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论文_林辉昭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论文_林辉昭

广州市荔恒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1483

摘要:面对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瓶颈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建筑工程想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必须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工程管理作为整个建筑项目实施核心环节,具有极强目标性与特殊性。需要在特定工期时间、投资份额基础上完成项目预期标准和管理,涉及到建筑项目施工进度、造价以及质量等方面内容。针对现有建筑工程管理问题进行模式创新和调整,是实现工程管理科学规范要求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应用发展;创新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概述

所谓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是针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环节做出的改变。为了更好的适应建筑市场的新变化,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并最大限度的减少投资,整个工程施工必须对管理进行创新,通过制定规范的管理体系解决管理问题,完善工程细节。

具体而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加以创新,就必须有创新的基础,而人员和管理者就是这个关键。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一定要把好人才选拔关,聘请接受过专业学习的管理者参与管理,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对于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也要适当、合理,以节约成本并保证质量为目标,提高行业的整体实力,扩充建筑规模,解决传统管理办法中存在的不足,用创新方式参与管理。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搭建重要作用

2.1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管理模式创新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公司发内部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想要在激烈的建筑工程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份额,离不开占据优势位置。建筑工程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模式与制度,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能力和质量,为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内部动力,进而确保在时代发展和改革潮流中继续稳定前行。随着科技改革不断完善,全球范围内一体化经济变革逐渐深入,这要求建筑工程管理需要以国际发展眼光来创新和完善管理模式。

2.2增强建筑工程单位竞争力

经济变革使得社会各个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建筑工程单位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市场情况采用针对性创新管理模式,进而提高市场竞争中话语权。建筑工程单位积极采用科学化、系统化以及信息化管理技术应对行业内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各类影响以及行业要求。建筑工程单位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模式,进一步增强单位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并且可以减少在实际施工环节的安全隐患,减少不必要工程施工费用。

2.3满足管理工作科学需求

随着建筑工程管理知识学习不断深入,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适用手段是实现管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核心目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主动学习现代化管理理念,积累管理工作经验,并且将自身管理理论应用到具体工作中,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生产效率。管理模式的创新基于施工过程中将各种科学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应用,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方便具体管理操作,进一步提高实际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4优化配置工程管理资源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贯穿于单位生产及管理全部环节,能够高效把控和约束管理行为,进而实现建筑工程单位资源的优化整合,最终反馈给单位各部门工作。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类不稳定因素影响着整体建设进度和质量。这要求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将创新管理模式融入到实际管理工作中,结合各部门与人员的岗位智能,将管理内容落实到个人,然后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实现单位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因此,建筑工程单位无论是在施工环节还是发展环节,都要采用科学创新的管理模式,确保单位能够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3.1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一,对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引进节能环保的施工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优化企业建设资源配置,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不断打造精品工程;第二,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引进节能环保的材料,避免生产搞耗能的建筑,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提升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大力推广建筑工程建设新技术,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三,为了顺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使建筑施工管理顺应时代的潮流。在进行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企业的文化和品牌效应,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高素质人才,尤其是管理阶层的思想应该与时俱进。只有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企业才会获得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市场中所占的分量和开拓能力也会越来越大。建筑施工企业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最好的状态进行市场竞争。

3.2融入智能化、数字化的元素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施工单位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不断融入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建立智能化建筑,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为人们打造宜居城市环境。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面管理,及时有效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竣工以后,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建筑周围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检测,然后结合实际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人们改善环境提供重要的依据。

3.3融入美学思想

古往今来,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都融入了大量的美学思想。因此,在当前建筑工程设计和建设中,要针对社会审美价值观,不断建造“美的建筑”,彰显人文精神,符合人们的审美理念。同时施工单位要对当前建筑施工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建筑施工美学理念,在建筑类型、形式、外观以及色彩上进行创新,从而不断建造精品工程,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为人们创造依据生活环境。

3.4注重现代建筑的实用性

施工单位在追求建筑美的同时,要结合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在控制建设投资的过程中,提升建筑物的实用性,明确建筑的用途,不断延长建筑物的寿命,提升建筑物的价值。因为建筑物缺乏实用性,就会降低使用价值,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创新设计理念,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创新施工理念,在控制好工程投资和消耗的前提下,坚持实用性的建设理念,优化建筑结构,合理利用工程空间,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实用性,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3.5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新路径

施工要积极创新施工管理观念,优化配置各种资源,进而从容面对建筑施工市场中的种种压力,完善当前管理机制。第一,要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机制,制定明确的施工操作规范,不断引进现代化和规范化管理理念,从而为当前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第二,施工单位要不断总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传统管理方式,不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手段,从而提升施工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发展。

4结束语

总之,建筑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分析,想要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就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根据市场变化的需求,及时的对建筑工程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建筑企业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要结合建筑市场环境与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两方面的因素,在原有的工程管理基础上,积极吸取其他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经验,同时重视创新阶段的实时转换,充分利用国家创新体系提供的创新资源,确保整个行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太兵,栾小红.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工程技术研究,2017(09):161,169.

[2]陈雪松.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7(10):295,299.

[3]谢铭.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9):5-6.

论文作者:林辉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论文_林辉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