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成为今后课堂教学的主导,但中西部地区高中特别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软硬件条件不足的问题。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有效开展探究式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有层次的探究式学习、阅读—探究教学的先导、“改造”演示实验让学生探究起来三个观点。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阅读;“改造”演示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1-060-01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部分中指出“深入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与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这表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成为今后课堂教学的主导。目前中西部地区高中特别是农村学校存在教学条件落后、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实验不能开齐开足、大班额教学等问题,且尚不能在短期得到完全解决。在此情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将成为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大班额制下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几点看法。
一、看法一:什么是探究式学习
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并不完全是科学家探究未知世界的探究,而是指学生用类似科学家探究未知的方法获取并应用相对于学生自己是未知的知识。我认为实现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可以分两个层次:在第一层次水平的教学中,教师是学习问题的设置者,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指引下依次解决问题完成教学。教师提出的问题将化学知识与化学方法隐含于问题之中,让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化学知识,学会探究方法。如为什么氯化铝和硫化钠溶液混合后会有白色沉淀生成和无色气体产生?这一问题难度较大,不易回答,可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氯化铝属于哪种类型的盐?其溶液中存在怎样的平衡?
硫化钠属于哪种类型的盐?其溶液中存在怎样的平衡?两种溶液混合后,原来的平衡是否受到影响?两平衡相互影响的结果怎样?;在第二层次水平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问题的提出者,教师要做的就是“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如在原电池原理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原电池构成及条件后,我提出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否一定作负极这一问题,然后提供相关Mg,Al,Cu、石墨、稀HCl、CuSO4溶液、NaOH溶液、电流计、导线、塑料水槽等材料,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按拟定实验方案→分组研讨→实施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形成新的共识:作负极的金属不一定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而应由原电池中发生反应类型确定”。
二、看法二:阅读——探究教学的先导
高尔基说:“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阅读在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探究教学而言,阅读就是探究教学的先导。阅读的过程离不开思考,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寻找“思”的切入点,整合“思”的各种通道和信息资源,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就是以学生作为读者编写的,内容有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科学视野、实践活动、资料卡片、交流与讨论等栏目,充分体现了新课程重视和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特点;文字上也不是干巴巴的知识描述,很有亲和力、可读性,如“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化学反应,也做过不少实验…不知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这种现象普遍吗?…如果你们能够经常注意观察在自己周围…你对高中选修学的…有无新的认识”。因此,教材就是“思”的起点,“究”的示范,一定程度上说阅读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就是开展探究教学的一种形式。
三、看法三:“改造”演示实验让学生探究起来
实验是实现探究学习重要的途径。现行人教版统编教材安排了很多科学探究实验,让学生到实验室动手探究,但对教学条件落后、资源不足、实验专业教师缺乏、大班额教学等问题还普遍存在的中西部农村学校来说,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学校努力能做的就是开齐开足演示实验。那如何让演示实验发挥探究的作用呢?“做中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未知是探究教学的正道,但在条件不具备情况下,退而求其次,将探究教学的核心转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培养上。下面我以选修五中乙烯的制法及性质检验的教学谈谈演示实验“转型”的做法。教学流程:展示乙醇性质的资料,学生阅读→在大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学生观察→学生围绕现象(变黑、有刺激性气味)讨论→提出质疑:直接将产生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说明乙烯的性质吗?如何改进,讨论提出方案→再次阅读教材实验及资料→抽小组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学生总结展示。教学中,我之所以在演示实验前设计了学生阅读资料和用大试管直接加热少量乙醇、浓硫酸混合液两个环节,主要考虑到:学生开展探究应是心理上有准备、知识上有基础的。以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要使实验呈现的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才能让学生从复杂的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要求我们转变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作为一线教师,无论条件如何我们都要努力向着这个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论文作者:张何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学生论文; 溶液论文; 演示论文; 教师论文; 科学论文; 知识论文; 自主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