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的核心能力及其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报业论文,特征论文,核心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核心能力的主要特征
1990年,美国管理学家布罗哈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论文中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注:美国学者杰伊·巴尼是资源依赖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之一。他的《从内部寻找竞争优势》一文探究了如何帮助管理者理解业务和公司层次战略问题。转引自秦正云:《有关竞争力问题的综述》http://www.jjxj.com.cn/newsdetail.jsp?keyno=1434,2003-08-12)此后,“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管理概念开始出现,并在不久以后被引进中国。由于时间短暂,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体系迄今还不成熟,理论界直到今天也还没能找到大家普遍认同的关于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科学表述,实践中也没能发现很多可以用来证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证。在日常表述中,“核心竞争力”的词语形式也时常出现变异,一些学者更喜欢将“Core Competence”译为“核心能力”,而不是“核心竞争力”。上述不成熟性恰恰为我们的认识预留了空间。本文认为核心竞争力和核心能力还不完全相同,核心竞争力源于核心能力。即由企业的“核心能力”产生“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则是指企业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它决定企业的素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的秘密武器。
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征:
1.能力生成于资源
能力和资源的关系密不可分。单纯以资源或单纯以能力为支持条件,试图构建起一座新的战略理论大厦,这种努力本身就是冒险。资源和能力是当代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两块基石。资源能够培育和激发能力,能力能够扩大资源、保护资源,使资源获得最佳收益。有资源无能力,资源或将处于沉睡状态,或将被浪费掉;有能力无资源,能力就将受到压抑或遏制。对某些组织来说,资源经常可以成功地转化为能力,而能力本身就是最可宝贵的资源。因此,对企业的核心能力的辨识可以先从分析企业所占有的资源入手,从中发现和归纳出组织的能力,然后分辨出哪些能力足以形成核心能力。
当然,资源并不必然生成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资源转化为核心能力有两个必须具备的条件:一个是资源的性质,另一个是资源的结构。前者将在随后讨论。后者所强调的是:资源只有和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强大优势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核心价值。典型的例证是:一名记者、编辑可以在某家媒体成长为名记者、名编辑,并因此而提升该媒体的竞争力,而换了一家媒体,这名记者、编辑的业绩则可能表现平平。一家报社的经验照搬到另一家报社,可能依然有效,也可能不再有效。所以,只有在长期深入企业内部实践的基础上,只有在对相关的产业经营要素有了深刻的认识,才可以讨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识别和选择出能够在该企业取得成功的核心能力。
2.核心能力生成于稀有资源
核心能力理论存在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而是在于它发出了一个警示: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想方设法获得自己特有的、不易被他人模仿的资源。每个企业都必须有竞争力——因为企业需要持续、有效地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并且需要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利润。但是有竞争力的企业未必一定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性,不易复制性。对企业而言,核心能力是构成其持续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能、战略性资源及其运行机制,是能够使其长期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的根本能力。美国学者杰伊·巴尼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如果具有价值、稀缺性、难以模仿性,那么它们对于竞争就显得非常重要。巴尼指出,许多实物资源容易模仿,对手可以建立相似的工厂或者对过程技术予以复制,但基于团队工作、文化和组织程序的能力则非常难以模仿,这些资源通常是一段时间内企业复杂的自身历史和难以计数的小决策造成的。①
广东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运行实践是稀有资源生成核心能力的生动例证。该频道是2001年12月20日组建并正式开播的我国内地第一家少年儿童专业频道。每天7∶00开播,凌晨2∶00收播,首播节目达11个小时,自办栏目4个。由于定位准确,在开播还不到一年的时候,就有数据显示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已经被广东省的少年儿童普遍接受。经过两年多的运营,今天广州和珠江三角洲的少年儿童已经把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看作是“我们自己的频道”。该频道在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4~14岁少儿群体中的收视率不仅遥遥领先于境内各频道,也遥遥领先于在广州已经落地的几家境外电视台。目前,广东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的知晓度已经达到95%。根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南方台少儿频道2003年以平均收视率0.3,市场份额2.7,紧随翡翠、本港、珠江、中央台综合频道、南方影视频道之后,位据全省第六。AC尼尔森(广东省网)的调查数据也显示,2003年南方少儿频道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广东省所有境内外频道的前10名,其中4~14岁目标观众群长期收视率名列境内外频道第二名,仅次于香港的翡翠台。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能够迅速抢占收视市场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是全国第一家专门为少年儿童开办的电视频道,是广东省内唯一的少儿电视频道。
3.核心能力和无形资源的关系尤为密切
资源学派以及过于强调自然资源对企业发展决定意义的学者容易忽视这样的事实:一些行销集团的有形资源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却往往能够左右某地的行业市场,因为这些集团还可以依靠独特的行销方式形成核心能力。还有些企业并没有核心技术,但也并不能阻止他们获得核心竞争力。例如,戴尔公司没有个人电脑的核心技术,但是它有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并由此形成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的龙头。
思想、观念、技术、体制、管理模式……等等,都是资源,和人员、资金、工具、设备相比,他们是无形资源。巴尼首先承认某些组织独特的历史和经历、特点和文化……是其重要的资源,随后指出这些资源如果具有价值、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便能够成为该组织的核心能力。物化的资源相对比较容易获得,无形的资源却比较难以模仿。因此,核心能力论者更强调企业的团队工作、企业文化和组织程序的能力,这些能力一般表现为独特的创新能力、品牌形象、顾客服务、管理模式、技术诀窍和成本管理等方面。企业经营范围和业务边界,特别是多元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正是由这些能力的储备所决定的。
二、报业组织的核心能力
报业是比较特殊的产业。报业组织是比较特殊的企业组织。一家报业组织核心能力的界定和该报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价值观决定能力观,并形成相应的价值判断体系。在我国,报纸的特殊属性决定了以党报为主体的报业组织的价值观必须和党的价值观,和人民的价值观相一致。曾经有人怀疑在这样的背景下报业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如果存在那么是否属于完全的市场竞争,报社还有没有核心能力,能不能生成核心竞争力,等等。实际上从广州、南京、成都等地同一城市内部不同报纸之间的相互厮杀,从《广州日报》在佛山、东莞等地,《新民晚报》在苏州无锡等地的强势发行,均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报业竞争的存在。我们正是从这些竞争中,才感受到了我国报业组织的核心能力所具有的鲜明特点。
我国报业组织的核心能力是由多种“稀缺资源”共同作用形成的品牌号召力。这些“稀缺资源”包括:
1.媒体资源。媒体本身是资源。在登记制管理体制下,媒体不是稀缺资源。但是在准入制管理体制下,媒体则很容易成为“稀缺资源”。当稀缺到一个城市只有一家报纸的时候,这家报纸所独据的资源优势很容易转化为报社的核心能力,并在当地的报业市场上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竞争力”。前述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就是异质媒体的一个例子。2004年初,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各省均须组建少儿频道,此前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已经落户各地,深圳、广州等副省级城市电视台的少儿频道也开播在即,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核心能力开始受到弱化,迫使其积极寻求新的核心能力要素。在同质媒体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许多中小城市的机关报。在其所在的城市里,唯其为尊,唯其为大,许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向当地的读者提供着他们的独家报纸产品。当然,这种持续的提供报纸产品的能力多半来自政策的保护。换句话说:媒体管理政策让他们有了“核心能力”。
在报业集团的竞争中,媒体资源也时常显现出核心价值。某集团的旗下有5家报纸,另一集团旗下有10家报纸,某家集团仅是单一的报刊集团,另一家却是跨媒体集团——由于媒体资源的数量不同,结构组合不同,核心能力和由此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就可能有明显的差别。
2.新闻价值观。主要指报业的理念。“新闻记者在作出新闻价值判断的时候受到三种因素制约,职业的、商业的、道德的。其综合结果就是:记者必须同时让主编、老板、自己和读者都满意。”②其实新闻记者很难就一条新闻价值独立作出判断。一名记者有些时候甚至无法依据一条新闻与公众利益的关系,独自决定该新闻值不值得披露,值不值得大力报道。在作出判断和决定前,他必须考虑报社的新闻价值观。
他的报社可能为了扩大发行的需要,希望制造轰动效应,以引起社会更大的关注。为此,报纸已经习惯于炒作,而且习惯于通过刊发社会丑闻来进行炒作,以满足部分受众的欲望,但却很少考虑公众对这条丑闻有没有知道的必要。报社所奉行的是“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新闻观。
他的报社可能急于扭转经营亏损的局面,在广告商的压力下放弃了一些原则,在公众利益和广告商利益不一致的时候,报社期望能够左右逢源,谁也不用得罪。其结果,在一部分公众利益要受到损害的时候,记者不得不根据报社的旨意而睁一只眼睛闭上另一只眼睛。选择的是既要社会效益也要经济效益,考虑经济效益多过考虑社会效益的新闻观。
他的报社可能习惯了根据某位上司的意见去对有关新闻的价值作出判断和选择,报纸的头版头条一般是留给领导的,留给会议的,头版中心版位的图片位置半数以上也是给领导(特别是当地的主要领导)预留的。报社对自己办报理念的解释是:坚决奉行工具与喉舌的新闻观。
他的报社特别重视事实,习惯采用理性、建设性思维,习惯于事实判断,以公众利益、以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作为衡量新闻的价值的尺度,一般都不冲动、不偏激、不虚伪、不媚俗、不盲从、不骄傲,都能以务实、开放、求证的心态冷静观察社会走势,报道一切值得报道的新闻,所奉行的是做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看家狗的新闻观。
报业竞争在争什么?一些报业集团的旗下有房地产公司,并且为集团公司赚了大钱。但是,报业竞争总不能以房地产公司的赢利状态论输赢。另一些报业集团旗下的印务中心也有良好的效益,但是报业竞争也不可能在印刷的层面分高下。报业竞争说到底是在新闻领域的竞争,是报纸的头版头条的竞争,是独家新闻的竞争,而不是在传播领域、更不是在房地产领域的竞争。既然需要在新闻领域的竞争中分高下,报社所选择的新闻价值观就成为媒体是否具有核心能力,能不能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显然,做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看家狗的新闻观,才能让报社脱俗而出,获得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其他新闻观也可能使报纸获得一时的竞争力,但是难以获得持续的竞争力。
3.核心知识。报业的核心知识主要包括由“大牌”记者、知名编辑构成的采编组合以及先进的传送编印技术系统。其中首要的是“大牌”记者和知名编辑,是掌握着报业核心知识的人。在报社先进的新闻理念的指引下,“大牌”记者、知名编辑用他们独到的视角,独到的洞察力,为报纸贡献出一条又一条的独家新闻,从而使报社能够立异标新。李曦光认为:“核心竞争力来自于记者,读者看报纸,首先要看报纸的头版头条,期待报纸报道独家新闻,会有意想不到的深入。”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十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深度开发”课题组,于2002年7月至2003年3月间对北京市、广东省、湖南省、河南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共6个省区的41家主要新闻媒介进行了实地调查,考察和分析我国媒介现阶段的新闻资源开发能力和运作水准。在就“新闻报道水准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进行调查时,持“记者与编辑的业务能力是提高报道水准的决定性因素”观点的人占到被调查者的80%以上。③在报纸头版面目雷同,以及报业竞争不充分的状态下,名编辑、名记者构成的采编组合所具有的核心知识价值经常被弱化了,随着上述状态的改变,不仅名编辑、名记者,而且报业的技术装备以及技术“蓝领”的核心价值将一一被发掘出来。
先进的组织架构也可以视作静态的核心知识。报业组织的核心运作能力则以先进的组织架构为根基。核心知识、媒体经营的核心专长能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战略性资产——品牌、形象、读者关系等,是报业组织最珍贵的资源,是构成其核心能力的最宝贵的元素。
报业组织的核心能力又是一个变动指标,在不同的报业运行环境和报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报业组织核心能力的考量标准必然不同。当西方国家处在政党新闻发展阶段的时候,强大的宣传造势能力最有可能被政党组织拿来用作考核报社“核心能力”的大小或有无,而在便士报兴起之后,获得和发布耸人听闻的爆炸性新闻的能力有可能被看作是报业组织的“核心能力”。在我国,当报纸需要突出履行喉舌和工具职能并停留在“事业”属性阶段的时候,报社的政治意识和宣传能力必然要被强化,准确地理解上级组织的意图,及时传播上级组织和领导人的价值观,密切配合组织的中心工作的能力会被看作是“核心能力”。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报纸对市场的生存依赖日益增大,受众的地位迅速上升。在这样的形势下,报纸的发行量和持续的影响力比什么都重要。因此,现阶段报业组织的核心能力似应表述为将自身做大、做强的能力。没有“大”就没有“强”,不“强”,就没有可能做“大”。把报业做大就要把报纸的发行量做上去,把广告额做上去,把报业的营销额做上去;做强,就是要把报纸的影响做出来,把品牌做出来,使其获得并保持持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更有意义的是,能否做大、做强要由市场的认可和读者的选择来确认,为此,必将推进报社编辑思想、新闻理念和报纸版面、内容的革新。
三、我国党报的核心能力
汉语中的“党报”是一个处在发展中的概念。在革命战争年代,当中国共产党处在非执政的“地下”状态的时候,所谓“党报”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其主要任务是充当党的领导机关的耳目喉舌。今天,“党报”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同时,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新闻规律,坚持读者意识,早已突破了“机关报”的单一类型和党委工作部门办报的单一办报模式,形成了由各级党委机关报领军,《光明日报》、《文汇报》以及某些晚报、都市报为骨干的庞大的报纸家族。
除了一般报业组织中能够使自身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那些特殊资源及其组合外,党报还有另外一些“有价值的、具稀缺性的、难以模仿性的”特有资源,从而使党报获得了更强的核心能力。这些资源包括:
1.党报与党的特殊关系。在当代中国,党报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理念与威望、党的崇高威望,一一附加在党报上,构成党报特有的战略品牌。党所赋予党报的神圣职责与地位,也是党报长期以来天然占有的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特点的媒介资源。这些资源是无形的,是构成党报核心能力最宝贵的要素。
中国共产党历经80多年的锤炼,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今天,处在执政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更在全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党报的使命和党的使命密切相关。党报从诞生起就秉承党的政治理念,成为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就对党的报刊作了相应的规定,初步提出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说过: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1948年8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请示报告制度的决定的起草过程中还明确要求各地党报必须五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在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江泽民都阐明过党报和党之间的关系。江泽民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4]党赋予党报神圣的职责和地位,党报在忠实地传送党的声音的同时,也承载着作为读者的人民群众由于对党的敬仰伴随而来的对党报的信赖。
2.党报的公信力。读者购买报纸是为了获得周边那些和自己相关的自然界与社会最新变化的信息。有声誉的报纸会给人“如果是某报,就会告诉我某种准确信息”的预期。传媒竞争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公众影响力的竞争。因此,公信力是关系报纸生死存亡的核心竞争力,获得社会公信力的能力也因此而被普遍看作是党报的核心能力。喻国明曾感慨道:在西方那种高度竞争和多元化的社会里,“一个办得再好的传媒也总会有人说三道四,但是,只有一张报纸的高质量和权威性人们是没有异议的,那就是《纽约时报》。”每当提起《纽约时报》,记者们总是以本报在某些方面与其并论为荣,或以某些做法得其称道为乐,但却绝没有自认为高其一筹的。美国著名新闻学者约翰·麦礼尔在《世界报纸精华》一书中是这样评价《纽约时报》的:“论编排,它不象《真理报》那样精益求精;论文辞,它不及《泰晤士报》那样自然优美;论报道,它不如《费加罗报》那么丰富详尽;论风格,它不似瑞士《新苏黎世报》或德国《法兰克福汇报》那样严肃庄重。但是,《纽约时报》在兼具这些优点方面,远远超过世上任何一家报纸。”换言之,《纽约时报》是“全能冠军”⑤。有人说,只要出现在《纽约时报》上的内容,就会被认为是事实。⑥这就是《纽约时报》由“核心能力”形成的品牌号召力。《纽约时报》并不是不犯错误,但是它敢于自揭疮疤,承担责任。2003年5月11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其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一篇题为“辞职的时报记者留下的一长串欺骗行为”的长篇文章,揭露该报一名27岁的记者杰森·布莱尔在过去7个月里大肆编造了36篇独家新闻的经历。一时间全球媒体哗然。6月5日,《纽约时报》执行总编辑豪威尔·莱尼斯与总编辑杰拉尔德·博伊德双双宣布辞职。凭良好的问责机制,让《纽约时报》重新找回丢失了的公信。《纽约时报》给了我们又一个启示:一家报纸的公信力来自它的综合素养,包括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态度与能力。
在中国,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人民群众热爱党,作为党的喉舌的党报也随之获得了最大的公信力。公信力主要表现为权威性。党报的权威来自执政党的权威。党报首先是执政党的喉舌和工具,党的权威经常是具体通过党报来表达和展示的。在这个过程中,党报也就享受着执政党所具有的崇高威望和影响力。公众热爱党,就自然热爱党报。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代毋庸置疑;在市场经济时代,党报依然享受着执政党发言人的优势,以其所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在读者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品牌号召力,从而使之在赢得市场、实现舆论导向功能和服务大众上发挥巨大威力。
党报的公信力也一度面临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党内存在的诸如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现象,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损害,连累到党报的公信力受到怀疑。二是党报传统的报道视角,特别是对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某些重大事件的信息截留,使广大读者感到自身的知情权无法在党报那里得到保障。三是党报习惯于在突发事件来临之际被动地等待上级指示,然后根据统一的口径紧急发动宣传机器,导致信息滞后,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也容易受到怀疑。结果许多人转而通过电视、计算机网络、手机短信甚至是境外的上述媒介获取信息。受众对党报的依赖因此而减弱,折射出党报的公信力有所下降。1999年5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曾经披露过该报社调查中心的调研结果:有近六成(57.2%)的被调查者不同意简单地说“新闻是可信的”。学历越高,同意“新闻是可信的”这种说法的比例越低。新闻的可信性可以从三个层次去了解:新闻必须是客观的;新闻必须是全面的;新闻必须是当前公众比较关心的,也即新闻要具备“视觉中心的真实”。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采访时,一位大学生提供了他的看法。大约有六成(59.5%)被调查者对目前的媒体的内容表示“不满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所谓“权益”显然包括公众的知情权。十六大之后,情况有所改变。目前,各级党报都已经开始解放思想,革新理念,以增强自身的公信力。身为党报龙头的《人民日报》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扩版后的《人民日报》面对国际突发事件时,明显增强了争夺舆论控制权的意识。2003年3月20日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人民日报》当即在头版刊出消息。随后展开多侧面、立体式、连续性报道。对国内突发事件则开始采取了“打主动仗,先发制人”的策略。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校园餐厅爆炸事件发生后,《人民日报》当即刊出消息。制造爆炸案的犯罪嫌疑人3月8日落网,《人民日报》3月9日即见报。人民群众对党报新闻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的信心受到了鼓舞。
3.党报的亲和力。党报的亲和力本质上来自党的群众路线,来自执政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由党报的亲和力强弱,可以透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在一段时间内,党报上的会议新闻太多,领导人活动的新闻太多,有些报纸被读者戏称为政府公报。报社对如何让有关领导和部门满意考虑得多,对如何让读者满意考虑得少,党报在人民群众中的亲和力因此而有所下降,影响力也随之下降。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报亲和力下降的趋势得到了遏制。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指出,宣传思想战线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述思想被概括为“三贴近”,并以此作为党在现阶段报纸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⑦2003年8月26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考察中央电视台,与部分干部、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座谈时也强调:电视镜头要更多地对准群众,电视报道要更多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一切从群众出发,一切为群众着想,倾听群众呼声,体现群众利益。在上述方针指引下,各级党报纷纷启动革新方案。200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率先调整版面结构,由原来的12个版扩为16个版。进一步改进对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多刊登时效快、新闻价值高、生活气息浓、现场感强打动人的新闻。2003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用于报道中央政治局常委活动的版面较去年减少了三分之一。《人民日报》还大力倡导编辑记者改进作风,改进文风,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要求,努力增强报道的可读性、服务性;倡导多写独家新闻、当日新闻、基层新闻。一系列成功的改革,使《人民日报》的亲和力有所增强。
与党的特殊关系、公信力、亲和力既是党报的天然资源,又是处在运动状态的社会资源,需要精心看护、热情培育、深入开发,才能确保为党报的核心能力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