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_农业论文

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_农业论文

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北省论文,科技成果论文,对策论文,现状及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1~1996年河北省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空前繁荣。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出占全社会总产出比重由40%提高到53%,农业商品率由56%提高到65%,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由309亿元增加到737亿无,农民家庭第一产业收入由380元增加到1133元,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创汇额分别由3.4亿美元和4.3亿美元提高到3.7亿美元和9.2亿美元。粮食总产达278.9亿公斤,增加52亿公斤。蔬菜总产达258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品种200多个,其中精细菜占60%以上。畜牧业创产值438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35%,肉、蛋、奶的人均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996年年产干鲜果品51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人均占有达80多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公斤。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固然有政策、投入因素的作用,但从直观分析可以感到它们的作用在变小,同时面临自然灾害频率的增加、人口增长、土地面积减少等一些严峻的问题。因此,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幅度如此之大,主要是发挥了科技进步的作用,依靠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广和产业化。为了了解此期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状况及其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间的关系,便于指导今后全省加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选择河北省1991~1996年341个单位取得的1522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了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分析研究。

一、调研材料

我们调研了河北省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及管理等部门341个单位1991~1996年取得的1522项农业科技成果,其主要特征如下:

1.行业分布。按照农业内部的行业特点,将其成果分为10类。其中,种植类534项,占35.1%;林类72项,占4.7%,果类134项,占8.8%;蔬菜类(含花卉和瓜类)84项,占5.5%;畜牧类193项,占12.7%;水产类71项,占4.7%;水利类113项,占7.4%;农机类56项,占3.7%;农产品(农、林、牧、渔产品)加工类160项,占10.5%;区域综合开发类105项,占6.9%。

2.层次分布。按照成果的研究层次属性分为5类。其中,理论成果144项,占9.5%;技术成果695项,占45.6%;物化成果403项,占26.5%;推广成果146项,占9.6%;软科学成果134项,占8.8%。

3.水平分布。依据成果的技术水平分为6类。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6项,占2.4%;国际先进155项,占10.2%;国内领先753项,占49.5%;国内先进500项,占32.8%;省内领先63项,占4.1%;省内先进15项,占1.0%。

二、主要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1991~1996年河北省所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有7类、27种、286项,基本实现了产业化,占其成果总数的18.2%。其中,产业化成果比例最高的是果类,为48.5%;其次是蔬菜类,占26.2%;农产品加工、种植、畜牧和水产类成果居于中等,分别为21.9%、19.1%、18.1%和16.9%;农机类较低,仅为10.7%;林类、水利类和区域综合开发类最低,尚未实现产业化。实现成果产业化的主要方式为:

1.资源开发型。主要是立足优势资源的开发,引入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装备,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和商品优势,实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方式。例如,京东板栗是迁西、迁安的优势资源,围绕这一优势资源的开发,加强技术集成和成果的配套推广应用,培植起了板栗支柱产业。同时,大枣、金丝小枣、红富士苹果、雪花梨、鸭梨、草莓、日光温室蔬菜、枸杞制品、杏饮品、作物良种、瘦肉猪良种及海水鱼虾等13种成果的产业化都可归为此类型。这种方式在河北省占主导地位,其产业化的成果数占已产业化成果数的64.6%。

2.企业改造型。主要是通过技术改进,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改善原有产品质量,开发出新产品,从而提高企业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企业的规模和效益,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形成技术密集型企业。例如,化肥工业中,通过引入各种新的复合肥料新产品成果,增加了肥料新品种,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效益。饲料工业中,应用不同畜禽生产、不同生产阶段营养需求研究成果和饲料配方成果,开发出多系列、多品种、多规格的饲料、饲料添加剂,改善了饲料利用率,提高了报酬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促进了饲料工业的产业化发展。河北省新复合肥、畜禽饲料及其添加剂、新农药、地膜与农膜、对虾饵料及其添加剂、专用面粉、啤酒、葡萄酒及粮食加工机械9种成果的产业化可归为此类型。其产业化的成果数量占已产业化成果数量的24.9%。

3.新兴产业型。通过技术的综合集成,从传统产业中逐步分离出具有产业化基本标志、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新兴产业。例如,通过鸭梨套袋栽培技术的推动,开发出了鸭梨果实袋系列产品,和与其配套的专用纸加工机械,从而推动了鸭梨果实袋的专业化生产经营,形成了新兴的产业。又如,通过新技术成果和设备的引进,使蛋鸡养殖实现了产业化,从非规模化养殖与分散经营的家禽饲养中分离出了蛋鸡养殖业。这种方式在河北省实现产业化的成果仅有鸭梨果实袋、种子加工机械、蛋鸡养殖3种成果,其产业化的成果数量仅占10.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支撑主导产业发展名牌、名品的成果比较缺乏。从分析可看出,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后,生产出的产品主要是粮、棉、油、瓜、果、菜、肉、蛋、奶等大宗农产品,而经深加工所形成的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技术独有性强的高利润商品少。因而,产品技术含量低、利润率低、市场寿命短、竞争能力弱成为其产业化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这样,成果产业化只促进了其农业大省的横向发展,而尚未实现向农业商品化大省的跨越。

2.可产业化成果的创新程度低、配套性差。从调研的1522项农业科技成果来看,达到国际水平的成果仅占12.6%,高水平成果少,低水平成果多;从成果的层次分布来看,技术成果多(占45.6%),物化成果少(占26.5%),并且理论基础较差,其成果仅占9.5%;农业推广和宏观发展的战略研究薄弱,其成果分别仅占9.6%和8.8%。从成果的综合相关配套性来看,在一些领域尽管取得了相当数量的成果,但总体的配套性较差。例如,围绕牛、羊、兔的研究分别取得了21项、19项和11项成果,但由于综合配套性较差,尚未实现产业化。

3.尚未树立起以市场拉动为主体的产业化意识。受农业是传统的第一产业的影响,其农业科技工作仍主要限于生产量增加范畴,主要集中在农业的基础产业。因此,多依赖于国家和政府来实现产业化,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体现不够。科技工作者多注重成果水平,而不注重成果的适用性和市场占有率,使众多的成果难以产业化。

4.缺乏保证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在农业科技体制中,尚未彻底打破成果研究开发单位与推广部门、生产部门条块分割、相互脱节的局面,还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持有者与实施者之间进行有效结合传递,实现产业化。例如,邯郸农专在“八五”期间研制开发出农药系列新产品40%绿松磷乳油、26%绿安磷乳油、55%北方一号乳油和菊乐(复方920)4个,构成了成果产业化的相关新产品的集合,但是由于单位本身缺乏投入生产的能力,难以实现产业化。

5.引导农业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成果,尤其是与市场直接接轨,标准化、国际化程度高的农资、农产品加工成果,从成果的中试到产品的市场开拓,需要有较大的投入支持,但目前政府引导资金欠缺,银行贷款到位率低,企业自筹资金不足,使许多成果在小试后便夭折,没能产业化。

6.现行农业经营体制与实现产业化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农业和农用企业分散,粗放经营,吸收、引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能力弱,技术经营型的复合人才匮乏,不适应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需要集中、集约经营、超前于市场的客观要求,给成果的产业化带来较大困难。例如,在收获机械和播种机械的研制方面,分别研制出了可构成相关成果集合的系列新产品,由于分散经营,以单个产品的开发为主体,虽然在一定时期、范围内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因每个产品都有市场饱和度问题,尚难以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建成持续有效的产业。

四、发展对策

1.强化技术创新,开发拳头产品,争创名牌名品。针对现有产品技术含量低、可控性差、市场竞争弱等问题,以产品上档次、技术上水平、生产上规模、产业上效益为核心,实施“名牌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拳头产品。对确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应围绕新产品的开发,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引进,不断提高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面向国际市场,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对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名牌、名品,要强化保护意识,加强科技产品的“包装”,一是对产品外在有形包装,加强专用商标品牌的申请与注册;二是对技术核心的无形“包装”,强化产品的独占性。

2.加强技术配套,建立成果集成配套产业化的技术体系。围绕优势资源的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产业化为目标,以优势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为中心,坚持科研、开发、应用、推广相结合,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相结合,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相结合,对尚未形成同类或相关成果产业化集合的产业,加强配套技术的引进开发和优化集成,培育新的区域性支柱产业;对初具规模的支柱产业,要着力进行龙头企业的建设,由原料的商品生产,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变,同时要高起点,以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为主导,加强技术的配套集成,争取建立高水平的产业化“技术平台”,向成果产业化的更高层次推进。

3.加强市场预测,尽快建立成果产业化的市场预测咨询系统。市场需求是制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首要因素。加强市场预测,有利于那些市场急需、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通过市场开发和有效的产品宣传迅速实现产业化,克服成果转化开发的盲目性。要尽快建立成果产业化的市场预测咨询系统,以便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交流情况、发现问题、制定对策,引导成果的产业化。

4.造就复合型人才,为实现成果产业化提供人才支撑。为了满足成果产业化对人才的需要,应组织不同行业、专业、学科领域的科技力量,开展多兵团联合作战,实现行业协作,优势互补,使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与农村科技带头人相结合,优势集成。同时,要加强成果产业化需要的复合型科技人才的锻炼和培养,采取“公开招聘一批,送出培养一批,实践锻炼一批”的办法,加快科技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成果产业化提供人才支撑。

5.加强资金筹措,建立健全成果产业化的资金保障体系。资金是农业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重要保障。没有资金,成果再好,实现产业化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建议各级政府在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基础上,设立“成果产业化专项基金”,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的资金引导。同时,要积极吸纳外资和各种社会力量的投资,争取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果产业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投资机制,健全资金保障体系。

6.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途径。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应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改革以专业为主线的科研机构,建立以产品为主线的科研机构,在进一步深入探索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争取开辟新的结合方式和途径。应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利用股份制兴办科技产业、促进成果实现产业化的路子。

标签:;  ;  ;  ;  ;  ;  

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