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 830001)
摘要: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应用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效果,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ICU人工气道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效果较好,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4.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人工气道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不仅能够提高机械通气的疗效,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ICU;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
在临床应用时,对ICU人工气道患者进行良好的气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而集束化干预是近年来进行ICU护理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在传统循证护理基础上的新型护理方式[2]。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收治的50例ICU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一定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ICU人工气道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2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经临床检验,排除患者存在肝功能、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肠道炎性症状。对照组中存在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35—68岁,患者平均年龄(51.8±8.9)岁;实验组中存在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32—67岁,患者平均年龄(52.1±11.2)岁;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导管进行检查,保证其固定、通常,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实验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导管深入程度,对其导管进行严格固定,避免由于患者移动导致导管移位等状况。而对气管患者应当注意对患者进行敷料更换,避免敷料污染,保证其清洁卫生,通常情况下每日更换2次敷料。
研究表明,连接呼吸机患者发生肺炎的的主要病因是由于口腔以及咽喉部位的革兰阴性菌定植所造成的[3]。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口腔进行良好清洁。在护理过程中应当采用具有消毒效果的漱口液,其要求应当能够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清热的效果。
如果患者咽喉内分泌物较多,可以选择12号吸痰管作为吸痰管,将吸痰负压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设定为100—150mmHg。将吸痰管缓慢送入患者气道内,将患者痰液以及深部痰液吸引干净。在吸痰过程中应当保持置管缓慢移动。如果患者存在附件,应当在吸痰管上加上附件长度,同时将吸痰时间控制在10s以上。避免对患者的进行不必要刺激,防止对患者造成呼吸道损[4]伤。
除此之外,还应当通过各种心理疗法在精神上对患者进行不同程度与形式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微笑和轻柔,给予患者亲切交流,消除其消极情绪,更加积极依从护理人员的安排和指示。护理人员通过所学习的科学心理疗法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从而有效的消除患者负面的情绪,并确保患者可以积极的接受治疗。转变以往单纯的语言安慰,在实际行动中通过娴熟精湛的护理技术给予患者可信赖感。同时结合适宜的语言安慰,增强护患与医患之间的沟通,确保患者可以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效果较好,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4.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工气道主要是在患者鼻腔、口腔中上直接安装人工导管,建立起气体通道,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主要为了避免气道堵塞,也是能够连接患者与呼吸机的主要途径[5]。
实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效果较好,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4.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说明,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人工气道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不仅能够提高机械通气的疗效,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婷,阮满真,黄海燕等.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3):45-46.
[2]梅盘琴.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6):953-953.
[3]黄艳丽,王勇.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884-1886.
[4]丁义.集束化护理组在ICU人工气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前沿,2016,23(10):82.
[5]徐思思,严颖,袁月华等.集束化护理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1):2879,2889.
论文作者:白光英,刘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气道论文; 统计学论文; 时间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论文;