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龙山初级中学 吴 君
【摘 要】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 没有教育”。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 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 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 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一指。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 无所能。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 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手脑 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创造;爱心;做人;德育;教育;
在担任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为基本要素,以爱心为关爱学 生的出发点
作为班主任,要以理解学生的思想根本、心理实际需要和 生活实际需要为依据,而班级德育工作开展,是学生德育素质 的提高的基本原则和重点,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 人格道德,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由于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 把个人人格看的极其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心理变化确实是每 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要素之一。
作为班主任,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 也应该要谆谆教导,耐心细致,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果。一味的 大声训斥教育,会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更不能用挖苦的语言、 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灵,教师对学生尊重、理解、支持,和 学生交心,敞开心扉,这样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和谐。
作为班主任,要有爱心和耐心,从爱心点出发,对学生进 行教育感化的基础。管教要讲原则,严是爱,松是害,严和松 要到位到点。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刚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要让孩子们转变角色,使学生充分感受到 班主任的批评教育不是恨铁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都能健康 快乐成长,都能成龙成凤。班主任要多抽出些时间进行家访、 电访,给家长带去孩子最近在校的情况,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 点也无妨,这样才能融入这个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收到不 错的教育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每次的大考,小考、期中考、期末考,在家长会上的表扬 要多列表扬细目表,哪怕是很小的地方,都要多表扬学生。谁 不盼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赞扬呢?班级中的学生和家长都会因此 更加亲近尊敬班主任,师生关系好,班级里学习气氛也会随之 好起來,学生学的愉快轻松,老师教的也愉快轻松。
二、量化管理抓落实
德育量化考核管理是班主任管理中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之 一,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可行性操作性是很强的。德育 量化管理能产生一种强化纪律管理的措施,使初中生具有一定 的独立性和自制管理能力,因此量化管理,又是提高学生自我 管理和教育能力。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 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向学 生宣布诸如此类简单合理而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并要切实执 行,要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如果发现所定 的规章制度过于苛刻,可以及时修定废除,一切都要经过班级 讨论和解释公开进行,让学生知道你的意图,才会自觉守纪律, 才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如:中学生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 不早退,迟到的个人班级就要经过点名、登记;培养学生遵守 作息时间;不乱扔纸垃圾又环保的习惯;班级要有一定的检查, 罚扫地,罚背书等管理制度方法,克服同学不注意环境卫生现 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 境氛围;班级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提高 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有一定的作用。教室张贴班级学生专刊 等,让学生进到教室感受集体的温暖。良好的环境促使良好班 风的养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积极学习向上。良好的 班级氛围环境也能促进后进生的转化,从而达到有效地提高学 生的德育素质。
三、大力培养学生良性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 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各小组进行评比,使同学们展开 友好的竞争。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大组、再从大组到全班, 进行良性竞争。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愿落 后。使比较、促学、追赶、帮教在班级蔚然成风。造成班级每 个同学都愿意积极向上,都努力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有竞争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激励每个学生 不断进取,最后促进全班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不断提 高。
每个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形 成从自动自觉到自律自强进取的班级班风,真正关爱欣赏学生, 才能让学生自信飞扬。
参考文献:
[1](德)默克勒(著),林路(译).《让你变得更自信》.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2](美)詹姆士·杜布森.《让孩子自信过一生》.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吴君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学生论文; 班级论文; 班主任论文; 德育论文; 的人论文; 素质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