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论文_吴升勇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论文_吴升勇

(东莞市塘厦镇石潭埔大江源小学,广东 东莞 523717)

摘要: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基于适合自己国家青少年的课程改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业评价与课程一致性问题日益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较其他西方国家缓慢,所以一致性问题还是新课程改革中新出现的一个话题。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教育事业越来越被重视,所以新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和改善,因此研究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一致性课题就有了足够的基础土壤。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对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业评价;课程标准

引言:

上文提到,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有了足够的基础。而小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站,学生在小学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因此,国家很重视在小学阶段使用这种新型的课程模式的影响,这也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小学数学是一门有趣味性的课程,同时课程标准和学业评价的吻合程度也可以显而易见的表达在学生是否爱学习数学、数学成绩是否良好、学到的知识是否能够很好的吸收和使用出来。这样可以更好的改进和提升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的吻合程度,同时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学习的兴趣。

一、为什么要推行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吻合程度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育机构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学习标准是否适合学生的体现。当吻合程度较差时,就说明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的并不怎么好,而且离教育机构为学生制定的标准还要低一些。这就使我国学生的素质比实际国家掌握的情况低,这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我国积极推行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一致的新型教学标准和方法。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我国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生的素质提升上过去了,那么一些综合素质不达标的教室的素质也可以提升上去。这样可以提升我国总的人文素养。

二、关于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相关问题

首先,国内关于一致性的研究起步较晚,发表的论文也为数不多。国内的环境就决定了推行这一新的研究的难度较大,同时在小学学业评价内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在国内的大多数学校在评价学生的价值发展时,存在着只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这个学生是否优秀。现阶段我国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却又因为应试教育的盛行而无法做到综合判断。

(2)除上述一些学校外还有一些学校本着相对公平的本心,将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考核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由教师和学生自行评判的。但是,因为一些“人情往来”的影响大多数人并不能公平公正的给出分数,从而导致了整个考核结果的不公平。

三、关于如何实行小学数学学业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实行新的教学标准,这需要切实的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根据学生的状态和学生的共同之处,总结出一个大纲式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技巧。例如小学生大多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游戏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有效方式。同时需要让学生自己预习课程的内容,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到这节课学习的重点。然后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式的发散思维,以及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更加了解和记忆知识点。同时要搞清楚学生最需要在这节课的哪一点上发散自己的思维,这是一个类似于产生共鸣的过程。需要老师主动去探索和了解能够和学生产生共鸣的点,并且准确地跟学生产生共鸣。

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这一课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握的关键之处就是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要设计一个小游戏,带着道具让大家算一个关于四则运算的问题。然后开始具体复习具体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再将最开始的问题抛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是先算乘除还是先算加减。这时候,大家之前的预习就派上用场了。老师只需要在一旁引导学生去发现运算规律,并且在学生解决问题以后发散他们的思维,以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这样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而且可以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可以在教授数学的时候渗透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课程标准要求在教授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发散思维。所以也可以在教学之余举办一些小型的知识竞赛,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习到的知识。更有甚者可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提高思维的发散性,让学生明白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的过程

1.确定研究的方法

关于这一教学方法的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同时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也有多样性,所以具体的研究方法要根据具体的学生视情况而定。同时在确定主要的研究方法的同时还要确定辅助的研究方法,例如量化研究几个小学的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情况和特征。再将四个小学的共同的情况和特征抽取出来,总结出研究的成果。

2.确定研究的对象

在进行研究之前应该确定本次研究的对象。本研究主要针对两种对象,一种是针对量化的多所学校的数学学业评价成绩;另一种是针对质化的几名著名教师所带学生的数学学业评价成绩。确定的研究对象一定要具有普遍性。

3.收集研究资料

量化研究方向是将几所学校近几年的数学试卷调出并且进行编号,同时将新制定的教学计划推行以后记录成果。质化研究方向是调查整理几个地区的名教师,对他们进行采访。同时分析他们的学生近几年的数学试卷并进行编号整理。

五、研究的主要问题

量化研究方向是根据不同的学校等级进行分析,以及将几所学校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质化研究方向则表明学业评价的重点在于老师对小学数学教育看法的一致性,这里还包含了老师对试题命题的理解还有课程标准的理解。

结论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基本特征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知识类型、知识深度、知识广度以及知识分布的均衡水平。而影响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因素有初步运用数学符号去表达现实思维、空间和图形之间的联系、以及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提升学生本身的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吻合程度,就要增加学生本身对于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针对学生本身的一些教学方法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前文提到的通过游戏的方式,要让学生自行去解决问题并且提出新的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就是说思维导图式的教学方式也适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潘东峰.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J].2013。(6)

[2]吴群志.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的分析与确定[J].情报科学,2009.(4).

作者简介:吴升勇(1983.01-),男,江西井冈山市人,学历:大专,职称:老师,现工作或学习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

论文作者:吴升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论文_吴升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