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H型高血压病与缺血型脑卒中的相关性及社区健康教育重要性论文_张春连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科 上海 201619

摘要: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病与脑卒中的相关性,以及对H型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至我中心进行就诊的150例资料完整的高血压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高脂血症史;根据血浆Hcy水平将患者分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对H型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健康宣教,比较宣教前、后患者关于H型高血压病与脑卒中病相关性的知晓率。结果: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病发率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宣教后,高血压患者对H型高血压病与脑卒中病发相关的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1 H型高血压为缺血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2 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H型高血压的知晓率。

关键词:H型高血压病;脑卒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社区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同时,我国缺血型脑卒中以每年8.7%速率增长〔1〕,因此,预防缺血型脑卒中成为我国脑血管防治工作的重点。研究表明〔2、3〕,缺血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年龄、性别、高Hcy血症(Hcy≥10umol/l)等。在我国H型高血压(高血压合并高Hcy血症)占高血压患者的75%,其与脑卒中关系密切。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中心150例资料完整的高血压患者,探讨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的相关性。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至我中心进行就诊的15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根据《中国高血压压防治指南》标准确诊为高血压,根据结果将患者分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组:病例共112例,其中男62例,女50例,年龄45-88岁;病例共38例,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46-87岁。排除严重视听障碍者、精神病患者[1]。

1.2方法

(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早上时于患者空腹10小时状态下进行采血,患者被确诊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大于或等于10μmol/L。(2)对患者实施CT检查检测头颅情况,并根据1978年美国NINCDS标准诊断脑卒中。脑卒中诊断标准:脑卒中共分五种病症类型:①血栓性脑梗塞:发病急剧,临床症状为失语症、晕眩、肢体瘫痪或麻木、吞咽困难;CT检查显示脑梗塞,无脑出血情况。②栓塞性脑梗塞:发病急剧,临床症状为:有局限性脑症状,脑内栓子来源于左心室血栓、扩张性心肌病、心肌梗塞等;CT检查显示脑梗塞,无脑出血情况。③脑出血:发病急剧,C检查显示有脑出血情况。④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急剧,临床症状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不清,脑膜刺激综合征,视网膜出血;CT显示大脑外侧损裂,脑室内、基底池及蛛网膜下腔有血肿;⑤未分型脑卒中:临床症状为眩晕、复视、吞咽困难,发病时头痛剧烈,意识不清等。排除标准:⑴严重的脑损伤;⑵糖尿病、癫痫、中毒、肝脏疾病所致的昏迷;(3)颅神经炎;(4)中枢神经系统类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及其他涉及脑部和脑膜的感染。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参数对照表

3讨论

同型半光氨酸,又称2-氨基-4-巯基丁酸,是甲硫氨酸去甲基后生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的中间产物,正常血清浓度为10.23±4.12umol/l,浓度>10umol/l称为高同型半光氨酸,近年研究报道,血Hcy每增加5umol/l,脑缺血型卒中风险增加59%〔4〕。

本研究结果显示,H型高血压组的脑卒中发病率为86.61%,非H型高血压组的脑卒中发病率为25.00%,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而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高脂血症史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H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引起脑卒中,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在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同时,也应做好其他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才能有效降低脑卒中病发率。

缺血型脑卒中是脑动脉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相对于非H型高血压患者,H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引起缺血型脑卒中,与其高Hcy水平有关,高Hcy导致缺血型卒中的可能机制包括: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5、6〕,血管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②促进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肥大、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高Hcy可以促进钙离子内流和细胞内线粒体对钙离子的释放,引起血管平滑肌增殖〔7〕;③促进和介导炎症反应〔8〕;④加强 LDL的自身氧化〔9〕,氧化的LDL被巨噬细胞吞噬,转变为泡沫细胞,释放Hcy-巯化内酯分子,导致氧自由基生成,促进斑块形成,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

随着Hcy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其研究逐渐深入,其与缺血型疾病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分析,以及对患者健康宣教前后知晓率的对比分析,使患者更好的认识H型高血压对缺血型脑卒中的的危害性,在控制血压的同时控制血Hcy水平,减少我国缺血型脑卒中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Zhao D,Liu J,Wang W,et al.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 of stroke in China:twenty-one-year observational study from the Sino-MONICA-Beijing project[J].Stroke,2008,39(6):1668-1674.

[2]霍勇.中国脑卒中防治-从H型高血压做起,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学术会议,2011.

[3]李建平,卢新政,霍勇等.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5):23-28.

[4]霍勇.认识和控制H型高血压最大限度减少脑卒中的中国实践和多学科合作,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2013.

[5]王海利.H型高血压与缺血脑卒中预后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2:1-49.

[6]李青华.H型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4):410-413.

[7]蔡倩,吴晓菊,吴瑜,肖莹莹.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6,37(17):2622-2624.

[8]秦艳霞.丁苯酞对脑缺血大鼠海马区HCY、CRP和IL-6水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1:1-53.

[9]黄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8,39(3):530-531.

论文作者:张春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探讨H型高血压病与缺血型脑卒中的相关性及社区健康教育重要性论文_张春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