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明智的教师不但要把“解惑”作为天职,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形成的。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其探索的欲望,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增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2、5、3 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我一开始让学生任意报数考老师。结果学生无论举出什么数,我都知道它是否是2、5、3 的倍数。这时,学生就会很好奇地问:“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肯定有巧妙的方法吧?”我说:“当然了!你们想知道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当然想知道了!”一节课就在学生充满好奇和强烈求知欲的气氛中开始了。可见,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缘于教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使学生带着渴求的心态去探索解决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主动地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并逐步形成了创新意识。
2 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让学生敢创新
创新思维是与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的。课堂上教师除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知道了是什么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能是什么?还可能是什么?不把学生思维限制在一个层面上,促进他们去做一些稍深层次的探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特别要提到的是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1÷2、2÷4、3÷6,让学生观察这三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这三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在讲述理由时我主要让学生联系商不变的规律,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接着我又提出“三个算式”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它们相等吗?你能想办法证明吗?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学生很快将三个算式写成了三个分数,因为除法算式相等,简单推理出三个分数相同,这种相等是不是真的成立呢?再让学生通过操作、实物拼分,计算结果等方法验证了三个分数相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分数中是否有类似于商不变的规律呢?请大家大胆猜想!”大多数学生会在商不变规律的铺垫下得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同时我追问:这里“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呢?(0 除外)为什么0 要除外?(因为0 不能作为除数)最后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既让学生感受了设疑———解疑的过程,又在不断的猜想验证中学到了知识,并使原有的知识体系得以发展,又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类推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
3 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创新
教学中还应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激发得越强烈,就越能对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就越能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尝试、创新的空间,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被激活时,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计算公式,而是引导学生每人用纸剪出两个梯形(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出后,让学生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能把手中的两个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我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情趣盎然,自主研究活动扎实,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而且使学生思维更趋于活跃,充分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 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爱创新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欲望。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总是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例如“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进行到综合练习这一阶段时,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内容,自己编题。学生们都迫不急待地要讲出自己编的题目。有的说“9+4”,有的说“18-9”,教师将这些题加以整理,就成了一组完整的综合练习题。学生们计算着自己编出的题目,情绪很高。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在重点辅导时,多给予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和多种鼓励,慢慢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感觉到自身的价值。
总之,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十四中学
论文作者:曹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学生论文; 梯形论文; 分数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算式论文; 思维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研究》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