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素材积累和方法指导论文_胡惠玲

作文教学的素材积累和方法指导论文_胡惠玲

胡惠玲 峨眉山市桂花桥镇友爱小学

【摘要】论文阐述了小学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是写好习作的基础;教给学生好的写作方法是帮助学生自由习作的有效途径。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写出感人的好文章。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029-01

作为长期在农村小学这个阵地上工作的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总有这样一些困惑:不管对学生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学生的作文水平始终不见提升;学生的作文要么记流水账,要么瞎编,要么无话可说,无情可抒,要么抄袭范文,让人头疼。大多数老师被逼无奈,或把学生的作文进行面目全非的修改后让学生背下来,或选几篇优秀作文让学生背记,对付考试。如此这般,学生的作文能力却迟迟未见提高。问题何在?我想:还是学生写作素材缺乏,使他们苦于无物可写。

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作文也是如此。平时积累的素材多了,写作文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淌不歇。”小学生要想写出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必须要有材料,而这些材料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平时积累。因此,平时勤于积累,才是打开写作源泉,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法宝”。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

这就要求教师多注意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这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前奏”。只有让学生们真正地认识到素材积累的重要性,真正地为积累素材实践着,才能达到自由写作的境界。

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是积累素材的最佳途径。留心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对可喜可悲、可憎可爱的人和事要“情动于衷”,才会“一吐为快”。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人一事,感情世界的波折……只要留心观察、用心品味,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品读生活这本无字书,永远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意蕴。

1、语文家庭作业,布置“每日新闻”。

学生进入二年级学习以后,我就让学生每天用一小段话记下当天做过、听过或看见过的新鲜事。即:要求学生把学习或生活中觉得有趣或是自己感兴趣的人、事或物用一段通顺的话记下来。记的时候可以写一下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心情怎样,有什么疑问。然后,在每天早自习进行新闻播报,并评出“最有趣新闻”、“最通顺新闻”、“最感人新闻”。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沉淀生活,为今后的写作打基础。

2、扩展视野,放眼世界。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我布置学生收看每天7:00的“新闻联播”,并从收看的“新闻联播”中记下三则自己最感兴趣的新闻,然后从中选一则谈谈看了这条新闻后想到什么?或观看后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建议?或有什么看法?一并写在新闻记录本上交上来给老师检查。教师则每天早自习认真批改,评价,评出“最有趣的观后感”、“最独到的见解”,在班上进行讲评、交流、讨论。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方法,既帮助学生积累了素材,也让学生感悟了生活;既让学生学会了明辨是非,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也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以提升;既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几得。

如黄语洁在2014年4月22日的新闻体会中写到:“那个小男孩太调皮了。他在玩耍的时候看见一口井,里面没有水,就在上面跳来跳去,结果掉进了井里。那是一口深10米的井呀!一个很瘦的青年人下去才把他救了上来,通过医生检查,好在没有什么大碍。我想提醒大家:不要到处跳,到处爬,这样很危险,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陪着,那就更危险了,因为没有人知道你的下落,就意味着没人救你,所以不要到处跳,到处爬,要注意安全,随时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又如邹汶均在3月31日的新闻体会中写到:“那个蒙面的男子太胆大了!连金店也敢抢劫,这可是大事。幸好13分钟后就被抓住。我觉得警察干的太好了。如果今天警察没抓住他,他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抢劫,这样持续下去的话,结果会很严重。所以,我觉得非常好!”又如五年级学生汪洪鑫在4月18日的新闻体会中写到:“这个韩国游轮的船长是一个奸诈,胆小,只为自己着想的人。他背信弃义,让乘客们葬身大海,自己却逃走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狡猾,很阴险,很恶毒的人。他让船上300多人丢了性命,这些丢了性命的人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学生,还有的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他们也有亲人,如果这个船长仔细想一想乘客们死了,他们的亲人怎么办?他们的亲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父亲、母亲,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丈夫,他们会怎样生活下去?还有多少学生失去了自己的老师,他们又怎样学习呢?可是,这个船长根本就没有想,只想着自己,早早的就逃之夭夭了。所以,这样的船长应该受到最严厉的惩罚,使他为自己所犯下的滔天大罪负责,最好是让他被关在监狱,永远都不能出来。我们一定不能像那位船长一样背信弃义,胆小如鼠,自私自利。我们要做一个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安危的人。这样,我们的心灵就不会受到谴责。”

通过读学生的新闻体会,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了很多素材,明辨了是非,丰富了情感体验,也可以看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培养,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教学中,适时指导学生积累素材。

我们都知道,当写作灵感闪现时,写作的欲望便如涓涓细流,不断涌现。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瞬间闪现的灵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为学生今后的作文打下基础。

我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这样提问:“爸爸的这一教诲引出一个什么故事呢?”这时,学生自由、大声地读了一遍课文,把课文的最后一段一起读了。看到这种情况,我耐心地等学生读完,平静地说:“你们刚才读得,只能得不及格。想一想,为什么?哪儿错了?”听我这么一说,学生很诧异地看着我,不知所措。我停顿片刻后继续说道:“想想读书前我提了什么问题?”学生静下来想了想后,黄安妤举手站起来说:“老师让我们读画杨桃的故事。”“哪些段落是画杨桃的故事呢?”“哦!”有学生回答说:“我们把最后一段也读了,这一段不是故事内容,是经过这个故事后的感受,体会。我们不应该读这一段。”听完学生的回答,我又追问:“通过这件事,你受到什么启发,或明白了什么?”这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应该先听明白老师说什么。”“我们应该想一想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再去找答案。”“我们听了老师的话后,要多想一想,想明白后才去做。”看着一张张充满稚气的笑脸,我也笑了。接着,我灵机一动,抓住学生在这一交流中学会的道理,引导学生把这一事件进行回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把这一学习过程以作文的方式呈现出来,把当时的心里感受也写下来,效果还真不错。虽然,我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但对于习作方面却让学生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体验,积累了素材。

二、教给习作方法,扶着学生前行。

农村学生见识少,阅读面窄,学会、掌握一个新知识都很难,更不用说应用了。记得在教学高段说明文单元后,语文园地中要求学生写一篇说明文。看到这样的习作练习,我想:怎么办呢?经过几天的思考,终于想出了办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上课前,我准备了一些米。上课时我让学生先回忆本单元学过的几篇课文。问:什么是说明文?作者是采用什么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事物的?学生回答:介绍事物特点的文章就是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等。接着我说:“那好,我们今天也来写一篇的说明文。”(并板书:说明文)然后我出示一些米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学生:米。师:我们今天就来写一篇关于米的说明文。全体学生诧异的瞪大眼睛望着我,不知所措的互相张望。我在每个学生的课桌上放了几粒米,回到讲台。说道:“米,我们都离不开它。我们每天都在吃,是再熟悉不过的一种事物了。怎样来写好这篇关于米的说明文呢?”孩子们一个个一边东张西望,一边摇头,一边窃窃私语,一脸的茫然。我不露声色地看看他们说:要想写好这篇说明文,首先要有好的观察方法,你们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观察米,了解米的各种信息呢?学生安静下来思考后回答:可以看,摸,嗅;可以咬,还可以用尺子量。我根据学生的交流,依次板书。

板书:

看 颜色 形状

嗅 气味

摸 手感

量 长度

咬 硬度 尝味道

想 米的来历

并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动笔记录下观察结果。

接着指导观察:

师:我们来观察米的颜色和形状,你都看到什么?

生:(纷纷举手)米是白色的,椭圆形的。

生:(抢着补充)仔细看还能看到米的一端有一点儿凹进去的。

师:好!请你把观察的结果如实的记录下来,并把观察的过程写一个片段。

(学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10分钟后)

师:请几位同学念一念你刚才写的片段。其他同学听后想一想,他写的好吗?好在哪?不好。又应该怎样修改?改好后读一读。(有意安排差,中,优三类学生在全班展示)这时,教室里气氛活跃,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评的学生评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听的学生不断点头赞同,别人没说到的还及时补充。

随后指导学生总结刚才的学习方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生:(七嘴八舌)我们首先是把看到的东西说出来,接着把观察的结果用一个片段写下了,然后在全班进行展示,再评议,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读修改好的片段。学生回答的同时相机板书:说 写 展示 评议 修改 读

师:好。接下来请你们以四人小组用刚才观察米颜色,形状的学习方法来完成嗅,摸,量,咬这几个方面的学习。

(学生按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下面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各组的学习情况。)

师:未完成的课余时间继续完成。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请他们帮助你们改,反复修改以后,下节课誊在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习作:说明文《一粒米》

观察方法:看 颜色 形状

嗅 气味

摸 手感

量 长度

咬 硬度 尝味道

想 来历

学习方法:说 写 展示 评议 修改 读

这样一节作文课后,学生学会了把课文中学到的说明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了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了热爱生活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写说明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认为:学生不是不会写,而是不善于发掘身边的素材,不善于抓住素材去体验,去感受。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必须写真事、抒真情,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感人的好文章。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积累素材,还应该教给学生好的习作方法,更应该深层次地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观察、学习,并及时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习作,达到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我一直坚持这样的作文理念,也一直坚持进行实践。只有做到这些,学生的习作才会丰富多彩,才会让你读起来不乏味,才会让你有读的欲望。教会学生积累素材是教会学生写作的基础;而掌握习作方法是给学生的心灵插上翅膀。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的作文一定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论文作者:胡惠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作文教学的素材积累和方法指导论文_胡惠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