国家,为了克服需求不足紧缩缺口对经济增长的“ 紧箍”效应,会选择扩大内需,刺激需求的经济政策,逐步使市场需求不足缺口呈相对 缩小之势,使市场需求不足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呈相对较低态势。一旦群众性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高涨,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速度加快,使历史或上期的生产结构形成 的本期的供给结构不能满足本期的需求结构变化,就会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

分析表明,累计性储蓄投资差额越大,导致市场长期总量需求不足缺口越大,引致隐 性的经济与金融风险显性化可能性越大。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缺口的恶化可能首先转化为 生产停滞,然后表现为通货膨胀,最后导致以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两症并发为标志的滞 胀或金融危机。宏观调控;抑制投资过度与结构通货膨胀的扩散效应,不能以储蓄投资 差额扩大派生的市场需求不足缺口恶化为代价。因为遏制历史累计的市场需求不足缺口 恶化,克服今后可能出现的滞胀或金融危机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虑。

2.从克服结构性通货膨胀与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紧缩缺口两大难点问题与热点问题宏观 视野出发,我国应实行适度放松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实际上从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以来 ,就长期实行了力度或小或大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需求,努力突破市场需求不足对 我国经济增长的束缚,实现了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1997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 策是使市场需求不足缺口呈现相对缩小趋势的主导因素。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负效应是 造成我国赤字增大,国债增多。从财政角度分析,要抑制现期通货膨胀,需要实行紧缩 的财政措施,减少财政赤字与国债;要平抑长期市场总量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束缚, 需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运用财政、货币与外贸政策新组合,克服市场总量需 求不足紧缩缺口与结构性通货膨胀两大难点问题与热点问题宏观视野出发,我国应实行 适度放松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即稳健的财政政策应具有适度放松性倾向,以便在继续平 抑隐性化的市场需求不足紧缩缺口的同时,兼治显性化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笔者认为, 2000、2001、2002、2003年我国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83%、2.58%、 3.08%、2.50%,基本还在公认的3%警戒线内。从债务角度看,虽然目前国债占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重已从1997年的7.93%提高到20%多,但还远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而同 期虽然我国市场需求不足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24.55%下降到9.21%,但2003 年市场需求不足余额仍有1.08万亿元;同时历史累计的市场需求不足缺口还在扩大,仅 仅1985年以来供给大于需求总额就为19.89万亿元。

分析比较表明,(1)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都面临着各自的或大或小的风险,但财政赤字 与国债增加是抑制市场需求不足缺口对经济增长紧缩效应的选择成本,或者说财政风险 是规避宏观经济风险的机会成本。(2)2004年前11个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大于支出283 6.67亿元。这是从1986年以来首次出现的财政盈余,表明2004年我国的宏观调控已经导 致扩张性财政政策实际上转变为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力地“稳压”现期显性通货膨胀势 头,但会使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缺口隐性化扩大,增大今后经济增长的阻力。为了继续平 抑结构通货膨胀,同时克服长期市场需求不足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束缚,我们需要实 行与时俱进的适度放松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兼治显性化的结构通货膨胀与隐性化的市场 需求不足紧缩缺口的恶化。因为实行适度放松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已经“内生”为我国经 济进一步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税收对收入变化缺乏弹性[7 ](P293),发达国家税收对收入变化较有弹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我国税收对收入 变化弹性较大,即我国税收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国民收入增长幅度,有较大的减税空间。 而减税可以增加投资与消费,从而可以增加未来的收入[8](P541—547)。因此,可以启 动减税的财政“扩张”效应替代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提高农业税减免速度,促进农民种 粮积极性,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供给;以结构性减税刺激投资结构、生 产结构调整,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以结构性关税调整引导进口结构与出口结构优化,促 进国内供给结构升级,增加有效需求,以利于缩小市场需求不足缺口,抑制结构通货膨 胀;还可以在减税的同时拓宽税基,更好地增加税收。鉴于此,坚持实行适度放松的稳 健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继续利用“财税缺口”扼制储蓄投资差额缺口及其派生的市场需 求不足缺口重新扩大,实现经济“软着陆”。

3.保持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加大出口导向带动经济发展的力度,争取实现外 贸收支适度顺差,以利于缓解市场需求不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也有利于我国利用 国际市场改善国内市场供给结构,平抑结构通货膨胀。从1994年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 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我国出口大于进口,外贸收支顺差,使外贸收支 顺差成了平抑市场需求不足缺口的一个手段。据海关初步统计,虽然2004年我国外贸收 支顺差319.8亿美元,创1999年以来外贸收支顺差新高,逆转了1999年以来外贸收支顺 差逐年减少的趋势。但2005年我国进入入世后过渡期,关税要继续下调,进口配额也要 增加,会进一步增大进口冲击强度,使我国利用外贸收支顺差平抑市场需求不足缺口的 功能明显减弱。因此,不能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推论人 民币应该较大幅度升值。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利用“三缺口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调整 对外贸收支差额及其“三缺口模型”表示的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会 抑制出口,减少或者逆转我国外贸收支顺差,使利用外贸收支顺差平抑市场需求不足缺 口的功能削减或者逆转;一旦外贸收支顺差减少或者出现逆差,会使市场需求不足紧缩 缺口恶化,进而会一定程度上引发国内市场萧条,抑制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因此,在 加大出口导向外贸多元化带动经济发展力度的同时,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保 持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有利于促进外汇供需相对平衡;有利于保持外贸收支适 度顺差;有利于缩小市场需求不足缺口,缓解市场需求不足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紧 箍”效应;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改善国内市场供给结构;平抑结构通货膨胀 的能力;还有利于抑制国际“热线”套汇投机,保持我国外汇市场稳定。

三、创建与实施松紧适度的财政、货币与外贸政策新组合,兼治现期结构通货膨胀与 长期市场需求不足紧缩缺口恶化的趋势

由于我国现阶段市场呈现为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紧缩缺口隐性化与结构需求过度引致通 货膨胀显性化的二元特征。鉴于此,我们要针对总量需求不足与结构需求过度二元层次 的市场结构变化新特点,利用“三缺口模型”替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机抉择说,创 建与实施松紧适度的财政、货币与外贸政策新组合:(1)加快金融改革,积极推行利率 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抑制与缩小储蓄投资差额缺口,才能既缓解市场总量需求不 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紧缩制约,又克服结构需求过度衍生的通货膨胀。这是克服市场总 量需求不足与结构需求过度两大矛盾的主要措施。(2)启动减税的财政“扩张”效应, 避免因抑制通货膨胀,导致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缺口重新扩大和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 。强化适度放松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微观化改革措施,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举 措。(3)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继续实施出口导向外贸多元化的政策,是平抑与缓 解市场需求不足紧缩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制约的有力手段;也是利用国外市场改善国内 市场供给结构,平抑结构通货膨胀的有效途径。(4)要在价格与市场机制之上,建立物 价、利率与汇率新的运作机制,以利率市场化与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机制,遏制 国际“热钱”套利套汇投机,抑制显性的结构通货膨胀现象,克服隐性的市场总量需求 不足紧缩缺口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总之,要避免割裂财政、货币与外贸政策的内在联系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财政、货币与外贸政策新的运作关系。既要克服现期投资过度、 粮食短缺、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衍生的通货膨胀现象,逐步实现供需结构平衡;又要 进一步缩小现期市场需求不足缺口,遏制历史累计的市场需求不足缺口恶化的趋势,促 进储蓄投资差额余额、财政收支差额余额与外贸收支差额余额共同显示的市场总供给与 总需求的相对平衡,才能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需要实行积极的人力政策,收入政策。增加劳动就业 机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城乡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刺激消费需求,改善消 费结构。此外,还需要选择积极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使供给适应需求的变化与需求的 多样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与存货,增加有效供给。最后,还需要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 制度,培植新的市场消费理念、文化、心理、与社会习俗,提倡消费。也就是说,要采 取稳健的财政、货币、外贸、人力、收入、产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加社会总 需求与有效供给,才能抑制通货膨胀,进一步缩小现期市场需求不足缺口,遏制历史累 计的需求不足缺口恶化的趋势,才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就业增加。

标签:;  ;  ;  ;  ;  ;  ;  ;  ;  ;  ;  ;  

我国结构性通货膨胀与市场需求不足的形成与抑制_货币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