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王毅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王毅

山东方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道路和桥梁的建设使人们更容易旅行。目前,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问题是在道路和桥梁使用后有许多疾病。道路和桥梁表面经常出现裂缝。在影响美观的同时,它也增加了道路和桥梁的风险系数,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确定疾病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治疗,采用性能更好的疾病治疗技术,同时做好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1常见的道路桥梁病害问题

1.1桥面路面铺装层出现裂缝

道路和桥梁工程承担着城市交通的沉重责任,并且由于长期暴露于高负荷下,极易受到损坏。路面和桥面铺装的裂缝是最常见的道路和桥梁病害。在实际施工中,通常使用半刚性材料来完成路面和桥面的施工,这是为了提高路面层的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然而,这些材料极易受到环境影响,尤其是温度变化的影响,并且在摊铺过程中极易出现裂缝。

1.2路桥地基沉降不均匀

当路桥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达到一定的差值时,会增加车辆通过的附加功率,导致路桥轨面弯曲,对其轨道结构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路桥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首先,桥台背面路堤的压实度达不到工程标准,软土地基处理中存在疏忽,如地质钻孔太少、深度不够或未能准确确定软土地基范围和软土物理力学性质等等。其次,在桥头引道过渡段的设计方面,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台背路堤沉降、雨水冲刷侵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搭板设计强度不足或长度不够,不能有效消除路堤填筑土体沉降现象,引发桥头跳车现象。最后,在路堤防护方面,道路桥梁台背路堤通常采用的渗水性强的工程材料,极易在雨水冲刷下产生水土流失,但是,在路堤边坡的设置上往往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导致路基强度降低,填土塑性变形,诱发路桥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1.3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

在路桥工程中,钢腐蚀是其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钢筋被腐蚀后,它会变得更加膨胀,如果压力过高,混凝土会开裂。一旦混凝土碳化到一定程度,市政道路和桥梁将会出现裂缝,道路的使用寿命将会缩短,其安全将会受到威胁。混凝土中会有毛细孔和气泡,这在混凝土中是不可避免的,这使得水、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物质迅速侵入其中,并逐渐腐蚀钢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影响市政道路和桥梁的耐久性。

2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2.1路面裂缝处理技术

裂缝修补技术采用修补技术来处理路面和桥面的多种原因。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路面和桥面裂缝,发现裂缝后立即进行封闭处理。当裂纹宽度小于0.2厘米且裂纹相对较浅时,首先用酒精或二甲苯擦洗和清洁裂纹表面。清洁剂干燥后,反复刷水泥浆或环氧树脂浆。刷洗厚度应控制在1毫米左右,刷洗间隔应为3-5分钟。当裂缝宽度大于0.2厘米时,应改变技术方法,采用化学灌浆压力技术进行相应处理。当前,针对路面桥梁的裂缝处理技术主要就是以上两种,即表面修补法以及填充封堵法,所有大小的裂缝都要按规定严格处理,不得疏忽。

2.2裂缝填充技术

与裂纹修复技术相比,该修复技术具有更强的加固效果,适用于裂纹更宽、裂纹现象更严重的情况。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路面裂缝处沿深度方向挖沟槽;将水泥浆和环氧树脂胶在沟槽处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路面裂缝中填充水泥浆和环氧树脂胶;由于环氧树脂胶性能相对稳定,将环氧树脂胶与水泥浆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性能稳定,表面裂纹的修复可以起到更稳定的作用。此外,在填充的工程材料中,还可添加一些防水性能较好的橡胶材料,这样更能使得裂缝在雨水天气时所受的影响较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外部尺寸不合理的施工处理技术

在整个路桥施工过程中,作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工程施工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以确保施工效果。应注意质量缺陷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应立即修复,以有效控制道路和桥梁的外部结构尺寸,从而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建立并实施质量检验计划,严格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加强路桥基础、承台、墩柱、栏杆、桥面等的尺寸检查。,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并记录活动,以确保尺寸符合施工需要。混凝土拆模后还要参照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详细检查外部结构尺寸,对存在不合格部位采取修复措施,保障施工效果。

2.4锚喷施工技术

在处理提高道路和桥梁稳定性的问题时,经常采用锚喷施工技术,将锚喷设备与模板有机结合,可以有效促进硅胶材料与桥头的紧密连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考虑许多因素。首先,在进料方面,我们应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施工混合物从搅拌机出口倒入料斗中,并使用带式输送机将其输送到锚喷设备中,以确保工程进料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其次,在材料管道的维护中,应提高材料管道的耐磨性,并尽可能选择粒径均匀的天然砂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延长料管的使用寿命,避免因管壁磨穿而造成的料管报废。再次,喷射控制行,要掌握适当的风压、水压和被喷坡面的倾斜角度,保持喷射头与被喷坡面的夹角在60°~80°范围内,距离在2~4m之间。与此同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遵循从上至下的原则进行喷射,分两次进行,以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最后,在速凝剂的选择上,优先选择粉状速凝剂,并合理设置配合比,保障每立方混凝土速凝剂的用量为50~60㎏。

2.5地基沉降的处理技术

控制路基施工质量和路桥过渡过程的施工质量,可以对地基沉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项目设计规范和实际情况为标准,采用相对合理的施工技术,然后最大限度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在背景填充过程中,有必要防止表层厚度与表层结构不一致,并大大减小沉降差。桥台背面回填土工程中,施工应与相邻路基同时进行,同时,台阶应逐层加宽至10cm以上

众所周知,在道路桥梁控制路基施工方面上,地基是施工时道路桥梁项目中的基础,其关系着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过渡路段路基的沉降量一定要把控好,控制好路桥中间地段的沉降差。

2.6钢筋锈蚀处理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建筑物和桥梁都越来越高,这离不开钢筋混凝土的支撑。钢筋是路桥工程中最重要的承重力。钢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对路桥工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道路和桥梁施工过程中,钢筋不会外露,施工时会用混凝土包裹。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钢筋经常暴露出来。没有混凝土的保护,钢筋会被空气、水和其他腐蚀因素腐蚀,钢结构的韧性和硬度也会受到影响,安全性和承重能力大大降低。

要想提高钢筋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锈蚀情况,首先要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的厚度,可以通过在混凝土表层涂抹覆盖层、封闭层或砂浆层的方式,为混凝土加厚,提高对钢筋的保护能力。也可以直接改变施工材料配比,在施工当中混凝土的材料应用配比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提高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能力,可以在混凝土当中掺杂煤灰粉和矿渣。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密度和防渗漏性,有效抵挡了腐蚀性因素的入侵,提高了混凝土的保护能力,降低了钢筋受锈蚀的几率,保证了工程安全和质量。

结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道桥工程建设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考虑到交通设施建设的具体要求,在工程总体规划设计以及后续施工期间,需要对病害的具体类型进行分析,按照国家相对应的规定标准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可以不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飞.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8(4).

[2]潘晟.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7(22).

[3]张杨.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分析与施工处理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7(13).

[4]莫奇强,孙国芳.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7(7).

论文作者:王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王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