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全覆盖”探索东西部扶贫协作新模式
文_陈世海
张家港市和沿河自治县扶贫协作正式结对启动以来,坚持产业合作项目化运作,高点定位、因地制宜、精准布局,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带动沿河实现产业脱贫。
自2017年3月江苏省张家港市和贵州沿河自治县扶贫协作正式结对启动以来,两地抢抓机遇、主动对接,围绕“优势互补、长期合作、精准聚焦、共建共赢”的思路,探索建立“五位一体”全方位结对帮扶机制,在协作机制、合作领域、帮扶要素上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各项扶贫协作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本研究对SAP10-2视野每个位点进行分析发现,最易出现视野缺损的位点大部分位于上方,颞侧和鼻侧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在进行I、IT、IN、SN、ST、S这6个区域统计后,同样是上半侧和上方区域视野缺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Traynis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该文献报道24-2视野MD值比-6dB好的青光眼患者的10-2程序检测上半侧视野缺损(59%)略比下半侧视野缺损(47%)的眼数多。
在协作机制上实现全覆盖
建立市县协作机制。两地签订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制定《沿河县·张家港市扶贫协作工作方案》,设立全国首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办事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驻张家港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办事处。建立互动交流与联席会议机制,明确党政主要领导每年互访考察交流1次以上、对口协作部门每季度对接洽谈1次以上。2018年以来,张家港市有189批次2136人次到沿河调研对接,主动推进工作;沿河赴张家港对口部门、乡镇考察68批次1485人次。
髋关节检查是新生儿体检和每次婴幼儿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父母应该带宝宝定期到正规健康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必要时进行B超或者X线检查。
激活土地要素。在沿河成立用地指标增减挂钩跨省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利用国家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积极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跨省流转,既破解沿河土地撂荒问题,增加沿河财政收入,又缓解张家港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压力。
社会组织,即非政府组织(NGO)是当前促进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薄智跃先生论述的,“社会问题可以通过社会(即民间)来慢慢消化”[15]。我国思想界以往的社会组织的关注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熊培云先生曾明确阐述:“转型就是从‘国家解放’转向‘社会解放’,其成败关键就在于如何使这一过程有条不紊地缩减到最短”[16]。关注社会可能存在的“自组织机制”重要途径之一是启动民间组织。熊雪如、宋树伟等先生结合自然灾害后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做的讨论,现实感较强[17]。王炳起先生强调“充分发挥工会作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要主体的作用”[18],也揭示了当前应予关注的现实问题。
建立村村结对机制。张家港18个行政村与沿河18个深度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村与村之间通过互访考察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帮扶工作。率先探索实践村村结对的“整村推进结对帮扶”新模式,重点围绕党组织建设、文化建设、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内容开展帮扶。
建立企业帮村机制。张家港积极组织和动员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通过村村结对、村企帮扶、行业协会挂扶和机关部门联挂,张家港市在2018年5月完成对沿河50个深度贫困村的全面结对帮扶,在全国县域率先实现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
激活资金要素。争取江苏苏州及张家港市2018 年度落实帮扶资金5794.14万元,比2017年度的800万元增加了4994.14万元,支持沿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危房改造、劳务协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共66个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助力2018年沿河自治县9223名贫困人口脱贫,其中333人为残疾人贫困人口。2019年已争取江苏苏州及张家港资金4790万用于对口帮扶沿河,已开始实施。
在协作领域上实现全覆盖
加强医疗领域协作。在全国县域卫健系统率先实现县级医院、镇级医院、公共卫生单位“三个全覆盖”结对帮扶,张家港市13家医疗卫生单位与沿河自治县人民医院、妇保院、22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6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方式开展帮扶,以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对沿河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帮扶。
加强教育领域协作。2018年10月,张家港市62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与沿河87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一对一”结对帮扶,张家港市已安排50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到沿河支教,沿河安排17名骨干教师到张家港市学校跟班学习,在全国县域教育系统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率先实现各个乡镇、各类学校、各个学段“三个全覆盖”帮扶。今年,又明确以张家港市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为牵头单位对沿河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开展“组团式”帮扶。
加强精神文明领域协作。两地党委宣传部门共同实施“长江水·乌江情 文明共建助脱贫”工程,连续两年联合举办“长江水·乌江情”张家港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交流周活动。张家港市出资在沿河自治县民族文化广场建设全国首家24小时土家书房,为沿河量身定制的两家全国首创“24小时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已建成并试开放,打通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9月14日,陈世海(右二)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项目——沿河中界镇高峰村有机农业产业园察看蔬菜种植情况。(作者供图)
加强旅游领域协作。建立张家港·沿河旅游协作长效机制,由两地共同组建旅游开发公司,深度开发沿河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沿河旅游景区景点品味品级。出台奖励支持政策,鼓励张家港等地旅游企业和媒体参与沿河旅游宣传推介、旅游产品开发等,鼓励旅行社组织游客到沿河旅游、考察、投资,助推沿河旅游业发展。
加强产业领域协作。坚持产业合作项目化运作,高点定位、因地制宜、精准布局,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带动沿河实现产业脱贫。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对口帮扶资金5040多万元用于帮扶产业发展。围绕沿河生态茶、生态果蔬、生态畜牧、生态中药材、生态旅游五大主导产业先后实施项目40个。
在协作要素上实现全覆盖
激活人才要素。两地党委组织部门共同实施“长江水·乌江情 党建引领促脱贫”工程,加强党建引领东西协作,合力助推脱贫攻坚,力求打造东西部协作党建引领示范样本。与张家港市签订《干部人才交流培训及就业保障百千万工作协议》,采取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定向派驻等方式,加大党政干部、教育医疗卫生和农村致富人才的交流培养。
建立园区共建机制。张家港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省级开发区一同参与沿河自治县经济开发区建设。两地农业部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现代农业园区。张家港市对沿河自治县企业实行同城同待遇,支持沿河企业到张家港开展电商B2C、线下零售,并给予相应补贴。同时,沿河也相应制定系列优惠政策,争取更多张家港市企业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企业落户沿河。
建立区镇结对机制。张家港市10个镇(区)与沿河自治县22个乡镇(街道)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在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县市中率先实现乡镇结对双向全覆盖。张家港市各区镇还派出年轻干部定期驻沿河帮扶乡镇开展帮扶工作。
激活技术要素。张家港市农业委员会在沿河自治县成立了张家港—沿河农业科技对口帮扶办公室,搭建起农业技术服务平台,为沿河自治县50名贫困劳动力开展了现场培训。同时,围绕沿河空心李、千年古茶、中药材(铁皮石斛)、白山羊等优势产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形式,利用张家港市企业专业技术和市场开拓能力,精心包装沿河优质农特产品,打造绿色、环保、有机品牌形象,提升产品附加值。
激活市场要素。签订优质农特产品产销定向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张家港市农产品市场需求,由双方共同明确农产品种类、种植面积、上市时间、产量预测等,按需制定收购、运输、储藏和营销计划。出台“沿货出山”奖励办法,在张家港市部分超市、农贸市场设沿河农特产品专柜和体验店。合力打造农特产品“淘品牌”,借助张家港电商产业园平台,推动农产品网销。
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论述,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考核发现问题抓好整改,不折不扣完成协议书和责任书任务,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标准是MyGDI的关键,没有标准,MyGDI就不能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和转换。MyGDI标准的顺利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组织、马来西亚国家测绘与空间数据委员会(TC12)及马来西亚科技与创新部(MOSTI)所属的马来西亚标准和工业研究院(SIRIM BERHAD)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需要在预防腐败、营造“孝廉文化”氛围、开展“孝廉文化”教育,筑牢官员廉洁从政的“道德心理”防线方面下功夫。“孝与廉是人之为人的基本价值,孝廉文化是人类文明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有机内容,孝廉文化建设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地位。”[2]
(作者系沿河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家港市政协党组成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 / 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