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防御性悲观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防御性论文,述评论文,悲观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B848
1 引言
在当前心理学的思潮中,人们很容易会认为乐观总是好的,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和自己是有益无害的,很多研究者都在宣扬积极思考(positive thinking)的力量。而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作为心理学界一种新的研究取向[1,2],快速吸引了社会大众的注意。有的研究者发现,积极的想法与高成就和积极的情绪有关。面临未知事件时,比起那些一进入情境就认为事情很糟的人来说,相信自己会做得很好的人,更可能表现良好而且自我感觉良好。同样,当遇到具体问题时,相信自己会战胜困难的人比相信困难会战胜自己的人更容易表现出色并感觉良好。另外,积极的情绪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积极感受性高的人,主动,随和,而且对自己的生活满意。消极感受性高的人常常感到愤怒、内疚、沮丧[3]。总之强调积极思考的潮流势不可挡,人们似乎认为“乐观有益无害,悲观则一无是处”。
然而与大多数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是Norem和Cantor等人关于防御性悲观(defensive pessimism)的研究[4~6]。这些研究将防御性悲观与人们理解的一般的悲观区别开来,指出并非所有的悲观都是适应不良的表现,消极思维也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2 防御性悲观的概念和基本成分
防御性悲观概念最早是由Norem等人于1986年提出的,是指那些在过去的成就情境中取得过成功,但在面临新的相似的成就情境时仍然设置不现实的低的期望水平并反复思考事情的各种可能结果[4~6]。一般认为防御性悲观的两个基本成分是消极期望(negative expectation)和反思性(reflectivity)。
研究者一般把防御性悲观作为人在成就情境中的一种认知策略。它似乎服务于两个目标:(1)自我保护,使个体在可能的失败面前保护自己;(2)动机作用,促使自己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更加努力,从而增大成功的可能性。为自己将来的成绩设置低的期望水平是防御性悲观的特征之一,它主要服务于自我保护的目标,另外,还利用对可能失败的焦虑和消极情感服务于动机目标。防御性悲观者会额外地关注将要发生事件的消极可能性,无论他们对事件的期望如何,他们都会想象消极的场面。这种对事件结果的消极关注能进一步服务于防御性悲观的动机目标,因为想象消极场面能促使人为了避免这些场面发生而更加努力[7]。
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的个体在事件发生前会感到十分焦虑,认为自己对事件失去控制感,即使他们在过去相似的情境中做得很好。防御性悲观就是对这一消极情感的一种反应。应用这种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焦虑情绪并为将来作出积极的准备。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的人,当他们预想将要发生事情时,他们往往考虑最坏的可能性,甚至是发生几率很低的结果。而由于仔细考虑了最坏的可能性,焦虑不会对防御性悲观者的成绩产生干扰作用,却能使他们将精力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在这有两处看似矛盾的地方,首先,尽管一般情况下期望水平越低,实际表现会越差,但对于防御性悲观者则不是这样。其次,尽管高的焦虑水平通常会破坏成绩,但防御性悲观者则能将自己的焦虑化为动力[8]。
3 防御性悲观的相关研究
3.1 防御性悲观与乐观
3.1.1 防御性悲观与乐观的主要区别
与防御性悲观相反的一种策略是乐观。乐观的典型策略之一是在事件之前不考虑那么多可能的结果。如果广泛考虑各种不同的情况,乐观者的感觉就会很糟糕。对于一开始就设置了高的期望水平的乐观者而言,反复思考也许只意味着更消极的结果并唤起他们的焦虑,因此为了避免想到那些消极的可能性,他们不会在事情发生前反复思考很多。
乐观和防御性悲观的一个区别是在预期策略和回溯策略使用上不同[5]。Norem等人认为防御性悲观者使用预期策略,比如在事情发生之前设置低的期望水平,并想象各种不同的结果。相反,乐观者使用回溯式的策略,如当已经知道事情结果的时候再调整对自己表现的认知。无论是防御性悲观者还是乐观者在自我评价可能受到威胁时都有自己的优先使用策略。通过设置低的期望水平和反复思考将要发生的事情,防御性悲观者利用焦虑来激发自己,而乐观者最初设置高的期望水平,并在失败时通过回溯式策略保护他们的自尊。
Sanna则通过实验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防御性悲观和乐观在心理模拟方面(mental simulations)的不同[9]。
心理模拟有事先模拟(prefactual simulations)和事后模拟(counterfactual simulations)。在事情已经发生后的心理模拟,称为事后模拟,它影响人的情感反应,对意外事故的受伤害者有补偿作用,并影响人对事情的归因。而在事前进行模拟(事前模拟),则影响人的期望水平和对结果的预计。在心理模拟的方向上,有“向上的比较”(upward comparisons)和“向下的比较”(downward comparisons)。“向上的比较”是指描述一些比实际情况要好的心理模拟选择,如“如果我能再多点时间学习,我就能考的好点”。这种向上的心理模拟过程具有准备性功能,能为以后的行动做好准备,为下次的成功制订计划。然而这种比较可能会使人感觉不满意,带来消极的情感。“向下的比较”是指与坏的可能结果比较,如“如果我没有买那本参考书,我就会不及格”。这种比较具有情感功能,可以引起积极的情感,使人感觉良好,这种比较的代价是不能为今后的活动做更充分的准备。
Sanna认为,事前设置低期望水平的防御性悲观者更可能采用事前的“向上”的心理模拟。毕竟,由于设置低的期望水平,防御性悲观者的各种期望的成绩似乎应该与好的方向进行比较的。然而由于他们事先已经设想好了各种可能的结果,他们很少有理由做事后思考,无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可以接受。
乐观者更宁愿在事前不考虑可能的结果[4],然而当他们知道了自己的成绩时,他们会比防御性悲观者更多地进行回溯式的“比坏”的事后思考,即事后的向下的心理模拟,以此来重建积极的情感和自尊,尤其是当面临失败的时候。
也有研究表明预期式的时间自我评估(prospective temporal self-appraisals)是防御性悲观策略的一部分[10]。虽然明确地知道未来事件的实际时间,但与考虑未来的成功相比,防御性悲观者感觉未来的失败距离自己更近,报告了更多的消极情感。当感觉消极未来更近时,防御性悲观者感觉很差,表现却很好,这表明把消极的未来看的很近是防御性悲观策略的一部分。而无论成功或失败的距离远近,乐观者的感觉都不错,对他们的成绩也没有影响。
3.1.2 防御性悲观与乐观的成就比较
虽然防御性悲观和乐观在期望水平,反思性及焦虑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但研究表明当允许防御性悲观者和策略性乐观者使用各自的策略时,他们的成绩没有显著的差异,至少在短时间内如此[11]。
然而也有研究显示长期来看,防御性悲观者的学业成绩的平均分低于乐观者,防御性悲观者经历了更多的压力,有更多的心理症状,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也较低。随着时间的延长,他们的内部动机逐渐减弱,人感到精疲力竭,最终影响其成就[12,13]。
如果干扰防御性悲观者和乐观者的策略使用(不允许他们使用自己常用的策略),会对他们的成就产生不同的作用。一旦防御性悲观者常用的策略被干扰,他们的成绩会显著降低,干扰乐观者的常用策略对他们的成绩影响不大[14,15]。
3.1.3 防御性悲观者与乐观者成就无差别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积极的心境有利于个人的成绩表现,乐观地看待生活比非乐观主义者有更多的成就[16]。然而防御性悲观者往往比乐观者报告更多的消极情感,更少的积极情感,为什么他们的成就却是相当的呢?
Norem等人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心境(mood)对防御性悲观和乐观的不同作用[17]:消极的心境有利于防御性悲观者的成就表现,对乐观者的成绩没有影响。这种作用可以用心境输入模型(Mood as Input Model,MAI)来解释。
心境输入模型将心境作为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与个体在朝向他们的目标努力时所使用的停止规则有关,所谓停止规则是一个人在决定是否达到了目标及是否该停止努力时所参照的标准。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停止规则,根据一个人的停止规则,积极或消极的心境可表明一个人是该停止还是该继续努力。在不同的目标条件下,对积极的或消极的心境的解释是不同的。
防御性悲观者和乐观者的一个显著差异是他们对于目标的解释不同。与乐观者相比较,防御性悲观者认为他们的目标更有压力, 目标之间的冲突更大,更花费时间,失败的可能性也更大。根据MAI模型,防御性悲观者把消极心境解释为自己必须继续努力,因为自己还没有解决冲突,没有减轻压力,或者还没有完成任务。而积极的心境则意味着事情已经处于失败的边缘,不再需要关注,因此积极的心境会导致他们不再努力,也不能有效地控制焦虑。
对于乐观者而言,只要心境没有表达出来或没有直接地与将来的任务有联系,他们对任务的动机就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当乐观者避免与任务有关的想法时,他们也会避免自己的心境与任务联系起来。根据MAI模型,由于心境输入不被解释为与随后的表现有关,乐观者的心境也不会影响其成绩表现。
3.2 防御性悲观与抑郁,真正悲观的异同
防御性悲观者在某些方面与抑郁者是相似的:在事情发生之前,他们都会报告消极的期望水平,焦虑水平也很高。然而防御性悲观与抑郁的悲观性期望是有区别的。
Showers的一项研究将防御性悲观与抑郁进行了比较[18],发现防御性悲观者并不使用抑郁者常用的回避式应对方式。在压力性事件结束后,他们不再焦虑,不再反复地思考问题。防御性悲观者使用的有效的应对方式与抑郁者回避式的适应不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那些“合理”的悲观者(认为他们过去的经验主要都是消极的人),或那些轻度抑郁者在敏感性,对消极评价的恐惧程度,焦虑水平及神经性测量上的得分都高于防御性悲观者,尽管在悲观性测量上这些被试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认为有效的准备工作和非回避式的应对方式是防御性悲观者和抑郁者的区别。
防御性悲观不同于真正的悲观,真正悲观既降低了期望水平也降低了成就,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反应,而防御性悲观不会对实际的成绩产生负面作用,防御性悲观者的表现并不差,真正的悲观往往会影响成绩[19]。
3.3 防御性悲观与自我妨碍
3.3.1 防御性悲观与自我妨碍的异同
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也叫自我设限,当自我妨碍者预期事情可能会失败时,就故意在其前进的道路上找寻、声称或创造某种看起来有说服性的障碍。若结果是失败,则将之归因于自设的障碍,从而避免去直面失败的真正原因——能力不足,达到自我保护(self-protection)的目的[20]。
从自我价值动机的观点来看,防御性悲观和自我妨碍都是个体用来保护他们的自我价值的策略。自我妨碍通常把失败的原因放在远离他们的能力而朝向诸如缺乏努力、缺少运气等因素上,从而改变失败的意义,这样便能很少威胁到他们的自我价值。防御性悲观则是通过为学习的结果设置较低、较安全的标准,当面临失败时达到保护自我价值的目的[21]。Garcia和Pintirch提出这两个策略具有两个关键的特征:其一,它们在策略上都是个体用来保护(在一些情况下提高)自身的自我价值;其二,它们都激活了消极的自我图式[22]。
防御性悲观与自我妨碍的区别在于,自我妨碍是一种积极的妨碍成功的行为选择策略,如减少努力,关注与任务无关的行为等,而防御性悲观仅仅是一个认知性的策略,并不是行为上的,防御性悲观者并没有放弃努力,他们的低的期望水平也并没有变成现实,因此它们对学业结果的影响程度是不一致的。防御性悲观者的学业成绩往往并没有受到不良的影响,而自我妨碍者往往学业成绩不理想。
3.3.2 防御性悲观与自我妨碍的理论模型
Martin等人从需要成就和自我价值动机的观点出发,把自我妨碍和防御性悲观融入一个二维模型,反映个体避免失败和追求成功的动机[23](图1)。
在该模型中,Martin将防御性悲观的两个基本成分——低期望水平和反思性区别开来,认为这两个基本成分所代表的成就目标是不相同的。
反思型个体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取向都比较高,在二维模型中,处于B位置。设置防御性期望和使用自我妨碍的人们对自己接受未来挑战的能力不自信,更关注避免失败,处在C位置。又由于高防御性期望者并没有积极设置有碍成功的障碍,他们的成功取向并不低,因此在追求成功取向上,他们的位置更靠近反思型。自我妨碍者设置障碍影响成功,处在成功取向的反方向,位置更靠近接受失败一端。
图1 自我妨碍与防御性悲观二维模型
为验证该模型,Martin等人研究了大学生被试的策略使用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23]。在该研究中,Martin等人认为,高的成功取向会对学业成绩产生积极的作用,而避免失败取向则会对学业成绩产生消极作用,考察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坚持性、自我调节能力、对未来学习的计划、成绩等级及放弃学习等5个指标,证实了不同策略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取向与假设模型一致。
自我妨碍与防御性悲观的二维模型从需要成就和保护自我的动机的角度,不仅阐明防御性悲观和自我妨碍的异同,还对防御性悲观的两种基本成分进行了区分,指出低期望水平和反思性的成就目标是不同的。另外,该模型的建立还具有一定的教育学意义,首先可用来识别使用不同自我保护方法的学生,这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有些可能是无效的,教育者可对这些学生进行指导。其次当教育者确定了不同策略的成功失败取向后,可采取相应的办法来提高学生追求成功取向,减弱避免失败取向,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然而该模型也具有一定的局限。首先,该模型是以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为轴向的,然而在验证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地测量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这两种目标取向,而是采用了其它可观察的间接变量,如坚持性、自我调节能力等指标进行研究,这些指标是否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个体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目标取向仍然值得探讨,所以在如何对需要成就目标进行测量方面,还应考虑选取更多的指标来对模型加以验证。其次,该模型的验证通过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方法单一,故仍然需要结合更多的实证研究来对该模型加以验证。
由于自我妨碍和防御性悲观是两种自我保护性的策略,当人们可能失败时使用这两种策略来保护个人能力。个体保护自己的动机可以用自我价值动机来解释,基于此,Martin将自我价值动机理论与自我妨碍和防御性悲观结合起来,在Buss和Cantor(1989)提出的行为模型(图2)的基础上,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并验证了一个可以预测这两种策略的使用及这两种策略的学业结果的模型[24](图3)。
图2 Buss行为模型
图3 自我妨碍与防御性悲观预测模型
Buss和Cantor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气质(disposition)和特定的策略引发的,而特定的策略又是由个人独特的气质引发的。在预测模型中,Martin选取一些情感动机预测变量作为个人气质的指标,认为情感动机预测指标与自我保护性策略之间的关系为:表现取向(performance orientation)可以正向预测自我妨碍、防御性期望和反思性;掌握取向(mastery orientation)反向预测自我妨碍和防御性期望,正向预测反思性;外部取向(external orientation)正向预测自我妨碍;低的内部取向(low internal orientation)预测防御性期望、反思性和自我妨碍。自我概念(self-concept)正向预测反思性和防御性期望。
而保护性策略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为:防御性期望正向预测自我调节及坚持性;反思性正向预测自我调节、坚持性及对未来的学业计划;自我妨碍和防御性期望都负向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但自我妨碍的作用并不显著;反思性对学业成绩有积极作用。
自我妨碍与防御性悲观的预测模型及自我妨碍与防御性悲观二维模型具有一些共同之处,都从自我妨碍和防御性悲观两种策略的自我价值动机的保护作用的角度,对两者进行了比较,且都对防御性悲观的两个基本成分进行了区分。可以认为预测模型是二维模型的进一步验证和扩展。如果将自我调节、坚持性和对未来学业的计划作为成功失败取向的指标,则这些策略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即是对二维模型的验证。而在预测模型中,Martin还进一步考察了对策略选择具有预测作用的情感动机变量,使人们更加了解了自我妨碍和防御性悲观策略的情感和动机因素等个性特征。
然而两个模型虽然强调了对防御性悲观的两种基本成分的区分,却忽略了自我妨碍也有不同的类别,自我妨碍一般可分为行动的或获得的(behavioral or acquired)自我妨碍、声称的或自陈的(claimed or self-report)自我妨碍以及抬举他人(other-enhancement)策略三类[20],以上模型是否适应于不同类别的自我妨碍,如不同类别的自我妨碍是否以相同的方式影响个体的学业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3.4 防御性悲观的产生原因
自我妨碍与防御性悲观的预测模型从表现取向、掌握取向等情感动机因素方面探讨了防御性悲观策略的一些内部心理结构和动机,这些都是影响防御性悲观使用的重要个人变量,然而个体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的原因是复杂的,不仅有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也有诸如情境变量,社会家庭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人们理解影响个体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的原因。
Martin对大学生的防御性悲观进行质化研究[25],通过访谈法探讨了学生使用防御性悲观的一些原因,包括:(1)文化因素,种族文化背景可能会导致某些人更多地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2)家庭原因,某些父母总是很注意不提升孩子的希望,这样孩子就不会失望。这种家庭的孩子更多地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除此之外,保护自我和激励自己也是人们意识到的使用该策略的原因。如有的人认为持有不现实的消极预期和怀有可能做得不好的想法,即使预期实现自己也不会感到太失望。也有人认为更多的消极想法是促使自己去行动的一个好方法。这些人认为悲观对自己的情绪平衡是有益的。这与防御性悲观的自我保护作用和动机作用是一致的。
另一项以基督教徒为被试的研究发现了是否信仰宗教对于人使用不同策略的影响[26]。该研究认为不信仰宗教比信仰宗教更可能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这可能是因为信仰宗教的人相信他们有“更大的力量”来控制和指导他们的生活。他们认为不需要有更强的应对方式。而不信仰宗教的人更需要使用特定的应对策略来应对他们面临的焦虑情境。然而这项研究的被试只限于基督教信仰者,宗教信仰对人使用策略的影响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以验证是否其他的宗教也能产生这样的作用。
4 以往研究的局限
4.1 防御性悲观测量方法及被试选择的局限性
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都采用了Norem和Cantor编制的DPQ(defensive pessimism questionnaire)防御性悲观量表[4,5]。该量表包括9个题目,4个题目描述乐观取向,4个题目描述悲观取向,另有一个题目(3题)“我过去的学习成绩通常很好”用来区分防御性悲观和那些由于自己的成绩差而真正的悲观者。该量表主要用于区分学业环境下的乐观和悲观。然而由于防御性悲观者还有很多其他特征,测量中就应该考虑这些因素,仅仅依靠一个题目的得分来区分防御性悲观和真正的悲观似乎是不够的。又由于该测量工具属于自陈量表,由于防御性悲观自身的特点和自陈量表本身的局限性,会使测验分数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测验的信效度需要进一步验证。
另外,Cantor和Norem认为,防御性悲观量表中得分最高(乐观)和最低(悲观)的三分之一的被试如果他们在第3题上的记分在9点以上(11点量表),那这些被试是符合防御性悲观条件的[5]。然而这样的方法选择的被试必然是学业成绩优秀的,但是否真的只有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才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是值得考虑的。用这样的方法选择的被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一定能代表大多数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的个体。
4.2 缺乏对防御性悲观两种基本成分的区别比较
一般认为防御性悲观的两个基本成分是防御性期望和反思性,然而除了Martin的研究[23,24]将这两者进行了区分,并建立了相应的两个模型之外,其他研究很少将防御性期望和反思性进行区分,基于Matrin等人建立的模型之上的研究也几乎没有。我们知道仅仅是考虑到各种不同的结果与实际期望这些结果发生是不同的,而考虑到各种不同的结果即是反复思考性,而期望这些结果的发生即防御性期望,对这两者进行区分十分有必要。
有研究表明消极思维者可能比积极思维者的表现更好,并且只有当形成了消极的期望水平时,个人的成就才会受损[27]。也有研究表明那些解释失败并真的期望失败的被试比只是解释失败并不期望失败的被试表现得更差[28],所以关于反思性和防御性期望之间的区别应有更多的研究。
另外,防御性期望和反复思考这两个基本成分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方式可能是不同的,防御性期望会消极影响学业成绩,但反思性则有可能对学业成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有更精确的研究来显示反思性和防御性期望两者如何在防御性悲观的结构下对学业成绩及其它的成就发挥作用的。而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还为数不多。
4.3 防御性悲观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
男女性别差异问题体现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很多方面,然而在防御性悲观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现有的研究结果还很不一致。有的研究认为男性更多地使用乐观和防御性悲观策略,而女性更多的是真正的悲观[19],也有研究认为与男性相比,女性可能更多地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8],然而也有研究认为在防御性悲观使用方面男女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3]。另外,也没有研究表明为什么会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者还需要对防御性悲观策略的性别差异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4.4 研究的范围有限
现有的研究很多是测量学生学业范围内的防御性悲观,也有研究社会情景内的防御性悲观的,这些研究表明可预测的归因情况,家庭,文化因素,宗教信仰情况等可能会影响个人对防御性悲观策略的选择,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下个人对防御性悲观策略的使用是否具有一致性,学业的防御性悲观是否会影响社会情境下个体对策略的选择,还有哪些内在(如年龄,性别,个性等)和外在的条件(如竞争的学业环境,学习气氛等)会影响防御性悲观策略的使用,这些都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4.5 缺乏跨文化的研究
自从1986年Norem提出防御性悲观概念以来,国外已产生不少类似研究,但中国背景下的研究很少,社会文化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文化差异,国外的研究不能代替本土的研究,中国文化强调为人做事要谦虚,凡事不宜过满,这使得有人认为中国人比较悲观,而中国人的这种“悲观”似乎与防御性悲观有类似之处,所以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研究防御性悲观更有现实意义。
5 研究意义及展望
尽管积极心理学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论是在心理学领域还是在其他更广泛的文化环境中快速渗透,然而确定个体人格的复杂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心理过程的研究不应该迷信用“一刀切”的方法来改善人类功能。对于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情境和文化背景中乐观和悲观是各有利弊的。毕竟在某些情况下,“悲观”和“消极思维”也能导致更好的成绩表现和个体成长。尤其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更喜欢“做最坏的打算,向最好的方向努力”,而这实际上是与防御性悲观策略是有相似之处的。总之在积极心理学快速普及的今天,研究防御性悲观很有现实意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更好的识别防御性悲观的学生,就能更好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而不是一味简单地让这些学生乐观起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的个体能更有效的管理自己的负性情绪,提高工作成绩。人们也可以对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的人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然而在我国当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为数不多,人们在重视乐观态度的同时似乎忽视了适当的悲观也可以有积极的力量,希望可以引起人们对防御性悲观策略的重视,并且希望在防御性悲观策略的测量,量表的使用,被试的选择及研究范围等方面有所突破。
收稿日期:200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