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作用_政治文化论文

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作用_政治文化论文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政治文化的作用及其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用论文,中国社会主义论文,政治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因此,关于现代化及政治文化等问题,必须谈到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等问题。特别是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挫折,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时期,不少人有“资本主义已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肯定落后”这样的潜意识,因此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无非就是向资本主义看齐”的想法就不是很奇怪了。实际上资本主义现代化,偏重于“技术性、物质性”层面,虽然资本主义宣称自己所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是其政治目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其实是不可能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可以认为是“单一方向性”的现代化。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则不仅包括“技术性、物质性”层面,同时还偏重于“合理性、精神性”层面,可以认为是“综合多方向性”的。所以,我们考察社会主义现代化及政治文化问题,应建立在社会主义必然比资本主义更优越、更先进、更现代化这一逻辑起点之上,这也是社会主义前进之标的。今年初春,江泽民同志向全党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指导思想,其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政治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和探讨中国政治文化问题,对实践“三个代表”,对加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现代化和政治文化两个概念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字面上理解“现代化”这个概念是用来概括人类近期发展过程中社会急剧转变的总的动态的新名词。这个词,近几十年才出现在社会科学的论著中,但它所概括的那个历史过程早为人们熟知,只是过去使用别的称呼罢了。例如“五四”年代,经常谈论的“西化”、“欧化”就有现代化的意味。当时人们认为中国要走向独立富强,就必须向西方国家学习,这就是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概念。今天,一个具有广泛涵盖性质的“现代化”新概念广泛地被运用于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的研究中。但是,现代化一词的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有种种相近但又不同的说法,简单可以概括为:一是从政治因素出发,认为现代化便是落后赶先进,跟上时代步伐;二是从经济因素出发,认为现代化即工业化;三是从知识因素出发,认为现代化是自然科学革命的后过程;四是从心理因素出发,认为现代化即合理化,是合理的理性发展过程。第一种说法是我国党和政府领导人以往在阐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针与政策时所明确表述的思想。其实,现代化应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包括政治、经济的现代化,同时也包括人的思想、知识和心理素质的现代化,因此,我们谈现代化,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周恩来在1954年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36页。)。“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我们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应该迎头赶上,也可以赶上。”(注:《周恩来选集》下卷,412—413页。)邓小平说,“在二十世纪,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85—86页。)。可见,中国在考察现代化时,也是首先从技术、物质层面开始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迅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意识到,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只是要发展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精神方面也应有所建树。

所谓“政治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综合,是指政治关系在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反映,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可传习性,其内容主要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前者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后者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政治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得以传习,对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具有巨大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支配作用。

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是个体与整体、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所以现代化进程必然包含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而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又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

二、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政治文化包含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面,政治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得到传习,并对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产生巨大作用。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其本身也必然处在一个现代化过程之中,落后的政治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会起到阻碍作用,而现代化了的政治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良好的政治文化能促使个人形成现代化所需要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

政治生活中的个人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通过特定的途径和媒介,获得特定的政治意识,从而形成特定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者的结合,就形成了个体特定的政治人格。同样,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促使个体认识和掌握特定的政治生活规则和规范,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技能和素质。而这些政治社会化过程总是处在特定的政治文化氛围环境之中,政治文化的优劣对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这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个体是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个的政治个体构成了社会政治的大局,要使整个社会政治体系得到维护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个体的积极参与和推动。

2.良好的政治文化能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

原苏联的分裂,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等重大的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政治的稳定是何等重要。“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84页。)。要保持稳定, 就必须有良好的政治文化作为保证,必须使人民大众对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政治民主等方面都能达到较大程度的认同,这样作为政治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情绪、态度、要求、愿望、行为等才能更大程度地与国家的政治要求相吻合,使社会的政治形势、政治气氛得到维护和发展。

从文化的角度说,社会政治的发展也是政治文化的发展,这就需要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对原有的政治体系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政治改革的本质是一种政治利益关系的调整,改革能消除利益矛盾,推动社会政治的发展,维护政治的权威,同时能提高政治管理的效率和效益。而影响政治变革的重要制约因素是人们的政治心理,顺应社会政治心理的潮流,顺应民心,则政治改革就会顺利,对社会政治发展就有推动作用,否则就会有阻碍作用,甚至暴发社会危机或社会动乱。

3.良好的政治文化能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

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总是以经济文化的现代化为基础和先导的,但政治文化又对经济文化起到强大的反作用。良好的政治文化能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论证经济体制的合理性。经济体制的建立,其标准和根据是社会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资本主义延续了几百年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得到建立?这就源于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政治文化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公有制、私有制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本质,但市场经济体制只是经济运行的手段。所以,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合理的和正当的,这不会违背社会主义的本质,反而会促进社会的加速发展。

其次,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法和合法性是对市场经济主体活动的一种约束和规范,通过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制度体现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本质也是一种竞争型经济,必须进行公平、有效的竞争,抑制垄断。因此,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先后制定了《反垄断法》,中国也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等,对行业垄断、过度竞争和那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如倾销、刺探其他厂商的商业秘密、商标侵权等,往往能通过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加以限制。

再次,鼓励和引导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中国由传统的计划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的历程是经过艰难探索的,这其实也是一个对经济本质、手段、目标的艰难认识过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开始,到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一直到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国的经济在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在理论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也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报告还强调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等,这些理论和要求将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极大的鼓励和引导作用。

三、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基于上述的分析,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以经济现代化为基础的,它还与国家及各个民族的整体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但归根到底,人的现代化,即现代人人格的现代化是最重要、最关键和最根本的。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使国家、政府和个人都要树立法治观念和现代市场观念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领域习惯于按“国家计划”办事,从国家能源材料的调配到个人消费品的供应都离不开计划,人们的政治心理是被动的,“等、靠、要”是观念的主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严格地说,从1992年十四大开始,中国经济才逐步进入“市场化”阶段。国家、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由原来的“计划者”、“命令者”过度到“服务者、引导者”,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法规制度间接地管理市场,实现宏观调控,例如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个人有了更加自由的经济发展空间,可以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一切市场主体必须树立主动适应市场的观念,心理上要由被动变主动,“争、闯、取”应该成为观念的主流。但市场经济并不能乱争、瞎闯、强取,如搞金融投机、侵占国有资产等,而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否则,国家的经济体系、政治体系将受到冲击,经济倒退、政局不稳将在所难免。

2.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不难理解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证。

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文化中制度方面的适应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政治发展的组成部分。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政治理论作为指导,经济改革作为政治改革的入口和先导,有人因此对中国当前的情况作过所谓的推论:经济改革导至经济多元化,所以政治改革也必然是政治多元化,即多党制。这种推论的逻辑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非就是“私有化”,而只是经济手段。因此,不能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多元化”,同样中国的政治改革并非要多元化,而只能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1987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谈到“我们如果照搬你们的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肯定是动乱局面”(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44页。)。邓小平经过深思思熟虑后说,政治体制改革有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79—180页。)可见,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增强党和国家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活力,而不是要搞政治多元化。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当前政治改革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经济改革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改革。

3.人的总体素质的提高是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和必要条件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说,人是文化的主体,人不仅仅是“经济人”,更应是“政治人”、“文化人”,列宁说过“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所以,人的总体素质的提高是政治文化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人的总体素质的提高,当然包括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但从政治人的政治社会化方面看,其重点应该是:首先必须加强政治教育,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具有基本的政治知识和价值规范;其次必须加强政治专业训练,这也是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专业训练,塑造正确的政治人格,具有特定的政治素质和能力;再次是提倡鼓励人们直接参加政治生活,从事政治实践,直接获得政治知识和技能。对个体而言,要提高综合素质,在现代化过程中,要有一大批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他们是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杰出代表,是现代化事业的中坚力量。同时要营造一种“杰出人物”与一般公民和谐共鸣的社会政治文化氛围,使国家的意志能充分真实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国家的利益能充分真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

标签:;  ;  ;  ;  ;  ;  ;  ;  ;  ;  ;  ;  ;  ;  

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作用_政治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