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论文_孙宁岚

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医院 江苏江阴 214407

【摘 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于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实施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记几率,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为2.27%(1/44),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为(98.56±1.05)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骨科手术后患者有必要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以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关键词】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骨科手术患者患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患者下肢深静脉中的异常凝结,可能会引发肺栓塞,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我科室为患者实施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具体情况如下文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共88例,平均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男28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52.3±7.4)岁;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52.5±8.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得到P>0.05,可行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身体情况监测、抬高患肢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1)术前:为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让患者和家属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针对高龄、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长期吸烟、体重超标的患者,需要加强指导。告诉患者上述情况属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需要依从医护人员的指导。叮嘱患者保证合理的饮食,戒除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告诉患者术后进行早期活动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术后更加配合康复锻炼指导。(2)为患者做好体位管理,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为患者抬高下肢,促进患者静脉回流。(3)为患者实施间歇性压迫,小腿搏动性充气能够促进下肢静脉血液流动。并且间歇性压迫能够促进静脉排空,对瓣膜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能够加强对下肢的纤维蛋白溶解。(3)术后加强对患者的运动指导,主要包括腓肠肌挤压和足踝被动运动。腓肠肌挤压需要护理人员一只手抬高患者的下肢,另一只后在腓肠肌进行规律性的挤压,挤压1秒中后放开,再次进行挤压,如此动作重复3分钟,每天为患者进行腓肠肌挤压3-4次左右;足踝运动需要护理人员握住足踝部分,进行关节屈伸、足内外翻、外伸、内屈,运动频率控制在每分钟30次,一次运动的时间为10分钟,每天为患者进行3-4次运动。当患者逐渐恢复清醒的意识之后,指导患者进行足踝关节的主动运动。(4)指导患者保持合理的饮食,注意口味清淡,补充维生素,多食用蔬菜、水果。食用苹果、西红柿等偏酸性的食物,多饮水。饮食需要坚持低热量、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的原则。

1.3临床观察指标

如果患者的患侧肢体出现了压痛、肿胀、发热、深静脉扩张等显现,超声检查显示血栓,可以判断喊着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比两组喊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对比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满分为100分,80分为及格,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低于80表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数据软件包SPSS17.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通过卡方检验,计量资料( ±s),通过t检验,P<0.05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差异相比较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可参考下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n=44)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主要由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这几个因素影响而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进一步引发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并让患者承受较大的痛苦。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

骨科患者手术后并不能立刻下床活动,有较长时间的卧床时期,具有较高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我科室为观察组患者实施了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对策。术前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估,分析了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性,并有所侧重的实施护理,有效的控制了各项可能引发血栓的危险因素[3]。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李萌姣[4]等人的类似研究结果相近,说明了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必要性。另外,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非常注重对患者的体位管理、饮食指导、康复锻炼指导,有效的保证了患者康复期间的舒适性,因此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语:

综上所述,骨科手术患者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瑞,王婧,谭婉玲等.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5,11(12):1287-1289.

[2]郭薇,马运侠.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老年患者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3):447-448,454.

[3]王升英,初慧中,于雁等.集束化护理在老年患者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2):263-265.

[4]李萌姣.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骨科患者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05):260.

论文作者:孙宁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论文_孙宁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