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湖里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 厦门 361009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把 “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扩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为“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适应这一转变,数学学习就必须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基于这一出发点,本文针对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问题导向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但是小步子、密节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严重压缩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在强化教师主导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某种程度上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被窒息的人。“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一句空话。目前,国内外一些教育同行已经意识到问题繁、杂、小、碎的弊端,很多有识之士也已经作出了探索。但是这些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优质提问的研究;二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但是,纵览这些研究,也大多只是在问题的指向性和精确性上下功夫,为了“牵引”而“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真正为了“不教”而“教”、“不问”而“问”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即便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教”与“学”也不相和谐,甚至严重脱离,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一问到底”的现象依然普遍。学生是学习的工具,是盛装知识的容器的角色,始终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这已成为数学教育的一种痼疾。
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在精不在多,两到三个覆盖全局、直指本质、涵盖重、难点的大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支架,同时也能让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充分解放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充分解放自己的双手,主动操作;充分解放自己的嘴巴,表述观点;充分解放自己的眼睛,勤于观察。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小学数学课堂中直接导入是一种常见的导入方法,它具有简洁性、针对性等特征,因为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直接导入必须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直接导入应该注意两点策略:角色互换和趣味性的增强。
二、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导向式教学形式简单来说就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最终以学生的表现和综合能力为评价标准。小学数学相对而言较为简单,因此导向式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常见。很多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手段不能够完成教学目的,对于小学生而言作用意义不大。其实不然,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培养和能力塑造的阶段,思想相对活跃,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导向式教学反而有很大的利用空间。
三、开拓教学思路,衍生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课堂是充满疑问、充满思考、充满探索的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和善于提问。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将学生捆绑到教师身边,传授教学内容,学生接受起来十分困难,教师的教学活动也难以开展,长此以往很难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传授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想法而非解题答案,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同时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抛出问题、重视启发性
1.创造数学情景,疑点导入。小学生具有天马行空的思维能力,但是他们的思维又具有简单直观的特点,这样的思维方式更利于他们的学习。所以,老师可以利用他们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再结合数学课本里内容进行设计,这样的导入方法具有情境性。
2.情景问题明确,带动熟悉思维。比如,在学习“体积和容积”的时候,老师可以导入问题,提出体积和容积的定义是什么?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进行思考好讨论,然后回答提出的问题,回答完后进行鼓励。这时老师可以那拿出一个杯子和两个馒头,提问同学们怎样完整的把两个馒头放进杯子里?在学生们思考回答后,都没有能把问题解决,然后老师再拿出两个小馒头完好无损的放进杯子中,最后再告诉小学生们物体是有大小之分。在这样的情景导入不仅渗透了主题,也提高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3.情境导入简洁、实际。在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时候,课本以旅行作为背景知识,进行情景导入,老师便以旅行为例展开教学。虽然这种导入比较有新意,但是旅行和“加法交换律”的知识没有太大联系,所在小学生在课堂上很活跃,但是没有学到知识,应该避免这种没有实效性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海娟 小学数学课堂差异教学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6,(12)。
[2]蒋桂银 对小学数学教育学课程构建的建议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
[3]毕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3),81。
论文作者:敖七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导向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小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